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

合集下载

月亮知识知多少

月亮知识知多少

一、月亮的“档案”我的名片姓名:月球,又称太阴体积:地球的1/4质量:约7359亿亿吨直径:约3274.8公里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简介: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

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阿波罗17号结束。

月球概述: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

浅谈《北京 北京》

浅谈《北京 北京》

浅谈《北京北京》初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前一阵子热播的《北京爱情故事》(简称《北爱》)里。

当前奏响起,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不是一首欢快的歌曲。

这首歌无论是从音乐还是歌词的角度,总觉得让人感觉到一种说不出原因的揪心。

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填词人以及歌唱者的经历,又或者这首歌里面融入了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我总觉得只有能将如此纠结的情感付诸笔端的人才是最有发言权,最能阐释和演绎这首歌的。

而不同的人或者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今天我就浅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欢笑、哭泣、活着、死去、祈祷、迷惘、寻找、失去”这是在歌词里反复出现的字眼,或者可以称之为关键词。

在这里面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怀揣着梦想的青年在北京的奋斗过程中经历过或得或失,或浮或沉以后所表达出的复杂纠结的情感。

走在北京的每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也许是内心深处还怀揣着对理想的坚定执着以及为之努力奋斗的决心,又或许是当初的梦想被现实一点点消磨而表现出的无奈与不安,这里面所包含一切,也许是有过如此经历的人才能深刻透彻地领悟到吧。

“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吗?“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对于那些一心要在北京扎下根来的曾经的热血青年,也许他们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但他们仍在挣扎,他们依然信守着心中不变的信念!究竟他们对北京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北京,那个他们梦想要扎根的地方,那个见证他们成长蜕变的地方,那个让他们梦想破碎的地方......他们对它是该爱还是该恨呢?“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在这里,汪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北京那个见证着自己成长,让自己找到存在感的地方,有着太多让人眷恋的东西。

也许是对青春的眷念,对梦想的眷念,对回不到的过去的眷念,对曾经为梦想不顾一切的自己的眷念!这就是他们对于北京的复杂情感。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规律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规律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规律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绕着地球运行,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转周期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7.32天,这被称为恒星月。

而从一次月球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2. 公转轨道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平均距离地球约38.4万公里。

月球轨道倾角约5.15度,与地球赤道面成一定角度。

3. 同步自转
月球围绕自身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均为27.32天。

这就导致了月球对地球永远只有一面,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

4. 潮汐现象
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地球上会产生海洋潮汐现象。

潮汐的周期和月球运动周期相同,大约为半天一次。

5. 月食和日食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会出现月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条直线上时,则会出现日食现象。

月球的运动规律不仅对天文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航海、农业、渔业等领域也有一定影响。

人类对月球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奥秘。

环月轨道参数

环月轨道参数

环月轨道参数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被称为环月轨道。

环月轨道的参数包括轨道半长轴、轨道离心率、轨道倾角、近地点幅角和轨道周期等。

轨道半长轴是指环月轨道的长半轴长度。

环月轨道的半长轴约为384,400公里,这意味着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平均约为38.4万公里。

这个参数的确定对于研究月球运动和卫星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离心率是指环月轨道的形状偏离圆形程度的一个量。

离心率为0的轨道是圆形轨道,而离心率接近1的轨道则非常椭圆。

月球的轨道离心率约为0.055,表明月球的轨道形状接近圆形,但仍有一定的偏离。

离心率的大小会影响到月球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和轨道形状的稳定性。

第三,轨道倾角是指环月轨道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

月球的轨道倾角约为5.14度,这意味着月球的轨道与地球的赤道面有一定的倾斜。

这个参数的存在使得月球在运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影响到月球的观测和探测。

接下来,近地点幅角是指月球轨道上离地球最近点的位置。

近地点幅角的大小决定了月球在轨道上的最大和最小距离。

月球的近地点幅角约为125.1度,这意味着月球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与地球的远地点相差约为125.1度。

这个参数的变化会导致月球在轨道上的近地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对月球的运动产生影响。

轨道周期是指月球围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

月球的轨道周期约为27.3天,这意味着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7.3天。

轨道周期的确定对于月球的观测和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类探索月球提供了时间上的参考。

环月轨道的参数包括轨道半长轴、轨道离心率、轨道倾角、近地点幅角和轨道周期。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研究月球运动、卫星通信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和轨道特征,为月球探索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由地月系运动引起的,地月系运动非常复杂,因此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也很复杂。

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平均比前一天晚50分钟,即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在慢慢地推迟。

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从东边升起,大约在6时左右开始升起,到了晚上12时左右到达正空,再过4小时左右落入西边。

但月亮何时升起及升起多长时间,这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很大关系,因引潮力极小,月球绕地球一周大约是29.5天,而月亮一天升起来的时间平均比前一天晚了约50分钟。

月亮升起的时间推迟一个月大约是1天1小时。

所以,人们为了研究月亮规律将一个月按阴历计算,称为农历,每月初一都从新月开始,农历规定新月初一是零点开始算起。

同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地球自转的轴倾斜交角为23度27分53秒(黄赤交角),所以月亮在地球上的出没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总的来说,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变化规律与地月系运动有关。

一年中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一年中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一年中月亮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月亮的高度角确实是变化的,但是由于地月系运动非常复杂,所以这个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也很复杂,而不是象太阳高度角那样随四季变化。

月球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的夹角是在18度与28度之间变化,这个变化的周期不是一年,而是18.7年左右。

所以用月亮高度来判断季节是很不准确的。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著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

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

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 5.15°)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

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1.54°)及3.60°(即5.15°- 1.54°)。

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问题: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答案:地球距离月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1公里。

【相关阅读】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竟有38.4万千米大家都明白,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不是浑圆的,而是椭圆的。

地球占据着两个圆心中间的一个,因此,月球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很多人都好奇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来揭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不是速度单位,它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光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一天能走二百五十九亿二千万公里,这长度的三百六十五倍,就是一光年。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为35。

7万千米;距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距离为40.6万千米。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

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

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如何测算此刻采用激光测距手段。

阿波罗登月之后在月球安装了全反射棱镜,地面天文台使用激光测量往返时间(等效于),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

或者可采用超声波的办法,从地球向月球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到达月球以后会发生回弹,回到地球。

假设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S,超声波的速度是V,往返时间是T,能够得到2S=VT,由此可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

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

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赏灯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当我们仰望着皎洁的月亮,或许有人会好奇: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究竟有多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云层的高度和月亮的实际距离。

云层的高度因地区、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平均而言,云层的高度大约在2到15公里之间。

而月亮则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从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测量中秋节的月亮与云层之间的距离,但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

假设云层的高度为10公里,再加上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即38.4万公里,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假设条件下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为38.4万公里加10公里,即38.41万公里。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值,实际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实际上月亮并不在云层上方。

云层通常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低层,而月亮则位于更远的太空中。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月亮是通过大气中的折射作用才能观测到的。

因此,中秋节的月亮与云层之间的距离应该比我们的简单估算要远得多。

总结起来,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云层的高度、月亮与地球的实际距离以及大气层的折射等因素都会对距离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表示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

无论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中秋节赏月的乐趣是不会被影响的。

当我们凝视着皎洁的月光,心中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都会随着月亮的光辉传递出去。

无论身处何地,透过月亮的辉映,心灵的距离都会被拉近,亲人的思念也会相互交织。

中秋节的月亮和云层之间的距离,或许只是一个科学上的问题,但在人们心中,月亮永远是那个美好的圆盘,牵动着人们对家人亲人的思念之情。

无论距离有多远,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可以寄托思念,感受亲情,共同赏月,共度美好的中秋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年的这个季节,我从窗外看去,远远地见一片桃花林,风一经过,落红乱舞,缤纷四起。

我喜欢静静地看着窗外,对着那片桃林,设想着很多美妙的故事。

如果说一朵桃花就是一个尘世里精致的女子,那里将是一个怎样曼妙的世界。

臆想与桃林一起绽放、摇落,直到看到一片茂密的绿色。

又是在不经意的某个夜晚,我在办公楼加班,窗外一片霓虹闪烁,远处隐约传来歌声。

那片小树林被黑色掩盖着,在光与影之间,它们模糊了。

就在我关上墙壁上的灯准备回家时,几米月光从窗外直射进来,桌子上一片皓然的白,我的心顿时静谧安然。

一轮圆月正挂在广袤寂静的天空,向大地普洒着光华。

我怔怔地站立着,切切地享受着。

当我把目光投向那片桃林的时候,它们正沐浴在月光下,朦胧的美好把我进入新境。

我在低眉之间搜寻着,究竟有我多久没有抬头看看月亮,数数星星了?一任时光蹉跎流逝,错过了人间多少美好的时刻。

我一直沉醉在霓虹的世界里,忘却自然,抛弃天籁,以为繁华就是由无数闪烁的霓虹,不醉的歌舞组成。

我以为只有向上攀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灵,我就能得到灵魂的安宁。

在我貌似的幸福里,我安顿着疲惫,收藏着不安。

只是一次乍现的月光,身与心之间的破绽就暴露无遗。

就在今年,一幢高楼在窗外拔地而起,挡住了我远眺的目光。

当那一架机器伸出长手劳作的时候,我感觉它是一个多事的法海,刻意要拆散一段姻缘。

我固执地想着那片桃林,认为花与月是同一类科,透过鲜花我就能抵达月亮。

于是,我习惯了向窗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喧嚣繁华,想四季的景物如何轮回。

让心灵走近与逃离只在目光游移之间,并一直坚信,保持这种状态可以缩短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

我一路走着,想着。

慢慢地知道,从霓虹到月亮的距离,在物质的层面上,只是从一座座高楼的崛起开始,点点滴滴蓄势而成。

从这个街区到达那个街区,水泥铸就的森林里只居住霓虹歌舞。

月光被遮住视线,即使是空气和水,也被掺上杂质。

纯净只是一种被现代元素过虑了的东西,被人遗忘又被人狂热地想念。

而在精神的层面上,我只需要一个支点,一种理由,更或许只是一次不经意的翘首与低眉,一次心灵的感动和洗礼。

我就能抵达月亮与花朵,让馨香弥漫,让意念丛生。

诚如在向前奔走的途中,我们拼命地想留住的,却一直是狠心地舍弃的。

一直忽视的,偏偏是一直存在的。

甚至是心中所鄙视的,都不明不白地存在于自己身边。

或多或少,有增有减,哪一样都是拜生活所赐予。

所幸我还肯低头,还想抬头。

恰恰就在抬头与低头之间,霓虹到月亮的距离被缩短了。

那一日,樱花正繁茂,我站在树下迫不及待地它们亲密着,又是一个抬头,月亮正挂在树梢。

我的心惊喜成小鹿,脱口就唱出那一句“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见到你的模样”。

从前,我一直认为原创作者是在拉郞配,居然要把两种美好强势地交集在一起。

当我蓦然与一首歌的距离拉近时,我又发现我与月亮的距离近了。

回过头来,正看见游乐场里辉煌的灯火,尖叫声,欢呼声冲撞而入。

我冒失地跌进霓虹里,小侄女吵嚷着要去坐太空飞椅。

她以飞翔的姿式欢笑着,把快乐从高高的地方传递下来。

我的目光一直向上看,向上看。

忽然,月亮与霓虹重叠在一起,它们亲密得像姐妹。

我一直刻意要缩短的距离,顷刻间消灭了。

我像一个在太阳下追赶着自己影子奔跑的人,无论我再快怎么也追不上。

当我累得停下来的时候,影子也停下了。

我才知道自己的愚蠢。

我在一幢幢高楼前与霓虹亲密,我享受了世界的繁华。

我在高楼的转角处约会那片桃林,我享受了心底的繁华。

在月晴的日子,我大开轩窗,让月亮跌落在一杯酒中。

又是什么样的距离不是我可以抵达的彼岸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