原蚕少回育省力化饲养技术

合集下载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养蚕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业,但因为其劳动强度大且对经验要求高,已逐渐退出主流市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的技术和省力化养蚕的做法被提出和采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1.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是省力化养蚕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自动化养蚕设备,例如自动喂食、自动排水、自动加热等系统。

这些设备通过降低人力劳动要求,提高养蚕效益,减少养蚕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最终提高了养蚕效率。

2. 环境控制在养蚕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蚕的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些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帮助自动监测和调节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例如,通过控制加热、降温、喷雾等机制,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加蚕的生产效率,降低养蚕的成本。

3. 科学饲料一些新的科学饲料可以帮助提高蚕的生产力和生长速度,例如高蛋白质饲料和草木粉饲料。

这些饲料可以增加蚕的食量、营养和健康水平。

同时,这些饲料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还能为养殖者带来更高的收益。

4. 蚕种选育传统育种方式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的任务和操作。

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学研究已经成为养蚕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传统和现代育种技术的结合,饲养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有适应性和高产量的蚕种,可以显著提高蚕的生产效率。

5. 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也是省力化养蚕的一个关键。

养殖管理包括对蚕室的卫生、定期检查和维护自动化设备、按时喂养和清洗蚕室等。

这些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在养蚕的整个周期内维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综上所述,省力化养蚕需要大量技术和管理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这些系统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可靠。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养蚕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过程。

对于许多蚕农来说,养蚕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寻求更加省力化的养蚕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需求,本文将介绍一些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1. 利用技术设备自动化喂食和清洗传统的养蚕方式需要人工饲喂和清洗,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达到卫生的要求。

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如自动喂食器和清洗机可以大大减轻人工劳动,提高效率,保障蚕室的卫生。

2. 选用品质优良的蚕种选择品质优良的蚕种可以提高蚕的育成率和产茧量,减少养蚕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目前市场上的蚕种种类繁多,可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基地环境的蚕种。

3. 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给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其育成率和产茧量,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不同阶段的蚕需要不同的食物,需要适当的科学配合,最终达到营养均衡。

4. 进行适当的疫病防治为了防止疾病感染和传播,我们需要对蚕进行适当的疫病防治。

可以在养蚕过程中对蚕室进行彻底消毒,定期开展药浴,提高蚕的免疫力。

5. 加强环境管理蚕是一个敏感的生物,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因此,我们需要在养蚕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

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蚕室,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湿度的适宜,最大限度地保护蚕的生存环境。

6. 符合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养殖可以减少养蚕的人力成本,实现规模生产,提高企业效益,同时有助于将新技术新做法推广给更多的蚕农,推动养蚕产业的发展。

总之,实现省力化养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养蚕方法。

全龄省力化养蚕技术

全龄省力化养蚕技术

全龄省力化养蚕技术全龄省力化养蚕的方法:小蚕1~2龄采用全防干(上盖下垫)1日2回育,3~4龄进行半防干(上盖下不垫)1日2回育,5龄采用地蚕或蚕台1日2回育(春蚕用条桑),蚕见熟5%时,利用登蔟剂使其自然上蔟。

其最大优点是简化操作程序,减少给桑回数,科学喂养,在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本,提高效益。

(一)技术要点1、选叶坚持高标准 为适应小蚕生长迅速的需要,选叶要求适熟一致,特别是1~2龄选叶要老嫩一致,同色同位,以叶色为主,1龄黄绿色,2龄绿黄色,3~4龄浓绿色或三眼叶,5龄条桑、疏芽叶或片叶。

小蚕期尽量避免泥沙叶、虫口叶、虫粪污染叶。

2、计划采叶巧安排 原则上桑叶应随采随吃,早晨采叶上午吃,下午采叶晚上吃,同时,按照标准正确计算各龄期不同发育阶段每天用叶量,一般早晨采叶占当日用桑量的45%,下午采叶占当日用桑量的55%左右。

3、贮叶力求保新鲜 为防下雨天气,桑叶采回后,要进行短时间的贮藏,尽量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桑叶新鲜。

小蚕期可用水缸(每天换水)或活水池贮桑,大蚕期春蚕条桑应将桑条基部向下靠墙松放,秋蚕疏芽叶和片叶疏松堆放,并用湿沙布或湿匾子遮盖,尽量避免塑料薄膜覆盖,以保证桑叶新鲜。

4、科学喂叶防饥饿 小蚕生长发育快,大蚕食桑量大,两次给桑之间相隔达12小时,因此,超前扩座、稀放饱食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按照普通育常规扩座扩足120%,同时,做好匀座,使蚕头分布均匀。

在给桑量上要合理配合,做到小蚕精喂,大蚕足喂;同一龄期两头适量,中间足量;同一天上午喂45%,晚上喂55%;小蚕期1龄以1.4kg,2龄3.5kg,3龄15.4kg片叶为宜。

大蚕期5龄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85%,要充分保证盛食期(大眠起第4~7天)的用桑量,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5、及时除沙保清洁 1龄不除沙,5龄地蚕或蚕台育不用除沙,2~4龄起除、眠除各一次,这就要求及时加眠网眠除,保持眠中蚕座清洁干燥;及时起除分匾,隔离眠座病原,同时,做好眠消(将眠蚕止桑消毒)和起消(饷食消毒),多用干燥材料,特别在5龄期每天坚持撒新鲜石灰粉,确保蚕座干燥,隔离病原。

推广省力化养蚕 提高蚕农的效益

推广省力化养蚕 提高蚕农的效益

推广省力化养蚕提高蚕农的效益1选用优良的桑品种、蚕品种要想蚕好养、发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必须首先要选用优良的桑树品种和蚕品种。

目前,我地推广的优良的桑品种为育7-11、强桑1号等;优良的家蚕品种:有菁松X皓月、春雷X锡方、苏菊X明虎等。

有了优良的桑品种和蚕品种做前提,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的收入才能得到保证。

2小蚕共育省力化俗话说“育好小蚕七成收”,育好小蚕是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要育好小蚕, 首先要大力提倡推广小蚕共育,用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蚕子发育匀整、健壮,可确保蚕头数量,为夺取蚕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蚕户也节省了工时,由过去的养一期蚕需22〜25天,现在只要16〜18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张种产量比原来提高。

另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率和省力化的共育技术的推广,通过加强补催青工作、采用隔日收蚁法,来进一步提高小蚕一日孵化率,从而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蚕饲养省力化1室内地面平面育当蚕子发育到五龄期时,把蚕子放到地上饲养。

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蚕具的投入、不除沙,蚕体无创伤受伤、蚕病不易发生,每顿给桑时间可节省一半。

地面育、五龄期张种给桑时间每天仅要1.5小时,比原来饲养方式的省时达1/3。

2大棚养蚕在室外,最好是在桑园附近搭建一个简易的塑料大棚,然后把蚕子放到通风透光的大棚中饲养。

据实践,大棚养蚕可比室内片叶养蚕增加5kg左右蚕茧,平均每张蚕种可增收100多元。

建一个简易大棚每平方米需投资15〜20元,非蚕期在大棚内套长蔬菜或养鸡子,可产生相应的效益,达到一棚多用。

3.简易蚕室养蚕有条件的蚕农,最好是在桑园附近搭建一个简易蚕室,然后把蚕子放到简易蚕室中饲养,蚕室标准因地制宜。

简易蚕室类似塑料大棚,但在防高低温方面要比大棚养蚕好。

4大蚕斜面立体育就是把新梢直接斜靠在墙壁或竹篙上养蚕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五龄蚕开叶剪取新梢,平摊在地面上,等蚕子爬上新梢后,把新梢斜靠在竹竿上成45度角,以后每天给桑时依次向上斜放即可。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养蚕是一项传统养殖业务,但是如果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使养蚕更加省力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省力化养蚕的做法和技术建议。

1. 种桑树:种植适合蚕的桑树品种,合理选择地块。

桑树的品种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桑树品种,可以提高蚕的食物获取和食量,减少蚕的死亡率,减少劳动力。

2. 饲料供应和管理:合理管理桑叶供应,控制蚕的进食量。

可以采取分期供应桑叶,避免过量供应导致桑叶浪费。

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更换烂叶。

还要注意桑叶的质量,保持饲料的卫生,避免传染病。

3. 温度控制:蚕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来生长。

可以建立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并调节环境条件。

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流通。

4. 病虫害防控:蚕容易感染病毒和虫害,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疫病防控。

可以使用无毒的农药和杀虫剂,定期给蚕室进行消毒和清洁。

尽量减少蚕之间的接触,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5. 科学养蚕管理:合理安排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养蚕环节,比如蛹箱清烂、蚕茧剥蚕、蚕室清洁等等,利用机械化设备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科学的养蚕管理方法,比如适时打气球、控制蚕荐蛹、避免大规模蚕同种繁殖等,可以减少劳动力和增加经济效益。

6.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智能养蚕设备、养殖管理软件等,并结合自动化技术,实现养蚕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智能化设备和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蚕的生长情况以及疫病防控等信息,提高养蚕效率,减少劳动力。

通过种桑树、饲料供应和管理、温度控制、病虫害防控、科学养蚕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可以实现养蚕的省力化。

这不仅可以提高养蚕效果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养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

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

怎样做到大蚕饲养省力化?1 技术优势大蚕期省力化饲养技术是根据大蚕食桑活动范围较广、对蚕病的抵抗力较强、对自然环境有一定适应性的特点,采用地面条桑育和简易蚕台条桑育的形式饲喂大蚕,以减少养蚕设备投资,节约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2 技术要点2.1 推广应用优良桑、蚕新品种。

桑树品种主要有育—711、农桑系列等;蚕品种主要有菁松×皓月、苏菊×明虎、871×872等。

2.2 因地制宜,选择大蚕饲育型式。

地面条桑育是在蚕室地面作畦,畦宽150厘米,畦长随蚕室而定,可用砖与走道隔开,畦面撒新鲜石灰消毒,即可放蚕条桑育。

简易蚕台条桑育,一般饲育3~4层,地面一层,蚕台2~3层,蚕台可利用原蚕架或另用竹棍支架,距地50~150厘米,用塑料编织布或蚕匾作蚕座。

2.3 桑叶收获与贮藏。

春蚕条桑育应事先对桑园进行划片,作为大蚕条桑育的桑园,小蚕期尽量不采叶或少采叶,并在四龄期进行桑园摘芯,促使条叶茂繁成熟,叶质充实。

收获时间应在早晚进行,早晨趁露水采伐,有利于保持桑叶新鲜;傍晚于下午5~6时采伐。

条桑收获后要尽量避免贮藏,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贮藏时,应将桑条基部向下,靠墙松放,忌平放或压紧,以防发热变质。

2.4 除沙与给桑。

条桑育一般每天给桑2~3次,早晨、天黑前各一次,如日中高温可补给桑一次,给桑时桑条梢、基部要互相搭配,条与条要相互平行放置,避免交叉,以利蚕座平整,如枝条过长,可剪两段。

下次给桑前,要用桑剪整理蚕座,保持蚕座平整。

给桑量要以蚕的发育和温度高低而定,少食期不宜给桑偏多,盛食期要给足,一般要给3~4层条桑,以稍有余叶为宜,一般不除沙。

2.5 眠起处理。

如四龄期开始条桑育,在将眠前,需用较细枝条剪断给桑,力求蚕座平整,待部分蚕进入将眠时,改给片叶,以利蚕座干燥。

不加眠网,使蚕在桑条上就眠,有利于蚕的生理。

如眠不齐,可在大部分蚕就眠后加网提青,分批饲养,眠起后,进行蚕体消毒,仍给条桑,不除沙,接着进行五龄条桑育。

蚕桑省力化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蚕桑省力化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蚕桑省力化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技术名称:蚕桑省力化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技术概述:本技术集成了蚕种自动化催青、小蚕共育、饲料化饲育、大蚕斜面条桑育、漏空透气育、平台(活动)育、蚕桑品种科学组合、综合防病、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可大幅度减轻养蚕的劳动强度,降低减蚕率和蚕病发生率,提高单产和蚕茧质量,技术先进,简便实用,深受蚕农喜欢。

增产增效情况:与传统养蚕技术比提高工效2-3倍,推动规模化养蚕发展,张种单产提高20%以上,而且茧质明显提高,可使全省生产的蚕茧大部分可缫5A级以上的生丝,综合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

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①蚕种自动化催青和省力高效规模化小蚕共育技术。

主要应用自动化温湿度控制、电气化加温补湿、机械调桑、人工饲料育、少回育等技术措施,实现蚕种催青的自动化、规模化和小共育的规模化。

②省力高效规模化大蚕饲育技术。

主要运用四龄漏空蚕座饲养、五龄斜面条桑育、多层蚕台条桑育、方格蔟自动上蔟、采茧等省力高效大蚕饲养技术,结合条桑收获采伐机械运用,实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选用蚕桑优良品种组合。

(蚕品种重点选用菁松×皓月、苏菊×明虎、春蕾×锡方、75新×7532等高品位多丝量强健性品种以及特色品种组合;桑树品种重点选用育71-1、湖桑32号、强桑1号等优质、高产、稳产品种)④蚕室和蚕座高效安全消毒防病技术、蚕病、桑病虫远程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安全饲养设施化技术等。

推广应用蚕用新型消毒药品用于蚕室和蚕座的消毒防病,推广应用桑园专用农药采用统一测报防治,安全饲养设施化技术,同时加强桑园耕翻、桑树修剪、病枯枝清理等农业措施的应用。

2.配套技术①桑园套种、套养殖等复合经营技术。

②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及循环利用技术。

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蚕蛹生产蚕蛹虫草,果叶两用桑的开发利用,桑叶生产桑叶茶,桑叶加工畜禽饲料,蚕沙沼气化等。

适宜区域:江苏省各蚕桑生产区。

注意事项:蚕桑产业是一个生产环节多、技术复杂的体系。

省力化饲养

省力化饲养

省力化养蚕是指依靠蚕桑科技进步,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建立起省力化养蚕技术相关体系。

1.选用优良的桑品种、蚕品种要想蚕好养、发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必须首先要选用优良的桑树品种和蚕品种。

2.小蚕共育省力化,育好小蚕是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

要育好小蚕,首选小蚕共育,用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小蚕发育匀整、健壮,确保张蚕头数足,为夺取蚕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率和省力化的共育技术,可以采用小蚕饲育箱、叠式蚕台育、塑料薄膜覆盖蚕匾育等。

另外,还要加强补催青工作,采用隔日收蚁法,提高小蚕一日孵化率,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目前大蚕饲育大多还采用蚕箔育(蚕匾)或蚕台育。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比如室内地面育要更为简便快捷,房屋要相对宽敞,不能人蚕混室,要便于消毒,并且室内温湿度比较容易控制。

包括室内地面平面育大棚养蚕,简易蚕室养蚕大蚕斜面立体育五龄期条桑育蚕期桑树适时摘芯桑树根外追肥采用伐条机伐条4.省力化上簇为提高茧质,目前采用较多的是(A)网提适熟蚕上簇(B)方格簇自动上簇(C)方格簇室外预挂、室内营茧(D)适时添食蜕皮激素。

省力化上簇的关键是熟蚕整齐。

5.做好消毒防病防毒工作,要认真做好养蚕前、蚕期中、养蚕后的消毒防病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一般采用氯制剂与甲醛制剂配合、喷雾与熏烟、浸渍与曝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防病药物添食要合理。

6.适时采茧、售茧采茧要适时,一般春蚕上簇后6~7天,夏蚕和早秋蚕上簇后5~6天为宜。

7.及时做好回山消毒,回山消毒,是指每次养蚕结束、蚕茧卖掉以后,对蚕室、蚕具以及四周环境进行一次简单的消毒,进行回山消毒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家蚕残留病菌的扩散和蔓延,,防止病原积累,为下季蚕前消毒彻底、养蚕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2 扩 座 : 由于 给桑 时间 间 隔长 ,扩 座 次 数少 ,一 定 要 贯彻 超 前 扩 座 ,做 到先 稀后 适 。 ..

龄 第 一 天 去 纸 时结 合 扩 座 ,第 二 天 上 午 、上 半 夜 各 扩 座 一 次 ,每 次 给 桑 前 匀 座 ,2

龄根 据 1 龄眠 起情 况加 以分 匾 ,3 龄 按 2龄 的方法 分匾 ,5 饷 食后 及时 进行匀 并 匾 ,第三 ~4 龄
1 ~4龄 至 5龄 1 2天 喂叶 时 间 为 :5 0 时 、 1 ~ :0 0:0 0时 、 1 :0 5 0时 、2 :0 1 0时 ; 5龄 2足 天 后 调 整 为 :6:0 时 、 1 0 3:0 时 、 21:0 时 。 0 0
13 湿 度 与 蚕 座 面 积 .温 1 3 1饲 育 温 湿 度 :各龄 眠 中温 度 偏低 0 5 . . . ℃保 护 ,湿 度 前 期偏 干 ,后 期偏 湿 ,见 表 1 。 表 1 各 龄期 的温 湿度 标准
[ 收稿 日期] 2 0 0 6— 2— 1 :[ 2 修订 日期] 2 0 0 6— 3— 1 9
31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4 第 1 3卷 期
《 西 蚕 业 》 G a g i S r c l u e V 1 4 o 1 2 0 广 u n x e iu t r o . 3 N . . 0 6
蚕 种 生 产 过 程 中 ,给 桑 是 费 时 费 工最 多 的环 节 之 一 。若 能减 少 给 桑 回数 ,使 传 统 薄 饲 多 回育 向少 回育 过渡 ,这 样 既可 减 轻 当班 人 员工 作 量 ,也 有 利 于 调 整 劳 力 安 排 ,对 加 强 防 治微 粒 子病 工作 的技 术 处理 与 管 理非 常有 利 ,如做 好 桑 叶 的叶面 消毒 和环 境 消毒 工 作 , 以杜 绝 微 粒 子 病 的 食 下传 染 。我 场 近 年 改 五 龄 2足 天 后 3回 育 , 加上 防 “ ”工 作 做 得 细 致 认 微 真 ,蚕 种 质 量 不 断提 高 , 生产 效 益逐 年 上 升 ,生 产 实 际 已证 明 原蚕 二 班 制 少 回育 是 可 行 的 。 本 文 就 二班 制 少 回育 省力 化 饲 养 技术 进 行 探 索和 总 结 。
天 陆续 开始 分 匾 ,到 4足 天达 最 大分 匾数 ,第 5 、第 6天 通过 给 桑 自然扩 座 。
14 桑 分 寸 与 给 桑 厚 度 .切 4回育 给 桑 时 间 间隔 5 . ~7 5小 时 。 由于给 桑 回数 少 , 因此 ,确 保 蚕 座 内桑 叶 新鲜 ,延 缓 桑 叶 的萎 凋是 关键 ,是 良桑饱 食 的前 提 , 因此 ,各项 措施 应 以保 证叶 质新 鲜 为 中心 。其 中, 1 龄 方 叶或条 叶均 可 ,方 叶按 蚕体 15 大小 为标准 ,条 叶 以蚕 体长 为 宽度 ,蚕 体长 3 的 ~2 .倍 倍 长 度 为叶长 。一龄 宁 小不偏 大 ,二龄 以后 宁大不 偏 小 ,三龄 小三 角 ,四龄 大 三角 片叶 ,五龄饷 食 1 ~2回大 三角 叶 ,起 除后 片 叶或 全芽 叶 。各龄 将 眠时 宜偏 小 ,五 龄见 熟后 给 片叶 。 给 桑 量 应 根 据 蚕 的 发 育 程 度 ,看 蚕 给 桑 , 掌握 给 桑 厚 薄 。蚕 座 密 度 正 常 ,少 食 期 一 层 ,中食期 一层 半 ,盛 食期 二层 。给桑 操作 必须 把 桑叶抖 松 ,给 平给 均匀 ,防止 残桑 过 多、蚕
1 蚕 少 回育 的 主要 技 术 操 作 原
1 1饲 育 型 式 1 . ~2龄 全 防干 纸 育 ,有 孔 薄 膜上 盖 下 垫 ,3 ~4龄 半 防干 育 ,上盖 不 下 垫
( 殊气候 ,4 不盖 ) 特 龄 。揭盖 时 间,全 防盖 在给 桑前 2 钟左 右 ,半 防干 在给 桑前 3 0分 0分钟 左 右 ,揭 盖 工 作 由调 温 和 管 桑 人 员 负 责 处 理 。 1 2责 任 制 与 给 桑 时 间 每 个 养蚕 班 组 ,从 收 蚁 开始 把 工作 岗位 和 任 务 定到 小 组 的每 个 工 . 作 人 员 ,饲 育 工人 平均 饲 育蚁 量 按 4工 /克分 配 ( 收蚁 到制 种平 均 分摊 ) 从 ,一包 到底 ,包括 辅 助 工和杂 工 ( 整理 、晒收蚕 网、垫蚕座 纸 、 室常 规消 毒清 洁 ,以及 进 叶时帮 助卸 桑叶 等 ) 如 蚕 。 若 遇 一人 不能操 作 的环节 ( 除沙工 作 )可与 同班 协作 ,饲育 成绩 好坏 与 工资奖 金挂 钩 。为 照 如 顾 二班 制 工作 人员 ,给 桑操作 按 以下 时 间要求进 行 ,其 中收 蚁饷 食要 求适 时进 行 ,当天 增加 给 桑 回数 ,到 第 二天 调整 到位 。
[ 要]结合浒 关蚕 种场部 分生产 班组的种茧育实践 ,论述 了原蚕饲养 采用二班制少回 摘 育形式 的可行性及其 饲养技术 ,提 出了相应 的技 术标准 与模 式 。 [ 关键 词]原蚕 ;少 回育 :省力化 :饲养技术
[ 中图分类 号] ¥ 8 ; 8 3 [ 文献标识码 ]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6— 1 5 ( 0 6 1— 0 3 6 7 2 0 )0 0 1— 4
维普资讯
2 0 第 4 卷第 1 0 6 g i S r c lu e V 14 o 1 2 0 u n x e iu t r o . 3 N . , 0 6
原蚕少 回育省力化饲养技术
薄 铭
( 江苏 省浒关蚕种 场 ,苏州市 2 1 1 1 )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