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育林经营技术

合集下载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摘要】森林抚育是指对森林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以促进森林生长和提高森林产出。

森林抚育技术要求包括对不同树种的养护和生长环境的改良。

措施包括及时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实施方法包括分级选择、定期检查和记录。

经营策略则包括科学制定计划和合理配置资源。

效益评估可通过产量、木材质量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进行。

实施森林抚育可以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的功能和价值。

未来发展方向是推动森林抚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

森林抚育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求、相关措施、重要性、定义、实施方法、经营策略、效益评估、实施意义、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森林抚育的重要性森林抚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促进森林的生长和发展,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森林资源的目的。

森林抚育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抚育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森林树木的生长,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

这对于满足人们对木材、竹材、果实等森林产品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森林抚育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良好的抚育措施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生态灾害的发生,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这对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延长森林资源的利用寿命,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这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抚育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森林抚育的定义森林抚育是指人为对森林进行管理和保护,以促进森林生长和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浅析林业局的营林技术

浅析林业局的营林技术

浅析林业局的营林技术林业局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经营国家森林资源的职能单位。

营林技术是林业局必备的技术之一,意义重大。

营林技术,也叫森林经营技术,是指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进行经营,以达到人类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技术。

营林技术包括森林水土保持技术、林木培育技术、森林防火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森林水土保持技术是营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植树造林、草皮覆盖等手段,保持森林的水土不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林技术还可以实施小流域治理、陡坡地治理等,有效地提高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

林木培育技术是指对森林中的树木进行管理和培育,以提升木材的品质和产量。

该技术可分为造林、修枝、疏枝、修剪等。

造林主要是种植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良树种,以提高木材的品质和产量;修枝、疏枝、修剪是对树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清理,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枝叶茂盛。

森林防火技术是为了防止林火发生和及时控制林火,减少林火的危害和损失。

该技术包括防火带的建设、火源的管控、防火巡逻和火情的监测等。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防火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为了防治森林中的病虫害,以减少损失和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该技术采取防控措施,包括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培育对抗性品种等。

其中,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长期效果、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技术,已成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途径。

总之,营林技术是林业局的重要技术之一,是保护和经营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

营林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林场经营措施

林场经营措施

林场经营措施引言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林场经营是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木质量和林业收益的关键。

为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经营林场,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下面将介绍几项常见的林场经营措施。

1. 森林植被保护保护森林植被是林场经营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林业部门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植被保护规定,包括禁止非法砍伐、滥伐和烧毁森林植被等活动。

通过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提升。

2. 合理的人工种植在林场经营中,人工种植是提高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合理布局和密度进行人工种植,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种植林的健康生长。

3. 合理采伐林木合理采伐是保证林场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林业部门需要根据森林资源的年生长量和可持续采伐量,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并严格执行。

在采伐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采伐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合理利用采伐下来的木材资源,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4. 林火防治林火是威胁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防止林火的发生,林场经营措施中应加强对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林区防火道路的修建、设立及时有效的报警系统、加强监控和巡逻等。

同时,林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林区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应对林火的能力。

5. 科学的灌溉排水管理在一些干旱和多雨地区,科学的灌溉排水管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规划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调节土壤湿度,提供充足的水源供给,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在排水方面,要避免土地过度排水,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

结论林场经营是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合理的经营措施,可以保护森林植被、提高林木质量、科学采伐林木、进行林火防治和科学的灌溉排水管理。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

森林抚育的经营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森林抚育是指通过采用各种经营技术和措施来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森林生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工作。

森林抚育是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森林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要求和相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技术要求1. 林分洞调整选洞是林分培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林分生长和木材品质的提高。

选洞的原则是以“本地生态条件、优良优势树种、树形优美完整、种群结构合理、生长旺盛内耗小”的林分为选洞对象。

在选洞过程中需要考虑留给主树的生长空间和日照条件,合理调整洞口大小和洞内树种数量,使洞口面积适中且能保证洞内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原地育苗原地育苗是在森林内育苗,轻便、省力、经济、适用于各种操作条件的树种更新方式。

原地育苗的要求是种子量足、季节适当、地肥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保持良好的地表质量等。

3. 合理间伐间伐是森林经营中控制密度、改善树冠、促进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合理的间伐能够保持林分的生态平衡,使得林分的生态功能逐渐完善,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间伐的要求是适当伐掉竞争力弱的或者受益条件差的树木,留下良好品质的树木,间伐密度要适度,以保证林分生态功能的完善。

4. 林分模拟营造林分模拟营造是通过调整林分内种子树的密度和分布,达到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林木生产力和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的目的。

模拟营造的要求是对林分内的种子树进行补植和调整,增加林分内的优势树种和高大树种的数量,同时也需要协调管理措施进行配合,以保证林分的发育和生长。

二、相关措施1.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能够促进树木的生长,提升木材质量,同时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维护也有重要意义。

在森林抚育中,需要针对当地土壤条件和树种类型,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2. 定期病虫害防治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是森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需要对森林内的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森林健康稳定生长。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营林育林技术经营是指通过科学的林业技术手段,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进行经营管理的工作。

它包括营造林地、培育林木、采伐木材、销售林产品等一系列环节。

下面是对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林木培育和采伐管理,可以保持林木的正常生长和更新,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的林木采伐和造林种植可以维持林业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林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林产品和生态旅游等多种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产出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林木的种植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实施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其收入和生活水平。

经营管理还可以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区精神,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通过科学的林木培育和采伐管理,可以改善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林木培育和管理,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加强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的经营技术

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的经营技术

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的经营技术造林质量的提高和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以下是提高造林质量和营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些经验和技术。

1. 合理规划:在实施造林项目之前,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和资源评估,确定最适宜的造林树种和种植密度。

合理规划可以提高每单位面积的树木数量,增加森林的碳吸收和木材产量。

2. 种子和苗木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和苗木,确保良好的生长和生存率。

优质的种子和苗木可以提高林木的健康程度和生长速度。

3. 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供生长树木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和根系发育。

4. 种植技术:合理选择种植方法,包括直播、移植和定植。

保持适当的种植深度和间距,确保树木的根系能够充分生长和发展。

及时进行植株修剪和疏伐,促进树木的分枝和粗干。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林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采取合适的治理方法,如用生物防治剂或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保护树木的健康。

6. 火灾防控:制定火灾防控计划,包括定期清理林地的枯枝落叶和杂草,设立防火带和安全通道。

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

7. 可持续经营:在营林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优化森林资源。

采用可持续的木材采伐和管理措施,确保林木的再生和更新能力。

与当地社区和相关利益方合作,共同推进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

8. 利用多功能性: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性,包括木材生产、碳吸收、水源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环保教育等活动,增加森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的技术和经验,可以提高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营林的可持续经营。

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造林和营林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条件下的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需求。

森林培育的经营部分

森林培育的经营部分

3.适用条件: ① 适宜于成过熟单层或接近单层的林分。 ② 适用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或具有其他 特殊用途的林分,如特殊防护林,风景林等。 ③ 适宜对皆伐天然更新有困难而又难以人工更 新的森林,如沼泽、陡坡、土层薄等地段上的森 林。

第四节 择伐与更新 择伐:是每隔一定时期,采伐一部分成熟林木, 使林地始终保持不同年龄的有林状态的一种主伐方 式。 一、择伐更新过程 择伐是模拟原始林天然更新过程。 在原始林中:当老龄过熟林木自然枯死和腐朽 时,在其所占的位置则会更新起许多幼苗幼树。
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 更新必须跟上采伐,在采伐后当年或次年 内完成更新。
三、皆伐迹地的更新 1.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 最便于人工更新,人工更新成林快,质量高, 且能缩短林木培育期限,是皆伐迹地上最积极 的更新方法。 造林前必须伐区清理--采伐剩余物。 原因: • 影响造林; • 火灾和虫害的发源地。 技术基本与荒山造林相同,但迹地杂草比无 林荒山繁茂,应加强幼林抚育。
保留带 采伐带 保留带 保留带 保留带 保留带
林分面积较大: 将林分划分成若 干采伐列区。
1列区 2列区
3列区
采伐带 保留带 保留带 采伐带 保留带 保留带 采伐带
保留带
3.块状皆伐 在地形不规整或者不同年龄的林分呈片状 混交的情况下。 伐区的形状根据地形和林分的状况而定, 尽可能呈长方形,发挥林墙作用。 注意: • 同一年采伐的伐区应有一定间隔距离; • 采伐相邻伐区应有一定间隔期。
择伐是以采伐成熟林木来取代原始林中老龄 过熟林木的自然枯死和腐朽,为更新创造必要的 空间。
择伐最适合在异龄林中进行,林分始终保持 异龄林状态。
择伐是符合森林本性的一种采伐更新方式。
理想的择伐林: • 不同龄级的林木; • 各龄级林木所占的面积相等。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森林经营与规划技术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森林经营与规划技术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森林经营与规划技术在林业服务业中,森林经营与规划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森林经营与规划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森林经营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是指针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在森林经营中,需要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林业服务业应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指导森林经营。

首先,林业服务业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的快速调查与监测。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快速获得森林植被信息、地形地貌等数据,为森林规划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林业服务业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及时监测和评估,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次,林业服务业应采用现代化的林业管理信息系统。

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森林管理过程中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通过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林业服务业可以快速获取各类森林数据,进行高效的决策管理。

最后,林业服务业可以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和定位。

通过在林区建立GPS基站,可以实现对森林经营人员和设备的准确定位,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GPS技术还可以用于林业运输的路径规划,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森林规划技术森林规划技术是指针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开发顺序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在森林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首先,林业服务业可以采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进行森林规划。

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管理方法。

通过制定生态系统管理方案,可以实现对森林功能的最大化。

例如,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将不同区域的森林分为生态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不同功能区,以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育林经营技术
摘要: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转变林业过去“重采轻育,重造轻管”的发展方式,要把林业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森林质量上来、转移到森林经营上来。

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森林经营工程,提高林地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实现林业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探索,确定和完善了科学经营采育林的技术措施,提升了森林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采育林;经营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26文献标识码:a
所谓采育林就是复层异龄混交林中,通过采坏留好,密间稀留,控制采伐强度,保护幼苗幼树,补植珍贵树种,配置良种壮苗所培育的森林,是仿效自然、回归自然、优于自然的可持续生产和永续发挥效益的森林类型。

采育林经营是针对林分质量退化、非目的树种比例较大、目的树种生长量低的残破林分,遵循自然选择,通过实施抚育作业,伐除非目的的树种或病腐木、保护冠下幼苗幼树、适地适树补植珍贵乡土树种、配置良种壮苗,促进森林尽快向地带性顶极群落演替,培育出接近自然的、多树种混交的、多世代同林的复层异龄、目的树种生长量达到或接近同林分速生丰产指标的森林。

通过多年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我们总结摸索出了一系列采育林生产工艺技术。

1遵循伐区生产作业规程,认真开展三类调查设计
一方面,对林道及各项生产设施的勘察设计采取不破坏现有地表植被的作业方式,主道宽一般4~5m,支道3~4m,集材网道为2~3m。

因地、因林制宜地合理区划伐区,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和应伐对象、作业时间和生产顺序。

采伐小班道与道间距离为应伐木高度的17~18倍。

遇到坡度大的作业小班,将网道斜山设置,通过挂弦、留耳、抽片等技术措施,控制树倒方向,使采伐木向一面倒。

另一方面,坚持实行每木调查,应伐非目的树种和病腐木全部挂号,并严格按抚育生产作业规程控制抚育强度在15%左右。

因地因林制宜地设计林间空地和裸露地的林下补植,合理确定造林树种和公顷株数。

2抚育改培作业过程管控
按照采育林经营技术要求,调整林木组成、改善林地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间伐非目的树种,包括病腐木、枯立木、秃头木和弯曲木等。

同时清除妨碍林木生长的藤条、灌木。

抚育作业前先进行通道,道路伐开宽度一般小于设计宽度,打安全道时,在不妨碍安全作业的条件下,尽量多保留幼苗、幼树,在道两侧保留一些大径木做档木并在树木伐倒后必须将枝丫打掉、打平、双桠杈要截掉,以防集运作业时刮伤幼树。

作业时正确掌握抚育树到方向,使树倒方向呈“人”字形,为剩余物的集运创造条件。

对应伐木比较集中的地方,采取分次集运作业,使树倒向一个空间,以减少砸伤面。

作业中按照随抚育随清理的原则,及时清理伐区现场。

对空地和幼树、幼苗分布不均匀的地块,根据作业平面
图踏查勾划出来,以便据此作出补植计划和抚育管理措施。

此外,抚育作业完成后,对林中空地、天窗、天然幼苗、幼树稀少且不均匀的地方,要进行人工补植。

栽植的主要树种有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和珍贵阔叶树种。

随整地随栽植,造林连续抚育3~5年。

3实行清理、利用、截流相结合的迹地清理方式
实行随抚育随清理与集运后复清相结合的方式清理林地。

把直径3cm,长1m以上的小规格材单独堆放,集运下山,做综合利用的原料。

割除妨碍幼树生长的藤条和灌木,与无利用价值的枝丫整齐堆放到一起,堆在伐根上,尽可能躲开幼树、幼苗和树干,并为补植创造空间。

对有潜在冲刷林道的地点,迹地清理后,利用枝丫堆
分段截流,防止水土流失。

枝丫堆的规格为长2m,宽1m,高1
7m。

4伐区的拔交与检查验收
作业开始前,由主管部门签发抚育许可证,没经拔交的伐区一律不准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营林和生产等业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严重违犯规定的,停止采伐作业,全面返工,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作业结束后,林场先进行自检并上报自检结果,上级质量检查验收队再进行检查验收。

首先对抚育、集运、清理技术操作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对使用的工具、采伐作业技术、抚育强度和保留木的数量、迹地清理质量、枝丫堆的规格和摆放位置是否合乎要求。

其次对采伐迹地的伐后郁闭度、幼树、幼苗的损失率和保留情况以及林道的处理是否妥善进行验收。

出现林
道清理不合格、林道处理不好等情况,限期整改,达到合格后再进行验收。

作者简介:孙连宝(1970-),男,汉,吉林省九台市二道沟林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