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设计文本
(完整版)封山育林工程施工方案

(完整版)封山育林工程施工方案第三节封山育林工程施工方案封山育林必须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利用树种的天然下种和自然更新能力,采取划界封禁,严禁樵采、放牧、无证野外用火等现象发生,以达到恢复森林植被、提高灌草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1、封育条件甘洛县海棠镇正西村、西桥村和该辖区的甘洛林场二作业区的拟封山育林地块,经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均能满足封山育林所需的基本条件。
本项目封山育林小班均符合“不适宜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经过封山育林有望增加植被盖度的地块”。
2、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及封育年限2.1、封育类型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确定的拟封育地块小班立地条件、植被种类、萌蘖根株等情况,按照封山育林类型条件,本项目封山育林类型全部设计为灌木型。
2.2、封育方式根据各封育区环境条件,封育区周边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封育难易,为确保封育目标的实现,本项目封育方式全部设计全封。
即在封育期间,禁止在封山育林区内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它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发生。
2.3、封育年限根据拟封育区立地、植被、气候条件、封育类型,本项目各封育区封育年限全部设计为3年。
3封山育林封禁措施设计3.1、设置封育碑牌在人为活动频繁交通要道明显位置设立固定砖混结构碑和临时小标牌。
3.2、人工巡护按《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要求,根据封育区面积大小,人、畜危害程度,封育难易程度,设专职巡护人员。
专职巡护人员按相关规定每1250亩设置1人,进行巡山护林。
4 森林保护措施4.1森林火灾预防甘洛县海棠镇正西村、西桥村公路绿化、造林及封山育林实施区域周边人为活动频繁,且交通干道横贯项目区,火灾隐患较高,故在工程建设的整个期间均需要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
在森林防火期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教育,设立专门的森林防火安全员,做到“上山不带火,不在野外生火做饭”,从源头控制火源;初植造林完成后,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期间,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加强火灾预防宣传,并做好防火预案,防患于未然。
封山育林辅助造林典型设计1

封山育林油辅助造林典型设计
一、造林地条件
海拔:600-800米;坡向:阴坡、半阴坡;土层厚度:中、厚
二、造林设计
林种
树种
苗木类型
平均每亩苗量(株)
株行距(米)
苗龄(年)
防护林
油松
容器苗
56
3×4
2.5
三、造林技术措施
1、整地
时间
规格(厘米)
方式
平均每亩穴数
雨季
60*50*40
穴状
56
2、栽植:在封山育林区内,对林间空地、适宜造林地段,采取见缝插针进行补植补造。栽植时将营养杯塑料袋撕开或脱掉,保持土坨的完整,栽植穴深度大于杯高2-3厘米,苗放正复土踏实。
3、抚育管护:每年进行锄草、松土2-3次、及时防治病虫害。
四、造林图式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方案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方案一、封山育林的背景与意义。
咱们为啥要搞封山育林呢?你看啊,现在好多山都有点“秃”了,树少了,小动物们的家也没了,水土流失也变得严重起来。
就像一个人没了头发,不仅不好看,还容易生病呢。
封山育林就是给山重新穿上“绿衣服”,让它恢复生机,这样对咱们整个生态环境都好得很呢。
山上的树多了,空气就新鲜了,水源也能得到保护,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又能愉快地玩耍、繁衍生息啦。
二、封山育林区域的选择。
1. 考虑因素。
咱们选封山育林的地方,得综合考虑好多事儿。
首先呢,那些被破坏得比较严重的山肯定要优先考虑。
比如说,有些山被乱砍滥伐过,或者被过度放牧,山上的植被都快没了,这样的山就像是一个受伤的病人,急需我们去“治疗”。
还有啊,靠近水源地的山也很重要。
山上的树就像一个大水库的守护者,如果这些山的植被没了,水源地也会受到威胁,咱们的喝水可就成问题了。
另外,一些有珍稀动植物的山也得保护起来,那些动植物就像山的“宝贝”,咱们得给它们一个安全的家。
2. 选定区域。
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咱们就选定[具体山名]这片区域来封山育林。
这片山的面积大概有[X]平方公里,它以前就被乱砍过不少树,而且山上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植物种类,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保护的。
三、封山育林的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在短期内,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把山“围起来”,就像给它画个保护圈一样。
在山的周围设置一些明显的标志,告诉大家这里开始封山了,不能随便进去搞破坏。
然后呢,要对山上现有的植被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看看都有哪些植物,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
这就好比给山上的植物做个“体检”,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去保护它们。
2. 中期目标(3 5年)中期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山上的植被开始慢慢恢复。
那些被砍过的地方,要有新的小树苗长出来。
而且要通过一些措施,比如控制水土流失,让山上的土壤变得更肥沃,这样树木就能长得更好。
我们还要加强对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不能让一场大火或者一场病虫害把我们的努力都毁了。
XX镇封山育林工程规划及方案

如何做好转班工作总结
转班工作是每个班级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转班工作中,我们
需要做到统筹安排、细致管理,确保每个学生的转班过程顺利、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做好转班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学生转班的前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对转
班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原班主任、新班主任、学生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转班原因和需求,为学生的转班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转班方案。
在制定转班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
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转班时间和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转班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再次,我们需要做好转班过程的管理。
在转班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学生的个
人物品、学习资料等都能顺利转移,并且要做好相关记录和归档工作。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转班过程顺利、安全。
最后,我们需要做好转班后的跟踪服务。
在学生转班后,我们需要与新班主任、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新班级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
总之,做好转班工作需要我们做到统筹安排、细致管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和需求,确保学生的转班过程顺利、安全。
希望每位班级管理者都能在转班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方案模板

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方案模板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封山育林的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方案,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林业资源利用。
具体目标包括:根据森林资源底数和需求情况,合理确定封山育林的范围和措施;通过加强经济林改培和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林业生产能力,增加林业资源收益;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范围的确定1. 根据林地资源分布和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封山育林的范围。
以林地保有量、生长速度和可利用价值为考核指标,对各地的林地进行调查,确定封山育林的优先开展区域。
2. 设定和颁布封山育林管理办法,规范封山育林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和经营行为,保障封山育林的正常进行。
三、林地的调查和认定1.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封山育林的范围内的林地进行详细调查和认定。
主要内容包括林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地质状况,植被类型,林分结构及特色树种的分布情况等。
2.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封山育林的规划方案,包括林地的划分和合理利用,林地的治理和保护措施,林地的开发和利用规划等。
四、林地的建设和保护1. 进行林地的整理和治理工作,包括开展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开展林地的管护和监控等。
2. 加强林地保护工作,推进封山育林的管理,保证林地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林木种植和抚育1. 根据林地的生态条件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树种比例,推行不同品种的搭配,提高林地的植被覆盖率。
2. 实施林木的定植和抚育工作,包括大规模的人工定植和抚育,以及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六、林业发展和经济利用1. 根据林地资源的特点和植被条件,积极推进林业的发展,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经济林的改培。
2. 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开展林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林业资源收益。
七、生态旅游和社会效益1. 推进封山育林的生态旅游开发,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设计与实践一、背景五丈原林场位于中国的陕西省,地处秦岭南麓。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人类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该林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土壤侵蚀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改善此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提高土壤质量,五丈原林场决定进行封山育林工程。
二、目标1. 恢复和改善五丈原林场的生态环境,遏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
2. 增加植被覆盖率,恢复和保护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3. 提供经济效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三、设计方案1. 封山通过制定封山政策,禁止非法砍伐树木和非法放牧,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大对封山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 防治土壤侵蚀使用不同的土壤保持措施,如建设梯田、植树造林、修建沟渠等,减少水土流失。
在易侵蚀区域进行草本植被的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土壤。
3. 育林选用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人工林的建设。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快速的树种。
进行科学管理,及时修剪、施肥、浇水,促进树木的生长。
四、实施方案1. 制定封山政策,并向周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 针对不同的土壤侵蚀程度,制定相应的土壤保持措施,并进行实施。
3. 对选定的树种进行育苗,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移植。
4. 进行科学管理,定期对林场内的植物进行修剪和管理,保持林场的生态平衡。
5. 加强监测和评估,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效果。
六、结论通过五丈原林场的封山育林工程设计与实践,成功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植被,提高了土壤质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经济效益。
这一工程也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
封山育林主要措施设计

封山育林主要措施设计(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封山育林主要措施设计1、封育类型划分2、根据各作业小班特点,按植被型划分为四种封育类型,即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和灌草型。
其中乔木型小班2个,面积公顷;乔灌型小班46个,面积公顷;灌木型小班41个,面积公顷;;灌草型小班11个,面积公顷。
2、封育方式设计各封育区一律采取全封,在封育期间严禁人、畜进入,严禁采伐、剃砍母树,严禁在封育区从事与封育工作无关的各种副业生产,严禁其它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的非林事活动。
3、封育期限及封育起止时间根据各封育区立地条件和母树的分布及结实状况,封育期限一律定为7年,具体时间为:从2003年8月1日开始封山,到2010年7月31日启封。
4、封禁措施设计(1)人工巡护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专职护林员进行常年巡山护林,按“每个护林员管护面积一般为100~200公顷”的原则,共计配备专职护林员18名,具体负责封育区的管护工作。
(2)设置标志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河流交叉点及主要交通路口树立永久性封山育林碑9块,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封山育林标志桩1212个。
封山育林碑具体位置及规格见设计图。
5、育林措施设计(1)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根据各小班的特点及当地林业经营水平,规划对森林经营所作业区龙河流域封育区2、9、16、17共4个小班,总面积公顷疏林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具体方法为:在封育后的第一年和第三年各进行一次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清除杂草灌丛,为天然下种创造条件,促进天然更新。
(2)人工补植根据各小班特点及立地条件,规划对三抚作业区中坪封育区1~6小班和8、11小班,场部封育区1~14小班和17、19、20小班,七跃山作业区董家堡封育区1小班和苦草坪封育区1小班,共27个小班,总面积公顷立地条件较好,曾经进行过造林活动,但造林活动率在40%以下,且分布不均的地块进行补植补造,具体方法是:在封育后的第一年秋季进行补植补造,第三年春季进行一次块状抚育。
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设计与实践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是指在五丈原林场展开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旨在通过封山育林,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土壤、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封山育林是当前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设计与实践展开介绍。
一、工程设计(一)生态环境调研在进行封山育林工程之前,必须对五丈原林场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
这包括土壤类型、植被状况、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调查,以便科学合理地确定封山育林的种植树种,制定合适的保护指标和措施。
(二)树种选择根据生态环境调研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封山育林。
五丈原地处山地丘陵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明显,适宜的树种有马尾松、栎树、杉树等。
在树种选择时,还要考虑树种的生长周期、生态适应性以及对土壤水分和营养的需求等因素,以保证树种的生长良好。
(三)工程布局在确定封山育林的树种和种植地点后,需要进行工程布局设计。
这包括种植地块的划分、树种配置、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以及构建封山育林的生态通道、待遇线等辅助设施的规划。
(四)保护措施在进行封山育林工程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保证植被良好生长。
这包括对树木进行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工作,防治病虫害,加强灌溉设施建设,保护植被免受人为破坏等。
二、工程实践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全面贯彻了工程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一)科学种植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用了适宜的植被种类,并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工作。
在播种、移植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了树木的良好生长。
在封山育林工程的实践中,采取了多项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了植被的生长。
施肥浇水、定期修剪、设置围栏、种植防护树种、设立警示标志等,有效减少了林地损害,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
(三)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五丈原林场封山育林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瓯市科技实验林场封山育林补贴项目作业规划设计(2016年度)可行性报告建瓯市绿海森林采伐调查设计服务中心2016年3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瓯市自然地理及森林资源慨况 (2)二、林业总公司概况 (3)三、社会经济简况 (4)四、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5)1、指导思想 (5)2、规划原则 (5)2.1相对集中原则 (5)2.2促进就业原则 (5)2.3公开公平原则 (5)五、规划对象、内容、范围和规模 (5)1、规划对象 (5)2、内容、范围及规模 (5)六、外业调查 (6)1、封育区确定 (6)2、作业小班区划 (6)3、小班调查 (6)七、技术措施要求 (7)1、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 (7)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 (7)3、封育类型和方式4、封育年限 (7)5、附图 (8)八、封育区管护和验收 (8)1、警示牌 (8)2、人工巡护..........................................................3、设置围栏..........................................................4、界桩..............................................................5、人工辅助育林......................................................6、灾害防护..........................................................7、封育区检查和验收..................................................8、成效调查..........................................................九、成本测算 (13)1、投资成本概算 (13)2、资金筹集 (14)十、效益分析 (14)1、生态效益 (14)2、社会效益 (14)(1)、净化空气,改善投资环境 (14)(2)、美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14)(3)、经济效益 (14)十一、结论 (15)附件:1、封山育林作业项目费用汇总表(一)2、封山育林作业设计及监管费用逐片表(二)3、封山育林作业封禁措施及费用逐片表(三)4、封山育林作业育林措施及费用逐片表(四)5、附表1封山育林规划设计小班一览表6、封山育林作业小班设计图前言封山育林是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为了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瓯市国有科技试验林场委托我中心对林场低质、低效有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作业规划设计。
本次封山育林作业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1-2001)3、《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6、《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1999)7、《福建省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和《福建省林林经营编制技术规定》(闽林资(2014)10号)8、《建瓯林业总公司(2016-2025)经营编案》2015年1月一、建瓯市自然地理及森林资源慨况建瓯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武夷山脉东南部,鹫峰山脉西北侧。
地理坐标东经117。
58〃45′—118.57〃11′,北纬26.38〃54′—27.20〃26′。
北临建阳市、政和县,南连延平区,东接屏南县、古田县,西与顺昌县交界。
东西宽96.5km,南北长76.6km,土地总面积420211.1hm2,居福建省(县、市)首位。
全市行政区划设置10个镇(徐墩、吉阳、房道、南雅、迪口、小桥、玉山、东峰、东游、小松)、4各乡(顺阳、水源、川石、龙村)、4各街道办事处(芝山、通济、建安、瓯宁),共计217个村民委员会,20个居民委员会。
自然村1121个,村民小组2054个。
地貌为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流水侵融地带。
境内山峦起伏,峰峦叠嶂,山麓绵亘,蜿蜒曲折;地表切割强烈,地形复杂多样。
平均海拔453米,其中海拔200米以下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占19%,200—500米的丘陵占45%,500—800米的低山占24%,800米以上的中山占12%。
我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秋温高于春温,冬天以偏北风为主,夏日多刮东南风。
春季多阴雨,夏季雷阵雨,秋季多云雾,冬季有霜雪。
城郊年平均气温18。
C,最冷1月平均气温8。
C;最热7月平均气温28.5。
C.极端最低气温-7.3。
C,极端最高气温41.4。
C。
年平均降雨量1670mm,年降雨天数178—210天,最少年份137天。
全市雨量多集中在3-6月,10月至次年2月最少。
全市日照平均时数1812.7小时,平均无霜期270-290天,年平均蒸发量1458.5mm,相对湿度81%。
建瓯市森林资源丰富,根据森林资源二类建档体现:全市土地总面积为630.3167万亩。
其中,林地面积为528.496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3%。
林地中有林地面积为492.9191万亩,疏林地面积为0.393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为6.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20.5994万亩,苗圃地面积为0.1109万亩,无林地面积为7.8732万亩。
非林地面积为101.8205万亩,其中四旁树面积为1.0371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8.2%,活立木蓄积量为2434.6万m3。
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为83.1045万亩。
二、林业总公司概况福建省建瓯林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10日,地处全国重点林区和杉木中心产区建瓯市,公司现有总经理一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林业总公司坚持以森林培育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2年底,林业总公司所属9个采育场和15个木材采购站职工以置换身份的资产、林业总公司以国有净资产以及福建省福人木业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共同发起组建福建省建瓯福人林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福公司),建福公司注册资金7799.6万元,其中福人木业注入资金2000万元。
组建新公司时,在国有净资产中,林业总公司所属9个采育场(含部分采购站站有林)纳入建福公司的山林面积为27.46万亩,未纳入的山林面积为22.6898万亩。
建福公司组建后,9个采育场停止运营,未纳入建福公司的林木资产统归林业总公司名下。
总公司林木资产分散分布在原各采育场的经营区内,与建福公司山场相互交错。
2002年11月15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林业总公司的国有林地林木委托建福公司管理。
但自托管以来,因未签订代管合同,未单独设帐核算,建福公司以管护为主,没有开展生产性经营活动,对林业总公司林木资产没有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
2013年,为确保国有林木资产不流失,林业局作为国有林木资产监管部门,要求林业总公司加强对国有林木资产的经营管理,林业局授权林业科技示范林场对林业总公司林木资产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林业总公司森林资源档案。
现林业总公司森林资源:林地面积为22.6898万亩,共3604宗地。
分布在全市11个乡镇77个行政村。
林业总公司经营区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共有维管束植物177科442属1416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37属57种,裸子植物8科15属22种,种子植物137科390属1292种。
植被有6个型组,9个植被型,16个群系组,73个群系,205个群丛。
森林垂直分布不明显,原生植物多已破坏,常绿阔叶树多经人工经营改种成杉、竹,或开垦种植其他作物,加之森林火灾等影响,地力下降后自然恢复的常绿阔叶树均成了进展演变阶段群落。
现有常绿阔叶树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10-1200m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杉木、马尾松林多属次生植物性质,从常绿阔叶树林经人为或自然因素演变而来的。
杉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00-500m之间,马尾松多分布在海拔500-1000m之间,海拔1200-1500m以上多为黄山松替代了马尾松。
毛竹林多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经济林一般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多为人工载培。
三、社会经济简况总公司森林资源分布在11个乡(镇)境内。
境内共有77个行政村,20.4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人,8.3万名劳力,19.3万公顷农田。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年均收入7205元以上。
总公司经营区内,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已开通的浦南高速、松建高速公路贯穿公司核心区(南雅、小松、小桥、吉阳、徐墩、川石、顺阳、东峰、东游镇),境内总长113 km 。
横南铁路沿经徐墩、城郊、小桥、南雅等乡(镇),为今后公司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创造了便利条件。
通讯设施先进、完备,有线、无线通讯国际联网。
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142座,总装机容量19.1万wh,全年发电量6.1亿kw,110kva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11座,电网供电可靠率99.55%。
四、指导思想、规划原则1、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福建省林业厅有关森林封育修复政策为契机,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生态效益为最终目标。
2、规划原则2.1相对集中原则封育山场相对集中连片,以便于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管护。
2.2促进就业原则封育山场施工人员可就近寻找,解决附近闲置劳力,保障地方经济利益。
2.3公开公平原则封育山场由林农自愿提出,对封育政策、任务和资金安排公开公示,接受监督。
五、规划对象、内容、范围和规模1、规划对象本次规划封山育林对象为林业总公司经营区内的林木郁闭度低于0.5以下的林地。
2、内容、范围及规模林业总公司本次规划的林地分布在玉山、龙村、川石等3个乡镇,共7个行政村。
规划设计作业面积9557亩,共76宗地(详见附表1)如下表附表1 封山育林规划设计小班一览表单位:年、亩六、外业调查1、封育区确定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材料或符合要求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在符合条件的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中,按照相对集中原则,在全面勘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封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