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羊品种介绍和杂交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养羊实用技术手册

养羊实用技术手册

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养羊实用技术手册第一章羊的品种1、波尔山羊波尔山羊(Boergoat)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肉用山羊品种,体型大、增重快、产肉多、耐粗饲而著称,有“肉羊之父”之美称。

波尔山羊体型中等,被毛短密,躯体被毛白色,头、颈红色并带有白斑。

耳大下垂,头平直。

公羊鼻梁稍隆起,角向后向上弯曲呈镰刀状。

母羊角小而直立。

公羊体质强壮,头颈部及前肢比较发达,体躯匀称,各部位连接良好,有发育良好的肉垂;母羊有明显的母性外貌,从后向前呈楔形。

波尔山羊适应性强,采食范围广,适于放牧,喜食灌木枝叶。

波尔山羊的抗病力强,对一些疾病如蓝舌病、肠毒血症及氢氰酸中毒症等抵抗力很强。

对内寄生虫的侵害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最高可达140Kg,一般为90~95Kg,母羊最高可达90Kg,一般为70~75Kg。

在优良草地放牧并补饲精料的条件下,波尔山羊的日增重公羊可达291g ,母羊272g 。

在一般条件下,日增重为120~200g。

波尔山羊的屠宰率8~10月龄时为48%,周岁时为50%,两岁时为52%,成年时为56%~60%。

最佳上市体重为38~43kg。

波尔山羊的肉质细嫩,适口性好,在市场上是紧俏肉品。

波尔山羊繁殖性能较高,6月龄性成熟其繁殖的季节性不明显,秋季为自然发情高峰,春、夏季发情率较低。

产羔率在189%~193%。

多羔率比较高,单羔母羊比例为7.6%,双羔母羊比例为56.5%,三羔母羊比例为33.2%,四羔母羊比例为2.4%。

波尔山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繁殖季节开始时,发情间隔较短,发情周期为13天的母羊占16%;在性活动较低时期,发情周期为25天以上。

用其改良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体重比本地山羊提高50%以上,显示出很强的杂交优势,故被推荐为杂交肉羊生产的终端父系品种,是提高我国山羊生产性能,加速山羊生产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波尔山羊有力推动了山羊饲养水平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产生了较多的盲点和误区。

肉用羊的品种分类及特征

肉用羊的品种分类及特征

肉用羊的品种分类及特征一、萨福克羊[分布及育成简史]萨福克羊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的萨福克、诺福克、剑桥和艾塞克斯等地。

它是以南丘羊为父本,当地体大、瘦肉率高的黑脸有角诺萨福克羊(NorflkHorn)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于19世纪初期培育出来的品种。

在英国、美国被用作终端杂交的主要公羊。

[外貌特征]萨福克羊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母羊母性好,产羔率中等。

公、母羊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

成年羊头、耳及四肢为黑色,被毛有有色纤维。

四肢粗壮结实。

[生产性能]萨福克羊成年公羊体重100~110kg,成年母羊60~70kg。

3个月龄羔羊胴体重达17kg,肉嫩脂少。

剪毛量3~4kg。

毛长7~8cm,毛细56~58支,净毛率60%。

产羔率130%~140%。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89年从澳大利亚引入一百多只萨福克羊,除进行纯种繁殖外,还同当地粗毛羊杂交生产肉羔。

该品种在澳大利亚同细毛羊杂交培育成南萨福克羊,因早熟、产肉性能好,在美国被用作肥羔生产的终端品种。

二、无角陶赛特羊[分布及育成简史]无角陶赛特羊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它是以雷兰羊和有角多塞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多塞特公羊回交,选择所生无角后代培育而成。

[外貌特征]无角陶赛特羊体质结实,头短而宽,光脸,羊毛覆盖到两眼连线,耳中等大,公、母羊均有角,颈短、粗,胸宽深,背腰平直,后驱丰满,四肢粗、短,整个身躯呈圆筒状,面部、四肢及被毛为白色。

该品种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的特点。

[生产性能]无角陶赛特羊成年公羊体重90~110kg、周岁公羊70~90kg,母羊50~70kg;4月龄育肥羔羊35~45kg。

~~毛长7cm,毛细5660支。

屠宰率50%。

46月龄羔羊胴体重20~23kg,胴体质量好,瘦肉多,脂肪少。

产羔率在180%以上。

我国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河北、河南、辽宁、山东等地分别引入无角陶赛特羊,总数500余只。

我国主要的16种肉用型山羊品种

我国主要的16种肉用型山羊品种

我国主要的16种肉用型山羊品种沂蒙黑山羊沂蒙黑山羊是山东省地方优良黑山羊,平邑特产,是在山区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个肉、绒、毛、皮多用型品种,属绒、毛、肉兼用型羊。

子婴黑山羊具有体格大、耐粗饲、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体貌统一、遗传性能稳定、肉绒兼用等特点,适宜山区放牧。

其羊绒质量高、光泽好、强度大、手感柔软;其肉质色泽鲜红、细嫩、味道鲜美、膻味小,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的营养保健食品。

沂蒙黑山羊共有“花迷子”、“火眼子”、“二粉子”和“秃头”四个品系。

沂蒙黑山羊主要特点是头短、额宽、眼大、角长而弯曲(95%以上的羊有角)。

颔下有胡须,背腰平直,胸深肋圆,体躯粗壮,四肢健壮有力,耐粗抗病,合群性强。

该羊生长在沂蒙山区海拔较高的突出地带蒙山、鲁山及沂、沭河上游。

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水草茂盛,饲料资源丰富。

该山羊灵敏活泼、喜高燥,爱洁净,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爱吃吊草,善于爬山,常年放牧,素有“山羊猴子”之称。

它善于爬山,能在高山悬崖陡壁上放牧采食;喜高燥,爱干净,不吃污染饲草。

饲养方式是长年放牧。

抓膘期在农历七、八、九月份。

成年公羊体重40—50千克,成年母羊体重35—40千克,产仔率1.5/胎。

子婴黑山羊肉质细嫩,脂肪少,味道鲜美,无膻味,营养丰富,出肉率为43%,膘情好的出肉率可达50%;产绒量高,成年公羊年产绒450—550克/只,成年母羊年产绒400—500克/只,且绒纤维细长,柔软,有光泽,杂质少,是高档毛绒原料。

沧山黑山羊沧山黑山羊全名沧山伟艳黑山羊,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被认定为绿色山羊品种,养殖中摄取多种中药成分的草食,肉质并具有药用沧山黑山羊价值,经权威部门进行肉质分析,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低于3%,胆固醇含量仅为60mg/kg,15种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尤为丰富,滋补作用极强,长期食用,可补虚、强体,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常食用黑山羊或配以适宜的滋补药品,以达到补虚、健康、延年的作用.经过养殖发现沧山黑山羊适宜规模圈养或放养的。

肉羊养殖主推技术

肉羊养殖主推技术
2.特点。
(1)充分认识秸秆饲用的限制因素。秸秆因其特殊的化学组成成分,造成了秸秆的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低,表现在纤维素类物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消化能低、缺乏维生素、钙磷含量低等,秸秆的消化能只有7.8兆焦~10.5兆焦/千克,只相当于干草的一半;羊对秸秆的消化率为40%~50%。
(2)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改善其适口性。目前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处理秸秆。物理加工方法包括机械加工、热加工、浸泡等方法。
三、无公害羊肉技术
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动物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或揉碎,是秸秆利用最简便而又常用的方法,即将干草和秸秆切短至2厘米~3厘米,或用粉碎机粉碎,但不宜粉碎得过细,以免引起反刍停滞,降低消化率。加工后便于肉羊咀嚼、提高采食量,并减少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热加工主要指蒸煮和膨化,目的是软化秸秆,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蒸煮可采用加水蒸煮法和通气蒸煮法。膨化是将秸秆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加热加压,然后突然解除压力,使其暴露在空气中膨胀,从而破坏
秸秆中的纤维结构并改变某些化学成分,提高其饲用价值的方法。浸泡的方法是在100千克水中加入食盐3千克~5千克,将切碎的秸秆分批在桶或池内浸泡24小时左右,目的是软化秸秆,提高其适口性。
化学加工法是利用酸、碱等化学物质对秸秆进行处理,降解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成分,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消化率和改善适口性。目前,主要采用氨化处理方法(如图),分为窖池式、堆垛和袋装氨化法。氨源常用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是一种安全的氨化剂,其使用量为风干秸秆的2%~5%,使用时先将尿素溶于少量的温水中,再将尿素倒入用于调整秸秆含水量的水中,然后将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使用碳酸氢铵氨化时,将8千克碳酸氢铵溶于40升水,均匀撤于100千克麦秸粉或玉米秸粉中,再装入小型水泥池或大塑料袋中,踏实密封,经15天~30天后即可启封取用。氨化处理要选用清洁、无发霉变质的秸秆,并调整秸秆的含水量至25%~35%。氨化应尽量避开闷热时期和雨季,当天完成充氨和密封,计算氨的用量一定要准确。

优质肉羊品种介绍

优质肉羊品种介绍
此病多因舍饲羊饲喂大量精饲料,肠管负担过重,肠的正常蠕动机能降低导致。
得了肠便秘的无角道赛特羊初期弓腰、来回走动,排粪停止,到了后期开始腹痛,以至于卧地不起,用听诊器,发现肠蠕动音微弱。
治疗方法:
首先,先用酒精棉球对肛门进行消毒
然后,将助推器慢慢伸进羊的肛门,导管尽量伸的长一些,慢慢将液体石蜡推进去,如果效果好,羊只马上排出粪便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萨福克羊的品种特征和饲养管理重点,下面为大家继续介绍萨福克羊的日常管理技术
日常管理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使羊产生自动免疫的一种手段,也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在育成期要按时给羊注射疫苗。
定期驱虫
驱虫能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可以通过药浴方法来实现。
驱赶运动
其次,为了保证无角道赛特羊的营养和消化机能的正常,应保证有足量的日粮和干物质含量。
再次,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应占日粮干物质的15%—25%,否则会影响无角道赛特羊的正常消化和新陈代谢过程。这就要求干草和青贮饲料不应少于日粮干物质的60%。
精饲料是无角道赛特羊日粮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但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的40%
同时,可配合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或者口服泻药,效果更佳
以上为您介绍的是无角道赛特羊,下面为您介绍一种来自英国的优秀品种——萨福克羊
萨福克羊的品种特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萨福克羊这个品种。
产地及育种史
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萨福克地区。是用英国短毛种肉用南丘羊与旧型黑头有角的洛尔福克羊杂交,于1859年培育而成的。
驱赶运动有助于骨骼的发育、增加肌体代谢水平。尤其在育成的后期,充足的运动可以使青年羊消化器官发达,体格高大,每天运动2-4小时。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式分析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式分析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
式分析
肉羊杂交在生产上主要利用二元或三元杂交方式进行肉羊生产。

一、二元杂交用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用羊品种作父本,用本地羊作母本,杂交一代通过育肥进行肉羊生产。

如用夏洛莱改良小尾寒羊就是二元杂交。

二、三元杂交以本地羊做母本(如小尾寒羊),选择肉用性能好的羊,(如无角多塞特)作第一父本,利用其早熟、体型大、繁殖率较高、生产快等特点,与小尾寒羊母羊交配,生产体格大、繁殖率高和沁乳性能好的F1母本,作为羔羊肉生产的母本,F1公羊则直接肉用。

再选择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长快、体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种(如夏洛莱或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第二父本,也可用第一父本公羊作为第二父本)与F1杂交母羊交配,F2全部用作肥羔生产。

其结果是产羔率较高,羔羊继承亲代体大、健壮、肉用性能好(生长快、产肉多)
的特点。

三、级进杂交要改变一个品种的生产方向,以改良品种大部分特性代替原有品种特性,应用级进杂交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级进杂交是两个品种杂交后,从第一代杂种开始和以后各代所产生杂种母羊继续用同一改良公羊交配到3-5代,使杂种后代的性能和特点基本和改良品种相似。

至于杂交要级进多少代、改良品种血液含量应占多少,则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育种目标而定。

当杂种基本上达到育种目标时,杂交即可停止,改为自群繁育。

级进杂交所形成的群体可以有两种归宿:一是归属到原来改良品种中去,另一是育成新品种。

肉羊育种与繁殖模板

肉羊育种与繁殖模板

1、什么是本品种选育?怎样进行本品种选育?本品种选育一般是指在品种内部通过羊群整顿、选优淘劣、精心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养条件等措施,逐步提高本品种的生产水平的过程。

本品种选育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和发展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重,克服该品种的某些缺点,达到保持品种纯度和提高整个品种质量的目的。

本品种选育的基本做法是:(1)种群筛选-建立核心群:种群筛选是从群体的整体水平寻找特别优秀者,集中成一个优秀育种群。

在育种群中建立起生产性能记录制度,通过精心编织配种计划,测定其后代的生产性能,当这些优秀者被确认为具有良好的遗传结构时,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本品种选育的核心群。

(2)肉羊的品种内结构:高度培育的新品种,具有明显的品种内结构,为的是把主要的育种工作放到最优秀的羊群上,使生产性能尽快的提高,并有计划的推广扩散。

这种结构是由核心群、种畜繁殖群和商品生产群三个等级组成。

2、如何进行选配,有哪几种方式?选配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地安排公、母羊的配对,有意识的组合后代的遗传基础,以达到培育和利用优良种羊的目的。

其实质是让优秀个体得到更多的交配机会,使羊群得到改良和提高。

选配分个体选配、等级选配和亲缘选配等。

(1)个体选配:畜群不大或育种核心群,可根据生产和育种目标,分析每头公、母羊在生产性能和外貌结构上的优缺点,制定个体选配计划,安排公、母羊的配种。

根据他们的后代表现,分析各个组合的选配效果,及时加以修订。

(2)等级选配:生产群肉羊或较大的育种群一般采取等级选配。

首先将基础母羊群按照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的评定结果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外五个等级,分别确定与配公羊。

公羊也要评定等级。

等级选配的原则是公羊的等级一定要高于母羊。

因为“公羊好了好一坡,母羊好了好一窝”,所以其等级质量就要高于母羊。

对特、一级公羊应该充分使用,二、三级公羊只能控制使用。

(3)亲缘选配:根据公母羊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来安排交配组合。

优良肉用羊品种--萨福克羊

优良肉用羊品种--萨福克羊

农村百事通I2019/211新品一览仇良肉用王品訓一萨福克壬萨福克羊是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原产于英国,目前已分布于世界各地,并被广泛利用,是世界公认的用于终端杂交的优良肉用羊父本品种。

1.特征特性。

萨福克羊体躯强壮、高大,背腰平直,颈长而粗,胸宽而深,后躯发育丰满,呈筒形,公、母羊均无角,有黑头羊和白头羊之分。

黑头萨福克羊的头及四肢为黑色且无毛,白头萨福克羊全身皆为白色。

萨福克羊是体型最大的肉用羊品种,具有早熟、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等特点。

成年公羊体重114-136公斤,成年母羊体重60-90公斤。

成年公羊剪毛量5~6公斤,成年母羊剪毛量2.5-3.6公斤,毛长7~8厘米,细度50-58支,净毛率60%左右,被毛白色,偶尔可发现有少量的有色纤维。

部分3-5月龄的萨福克公、母羔羊会有互相追逐、爬跨现象,4~5月龄即有性行为,7月龄性成熟,但此年龄段的羔羊精液品质差,受胎率低,还没有达到正常的繁殖水平。

通常情况下,公、母羊12月龄开始初配。

1.5~2.0岁公羊可采0.9~1.5毫升的精液,精子密度15亿~24亿个/毫升,精子活力0.75。

母羊为非季节性繁殖,全年均可发情配种,发情周期平均为17天,妊娠期145~148天,产羔率140%o2.引入我国的表现。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引入萨福克羊,用于纯种繁育及用作杂交改良本地绵羊的父本品种。

萨福克羊被引进我国后,在一些高海拔地区,舍饲和放牧条件下的适应性及抗性均表现良好,纯繁后的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状况虽不能与引入地区(如澳洲)相比,但与大多数地方肉羊品种相比,差异还是很显著。

以萨福克羊作为父本,其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明显提高,在改良地方绵羊品种的肉用性能上具有良好效果,肉用经济效益亦显著提高。

缺点是其杂交后代的毛用性能可能发生退化。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佳蓉贾超姜怀志邮编:130118)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用羊品种介绍和杂交生产技术 2003-12-7 9:53:11问:由于我国原有绵、山羊的生产力比较低,要想提高它们的生产性能,给农民们带来更大的效益,就需要对原有地方品种或已被改良的低产杂种羊进行改良,为此,在品种改良中应注意什么?答:进行品种改良时,要注意我国优良畜禽资源的保护。

由于引入外来优良肉用羊品种,对我国现有肉用生产性能低的羊品种进行改良,给广大农民和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波尔山羊原计划在国内的中原地区几个省(区)先试进行改良,但很快就波及到20个省(区)市,有些地区已经对我国现有的20个地方山羊品种中的12个山羊品种进行了改良,还对我国经过几十年努力改良成功,并形成品种的奶山羊进行了改良。

追求眼前的短期的经济效益,畜种的改良是必要的,是可以提高其生产力,但要注意保护我国地方品种不能将多少世代选留的地方品种给改掉,也不能在我国北方产绒的山羊地区:蒙古高原、新疆的部分地区、黄土高原(陕西、山西的部分地区,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青海、西藏以及四川省的甘孜、阿坝地区)、太行山、燕山、沂蒙山区(山东、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进行波尔山羊的改良。

家畜遗传资源问题,是当代全球性生物资源问题的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从总体上看,近十几年来,我国家畜遗传资源贮备,在急速衰减,在统计的432个畜种中,有158个由于种群规模锐减,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育种潜力。

在129个固有品种中,至少有32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已不可能再作为品种加以挽救,或者已经绝种,动物遗传资源一旦消失,也就意味着历经几亿年进化和积累的许多优良基因的永远丢失。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如何利用这些遗传资源,但有了这些遗传资源,我们人类就能够经受更大的挑战,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因此现在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这些遗传资源。

问: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发展山羊生产,是造成我国草原、草地退化,沙化的根源,是这样吗?答:各种草食家畜(包括马、牛、绵羊、山羊等)的发展都是在人们的规划安排下进行的,而我国在草场使用上,首先是把好的草场让给牛、马利用,而牛、马不能再利用和那些生长较矮的草地被羊利用,先是让绵羊利用,绵羊再不能利用时,才让适应性更强、耐饥苦的山羊利用,山羊为了生存就要在贫瘠草场上抱、啃想办法吃饱,结果造成草场的退化,之后沙化,如果不是放牧山羊而仍放牧牛、马、绵羊,它们为了生存,也会使草场利用过度。

这种把造成草场退化,沙化的责任,转架给山羊是不公平的,应该说,造成草场破坏退化的责任是人,追人的责任,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今后只要合理利用草场,扩大羊只舍饲饲养的范围期间,草场的退化、沙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羊只发展的数量将会迅速增长。

问:什么样的自然生态条件,适宜何种经营,发展何种羊只?答:(一)集约经营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于饲料种植,有大量农副产品、或是一些平原和丘陵地区,自然条件好,饲料丰富距城市近、人口密度大、有市场。

以饲养肉毛兼用和肉用绵羊和以产肉为主的山羊。

(二)半集约经营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雨量中等,主要是半旱或丘陵地区,天然草场较好,有的地区还可以裁培牧草或饲料作物,这样地区。

饲养的品种为肉毛或毛肉兼用半细毛羊,除了生产半细毛外,还生产肉羊和肥羔,同时采取地区分工的办法,如山区纯种羊进行纯种繁育,羔羊断奶后转售(卖)到平原地区育肥,母羔用早熟肉用品种杂交,充分利用地区条件特点,又利用杂交优势,从而获得最大效益。

问:近年来,我国羊肉产量增长快,但仍供不应求,是何原因?其发展前景如何?(一)由于羊肉为天然瘦肉,与其它肉类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含胆固醇低,据测定每100克羊肉中仅含29毫克胆固醇,而牛肉含75毫克,猪肉含74.5-126毫克;2、羊肉被看成人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赖氨酸含量丰富,使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3、含有对人体合成胶原有利的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这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以及对特殊病人,有特殊的营养作用;4、羊肉脂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猪油、黄油;5、羊肉及其内脏的医疗补养作用,我国史书中很早有记载。

(二)我国人均羊肉占有量仅2千克(而目前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30千克以上),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羊肉增长的需求,从人们的需求看达到人均10千克也不算多,要达到人均10千克,就要使目前的羊只年出栏量增加5倍,为此在中国大力发展肉用绵山羊是有着广阔前途,而且欧、美、中东各国对羔羊肉的需求量近年来也增长,仅中东地区每年就要进口活羊2000多万只。

问:以上已从在我国发展羊肉生产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讲述,那么从技术上又涉及那些内容呢?答:在技术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多,将要分为几讲讲述,今天讲的是肉羊生产的主要要素,它包括大量使用并推广优良肉用羊和国内肉用性能好的绵、山羊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调整羊群结构;由生产成年羊肉转为生产羔羊肉;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改良草原和建立人工草场等内容。

问:肉羊应具有哪些特点?答:肉羊生产的主要要素:(一)首先是大量使用优良肉用羊和肉用性能好的绵、山羊品种。

若干世纪以来,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和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和培育下,全世界已形成绵羊品种和品种群600多个,山羊品种和品种群200多个,其中纯属肉用方向的品种约占10%,这些绵、山羊品种具备如下特点:1、肉羊应具备特点:(1)体型外貌:皮肤薄而疏松,头短而宽,颈呈圆筒形,背腰宽平,背部肌肉厚实,臀部肌肉丰满,胸腔圆而宽深,且肋骨开张良好,四肢短而细,前肢开张良好而宽,坚实有力。

(2)早熟性(表现为体成熟和性成熟):体成熟早表现为未到成年羊的幼羊,其体重已达到成年羊体重的70%-75%或以上;性成熟早表现为初情期早。

(3)体重大,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如肉用绵羊成年公羊体重100千克以上,母羊70千克以上;有的品种羔羊出生后4-6周断奶日增重可达350-400克;5-6月龄羔羊胴体重达18-22千克,屠宰率48%-50%。

羔羊肉质好,体表脂肪少,瘦肉多,肉色也佳,眼肌面积大等。

(4)繁殖力高:高繁殖力是发展肉羊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经济性状。

作为杂交母本,不仅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还要具有一年两产或两年3产的特性,同时还要一胎产仔在两羔或两羔以上。

(5)经济效益高:表现为饲养期短,周转快,充分利用季节性的饲草资源,达到当年屠宰,当年收益。

问:适宜我国羊肉生产的引进绵羊都有那些品种?答:引进的肉用绵羊品种有:(a)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产于德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细毛肉用羊品种,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粗饲、该品种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肌肉发达、出肉率高、繁殖力强,被毛品质好,成年羊体重,成年公羊120-140千克、母羊70-80千克、羔羊生长发育快,日增重300-350克、130天可屠宰活重达38-45千克、胴体重18-22千克。

毛长10厘米以上,细度60-64支(64支为主),剪毛量,公羊7-10千克,母羊4-5千克,净毛率50%以上,常年发情,二年三产或一年二产,一胎平均产羔率180%-250%。

作为父本与黑龙江省细毛杂种羊杂交一代,10-30日龄日增重208克、30-65日龄(断奶)日增重215克、优于当地细毛羊22.86%。

(b)特克赛尔羊:原产于荷兰,具有适应性强,放牧性强,采食能力强,在世界上多作为生产肥羔的父本品种,生长快,体大,产肉和产毛性能好,成年羊体重,公羊110-140千克、母羊80-90千克,初生至断奶(60-65天)公、母羔日增重为367克和300克,断奶重,公羔28.90千克,母羔25千克,羊毛细度46-50支,毛长22-26厘米,为季节性多次发情(每年8月至第二年2月),一胎平均产羔率230%左右。

在黑龙江省,特克赛尔羊X细毛杂交羊一代,10-30日龄平均日增重258克,比细毛羊高47%,30-65日龄(断奶)平均日增重320克,比细毛羊高68%。

(c)无角多赛特羊: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性早熟(8月龄发情),生长发育快,常年发情,母羊产奶量高,育羔能力强,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的特点。

成年羊体重,公羊90-110千克,母羊60-80千克,剪毛量2-3千克,毛长7.5-10.0厘米,毛细48-58支,一胎平均产羔率130%-170%。

无角多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3月龄重29千克,6月龄重40.50千克。

胴体重24.24千克;在黑龙江与细毛杂交羊一代,6月龄活重42.36千克,胴体重18.48千克。

比细毛羊分别提高22.60%和37.39%。

(d)萨福克羊:产于英国。

在英、美等国用作终端父本的主要公羊。

该品种性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肌间脂肪分布均匀。

成年羊体重:公羊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剪毛量3-4千克,3月龄羔羊胴全重17千克、黑龙江省萨×细杂一代,6月龄重44.64千克、胴体重20.31千克、分别比同龄细毛羊提高29.20%和51.0%。

(e)夏洛来羊:产于法国,是生产肥羔的优良品种。

该羊无角,头部无毛、额宽、耳大、体躯长,胸深宽,背腰平直、后躯宽大、肌肉丰满,被毛同质、白色、性早熟、耐粗、饲,采食能力强、对寒冷潮湿或干燥气候、适应性强。

成年公羊体重110-140千克,母羊80-100千克,周岁公羊70-90千克,母羊50-70千克,4月龄肥羔35-45千克,屠宰率50%,4-6月龄羔羊胴体重20-23千克、胴体质量好,瘦肉多、脂肪少、羊毛长为7厘米以上、细度56-60支、剪毛量3-4千克、性成熟早表现为80%母羊在7月龄时可配种,1周岁时分娩,一般平均产羔率175%-192%。

在河北省102日龄的本地羊平均体重16.6千克,而杂交一代羊平均23.24千克,提高约40%。

问:请张研究员继续给我们讲述肉羊生产技术。

答:前面,我已在引进国外肉用绵羊品种方面做了介绍,今天我首先介绍引进的国外山羊品种。

引进的山羊品种:(a)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干旱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强,是世界上被公认的专用肉用山羊品种。

从南纬45度到北纬50度均有此羊饲养,体型大,成熟早,生长快,繁殖率高。

成年羊体重:公羊95-105千克,母羊65-75千克,100日龄重25-28千克,6月龄公羊42千克,母羊37千克。

常年发情,一胎产羔率180%-200%。

在国内其杂交羊5月龄公母羔可达25.75千克和22.68千克,6月龄达33.97千克和28.52千克。

(b)英国努比山羊:原产于非洲,后经欧洲及美国引进培育,形成乳、肉、皮兼用的山羊品种。

毛色杂,其特点是体格大,生长速度快。

成年羊体重,公羊86.72千克左右,母羊67.2千克左右。

母羊平均一胎产羔羊192.8%(产双羔以上的母羊占72.9%),努比山羊与四川本地山羊杂交,其羯羊6.9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86%和91.5%,鲜皮面积增加30.1-98.6%,制革面积增加61.5%-7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