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七年级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 至4 页,第Ⅱ卷5 至6页,总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第Ⅰ卷闭卷作答,有一个大题,共4页。
考试时间1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再用2B铅笔将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不予评分。
4.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闭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A.需要他人帮助B.有助于我们有高雅的思想文化C.可以一夜暴富D.能彻底解决所有知识匮乏问题2.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说:“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学习使我们发现世界更无限、更广阔B.学习让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傻C.学习让我们的解决了所有疑难问题D.学习使我们变得完全独立与自由3.少年有梦,下列有意义的梦想是①成为第一名月球移民②到青藏高原猎取藏羚羊③瞒着父母到游戏厅玩④做一个快乐的环卫工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4.2017年5月,摩拜共享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被评为“创新创业好青年”。
最初她倡导“让骑行改变城市”的理念变成了现实。
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A.一定要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B.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C.实现梦想只需要个人艰苦奋斗D.梦想应该经常变换不定5.优秀的学生表现是A.总是胡思乱想B.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C.无所不知D.遇事先要求助6.下列初中生生活情景中的朋友属于益友的是A.小军为了挣面子向同学志民借钱大办生日会,志民没给他反而还劝阻他B.小明曾经帮助我对付高年级同学的欺负,所以我也帮他收藏偷来的ipadC.考试中“哥们”小亮见我有一道题不会做,就把自己的答案偷偷传给我D.小强认为大家在一起和和气气才是真的好,所以他从不指出朋友的缺点7. 世界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和李宗伟既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对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28.中国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说:“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真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我们之所以要建立真挚的友谊是因为
A. 友谊能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美好B. 友谊总是会带来照好的影响
C 我们要主动敞开心扉建立友谊D. 友谊需要用心呵护,倍加珍惜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18.某学校同学们就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表扬是加油站,要再接再厉
②批评是检修站,要有错即改
③批评是镇静剂,良药会苦口
④表扬 催化剂,成绩总上升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9.某班同学在班级QQ群里开展了关于“为什么要学习”的讨论,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个讨论主题的是
C. 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较大
D.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以后都不再需要父母给予的关注和呵护了
22.安徽女藏杨莉,4岁失去双臂的她从深渊中爬起,迎风搏击.4个月前,杨莉开始尝试网络直播,目前粉丝已达到90万.大隶都叫她“励志姐”.杨莉的事迹告诉我们
A. 挫折会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
A. 终身学习B. 探究学习C. 体验学习D. 学会学习
3.同学相处,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对待竞争要求我们认识到
①跟同学竞争会引起矛盾,还是不要竞争的好
②和同学竞争是为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③要敢于竞争,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同样美丽
④和同学平等地竞争,本身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③家中有父母和亲人的牵挂④春运回家太难了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马不知脸长A ①②B ①③C② ④D ③④6.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我呢?其2016-2017 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
下面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新实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不是 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
这告诉我们( 自己的形象是最好的 要欣赏自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①要学会悦纳自己 ②要认识到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D ②③④ ④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207.被誉为“微软之父”的比尔·盖茨在读初中时结识了比他高两级的保罗·艾伦。
两人很 快就成为朋友,建立了浓厚的友谊。
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后来 又一起钻研计算机技术,共同创办了微软公司,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这段材料说明了 ( 成功 )①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③我们应该与任何人都交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②真挚的友谊有益于事业的 ④只有有文化的朋友才能给我们答案带来帮助 1.进入中学以后, 老师、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提高了, 期望也高了, 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
这是因为( ) B 我们是大人了 C 我们有自由了 D 我们独立了 )①适应新的学习环 A 我们是中学生了 (8.朋友通过非法手段弄来一些物品,面对朋友“为他保管几天”的请求,你正确的做法是 )A 帮助朋友,一口答应 B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 C 婉言拒绝,劝朋友自首 A 要尊重朋友的隐私 C 总是充满矛盾 D 全力帮助,负责到底2.从跨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刻起, 我们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已是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了。
2017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非选择题部分

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非选择题部分习题第一单元1、简答题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
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于敏的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1)于敏少年时代的梦想说明了什么问题?(2)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这启示我们梦想要怎样实现?2、初中是一个美妙的名词,是我们求知生涯中的第二旅程。
儿时懵懂的我早已羡慕愉快、美好的初中生活。
如今,我即将跨入我的梦想殿堂,心中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向往的初中生活是多么美妙呀。
然而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任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在校园中描绘出一片美丽的蓝图。
(1)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是什么?(2)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学会什么?(3)面对新的中学生活,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3、(1)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武汉、南京、深圳、合肥多地连续寻访了12位中科院院士。
回望院士们的成长之路,记者发现,他们是科学界皇冠明珠的锻造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中有教育世家之子,也有山村农民的后代;他们中有少年成名的‚学霸‛,也有高考落榜的崛起者……而中学时代的积淀正是他们得以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
中学时代为什么会成为这些院士们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2)‚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年幼时就想长大后干自己心目中‚最牛的事情‛--发射卫星、火箭。
高考报志愿时,这一‚想法‛就像种子一样苏醒,促使他毅然选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序号写到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45分)1.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很多新鲜事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感受。
下列几种心态中不可取的是()A.看到新的学校,我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B.用到新奇的实验仪器,我感到科学在想我招手C.接触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我相信又会多一批良师益友D.摸到厚厚的教材,我觉得学习肯定很苦很累,前途渺茫答案:D2.努力,需要聚焦在当下,这要求我们()①把梦想转化为具体的目标②找到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③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上④坚持、坚持、再坚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3.有人认为,“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这段话告诉我们()A.不需要在学校进行学习B.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C.学习就是接受知识D.学习必须去尝试和接触答案:B4.对于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①初中是人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②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打下良好基础③初中阶段的学习是我们终生学习的重要基础④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启示我们对待他人的评价要()A.用心聆听B.虚心接受C.勇于面对D.平静拒绝答案:C6.下列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①面带微笑②寻找共同之处③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④敞开心扉,主动表达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A7.有朋友陪伴,路再远也不觉得漫长,路再曲折也不觉得艰难。
友谊如此打动我们的原因是()①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②和朋友在一起,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③朋友间的友谊常常是不平等的.双向的④友谊无法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A. ③④B. ②③C. ②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于2016年10月15日进行。
试卷整体评价良好,命题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试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
试卷的显著特点为贴近学生生活,彰显人文关怀,体现国家意志,关注时政热点,强调能力立意,体现课改理念,综合性较强,考查难度较大、范围广。
本试题为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综合统测试题,共有四个部分:选择题16题,共48分;简答题1题,共10分;辨析题1题,共12分;材料分析题2题,共30分。
考试总体情况简析:本年级两个班,七(1)68人,67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0.45%;平均分33.82分;低分率56.72%;最高分为79分,最低分为3分。
七(2)68人,67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4.93%;平均分32.25分;低分率59%;最高分为76分,最低分为2分。
从卷面及学生考试情况看,选择题难度适中,但学生得分一般;简答题是书中基本内容,学生答题基本能把握,所以得分较全;辨析题,学生判断时虽能抓住知识点答出意思,但不能详尽,所以丢分比例较大;材料题,学生不能够深入理解题意,分析得也不全面,只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答题,没有把握好知识点上的关键词、句来答题。
客观题题量较多,很多学生没能完成。
存在问题为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不够广,缺乏自己的思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归纳不强,缺乏灵活运用。
直问直答的还可以,稍变换一下形式就无从下手。
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出现,甚至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也时有发生。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原因,书写不规范,答案不清晰,甚至有些同学连自己写的是什么都不清楚。
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也会给老师批改带来困难,同时也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书写规范和认真程度。
[七上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七上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647201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0.png)
[七上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2017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关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B接纳自己,只需要接纳自己的优点C 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D 要能欣赏自己的独特选B。
本题选取与本课内容相符的成语和诗句,考察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选项A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直观解释,表述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化,明显不正确,是正确答案;选项C和D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表述正确。
2.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她在班级内组织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其中一个环节是给同学分组,两人一组,针对对方的不足互相写下自己的意见,面对他人的意见,每人有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下列哪种看法?( )A 我就是我,我不需要别人给我提意见B 别人的意见也许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提了也白提C我要认真分析别人给我的意见,尽己所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 别人的意见都不对选C。
本题题干运用情景再现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他人意见的看法,四个选项中ABD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所以C正确。
3.下列关于改正缺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②改正缺点可以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③改正缺点的前提是要能正确认识和描述自己的缺点。
④改正缺点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选D。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如能正确认识和描述自己的缺点,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等,由此,四个选项的表述均正确,所以选D。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从适应初中新环境这一角度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要把七年级的课程学好,以后的课程就肯定没问题B.组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表示成功了一半C.进入新学校,认识新同学,以后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D.我们应该珍惜中学这个新的起点,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下列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观点正确的有( )①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②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③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④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破⑤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3.埃里克·霍弗说:“在剧变时代,善于学习的人将继承未来。
有学问的人将会发现他们为生存其中而进行了准备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这段话启示我们( )A.人们不需要为未来准备B.未来社会是不可知的,人们根本无从把握C.未来的文盲都是不懂电子计算机的人D.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4.小勇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小勇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
小勇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 )①集中精力学好语、数、外等“主科”,放弃政、史、地等“副科”②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③科学安排时间④专心学习,不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5.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照别人说的去做④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地分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
”这一人生感悟启迪我们要( ) A.克服依赖心理,发展自我B.客观认识自己,接纳自我C.磨砺坚强意志,锻炼自我D.不断迎接挑战,战胜自我7.“友谊是人类最优美也是最动人的花朵,没有它的点缀,世界会失去色彩,也会失去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二、问答题:
31. (1)部分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学习,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只要答到其中一点即可,4分)
(2)答案不惟一,能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具体、合理的建议即可,如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诚信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有针对性,言之有理即可,一点2分,共6分)
32.(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从利、弊的角度辩证、全面看待网络交友即可。
如①网上交友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超越了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友圈。
(2分)②对于交友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于触摸到生活生活中的真实,甚至会带来危险和侵害。
(2分)③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安全享受互联网生活的精彩。
(2分)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说理能力,能运用知识合理地自证其说即可。
参考答案一:还需要老师。
因为人工智能只是帮助我们学习的一个工具,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不会自动发生,也不能只凭自学养成,学生的成长始终需要“教师”这样的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基于情感的教育行为,人工智能是无法胜任的。
(4分)
参考答案二:不需要老师。
因为传授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单调的、重复性的劳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通过自身强大的运算能力精准地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能,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成长,所以人工智能是完全能够胜任老师的工作,可以替代老师。
(4分)
33.(1)答案不惟一,学生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知识自圆其说,道理明确,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一:这一寒假作业很有意义。
因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磕头是中国最传统的感恩礼节,理应继承发扬。
尽孝在当下,这一寒假作业有利于引导学生传承“孝”的美德,以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6分)
参考答案二:这一寒假作业大可不必。
虽然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