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技术

合集下载

PTN 技术

PTN 技术
下一页 返回
4.1 PTN 技术概述
• ③ 符合传送网络演进的方向。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是城域网传 送发展的方向,目前存在多种技术选择,迫切需要研究 PTN 技术的 特点、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类型。
• 2. 现有 SDH/MSTP 的局限性分析 • SDH 主要缺点在于其是为传输时分多路复用(TDM)信息而设计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PTN 技术概述
• 4.1.5 PTN 发展现状及趋势
• 1. MPLS-TP 技术标准的进展情况 • 2008 年 2 月,ITU-T 同意和 IETF 建立 T-MPLS 联合工作组
(JWT),讨论 T-MPLS 技术的发展。经过 JWT 近期的讨论,已经 达成共识,由双方共同促进 T-MPLS 和 MPLS 技术进行融合。IETF 和 ITU-T 将基于现有的 MPLS 技术,吸收 T-MPLS 中的传送网技术 理念和特性,制定 MPLS-TP 系列标准,以增强其对传送需求的支持。 • 在 MPLS-TP 标准的制定过程中,IETF 的倾向是尽可能地重用现有 MPLS 机制。例如,OAM 方面的 LSP Ping 和双向转发检测机制 (BFD),以及对伪线(PW)和标签分发协议(LDP)的支持等。 而 ITU-T 则希望能够继承现有的 SDH 等传送网技术的特点,如通过 网管进行业务指配、基于 Y.1731 的 OAM 机制、支持基于 MPLS/ASON 的控制平面、不依赖于 IP 转发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 (8) 1个全双工串行口。 • (9)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 (10)具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 • (11)具有位寻址功能的位处理器,适用于位(布尔)处理。 • MCS-51系列单片机典型芯片是8051。与8051结构相同的产品有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一种基于数据包传送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PTN的原理以及相关的设备。

一、PTN的原理PTN是一种新的网络传输技术,它采用数据包交换方式进行传输。

PTN将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传送层和接入层。

传送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而接入层则提供对用户的接入。

在PTN中,数据传输通过分组转发方式实现。

数据包被分成多个小的数据片段(Packet),每个数据片段包含有用的信息和容错校验码。

这些数据片段在网络中通过数据包转发技术进行传输。

数据包转发过程中,PTN可以动态分配带宽资源,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

PTN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不同的设备在网络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核心设备是传送层的交换设备,负责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接入层设备则提供对用户的接入和接口转换。

二、PTN的设备介绍1.传送层设备传送层设备是PTN网络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送和路由选择。

传送层设备通常采用高速交换芯片,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

传送层设备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包的分组转发、带宽的动态分配和路由决策等。

它能够根据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和传输需求,选择最优的路由路径,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

2.接入层设备接入层设备用于提供对用户的接入和接口转换。

它可以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并将用户的数据转换为PTN网络可识别的数据格式。

接入层设备通常包括接入交换机和接入网关两部分。

接入交换机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入和物理接口转换,而接入网关则负责协议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处理。

3.网络管理设备PTN网络的管理和监控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一个专门的网络管理设备来完成。

网络管理设备主要负责PTN网络的配置、监控和故障管理等工作。

网络管理设备采用图形化界面,能够实时监控网络的状态和性能。

它能够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

4.光传送设备光传送设备是PTN网络中用于光传输的设备,主要包括光纤、光放大器和光开关等。

名词解释ptn

名词解释ptn

名词解释:PTN什么是PTN?PTN是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它代表着Packet Transport Network,中文翻译为“分组传输网络”。

PTN是一个用于在电信网络中传输数据包的网络架构,主要用于支持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和服务,如语音、视频、数据等。

在传统的电信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层级,如核心网、汇聚网和接入网等。

这些网络层级之间通常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协议来传输数据包。

而PTN则提供了一种综合的、统一的网络架构,整合了这些不同层级的网络和技术,使得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PTN的特点1.统一架构:PTN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能够整合不同网络层级之间的传输服务。

它能够同时支持多种传输技术和协议,如SDH、MPLS、以太网等,使得数据的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2.多业务支持:PTN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和服务,如语音、视频、数据等。

它提供了灵活的带宽管理和服务分级机制,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带宽分配和调整,确保不同业务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3.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PTN具有强大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能够对不同业务和不同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障。

它通过流量监测和管理、拥塞控制等手段,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传输和质量保证。

4.智能管理和控制:PTN具备智能管理和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网络状态和流量情况,进行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整。

它可以自动发现和修复网络故障,提供高可靠性和鲁棒性的网络传输服务。

5.易于扩展和升级:PTN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架构,使得网络的扩展和升级更加容易和灵活。

它支持灵活的网络配置和拓扑调整,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快速部署和升级网络设备和服务。

PTN的应用领域1.电信运营商:PTN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汇聚网和接入网等部分。

它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多业务支持,满足运营商对于网络带宽、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企业网络:PTN也适用于企业网络的搭建和管理。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

PTN原理及设备介绍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一种用于承载以太网协议的数据包交换技术,是将分层的传输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相结合的新一代传输技术。

在传统的传输网络中,分层网络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连接的管理,而分组交换网络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数据的交换和路由选择。

而PTN技术则是将这两种网络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统一在一个设备中进行,从而实现了物理传输和逻辑交换的一体化。

PTN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交叉连接技术和交换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在传输层,PTN通过交叉连接技术将各个传输方向的信号分别映射到传输系统的时隙中,然后通过交换技术将这些时隙进行交叉连接,从而实现对数据的传输。

在交换层,PTN通过交换技术将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数据进行交换,实现了数据的路由选择和交换。

PTN设备是用于实现PTN技术的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两类。

传输设备是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的设备,主要包括单端口传输设备和多端口传输设备。

单端口传输设备将传输方向的信号映射到传输系统的时隙中,然后通过交换设备进行交换;多端口传输设备则通过交叉连接技术将各个传输方向的信号映射到不同的时隙中,然后通过交换设备进行交换。

交换设备是用于实现数据的交换功能的设备,主要包括交换矩阵和转发引擎两部分。

交换矩阵是用于实现数据的交叉连接和交换的核心组件,通过交叉连接矩阵将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数据进行交换,并使得数据能够按照一定的路由选择进行交换。

转发引擎则是用于实现数据的路由选择和交换的控制逻辑,通过转发引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数据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输出端口进行转发。

PTN设备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它实现了物理传输和逻辑交换的一体化,减少了设备的数量和复杂性,降低了网络的成本和能耗。

其次,它具有较高的传输带宽和流量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大规模的数据传输需求。

再次,它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业务类型,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

浅析PTN技术的组网方式分析及在其通信传输网络中的运用

浅析PTN技术的组网方式分析及在其通信传输网络中的运用

浅析PTN技术的组网方式分析及在其通信传输网络中的运用PTN技术,即分组传输网络技术,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络技术。

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满足了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实现了灵活、高效、可靠的通信传输。

本文将从PTN技术的组网方式和在通信传输网络中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PTN技术的组网方式分析PTN技术的组网方式主要有星型、环形、网状和混合网等几种方式。

星型和环形是常见的组网方式,网状和混合网则是针对特定情况而设计的。

1. 星型组网星型组网是指以一个核心节点为中心,将各个边缘节点连接到核心节点上的一种组网方式。

这种组网方式简单、易于维护,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对带宽需求不高的网络。

由于核心节点成为了单点故障,容错能力较弱,因此不适用于对高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网络。

2. 环形组网环形组网是指将各个节点依次连接成一个环形的网络结构。

这种组网方式具有自环路检测和容错恢复的能力,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如果网络规模过大,环形的结构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延迟增加和网络拓扑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3. 网状组网网状组网是指将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状的结构。

这种组网方式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处理复杂的通信需求。

网状结构也使得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混合网组网是指将多种网络组网方式进行混合应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组网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网络结构的优势,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混合网组网也需要更加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各种网络结构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二、PTN技术在通信传输网络中的运用PTN技术在通信传输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结构、传输速率和业务特征等方面。

1. 网络结构PTN技术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网络结构需求,包括星型、环形、网状和混合网等各种组网方式。

它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动态调整网络结构,实现多种业务的传输和交换。

2. 传输速率PTN技术支持多种不同速率的传输需求,可以满足音视频、数据等不同业务的传输要求。

ptn是什么

ptn是什么

ptn是什么PTN是什么简介PT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全称为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它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连接和跨网段的数据传输。

PTN主要用于电信行业,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等。

本文将介绍PTN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PTN的基本概念PTN是一种基于IP/MPLS技术的新型传输网络。

它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将传输数据分为多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相比,PTN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PTN通过建立虚拟连接来完成数据传输,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网络配置和资源分配。

二、PTN的特点1. 灵活性:PTN支持多种服务类型,包括以太网、SDH、ATM等。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网络配置和资源分配,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 可靠性:PTN使用先进的路由算法和恢复机制,可以实现网络的自动恢复和容错。

即使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PTN可以快速恢复传输,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 扩展性:PTN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PTN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网络扩展,保证网络的性能和可用性。

4. 简化管理:PTN可以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

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简化网络管理流程。

三、PTN的应用领域1. 电信运营商:PTN可以用于电信运营商的主干网和接入网,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等。

2. 企业网络:PTN可以用于企业内部的广域网和数据中心互联网,实现分支机构间的数据互通。

它可以提供高可靠的网络连接,并支持智能化的业务应用。

3. 云计算:PTN可以用于云计算的数据传输网络,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计算任务。

它可以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连接,满足云计算的需求。

PTN技术及其原理详解

PTN技术及其原理详解

一、什么是PTNPTN(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技术主要是为IP分组业务而设计,也就是以太网业务,同时也能支持其他的传统业务,比如我们当前的ATM、TDM等业务。

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继承了SDH技术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OAM),具有点对点连接的完美OAM体系,保证网络具备保护切换、错误检测和通道监控能力;完成了与IP/MPLS多种方式的互连互通,无缝承载核心IP业务;网管系统可以控制连接信道的建立和设置,实现了业务QoS的区分和保证,灵活提供SLA等优点。

另外,它可利用各种底层传输通道(如SDH/Ethernet/OTN)。

总之,它具有完善的OAM 机制,精确的故障定位和严格的业务隔离功能,最大限度地管理和利用光纤资源,保证了业务安全性,在结合GMPLS后,可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及网状网的高生存性。

二、PTN标准发展历程承载网技术的发展是受外部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从最初采用的PDH/SDH到MSTP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再到的PTN。

同时随着需求的进一步深化,PTN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

PTN提出了一种承载网的传输方式,但是具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加以实现,在PTN技术标准的制动中,国际三个组织曾经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标准。

PTN技术原理与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PTN技术原理与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需要进行数据恢复。
网络故障
网络故障通常涉及到网络连 接、路由、交换等方面的问 题。
04
2. 路由故障:路由配置错误 或路由协议异常,导致数据 包无法正确转发。
01 03
•·
02
1. 连接故障:设备间物理连 接断开,可能是线缆损坏或 端口接触不良。
04
PTN故障处理方法硬件故障处理源自010203
硬件故障诊断
更加智能化的PTN
通过与AI、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结合, 实现PTN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 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OAM管理
支持丰富的操作、管理和维护 (OAM)功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PTN网络架构
核心层
接入层
负责高速数据传输和大范围的业务调 度。
负责接入用户设备,实现业务的接入 和汇聚。
汇聚层
负责汇聚接入层流量,进行流量管理 和调度。
02
PTN设备介绍
硬件设备
01
硬件架构
PTN设备的硬件架构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核心处理器、内存、存
建立故障处理机制与流程
1 2
制定故障处理流程
明确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故障定位、 故障排除等步骤。
建立故障处理团队
组建专业的故障处理团队,负责故障的定位和排 除。
3
建立故障预防机制
通过定期维护、检查和更新等措施,预防故障的 发生。
06
PTN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5G网络中的PTN技术
5G网络对传输网络的需求
储、网络接口卡等模块,这些模块协同工作,实现PTN设备的各项功能。
02
性能指标
衡量PTN设备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这些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3
城域网PTN技术
黄飞
目录-PTN打造精品移动承载网
1
2 3 4 5
PTN的发展进程-为什么是PTN? PTN的发展进程-为什么是PTN? 的发展进程 PTN
PTN技术介绍-什么是PTN? PTN技术介绍-什么是PTN? 技术介绍 PTN PTN技术业务应用场景 技术业务应用场景 PTN华为解决方案及产品简介 华为解决方案及产品简介 PTN华为产品调试 PTN华为产品调试
xDSL Ethernet Microwave
PTN/CE Metro
BSC BSC
CDMA2000
PWE3多业务统一承载技术 PWE3多业务统一承载技术
硬件OAM E2E50ms保护 硬件OAM E2E50ms保护
高精度的时钟、 高精度的时钟、时间同步
平台统一化:统一化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可端到端混合组网, 平台统一化:统一化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可端到端混合组网,互通和兼容性好 增强路由器架构: 分层保证业务, 综合承载; 增强路由器架构:HQoS分层保证业务,可区分的统计复用,PWE3综合承载; 分层保证业务 可区分的统计复用, 综合承载 可运营可管理:端到端的网络管理能力, 机制; 可运营可管理:端到端的网络管理能力,SDH-Like OAM机制; 机制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LTE、高质量专线综合承载,完善的同步方案。 、高质量专线综合承载,完善的同步方案。
ITU-T和IETF联合工作组 (JWT)重新评估T-MPLS 的需求并得出结论: ITU-T传送需求可以通过扩 展IETF MPLS架构来实现, 这些扩展被称作 Transport Profile for MPLS (MPLS-TP)
Page 11
多业务统一承载的部署
E2E PWE3
E1 IMA
• • • wholesale
层次化分组网络OAM
PTN
Fault detection
MSCG
CV/FFD FDI/BDI LB/LT FDI/AIS LM/DM Tunnel label APS √ √ √ √ √ √ TE-FRR
Fault notification Fault location
• •
Page 12
E2E QoS 解决方案
MSCG
BTS
PTN网络 网络
NodeB
SR
UNI
User VLAN
NNI
链 路 资 源
BW Reservation (DS-TE)
RNC
Tunnel 3 Tunnel z Tunnel 2 Tunnel y Tunnel 1 Tunnel x
CIR = 2Mb/s PIR = 2Mb/s PIR = 6 Mb/s CIR = 6 Mb/s CIR = 512 kb/s PIR = 16 Mb/s
Page 2
移动发展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和挑战
挑战1: 挑战 ALL IP的业务和网络 的业务和网络 业务类型IP化,接入IP化 基于分组的交换和传送 高效的网络和解决方案 挑战2: 挑战 移动宽带需要更大网络带宽 更大和更高效的带宽提供 高速上行接口 LTE-Ready
Challenge 3: 多场景接入能力 兼容传统的TDM/ATM业务 微波接入方案的集成 xDSL接入方案的集成
Physical Port scheduler
S
Service
P h y s ic a l P o r t
Tunnel
S S S S S S
PW
增强的低时延路由器架构
H-QoS 保障基站不掉线
类SDH维护管理方便易用 SDH维护管理方便易用
2G TDM
3G AT M
GPON
3G/LTE IP
LTE/WiMax EVD0
Page 3
现有承载技术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IP Access IP Metro SPOP IP Core
Residential
DSLAM MSCG
P E
P
P
PE
Phone
GE/FE
BRAS BSC
PC xPON Business NodeB RNC
Mobile Terminal
BTS
MSTP:电路交换核心,承载IP业务效率低,带宽独占,调度灵活度差 : 交换机: 交换机:缺乏快速可靠的网络保护和OAM故障检测机制,QoS能力不足,网络管理手段严重缺 乏,多业务承载和同步传送能力差 路由器: 路由器:投资效率低,网络保护能力偏弱,组大网能力弱,网络管理手段严重缺乏,多业务承载 和同步传送能力差 Page 4
现有承载技术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交换架构 多业务承载能力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统计复用 分组交换,统计复用 支持 不支持 有限支持;Eth、IP、ATM Eth\PRP、ATM、SAN 仅Eth、IP OAM 完善的、层次化的OAM 基于软件的、有限 基于硬件,但仅支持有限的 再生段、复用段、高阶通 的OAM能力 OAM能力 道、低阶通道 可靠性与保护 50ms业务保护能力,电 增强 基于软件的、有限 基于软件的200ms内业务保 源\主控\交叉\时钟1+1 型交 的业务保护能力, 护,端到端实现复杂 热备份及TPS等设备级保 换机 设备保护能力不完 护能力 善 时钟同步 天然支持、无损时钟源切 能有限支持 有限支持 换、SSM 业务性能 电信级业务性能,但不提 可以提供差分服务,突发 支持差分服务、流量工程、 供差分服务,业务颗粒固 容忍能力差,在大流量时, 支持H-QoS,既可以为高级 定 很难保障高级别业务的电 别业务提供电信级性能,又 信级要求 能低成本的数据业务传送 设备级运维管理 设备级运维管理,仅支持业 端到端的网络管理 端到端网络级的可视化的, 业务配置/管理、网络告 务配置,无性能监控与故障 警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 定位
PTN具备类似 具备类似SDH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能力: 网络的操作、 具备类似 网络的操作 管理、维护能力: 分层监控,实现快速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 PHY层监控包括PDH,SDH,Ethernet等 MAC层监控支持ATM OAM,Eth OAM 业务监控支持LSP Tunnel和PW层次的监控 多个层次的保护共存,可靠性高,发生故障时合理启动相应层级的保护机制 Page 14
Network:业务端到端,管理端到端 :
Page 9
PTN设备的主要特性
Different service into different queue
IP/PPP PW
Terminal schedulers
Subscriber schedulers (C-VLAN)
Logic port scheduler (S-VLAN)
Packet Technology
带宽统计复用 L2/L3层交换能力 面向未来转型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SDH Transport Experience
E2E的网络管理 基于硬件的OAM和可靠网络保护 精确的时钟传送能力
Packet 技术搭建面向ALL IP的平台,具有更高的网络效率,灵活的调整能力,更 好的可扩展性. 传送体验确保了由everything over SDH的承载网到 everything over IP承 SDH 传送体验 载网的平滑转型 . 平滑转型
全面的同步方案
Packet:分组内核,多业务处理,层次 :
化QOS能力
QoS能力 QoS能力 高可靠保护方案
Transport: 类SDH的保护机制:快速、 :
丰富,从业务接入到网络侧以及设备级的 完整保护方案;类SDH的丰富OAM维护 手段;综合的接入能力、完整的时钟同步 方案
OAM能力 OAM能力
PTN
BTS
PTN
PTN
SR
OAM
Alarm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AM identification
NodeB RNC
IEEE 802.1ag /ITU Y.1731
Service Layer OAM(UNI to UNI) ( )
Protection & Switch protocol 端到端线性保护
Voice (COS = EF) Video/BTV (COS = AF4)
Data (COS = BE)
CIR, , PIR
GE POS SDH OTN
EF, AF1(1/2/3), AF2(1/2/3),AF3(1/2/3),AF4(1/2/3),BE
H-QOS
TE-QOS / / , , , Page 13 , ,
Mo业务保证 业务的QoS保障,网络的OAM 电信级的时钟/时间同步方案 E2E的网络管理、维护方案
面对移动业务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移动承载网络需要满足IP化 面对移动业务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移动承载网络需要满足IP化、移动宽 IP 带化、高质量业务保证、多业务接入的需求, 带化、高质量业务保证、多业务接入的需求,并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
Page 8
PTN技术适配移动承载网络的需求
需求归纳
高效分组内核 多业务承载 端到端管理
PTN实现 PTN实现
增强交换架构(1+1主备,信元交换) TDM / ATM /Eth 等多种业务接入 端到端业务点击提供,端到端整个承 载网络统一电信级管理 TDM时钟、外时钟、SyncEth、 1588V2、TOP、ACR、NTR等 端到端QoS保障 50ms内的网络级保护:LSP 1+1/1:1 客户侧保护:LAG 、TPS 设备级保护:交叉/时钟等关键单元热 备 Ethernet OAM,MPLS OAM, ATM OAM
SDH理念: SDH理念: 理念 1、分层理念 OAM&APS理念 2、OAM&APS理念 IETF参与标准制定 IETF参与标准制定 但继承了传送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