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
快速路设计方法

总体设计
1.3国内外的快速路网建设经验
国外城市快速路网指标表
城市 东京 巴黎 伦敦 范围 中心城(23区) 市区(20区) 中心城 面积 621 105 300 人口密度 1.28 2.3 0.83 道路密度 18.4 -8.6 快速路长度 430 37 89 快速路密度 0.70 0.35 0.30
总体设计
1.3国内外的快速路网建设经验 巴黎市 快速路网结构——“三环+放射”
巴黎执行大区规划,发展多中心 城市结构。 依托道路交通放射状和环状的建设 和轨道交通紧密连接副中心和卫星城 的建设。
总体设计
1.3国内外的快速路网建设经验 伦敦市
快速路网结构——“三环+放射”
伦敦骨架道路形态呈现放 射线道路加同心环路的格局: 三环九射
54高架桥结构形式高架道路设计结构体系综合性能上部简支结构桥面连续形式上部连续结构形上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形式连续刚构结构形宽体盖梁挂孔受力特性整体性一般桥面连续缝处理要求较高对基础沉降不敏感整体性好对基础沉降差控制要求较高整体性较好对基础沉降差控制要求较高整体性好对基础沉降差控制要整体性一般桥面连续缝处理要求高对基础沉降不敏感桥墩形式较单一可配墩型较多可配墩型一般可配墩型一般纵桥向造型多样施工便捷性和对交通的影响便捷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小影响时间短施工便捷性一般施工期间对沿线的交通有影响影响时间长较便捷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小影响时间较短施工便捷性一般施工期间对沿线的交通有影响影响时间长便捷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小影响时间短行车舒适性一般一般美观协调性一般较好适用性一般一般较强较强经济性造价低造价较高造价低造价较高造价低54高架桥结构形式高架道路设计上海南北高架桥1995年上海逸仙路高架桥1998年厦门苏港路高架2006年上海中环浦西段高架桥2006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快速路2009杭州德胜路高架桥200855高架桥环境高架道路设计城市快速路沿车站港区等大型公共建筑物或沿水面及滨海岸修建时应保持2530m的绿化距离必要时应增设辅路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道路系统交通运行分析

‘
.
步 完 善 ,作 为 重 要 的城 市 道 路交 通 基 础 设 施 ,高 架 峰持 续型 。 高 架 道路 系统 的路 段流 量 大 小 主 要 与高 架 道 路 的 区
质量 的中 坚力量 。
: 系统 日益壮 大 成 为 保 障城 市 经 济 活 动 、提 高城 市 生 路
位功 能 、实 际交 通 需 求 、高 架 道 路 车 道数 和通 行 能 力相 表 1 高架道路基本情况表 内环 高架 南 北 高 架
15 .5
15 0 0
14 .8
1 0 0 5
2 0 5 0 6.
维普资讯
南 北 高 架位 于 市 中
心 区 , 吸 引
南 北 过 境 交
通 和 沿 线 出 入 交 通 ,交
通 需 求大,
而 单 向车 道 数 达 到 32 .
89 .
3 3 0 .0
道平 均 间距 / i k n
车道 通行 能 力 / c ・ pu h
13 .6
1 0 0 5
09 .4
1 0 0 4
10 .0
1 0 0 4
09 .3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4
14 .2
1 0 0 5
15 .4
15 0 0
南北 高 架 ,平 均 1 5万 p u d;逸 仙高 架 位 于外 围区 ,单 c/
向车道 数少 ,东北 组 团 与 中心 区 之 间的 实 际交 通 需 求 较 其 它 组 团要 少 ,其 路 段 流 量 也相 应 最 低 ,工 作 日平 均 流
量仅 57 . 5万 p u d c/ 。
路 3 . k 包 括逸 仙 高 架 、南 北 高 架 北 延 伸 、延 西 高架 43 m 和 沪闵高 架 。各高 架基 本情 况 见表 1 。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培训课件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一课,教材的章节为第二章“城市高架及快速路”,详细内容包括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设计标准、建设意义以及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2. 掌握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意义。
3. 能够分析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以及建设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相关图片、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 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2)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标准。
3)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案例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其他高架及快速路的案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2. 板书内容:1) 高架及快速路基本概念2) 功能特点3) 设计标准4) 建设意义5) 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简述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2) 请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段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标准。
3) 请举例说明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实际应用。
2. 答案:1) 高架及快速路基本概念:指在城市交通系统中,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道路。
功能特点:具有通行能力强、速度高、安全性好、对城市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2) 上海市中心城某段高架及快速路设计标准:根据《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该段道路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5m。
上海市中环线高架快速路照明设计

简而 言之 , 为适应 “ 中环线”的快 速 交通特性 ,夜景设计避免 了色彩 纷杂 、 形式凌乱 。强调其整体性和连续性;并注意
3 总体构 思
中环 线 总 体 设 计 的 理 念 是 “ 入 曲 引
环境科学的运用 。采用高科技的照明手段 。 将美学与技术完美结合 。创造—个现代都市
杆 间距以墩 距计 , 即标 准间距 3 米 。 2 杆高 96 .5米 。计算高度 1 . 05米,挑臂长 6米。 光源采用高压钠灯 。功率 2 0 5 W。经过照度 计算。在理论上满足和i到了道路照明f准。 示 , 本 次道路 照 明最大 的亮点 是突破 传 统, 立意创新 , 以设计 为主导。在灯杆 、 灯 具 的选用上均按照总体体观定位和设计要 求,全线道路上的灯杆 、灯具都是专门设 计 、开 发和 制造。 在部份 路 段安装 路灯 ( 0 W 光源 ) ,由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 40 后 所对道路照明情况进行 了实测 。四车道平 均照度 4 x 1I,均 匀度 04 .。满足设计和道
灯柱 曲线立 面 10 : 5
的夜 景观 。
22 以轻松 、简 洁、适用 的功 能照 明为主思 路 ,营造优 美 、舒适 、具有 现
代气 息 的城市 环境 ; 2. 控 制 方 案 要 灵 活 , 兼 顾 平 日 、 3
4 设 计 方案 及技 术 说 明
4 1 灯 杆 的 设 计 . 灯 杆 的选 用放 弃 了 “ 杆 +挑 臂 ”灯 直 杆 形 式 ,采 用 了 曲线 造 型 ( 图 ) 特 如 ,其
谐 ,增 加 了桥下 的净空 ,减 少空 间压抑 感 。还 与 周 边 环 境 相 得 益 彰 、相 映 成 趣 ,充 分体 现 了 、
致简洁。防腐采用浸锌后漆 白色涂料 。外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现代城市交通》第五章“城市高架及快速路”,详细内容涉及: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历史发展、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原则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功能定位。
2. 使学生掌握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现代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功能定位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规划图、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现代城市交通》第五章学习指导、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功能定位。
2. 知识讲解:(1)回顾第四章内容,引出高架及快速路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
(2)详细介绍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原则。
3. 例题讲解:(1)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规划设计原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讲解分析过程,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巩固所学内容。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针对某一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发展历程2. 功能定位3. 规划设计原则4. 案例分析5. 互动环节:各组分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改进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一高架及快速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要点:(1)明确问题: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
(2)分析原因:如规划设计不合理、交通组织混乱等。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2.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
(1)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
(2)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运行管理及优化方法。
(3)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流量分析。
3.例题讲解(10分钟)
4.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另一条快速路的拥堵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节课通过讲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建设、运行与管理,让学生了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课后,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其他城市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拓展知识面。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5.课堂讨论(5分钟)
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六、板书设计
1.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
2.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运行管理及优化方法。
3.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交通流量分析。
2.例题讲解: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另一条快速路的拥堵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作业设计: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条快速路的交通流量,并提出优化建议。
4.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的掌握程度。
一、教学难点解析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一部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2.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关于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块快速路路网建设的建议

关于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快速路网建设的建议2008-03-06 18:49:39| 分类:人大代表建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2007-5-12一、现状分析四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缓解我市城市交通“出行难”矛盾,加快了城市路网建设步伐,新建各等级道路400余公里,初步缓解了主城区交通拥堵矛盾,广大群众对政府为缓解“出行难”所作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及深层次的原因,我市“出行难”矛盾还没有明显缓解,像三江口、北仑区等个别区域还在加剧。
据市交通管理部门2006年调查统计,核心区主干道路平均行程车速只有20.6公里/小时,停车延误达到67秒/公里,停车延误时间已占出行时间三分之一左右。
其中中山西路、药行街、解放路等行程车速不到14公里/小时,高峰小时已出现相邻灯控路口堵车连接状态。
核心区20个样本路口平均流量4340辆/小时,饱和度为0.93,已远超出饱和度0.8的拥堵警戒线。
这些数据和现象说明我市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对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浪费了时间,增加了能耗,加重了空气污染,已经患上了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病”。
如果主城区交通拥堵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发展成本,削弱城市综合竞争力,制约我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市主城区出现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历史地理因素宁波过去是个小城市,主城区集中于三江口,直径不出五公里,属于步行和自行车的最佳出行范围。
这种历史上的小城市交通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市老城区的城市路网格局,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交通规划理念。
另外,三江分隔和铁路、杭甬高速公路以不合理形式横贯市区,也导致市区交通的有机联系被割裂。
2、城市地位改变、规模扩大及港口快速发展宁波历史上又是交通末端城市,较为封闭,过境交通很少,对外交通不多,区间交通(市域)也不紧密。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社会经济和港口飞速发展,对外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尤其是港口吞吐量已位居全国港口前列。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培训课件

2023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培训课件•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概述•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道路交通设计•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组织与管理•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安全与环保目•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录01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概述规划背景为缓解上海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应运而生。
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建设历程自2009年起,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上海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内容中心城高架包括内环、中环、外环三条主线,以及多条联络线、匝道等组成;快速路则以延安路、南北高架路等为主线,配以多条支线。
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意义提高通行效率01通过高架及快速路的连接,实现了不同方向的车流快速通行,减少了交通拥堵。
分流交通压力02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建成,有效地将交通压力分流至城市外围,减轻了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促进区域发展03高架及快速路的建成,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
目前,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已基本形成网络,但仍存在部分路段拥堵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现状情况为提高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通行能力,未来将计划实施一系列改扩建工程,包括增加车道、提高通行能力等措施。
同时,为满足环保要求,还将开展绿色生态修复等工作。
未来发展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现状与发展02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道路交通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理念及原则功能性原则以满足交通需求为目标,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
人性化原则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提升道路环境友好度。
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设计绿色低碳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和地形条件,合理规划道路断面、车道数、坡度、宽度等几何要素。
道路几何设计运用交通工程原理和方法,优化交通组织、信号灯配时、车道标线设置等,提高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5
11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 内环
• 由于容量与其交通吸引范
围不匹配,无法完全承担中 心区保护壳的作用
• 同时也起到主要主流向的 切向线通道作用
• 内环浦东段由于其走向离中 心区相对较远,且有黄浦江 的阻隔,未能起到环的作用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道路系统 改善方案
2020/11/25
1
主要内容
工作流程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现有高架道路的症结分析 中环线建成后的交通影响分析 对策及效果分析 分期实施计划
2020/11/25
2
工作流程
理论依据
现状 模型工具
症结分析 重大工程项目
前瞻性分析
指导思想
改善措施
工程性措施 管理性措施
高架:与内环相交,并与 “十”
字高架相连
• 沪闵高架:与内环相交,并
与主干道相连
• 逸仙高架:与内环一侧相连
2020/11/25
15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 由于中心城主干道的不足,高架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车速将近地面主 干道的3倍,吸引了大量的交通在高架道路集中,高架道路承担了部分 主干道功能;短距离交通比重较多(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下的车辆占高 架总运行车辆数的42.7%)
2020/11/25
12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 “十”字高架
• 大量内部交通占用了高架资源
• 承担部分内环的保护壳功能, 为市中心快速到达交通以及出 发交通提供快速通道
• 兼有过境交通功能,过境交通
占断面流量的10%-20%
2020/11/25
13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
“十”字高架
2020/11/25
14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 射线快速路
市中心区与外围的快速联系, 在环路和射线的接点处转换, 并通过环路到达市中心区;
射线拓展了中心城的可达性
目前,功能较为单一,中 环建成后,其功能可能会发生 比较大的变化
• 南北高架延伸段、延安西路
注:长度为单向
48.06 17.62
28.0% 10.3%
现状饱和度
2020/11/25
19
现有高架道路的症结分析
现有高架道路的交通状况
现状高架容量及周转量
高架道路 内环高架
长度
容量
周转量
(公里) (万车公里/小时) (万车公里/小时)
28.955
21.91
18.85
延安高架路(南侧)
3.97
3.85
• 内环饱和度为0.85,但部分路段交通量超过其容量,形成局部瓶颈 路段
2020/11/25
18
现有高架道路的症结分析
现有高架道路的交通状况
高架道路饱和度分布状况
饱和度
长度 比例 (km)
>1.0 36.27 21.1%
0.9~1.0 19.6 11.4%
0.7~0.9 50.36 29.3%
0.5~0.7 <0.5
延安高架路(北侧) 7.84
3.62
3.78
南北高架路(东侧)
4.11
3.95
南北高架路(西侧) 8.19
浦东
9.62
15 中环浦西(含军工路、上中路隧道) 浦西
43.78
16 中环浦东
浦东
26.8
2020/11/25
小计
209.96
10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道路功能分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架建成初期所具有的交通功能已逐渐改变。具体 表现在:
• 针对每条高架道路而言,其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过境(穿越中心 区)、 (由中心区)出发、到达(中心区)以及(中心区)内部交 通
➢ 分析高架及快速道路结构形态时, 应将其放在中心城整个道路体系中 考虑
➢ 中心城的骨干路网为环线加射线、 中心区为方格网的格局,该格局适 合目前上海中心城的城市布局 。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 内环浦东段没有起到环的作用 √ 内环线容量不够的问题 √ 延安高架路在浦东存在“缺失路
段”
√ 射线与环线节点处的衔接问题
7
分布概率(%)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工作流程
出行距离分布
14 12 10
8 6 4 2 0
出行距离(km)
平均出行距离:6.9 km
2020/11/25
8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及快速道路概况
➢ 二环 ➢ 十射 ➢ “十”字高架
总里程210公里(不包 括外环线),其中已达 标的快速路100.4公里
2020/11/25
已达标 未达标或在建 规划
9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中心城已有和规划在建高架及快速路统计
路名
位置 里程(公里) 是否达到快速路标准
1 内环浦西(含杨浦和南浦大桥)
浦西
38.36
是
2 内环浦东
浦东
8.8
3 延安高架路
浦西
7.84
是
4 南北高架路(含卢浦大桥)
浦西
12.05
是
5 逸仙高架路
浦西
10.79
是
6 南北高架路北延伸
浦西
9.71
是
7 沪嘉高速入城段
浦西
4.4
是
沪宁高速入城段(外环到中环)
浦西
3.6
是
8
武宁路(中环到内环)
浦西
3.3
9 延安西路高架
浦西
5.28
是
10 沪闵高架路
浦西
8.37
是
11 济阳路
浦东
3.09
12 罗南大道
浦东
7.1
13 龙东大道
浦东
7.07
14 五洲大道
2020/11/25
17
现有高架道路的症结分析
现有高架道路的交通状况
• 现状高架道路总里程为79.1公里,高峰小时周转量为51.84万车公 里/小时,平均速度为 40.2公里/小时,平均饱和度为0.81,车辆 平均行驶距离约6.9公里
• 高架系统总体容量大于交通需求,部分高架道路交通量已接近或超 过其容量(如 “十”字高架及延安西路高架)
规划性措施
2020/11/25
3
工作流程
• 路网模型 • 现状流量 • OD反推 • 模型精度
现状流量 (主线、匝道)
VISUM OD反推
现状路网
高架OD
模型精度
VISUM 均衡分配
2020/11/25
流量模拟
GEH=1.1<5.0
(满足精度要求)
6
工作流程
现状交通特征
2020/11/25
OD期望线
——功能替代
➢ 由于高架道路的地面道路一般为主干道,大部分上下匝道与主干道 直接衔接,使主干道承担了高架道路辅道的功能。这种功能的重叠,造 成上下匝道附近的交叉口流量激增,影响了地面的交通,也使上下高架 的交通受到了影响
——功能重叠
20/11/25
16
高架及快速道路的功能及形态
高架及快速道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