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规定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要求措施要求规范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7.1.1 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 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7.1.2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表7.1.2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房屋类型最小抗震墙厚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 7 8 9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层砌体房屋普通砖240 21 7 21 7 21 7 18 6 15 5 12 4 多孔砖24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 多孔砖190 21 7 18 6 15 5 15 5 12 4 ——小砌块19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多孔砖240 22 7 22 7 19 6 16 5 ————多孔砖190 22 7 19 6 16 5 13 4 ————小砌块190 22 7 22 7 19 6 16 5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I/Z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新抗震规范——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7.1.1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采用非粘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说明】考虑到粘土砖被限用,本章的适用范围由粘土砖砌体改为各类砖砌体,包括蒸压砖砌体,并增加混凝土类砖,该类砖已有产品国标。
对非粘土烧结砖和蒸压砖,仍按2001版的规定依据其抗剪强度区别对待。
本次修订,明确本章的规定,原则上也可用于单层非空旷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考虑到“内框架砖房”已很少使用且抗震性能较低,取消2001版的相关内容。
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0m;3 乙类设防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2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注: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80%;横墙很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80%以上。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四、多层粘土砖房屋的抗震构造要求
墙身连接要牢固 圈梁好似木桶箍 楼板最好用现浇 整体防震效果好
1988 年云南澜沧 ---- 耿马地震时, 耿马县手工业局有 两幢砖混结构建筑, 其中一幢采用了圈 梁等抗震措施,地 震后完好无损;而 相邻的另一幢没有 按抗震要求做,完 全倒塌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2、建筑物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 坏地基失效
地震时因震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墙身开裂、房屋损坏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3、次生灾害 火灾、水灾、海啸 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泄露
美国DigitalGlobe公司于2004年12月2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照片是 当地时间12月26日上午10点20分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卡卢特勒上 空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卡卢特勒海岸遭到海啸袭击之后不久的情形。
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设防
(2)、设防烈度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 基本烈度
江西省 ①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寻乌,会昌 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南昌(5个市辖区),九江(2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余 干,九江县,彭泽,湖口,星子,瑞昌,德安,都昌,武宁, 修水,靖安,铜鼓 ,宜丰,宁都,石城,瑞金,安远,定南, 龙南,全南,大余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 一组。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二)地基、基础要牢靠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2 1 年 6月 00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 Ec n my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a oo
N o.1 1,t 3 h is he 21 t s ue
J n 2 1 u . 00
多层砌 体 房屋 的抗 震设计
李 昕
( 津 中 瀚兴 建筑 工程 设 计 咨询 有 限 公 司 , 津 天 天 305) 0 4 1 摘 要 : 章 强 调 了在 抗 震 设 计 中概 念 设 计 重 于 数 值 计 算 设 计 的 问题 , 时说 明 了作 好 抗 震 设 计 是 文 同 保 障 房 屋 结 构 在 地 震 作 用 下是 否 安 全 的 关 键 所 在 。 关 键 词 : 构 抗 震 ; 震 设 计 ; 造 措 施 ; 层 砌 体 ; 屋 结 抗 构 多 房 中图分类号 : 321 TU 5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7 6 2 ( 0 O 1 ~ 一0 2 O 1 0— 9 1 2 1 ) 1 0 8 一 1 砖混 结构 由于选 材 方便 、 工 简单 、 期短 、 施 工 工 程 造 价 低 等 特 点 , 年 来 , 混 房 屋 一 直 是 我 国 多 层 多 砖 房 屋 建 筑 中应 用 很 广 泛 的 建 筑 结 构 形 式 之 一 。 随 着 环 保 的要 求 , 土 砖 的禁 止 使 用 , 混 房 屋 会 越 来 越 黏 砖 少 , 致 在 不 久 的将 来 消 失 。但 现 在 为 过 渡 期 , 些 以 一 地 区 仍 有 建 造 砖 混在 的 设 计 及 施 工 过 程 中 , 不 能 掉 以 轻 心 , 其 更 要 加 决 尤 强其 抗震设计 。 地 震 灾 害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通 过 建 筑 物 破 坏 给 人 们 带 来 生 命 危 险 和 财 产 损 失 的 , 此 , 好 抗 震 设 计 是 因 作 保 障房 屋 和 工 程 结 构 地 震 安 全 的 关 键 , 时 保 证 施 同 工 质量 是实现抗震 设计 的关键 一环 。 过 精心设 计 , 通 精 心 施 工 减 轻 地 震 灾 害 。 到 多 遇 地 震 不 坏 , 防 烈 做 设 度 地 震 可修 , 遇 地 震 不 倒 , 最 大 限 度 地 减 少 灾 害 罕 以 给 人 类 造 成 的 损 失 抗 震 设 计 包 括 概 念 设 计 和 数 值 计 算 设 计 两 部 分 。 念设计 是指正确 地解 决总 体设计 方案 、 料使 概 材 用 和 细 部 构 造 , 达 到 合 理 抗 震 设 计 目的 。 计 算 设 以 在 计 前 、 , 据 设 防 烈 度 、 地 情 况 、 筑 物 本 身 的情 后 根 场 建 况 等 条 件 合 理 地 选 择 场 地 、 定 结 构 体 系 、 定 建 筑 确 确 物的平 面和立 面布置方案 、 行合理 的结 构布置 , 进 采 取 必 要 的 构 造 措 施 等 。 人 们 在 总 结 历 次 震 害 经 验 中 提 出 了“ 念 设 计 ” 并 认 为 它 比 “ 值 设 计 ” 重 要 。 概 , 数 更 因 为 它 给 抗 震 计 算 创 造 了 有 利 条 件 , 计 算 结 果 更 使 能反 映地震 时结构反 映 的实际情 况 。 1 选 择 对 抗 震 有 利 的 场 地 、 基 地 地 震对 建 筑物 的 破坏 作 用是 通 过 建筑 场 地 、 地 基 及 基 础 传 递 给 上 部 结 构 的 , 此 场 地 与 地 基 对 建 因 筑 物 等 工 程 设 施 的 抗 震 性 能 有 着 重 要 影 响 。不 同地 质 条 件 的 建 筑 场 地 上 , 筑 物 在 地 震 中 的 破 坏 程 度 建 不 同 。设 计 中 , 选 择 有 坚 硬 土 或 开 阔 平 坦 、 实 均 应 密 匀 的 中 硬 土 的 地 段 , 开 有 软 弱 土 , 状 突 出 的 山 避 条 嘴 、 耸孤 立 的 山丘 、 道等 地段 , 避 不 开 时应采 高 河 若 取 相 应 的 地 基 处 理 措 施 , 能 选 择 地 震 时 可 能 发 生 不 滑 坡 、 塌 、 裂 等现 象的地 段 。 崩 地 同 一 结 构 单 元 的 基 础 不 宜 设 置 在 性 质 截 然 不 同 的 地 基 土 上 } 一 结 构 单 元 不 宜 部 分 采 用 天 然 地 基 同 部 分 采 用 桩 基 。 当 地 基 有 软 弱 黏 性 土 、 化 土 、 近 液 新 填 土 或 严 重 不 均 匀 土 层 时 , 加 强 基 础 的 整 体 性 和 宜 刚性 。 2 合 理 选 择 建 筑 物 的 平 面 、 面 形 状 立 建 筑 物 的体形 要 简单 , 、 面 布置 宜 规则 、 平 立 对 称 , 宜 有 较 大 的 错 层 、 挑 和 缩 进 , 应 具 有 良好 不 外 并 的 整 体 性 。 形 简 单 和 规 则 的 建 筑 传 力 途 径 简捷 , 体 受 力 明 确 , 构 细 部 构 造 易 于 处 理 , 构 震 害 轻 。 建 筑 结 结 物 的 平 面 和 立 面 质 量 和 刚 度 应 力 求 分 布 对 称 、 化 变 均 匀 。 布 不 均 匀 容 易 产 生 扭 转 震 动 , 化 不 均 匀则 分 变 容 易 形 成 应 力 集 中现 象 。 建 筑 的质 量 中心 和 刚度 中心应 尽 量重 合 , 免 避 在 水 平 地 震 作 用 下 产 生 扭 转 力 矩 , 重 震 害 。 上 述 加 当 条 件不能 满足 时 , 筑 物应按 规范 要求设 置 防震缝 。 建 3 合 理 选 择 抗 震 结 构 体 系 结 构 体 系 应 根 据 建 筑 的 抗 震 设 防 类 别 、 震 设 抗 防 烈 度 、 筑 高 度 、 地 条 件 、 基 、 构 材 料 和 施 工 建 场 地 结 等 因 素 , 过 技 术 、 济 和 使 用 条 件 综 合 比较 确 定 。 经 经 应 具 备必 要 的抗震 承 载 力 , 好 的变形 能 力 和消耗 良 地 震 能 量 的 能 力 。 宜 设 多 道 抗 震 防 线 , 避 免 因 部 并 应 分 结构 或构件 破坏 而导致 整个体 系丧 失抗震 能力或 对 重 力 荷 载 的 承 载 能 力 ; 具 有 合 理 的 刚 度 和 承 载 宜 能 力分布 , 免 因局部 削弱 或突 变形成 薄弱部 位 , 避 产
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浅谈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摘要:在我国的县城、村镇上有着随处可见的砌体房屋,因为砌体结构曾经是我国民用建筑最广泛采纳的结构形式。
但是砌体材料抗拉、抗弯、抗剪的能力较低,导致砌体结构房屋承受地震作用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结构布置得当,抗震构造措施设计合理,计算要点准确明了,从这些方面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我们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越高,那么抗震设计要求就越严谨。
关键词:砌体房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近年来,全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我国也频发地震。
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地面建筑物倒塌与破坏,其中当属砌体结构房屋受破坏程度最严重,比例最高,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此后国家连续多次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规范中对砌体房屋明确了规则性的要求:加强房屋底部的质量要求;加强楼盖的整体性;缩小最大横墙间距等要求,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也使得我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结构选型、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施工质量都是影响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所以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房屋平面布置对称、规则:避免墙体局部突出或凹进;尽量避免开间尺寸较大的房间布置在整体的两端;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应该尽量接近。
房屋立面布置规则:由于建筑物墙体破坏主要是剪力破坏且下层破坏比上层破坏严重,因此,建筑物的刚度和质量分布应沿着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变小,且均匀变化;避免局部突出;楼层不宜错层。
楼梯间布置规则:不宜布置在房屋端部的第一开间和转角处;不宜突出和开设大窗口,以免切断楼层圈梁;特别注意顶层墙体的稳定性。
(二)结构选型1、承重方案的选择砌体房屋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承重。
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对齐、沿竖向连续。
窗间墙在同一轴线上应均匀。
在建筑物的同一独立单元内宜使用相同的结构材料。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3)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6
多层砖房墙体间、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7 度时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时,房 层的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外,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 置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续)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m, 但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槎外齿边)的长度小于 1.0m时,则伸至洞边上。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为了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除 进行抗震验算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还规定了墙体的一系列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指先砌筑墙体,而后在墙体两端或 纵横墙交接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柱。唐山地震震害分析和近年 来的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提高房屋的变形能 力,增加建筑物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 缓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发生突然倒塌,或减轻建筑物的损坏程 度。因此应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设防烈度等 条件、将构造柱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比较薄弱、易产生应力 集中的部位。
8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 重方案。静力计算方案应尽可能采用刚性方案。所以墙体的布置除了要满足 刚性方案对横墙的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一般构造条件。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锚筋和锚杆 加强局部的连接性能。
30
砌体结构加固方案的确定
抗震加固方案的确定,应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针对 房屋存在的具体问题,综合选择合理、有效的加固手段。
当某楼层抗震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选择普遍或集中于若干 墙段用面层或板墙加固的方案,也可增设抗震墙。
提高建筑的整体性或合理调整荷载。 加强圈梁与墙体的连接。当可能产生差异沉降或基础埋深
不同且未按1/2的比例过渡时,应局部加强圈梁。 用钢筋网砂浆面层等加固砌体墙体。
16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
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18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19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20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上时或建筑已出现不容许的沉降和裂缝时,可采取放大基 础底面积、加固地基或减少荷载的措施。 5. 当地基或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基础顶面、侧面无刚性地坪时,可增设刚性地坪。 沿基础顶部增设基础梁,将水平荷载分散到相邻的基础上。
15
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
6. 对液化地基、软土地基或明显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可采 取下列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21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22
多层砌体房屋的常见震害
23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1. 按砌体房屋不同功能时的损坏程度区别对:对静力 下出现损坏,以各承重墙柱等的加固为主,抗震鉴 定不合格的,则以整个结构总体功能的恢复为主, 而不要求每个构件都完全恢复功能。
2. 对非刚性结构体系的房屋,应选用有利于消除不利 因素的抗震加固方案;当采用加固柱或墙垛,增设 支撑或支架等保持非刚性结构体系的加固措施时, 应控制层间位移和提高其变形能力。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浅谈 多层 砌体 结构 房 屋的抗 震设 计
孙 小 燕
摘 要: 综述 了地 震 震 级 、 度 和抗 震 设 防 目标 , 析 了工程 结 构破 坏 的主 要 情 形 和 多层 砌 体 结构 的抗 震 设 计 要 点 , 烈 分 以提 高房 屋 的 抗 震 能 力 , 少 建 筑物 由于 地 震 而 造成 的破 坏 。 减 关键词 : 级 , 震烈度 , 震 地 工程 结 构 破 坏 , 多层 砌 体 结 构 抗 震设 计 中图 分 类 号 :U 7 .l T 9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的 防震 标 准 设 计 是很 重 要 的 一环 。
0 引言
盈 江 县 又 发生 了里 氏 7 1 、. 大地 震 , 震 给人 类 社 会 带 来 . 级 5 8级 地
抗 2 0 我 国 四川 汶川 80级 大 地 震 以后 , 海 玉树 县 、 南 1 地震震级 与烈度 、 震设 防 目标 08年 . 青 云
地壳内部存在极大的能量, 地壳 中的岩层在这些 能量所产 生 灾难 , 造成不同程 度 的人 身伤亡和 经济损失 , 地震专家 对历次 地 的巨大作用下发生变形、 弯曲 、 褶皱 , 当最脆弱部分 的岩层 承受不 震的分析显示 , 地震 中人员伤亡 总数 的 9 %以上是 由房屋倒塌造 了这种作用力时 , 5 岩层就 开始断裂、 动 , 错 这种 运动传至 地面 , 就 成 的。如何防止或减少建筑物 由于地震而造成 的破坏 , 建筑结构 表 现 为地 震 。地 下岩 层 断 裂 和 错 动 的地 方 称 为 震 源 , 源 正 上方 震
完整的。由参数研究结果提出了更理想的设计规则 。A t sSr [ ] A W. E D Y Cnet t aso r kw r. s f ,y- 6 . H N R . ocnr e l d nb c o e i ado i k m kz ] aei 1研究 了集 中荷载 作用 下砌体 的强度 , s1 E 采用正 交各 向异 性单元模 型模拟墙 体行为 。考虑 了砌体 的材料非线性 变形特性 式的各 向异性屈服 ( 破坏 ) 曲面 。采用参量 分析 了加 载区长度与 总长度 比值 , 加载位置与墙端关系 , 墙体几何特性的影 响。 4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