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权益国与海防

合集下载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

海洋权益与国防建设


目前中国90%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
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
他不可抗拒的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
的局面。
同时,海洋还能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 如:
海洋生产活动空间 人类生存活动空间
2、海权
• “伤心问东亚海权”,这是孙中山于1912 年12月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司令黄钟瑛 亲笔题写的挽联中的最后一句。
中国新型导弹驱逐舰
夏级092型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 汉级091型核动力攻击潜艇
039型(宋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
035型(明级)常规动力攻击潜 艇
结束语
近年来,美日两国以打击海盗恐怖活动和维护国际航道通畅 为由,正力图控制被称之为中国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 因为目前中国进口原油的90%以上需要通过油轮经马六甲 海峡运输。这些外部势力的因素将对中国的积极发展和国 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 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 为1300亿吨,天然气140亿立方米 。是世界 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的1/2。
海上通道
• 海洋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 • 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
量的约9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
面对这些,我们痛心之余更应该思考中国海洋权益当何去何 从,首先要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遵循临时安排与搁置争 议、共同开发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方针,加大科技和资 金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我们新一代大学生 更要了解世界海洋格局,切实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腾飞和复兴,建设海洋强国是不可 或缺的内容。这样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的大国。

【高效备课】《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高效备课】《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石油深水钻井平台
中 国 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战略是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保障国 家海洋安全的总体方略,是国家战略在海洋 事务中的运用和体现,是一个集指导海洋经 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环境保护和海 上安全保障等于一身的战略体现。
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 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 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部海域 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①领海自然资源排他权 ②沿海航运专属权 ③领海上空领空权 ④领海管理及立法权 ⑤外国船只无害通过权
沿海国具有与国家 陆地领土相同的地 位,国家对其行使 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沿海国在此区域具有防止和 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 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 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建 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 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 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事海洋科学、海洋保护和保全
十九大提出“坚持 陆海统筹,加快建 设海洋强国”
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 岛屿众多。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万多公里, 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 岛屿11000余个。 )
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国情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 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 热带气旋影响大。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石油钻井平台
海底锰结核 可燃冰
海洋有广阔的空间资源
人工岛
胶州湾海底隧道
海底酒店
海上机场
中 国 海洋发展战略
中国近海海洋资源
1.发展海洋经济
生物 资源
能源 资源
海洋
矿产 资源
化学 资源
海洋生物:2万多种 渔 场:280万平方千米 石油资源:约240亿吨 天然气资源:约14万亿立方米,还有

国防教育手抄报海洋国土与海防文字稿

国防教育手抄报海洋国土与海防文字稿

国防教育手抄报海洋国土与海防我国的海洋国土与海防我国的大陆海岸线绵垣南北,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仓河,长达1.8万多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毗邻的海域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组成,有众多的主权属于中国的岛屿分布在这个区域之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有5000多个。

(一)我国的领海主权。

我国政府1958年9 月4日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和1992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毗邻区法》对我国领海制度作了以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彭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对领海的主权包括领海的水域、上空、底床及底土。

3、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航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和领海上空;一切外国非军用航船,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领海上空。

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国有关法令,对违法者,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二)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防观念。

主要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坚决维护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

二是捍卫所属岛屿。

岛屿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地处海防最前哨,军事价值极其重要。

三是珍惜领海资源。

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基地,涉及国家的渔业和能源利益。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海水养殖产量、大陆架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都十分丰富,这些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四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

海洋是交通运输通道,涉及国家的航海和贸易,解决国内南北运输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保卫祖国神圣领海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都是随着这个国家海权的兴衰而变化的。

一个国家对海权控制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真实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海洋安全问题主要有:岛屿主权的、海域化分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复杂多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

这300 万平方公里的宽广海域为我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是在尊重“历史性水域”的基础上,根据新出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合理、公正、公平的适当调整,以此来解决同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出现的争端,进而维护新海洋法所赋予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最终保持亚太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拥有领海海域38 万平方公里,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在这片海域中,这些岛屿分布广泛、相互毗邻,形成了近50 多个列岛、群岛,是天然的海上屏障,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以来,在我国海域内出现了岛礁被他国侵占、海域被分割、所属海域内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极其严重的形势,而这种局势在我国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的争端中表现的最为激烈。

现在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中国军事威胁论,“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会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所有人都在享受现实的“中国股”飞涨的利益,没有强大的海防,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一、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其划界的海洋管控,其中包括水域权益、海岸线权益、獲取資源的权益、空間使用的权益以及可能獲取的権利。

二、海洋權利
海洋權利是指國家對海洋的權力,主要指的是控制、使用和管理海洋時擁有的權力。

它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航行權、設立海洋権、開發海洋資源和控制海洋污染等權力。

三、海洋權利與應對權
海洋權利與應對權是指國家對海洋活動應對的權利和義務。

它包括國家對海洋環境保護的義務、對海洋資源開發的權利、對海洋交通保護的義務、對海洋技術和科學研究的支持以及對海洋安全管理的職責等。

四、海洋權益管理
海洋權益管理是指國家對海洋權益和權利應對權的管理。

它包括政策管理、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和科學技術管理等方面。

國家需要對海洋權益和權利應對權的管理,才能確保海洋權益的正確行使,以及確保海洋的安全和穩定開發。

- 1 -。

第四章 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精品课件

及应采取的措施。
提示:问题:渔业资源减少;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措施:控制海水养殖规模或实行休渔期制度或发展海水增殖养殖和海洋牧场;
控制旅游规模;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强化管理,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
强宣传教育。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 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PPT教学课件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说 1.区域认知: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明国家海洋权益、 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海洋发展战略及其 2.综合思维: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2019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行 动重点是防止塑料污染,鼓励寻找解决方案,改善海洋的健康。目前海洋污 染治理的重点是( ) A.海上石油泄漏 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问题探究]
问题1 据材料指出甲、乙两岛的主要开发方向,并说明理由。
提示:甲岛:港口物流;理由:避风港湾,可建大型集装箱码头;有跨海大
桥和高速公路与宁波市相连。乙岛:海洋旅游;理由:优美的海域风景;靠
近普陀山;有跨海大桥和机场,交通便利。
问题2 说明渔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海洋环境问题,以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排 入海洋的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污染范围较小,石油污染是世界性 的海洋污染,是入海各种污染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 答案:A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清单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清单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知识点1:海洋权益1.概念: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2.海洋权益:①在领海的主权;①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①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不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为海洋建立起一套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但不涉及岛屿主权归属问题。

4.管辖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名称划分相关权益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其宽度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津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其他国家享有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

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公海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5.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1)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稳定和平的周边和外部环境;(2)巩固海防;(3)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4)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历史依据: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维护海洋权益,共建强大海防

维护海洋权益,共建强大海防

维护海洋权益,共建强大海防面对海洋是一种姿态,是一个国家对将来的抉择!近代中国的灾难始于海洋,始于海权的沦落,1840年英军的坚船利炮从大不列颠岛远涉重洋,向着印度殖民地北方的土地前进。

铁甲舰将木帆船炸得粉碎,清朝那傲慢帝王第一次遭到了西方文明的羞辱,海权思想将泱泱大国自以为傲的陆权思想远远丢在身后。

英国人的胜利带给欧洲无尽的狂喜,富饶的东方国家有海无防,任何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国家开始了对中国的入侵。

从香港,澳门少数地区开始,接着是沿海各省,最后竟连沿江沿河的内陆地区都成了洋人的势力范围,国家权益一点点丧失,飘扬着外国人国旗的军舰在江河胡海里肆意航行,迫使清廷签条约,开口岸,通税收。

将中国的每一滴油水榨干,带给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当海洋的钥匙又一次回到中国人的手上,即是一百年后的事了。

‘列强将几尊大炮摆在中国的海边,就让一个国家投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不可否认人民海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飞跃,从只有少数木制鱼雷艇,炮艇的弱小海军开展成拥有三支舰队,装备形形色色的海上装备,各兵种齐全的强大海上力量,人民海军为维护国家基本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

马汉曾在海权论中写道;‘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整个时代’海洋是一个国家开展的方向,英国人用海军身经百战,在其强大的海权建立曾今的日不漏帝国。

美国人趁英国虚弱之时通过‘租借法案’让英国放弃海洋,美国着成为日后的霸主。

海洋资源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维护海疆完整是每个中国人尊严的底线。

海洋对中国开展至关重要,但美丽的海疆却从未宁静。

钓鱼岛,日本对中国领土染指;南海诸岛菲律宾,越南对南疆星星之岛侵占;台海危机,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预。

时刻警醒着国人,海洋权利,寸土不让,强大国防,强大海军海洋拉开了中国百年耻辱,中国也将面对大海,走向复兴,走向灿烂。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权益国与海防
近年来,海洋斗争,越来越多。

为了海洋资源,本国利益,我国与别国也有了海洋战争,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钓鱼岛事件。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与台湾一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明清时就不是“无主之地”。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

1951年,日美签订《旧金山和约》,钓鱼岛及其它一些岛屿由美托管,周恩来总理声明,此和约是非法、无效的。

1971年,日美的“归还冲绳协定”中,把钓鱼岛也划入“归还区域”。

不久后,国人发动了“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2012年,日本疯起了一股“购买”钓鱼岛的热潮,并发动募捐活动。

全球的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我国也是如此,因此,我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祖的正当行业权益。

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

海洋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权益的实现是解决国家人口、资源等问题的重要出路,是使国强盛的必由之路。

经验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也不可能会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另外,由于意义淡薄,也不可能为维护国家权益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冲动,即使有,争夺海洋权益的力度和强度都不足参赛到理想的境界。

国家海洋的管理,如果只有一味的
1
走一步看一步的进行,就一定会落后,矛盾、低效。

总之,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不可形容的重要性,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势在必行。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