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第12章 运动和力练习(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九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节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节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节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第1-3节一、学习目标:1. 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2.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3. 长度及时间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4. 会使用刻度尺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5.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及速度是如何定义的。

6. 会用公式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7.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8. 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体速度的变化。

二、复习提纲: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一旦选定,认为静止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相对性静止是相对的快慢不变两层含义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公式:V=S/t 匀速直线运动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直线运动定义:平均快慢程度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s总/t总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选择简单的运动古代人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漏壶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手表、钟表现代人的计时工具机械表:使用 1.时间的测量实验室及赛场常用的停表电子表:使用国际单位制:秒(second).符号“s“时间的单位秒的定义测量的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3-11km=10m 1dm=10m-2-3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10m 1mm=10m-6-91μm=10m 1nm=10m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2.长度的测量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正确使用刻度尺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误差: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三、例题分析:例1、王师傅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所测量结果是3.568m那么,这块木板的长度的准确值是多少?估计值是多少?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测量的结果精确到多少?1例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mm。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2(推荐).doc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2(推荐).doc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2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2、在行驶的车厢的桌面上,放着一小球,若小球突然向列车行驶的正前方滚动,则说明列车正在()3、炮弹被射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A、火药的推动力;B、炮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C、炮弹具有惯性;D、炮弹受到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4、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物体始终静止;B、锯条变扁;C、汽车从静止起动;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6、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A、每秒10米B、10米每秒C、10每秒米D、10米秒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8、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A. 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C.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 火车没有受到阻力.9、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

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有可能静止的车是( )A.只有a车B.只有b车C.只有c车D.a车和c车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1、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线的拉B.瓶对海绵C.球拍对球 D.脚踢球使球飞出力使钓鱼杆的压力使海的作用力改变去,说明力是维发生形变绵发生形变球的运动方向持运动的原因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1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先运动20s 后,又以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50s ,则物体在前400m 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的习题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的习题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四节力的习题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习时间
设计人
导学目 标
知道什么是力、知道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知道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知道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学习要点
重点
难点
考点
易错点
力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链接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D.力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质量
4.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5.图12—4—2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10.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11.站在滑板上的 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力推乙同学。
(1)画出甲对乙的推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 ( )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用的板凳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体积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课标 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课标 试题

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 二二年二月七日培英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一.填空题〔每空1分,一共18分〕1.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发动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1〕两运发动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是内该运发动_______较大〔2〕乙运发动的成绩是10s ,他的速度是_______m /s〔3〕运发动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___ ___。

〔1〕乙 乙跑过的路程 〔2〕10 〔3〕运发动具有惯性2.某飞机在5s 内匀速飞行了1000m ,它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合_________km/h.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___________m/s.3.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中学生的平均身高有了明显的进步,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72 .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 ,人的头发丝直径约为70μm= m 。

cm mm 61070-⨯4.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 随时间是t 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

从图像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5S 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

甲 605.如图3所示,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

图4中是图1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使跳板发生形变、运动状态 互相6.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

就你所知,填写上出任意一条。

对机动车辆的速度有所限制,座位要系上平安带,保持一定的车距,制止超载等7.某同学拉着重500牛的物体,在程度路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向东匀速运动,假设测出此时拉力是100牛,物体受到的阻力是 N ,方向是 。

100 向西二.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3分〕1.右图5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假设说他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DA .地球B .太阳C .月亮D .“神舟〞飞船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6所示,图7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间隔 与时间是关系的是〔 〕 D 图3 图4图5图6 图7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8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C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如图9,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过关题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过关题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二单元运动和力单元过关检测(B卷)(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C.不能测量 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2.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3.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3.坐在车内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越来越小C.车速不变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4.一个重800N的物体,受到8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则该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静止的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而总结出来的D.公共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2分)6.用脚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7.气象观测站测得今日是北风,风速是5 m/s,某同学看到一列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上升的,则 ( )A.这列火车正在向北行驶 B.这列火车正在向南行驶C.这列火车向北行驶的速度是18 km/h D.这列火车向南行驶的速度是18 km/h 8关于摩擦和摩擦力,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和纸之间产生滑动摩擦B.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C.摩擦力的方向都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D.自行车闸皮内混有棉线是为了增大摩擦三、填空题(共19分)9.“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的.10.火车的速度是54 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那么______的速度大.11.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1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 _ 13.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周期,所用时间是40 s,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______s.14.体重为400 N的某学生站在静止的电梯里受到______力和______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该同学受到电梯地板对他向上的作用力等于_____N.15.汽车的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_____ ,机器的转动部分要加油,这是为了_____ .16.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则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若拉住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则绳子对物体施加的拉力是_____ N.17.若一滴雨天下落的雨滴质量为0.01g,在空气中以2m/s的速度匀速下落,则雨滴受到空气的阻力为 N;如果以4m/s速度匀速下落,则空气的阻力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

(人教)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答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吻合要求)1、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长进行顺水漂流,此时小明有关于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河岸B、小华C、河岸边的树D、迎面驶来的竹筏3、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1s可跑40m;空中翱翔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5km。

这三者的速度大小是()A、猎豹最快B、旗鱼最快C、褐海燕最快D、三者相同快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跟行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行程跟时间成正比D、速度跟行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5、一列动车组火车的速度为288km/h,这表示该车的快慢程度是()A、每小时的速度是288km/hB、火车经过的行程为288km/hC、火车每小时经过的行程为288km/hD、火车每小时经过的行程为288km1/86、关于偏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丈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偏差B、偏差与错误相同,都是可以防备的C、测量工具越精美,偏差就可以更小D、用多次丈量求均匀值的方法可以减少偏差7、关于力的作用成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必定是遇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遇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定改变C、物体遇到了力的作用,形状必定改变D、以上说法皆不正确8、物理学上,牛顿第必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取的()A、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出来的B、仅仅是靠推理得出来的C、用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D、有实验基础并用推理方法得出来的9、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奥运会上的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100米后不可以马上停下来,因为运动员有惯性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因为它没有惯性C、奥运会上,跳远运动员总要助跑一下才起跳,是为了获取惯性D、足球射门时才拥有惯性10、细绳系住的一个小球在水平面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细绳忽然断掉后,小球将()A、连续做圆周运动B、保持细绳断裂时的速度不变,永久运动下去C、小球速度不断减小,但做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11、一个物体同时遇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必定不是均衡力B、必定是均衡力C、可能是均衡力D、条件不足,没法判断12、为了使一个正在光2/8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保持状态不变,需要给它施加的力是()(注:所谓“圆滑”是指没有摩擦力)A、100N B、0NC、50ND、大于100N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6cm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C.人步行速度约5m/sD.你所处考场现在的气温约为10℃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3.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4.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5.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困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火星6.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船舱D.河水7.下图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8.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D.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9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A.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B.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 C.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D.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10小车司机在行驶途中遇到小狗突然刹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刹车时,小车没有惯性B.刹车后,小车的动能增加C.刹车后,小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以小车为参照物,小狗是运动的11.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B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12.如图8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13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 ) A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 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C 无法手握钢笔写字D 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14.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的描述一、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难点: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看教材图12.1—1所示,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 自学“机械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举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实例(比一比那个小组举例多)(2)小组内对所举实例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2.自学阅读“参照物”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参照物(2)对某一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请举例说明(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相同吗?请举例说明3.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达标检测1.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2.小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

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受油机B.大地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4.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5.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6. 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五、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还存在的疑惑第2节运动的快慢一、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二、重点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公式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公式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提问: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小组内讨论)?(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31第1、2、3段回答下列问题(1)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它等于(2)公式单位换算:1m/s=km/h2.自学教材P32想想议议“闪光摄影”讨论教材图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运动和力练习
1.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
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车B.房屋C.路面D.路旁的电线杆
2.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流淌着的河水
D.所乘轮船的船舱
3.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
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
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5.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
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若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房屋 B.道路上的行人
C.受油机中的飞行员 D.河道中的轮船
7.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
8.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
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题5图
10.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11.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蒯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4.图2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