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推荐与阅读之《水浒传》课堂讲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教案_0

走进经典《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讨论探究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英雄人物的侠义行为,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英雄人物的侠义行为。

【教法学法】比赛法、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教学准备】1.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创设生动的情境;2.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其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一段段曲折的传奇故事。

这一百零八位绰号响亮的人物,拥有着一百零八个鲜活独特的个性,令人叹为观止。

本课意图在于带领学生认识水浒好汉,通过典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并归纳出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从而引领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名著,去感受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

同时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生辩证地看待英雄人物的行为。

【学情分析】《水浒传》是初中重点研读的名著之一,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偏爱看电视剧,不喜欢读名著,该怎么读也无从下手,因此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设计为名著阅读交流,让学生在适当的文本指引中加深对名著的了解,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并通过看电视剧与读经典著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最终成为终身的读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歌曲是-----------,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旌荡漾,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就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现实与经典之思——《水浒》读中交流教学设计1.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深入解读好汉形象。

2.通过展示历史常识,结合具体情节和外国经典纵横对比,明确经典与现实的三观差异。

3.通过阅读质疑、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求知精神。

阅读中考必读名著《水浒传》,真正投入阅读的学生其实会有各种困惑,比如,梁山好汉开的黑店,杀了人做成人肉馒头,这也能叫好汉吗?又如黄文炳被李逵一片片剐肉烤着下酒,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泯灭人性,这也是好汉所为?还有,宋江在江湖上这么有名,好像也只是舍得花钱而已,没什么真本事,这样的人竟然能被好汉们尊为首领? ……这许多疑问,其实也是部分不曾深度解读作品的语文老师所想,甚至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认为让初中读打打杀杀的《水浒》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为此,如何确定《水浒》的阅读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以为,作品中众多引发争议的行为与人物形象,恰恰是往深层次解读作品,实现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对接的最佳载体。

而查阅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阅读记录情况时,我发现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就是实现阅读价值审定的最佳教学突破口,可以说《水浒》的读中交流设计,完全是老师在与学生同步阅读中共同生成的。

一、课前准备(一)借助微信公众号,周末由家长督促学生进行一周阅读登记。

个别学生记录情况如下图所示:(二)整理学生阅读记录,归纳讨论交流专题。

二、课堂教学(第三课时)说明:本课时前,已用两课时解决了其中的其它小专题,本课涉及最后三个专题:关于好汉、关于宋江、关于结局。

教学活动一:关于好汉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记录一:不知道当时的英雄好汉是如何定义的,看了五十回,总觉得真正在书中有亮出真本事的梁山泊好汉也没有几个,其余的就是拿个名字凑数吧。

还有,梁山泊好汉说是侠肝义胆,实际上也只是对他们自己人或是对他们认为的江湖英雄行侠仗义,而老百姓呢?被他们无辜杀害的比他们救的还多。

在我看来梁山泊好汉就是一群自保的匪徒罢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公开课课件(共25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公开课课件(共25页)

二、呼唤旧知、导读文本。
小说背景: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 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 小说,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作者以见于史书的 材料为主要依据,结合民间传说、戏曲、话本中的有关故事, 经过选择加工和再创造而成。它为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丰 富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
☆ 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黑旋风战浪里白条
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智 取 生 辰 纲
三 打 祝 家 庄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共2 5页)
拳打镇关西,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误入白虎堂, 雪夜上梁山,
刀并王伦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共2 5页)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
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
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李逵
❖ 绰号: 黑旋风
❖ 性格: 仗义豪爽 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 直爽率真 脾气火暴 头脑简单
❖ 故事情节: 怒杀四虎 真假李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共2 5页)
名著小测验
❖ 2、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
的 _武___松___,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
的事迹,如手__刃__潘_金__莲__,__斗_杀__西__门__庆_,__醉__打__蒋_门_ 神
3、《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__李__逵_,他 所使的武器是__两__把__板__斧__,该人力大如牛, 但险些被冒充他的_李__鬼___所害。 4、绰号豹子头的__林__冲___,原为东京八十 万禁军教头,后被_高__俅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 刺配__沧__州___,后雪夜上梁山。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
“花和尚”鲁智深:疾恶如仇、锄强扶弱,粗而不蛮,勇而有智;
打虎英雄武松: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
“豹子头”林冲: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狠兼具、被逼上梁山;
“智多星”吴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6.人物绰号:
宋江: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性格: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希望被朝廷招安。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见课件)
林冲:豹子头。
性格: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见课件)
李逵:黑旋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见课件)
晁盖:托塔天王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李逵与鲁达
相同:粗中有细。
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
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
同是打虎,“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2)《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简单真理。
(3)《水浒传》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
(4)《水浒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八方同域,异姓一家”。
(5)《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悲剧结局给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深刻教训。
5.人物形象列举分析
“黑旋风”李逵:革命性最强、反抗性最烈、纯朴,真诚而又鲁莽憨直;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新人教版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4)〔教学设想〕:1、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强调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言,评分,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教师把导读的内容整理成课件,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提高课堂效率及效果。

4、在课外阅读作品及观看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进行导读。

辅助教具准备〕:歌曲《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中演林冲的片断,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前学习〕: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熟知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学习卡片上。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提问:电视剧《水浒传》里的主题曲《好汉歌》传唱大江南北,有谁会唱?(指名演唱,而后播放刘欢所唱的《好汉歌》)《水浒传》里面塑造了众多好汉,你印象最深的是谁?说说这个人物。

(学生三言两语说喜欢的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导出:《水浒传》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展示了北宋的社会现状,内涵深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名著《水浒传》,去感悟,去欣赏。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方法解说: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踊跃发言,教师补充并组织进行小组评分,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参与意识。

1、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武松
▪ 绰号:行者 ▪ 性格: ▪ 崇尚忠义、 有仇必复
有恩必报、 武艺高强 ▪ 仗义豪爽 ▪ 故事情节: ▪ 景阳岗打虎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除恶蜈蚣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 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 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 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展示鲁 提辖粗中有细的特征。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 但惩罚恶霸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他作为军官的机 智细心,例如等受助的金氏父女远行才去找郑 屠,说郑屠诈死,都体现这一点。)
一丈青 扈三娘
黑旋风 李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水浒 传》公 开课课 件
宋江
▪ 绰号:及时雨 ▪ 性格:忠义 ▪ 故事情节: ▪ 怒杀阎婆惜 ▪ 三打祝家庄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四、阅读指导(一) 整体感知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三)人物篇《水浒传》除了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板书:人物)。

梁山泊一共有多少位英雄?天罡星多少个?地煞星多少个?女英雄有几人?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一个好的绰号可以比原名知名度更高。

幻灯片: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五、牛刀小试-----竞赛六、小结。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公开课教案_1
1、观看《水浒传》介绍微课资源,选择学习相关文本介绍,
2、完成在线测试题。
3、点评答疑
了解写作背景
推送背景、作品介绍视频,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测试,老师根据反馈情况精准点评,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课堂,了解写作背景及作品结构特点。“补回目·讲故事”环节,学生在导学案上写出答案,利用平板拍照上传,老师在线查看,点评学生作业。学生通过补全回目,学习章回体题小说题目的特点,以及双线索的特点。明白回目当中包含了主要人物的相关信息,读了一目了然,且能令我们快速把握小说的结构脉络。
(▲ 速读节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不超过80字)
(鲁达听说金氏父女的遭遇很愤怒,在送走金氏父女后,直奔郑屠户肉铺,先故意激他出手,然后三拳将其打死,并机智脱身。)
▲ 跳读3、5段,思考:帮助金氏父女表现了鲁达怎样个性格?
(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武松)
3、举止得体,风度翩翩。逆来顺受,一身正义,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林冲)
4、“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吴用)
5、连线题,宋江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花荣大闹清风寨、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大名府、李逵扯诏骂钦差。
1、推送《拳打镇关西》文本资源,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问题。
2、师生点评答疑,观看《拳打镇关西》短视频突破重难点。
3、教师推送文本资源,学生阅读,全面了解鲁达,为鲁达写小传,拍照上传分享点评。
4、根据文段,判断小说中其他英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
一、梁山好汉的性格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二、结合以下两片段,分析杨志和鲁达的人物形象。

[片断一]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我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

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你喜欢或熟悉的一个梁山好汉。

四、拓展:你觉得把梁山好汉的思想行为放在现今,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
五、文段阅读: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一)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

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

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我。

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

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

”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

”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

”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练习:结合情节,分析李逵性格。

(二)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练习: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