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中考物理预测试卷修改

合集下载

河南中招物理试卷及答案

河南中招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选择题答案填在答案栏中。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现象。

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

4.图2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而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山;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5.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联连接的。

当用这个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氖管发光,若人体及氖管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mA。

6.图3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

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l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Pa。

7.图4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

8.如图5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

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

河南省2011届九年级物理中招临考猜题卷(五)

河南省2011届九年级物理中招临考猜题卷(五)

2011年某某中招临考猜题试卷物理(五)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2.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表_________的示数将变大(选填“V ”、“A ”或“A 1”)。

闭合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A 1示数差的比值将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节日夜晚燃放的礼花将夜空装点的绚丽多彩,虽然礼花绽放时声音和景象是同时发生的,但在远处观看往往总是先看到礼花绽放的景象后听到声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2可知,能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像,现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_____________W 。

5.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而发出的。

6.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是因为得 分 评卷人学校 班级 某某 考场 考号图1R 2 P AA 1SR 1V7.秋天早晨露水的生成是现象;冬天早晨霜的生成是现象;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白气”的生成是现象。

8.如图3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端为S极,条形磁铁的正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长度会_____________;再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弹簧长度会__________;(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201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现象.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图14.图2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图25.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 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联连接的.当用这个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氖管发光,若人体及氖管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则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mA.6.图3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 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 m2,当体重为440 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Pa.图3图47.图4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8.如图5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选填“纸内”或“纸外”)偏转.图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笔记本电脑外壳多采用优质的ABS工程塑料,这主要是利用了这种塑料的()A.硬度大B.磁性强C.密度大D.导电性好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中原福塔”——河南广播电视塔(图6)是世界上第一高钢塔.周日小李乘电梯登塔观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广播电视塔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B .宽大的塔基底座是为了减小塔对地面的压力C.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其动能转化为势能D.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的重力与他对电梯的压力是平衡力图612.下列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探究实例: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④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④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图714.如图8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图815.图9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电铃B.电饭锅C.电动机D.发电机图916.图10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 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图10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7.图11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图11图1218.如图12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9分)19.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和.图13(2)该晶体的熔点是℃.(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 min比最后2 min 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20.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图14 图15(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cm 3.(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 3.(4)在步骤C 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21.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1)图16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图16 (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x .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 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 x 的大小. ①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②简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i) ;(ii) .③R x =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五、综合应用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机的待机功率大约是5 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 h 电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状态.试问:(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实验次数1 2 3 U/V2.0 2.5 2.8 I/A0.22 0.25 0.26 R/Ω(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 ℃加热到40 ℃?若洋洋洗一次澡需要40 ℃的水20 kg,这些烧热的水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 ;② .23.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将一批建材运到10 m高的施工处,工人利用如图17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 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 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图17(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为加快施工进度,张师傅建议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人工提升建材.为了安全,改装后每次可吊起四箱建材,建材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4 m/s.仓库中现有两台电动机,型号分别为“220 V 0.8 kW”、“220 V 3 kW”,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哪台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参考答案1.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要知道物体之所以停止运动,不是因为不受力,而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2.液化扩散【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和分子运动.水蒸气是气态,水是液态,所以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液化过程.荷花的清香向四周飘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3.化学凸【解析】本题考查能量转化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工作的.4.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大气压【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和压强知识的实际应用.防滑踏垫的表面比较粗糙,所以它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因为吸盘里空气被压出,所以里面的气压比外界的大气压低,因此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产生较大压力的.5.串0.25【解析】本题考查测电笔的结构和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测电笔里接高阻值电阻是为了减小通过人体(测电笔)的电流,使电流对人体几乎不产生危害,因此高阻值电阻要和氖管串联.人体和氖管的电阻不计,所以通过测电笔的电流是I=U/R=220 V/(880×103Ω)=0.25×10-3 A=0.25 mA.6.6×105【解析】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依题意,压力F=G板+G人=40 N+440 N=480 N,所以p=F/S=480 N /(8×10-4 m2)=6×105 Pa.7.强 2【解析】本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时阻值变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增大.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衔铁被吸下与触点2接通,电控照相机电路接通,照相机可以工作.8.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纸外【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带负电荷,它的定向移动也能够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小磁针发生偏转.但是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和它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它形成的电流方向向左;因为电流形成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也改变;由题图知,此时小磁针的N极应该向纸外偏转.9.A【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属性及其应用.笔记本的外壳用优质ABS塑料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大,不容易变形,A对;笔记本外壳不能有磁性,因为磁性对笔记本的图像显示影响很大,B错;笔记本要轻便,所以它需要密度小的材料,C错;笔记本的外壳要是绝缘体,因为如果是导体,电路漏电时人就有可能触电,很危险,D错.10.C【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传声快,气体传声慢,A 错;“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B错;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C对;“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错.11.A【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广播、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A对;宽大的塔基底座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塔身对地面的压强,B错;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动能不变,是电能转化为电梯的重力势能,C错;小李匀速上升时,他的重力和他对电梯的压力二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事实上,他的重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错.12.B【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研究多因素问题都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多个单因素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所处的深度等有关,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多因素问题,所以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13.D【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题图中物距是24 cm,像距是16 cm,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典型的应用是照相机.14.B【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的综合题.某种材料制成的小球漂浮在甲液体中,如果它是实心的则密度一定小于液体的密度,但是因为它是空心的无法判断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A错;空心球在乙液体中下沉,其空心时的密度都比乙液体的密度大,所以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对;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球在乙液体中下沉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而同一球的重力不变,所以综合分析可知空心球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C、D错.15.D【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分析和应用.动圈式话筒是因为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它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应用同一原理工作的还有发电机等.16.C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图像信息的提取.由题图可得:甲的电阻是R甲=U甲/I甲=3.0 V/0.6 A=5 Ω,乙的电阻是R乙=U乙/I乙=3.0 V/0.3 A=10 Ω,所以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一半,A错;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甲、乙的电流一样大,B错;根据U=IR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而乙的阻值是甲的2倍,所以加在乙两端的电压是甲的2倍,C对;根据P=I2R可得串联电路的电功率也与电阻成正比,所以乙的电功率是甲的2倍,D错.17.如答图1所示.【解析】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是平衡力,这两个力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的大小相等,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答图1答图218.如答图2所示.【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灯S的像S'(过S做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到S',使S'和S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然后连接S'A,则这条线在平面镜正面(右边)的部分就是反射光线,它和平面镜的交点就是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作出入射光线就可以完成作图.19.(1)试管不接触烧杯底(1分)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浸没在水中(1分)(2)0(1分)(3)弱(1分)【解析】(1)水的深度要适当主要是为了保证试管中的晶体能够均匀受热,一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因为试管接触烧杯底会导致靠近试管底的晶体受热比其他地方多(快);二是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浸没在水中,因为如果有一部分没有浸没,则这部分受热很少(慢).(2)因为该晶体在0 ℃时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它的熔点.(3)相同质量的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而固态上升的温度多,即Δt大,根据c=Q/(mΔt),这种物质在固态时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20.(每空1分,共6分)(1)零刻度平衡螺母147.6(2)60(3)2.46(4)小【解析】本题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和密度的测量.(1)使用天平前要先调节天平: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所以小颗粒的质量是100 g+20 g+20 g+5 g+2.6g=147.6 g.(2)因为细铁砂的体积是100 cm3,铁砂和小颗粒的总体积是160 cm3,所以小颗粒的体积是60 cm3.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由题图B读出小颗粒的体积,因为小颗粒中间有比较大的空隙.(3)ρ=m/V=147.6 g /60 cm3=2.46 g/cm3.(4)如果摇动不充分,中间有空隙,会导致小颗粒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而质量是准确的,根据ρ=m/V 计算的密度就偏小.21.(1)如答图3所示.(2分)(2)①10(1分)②温度(1分)(3)①如答图4所示.(2分)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1分)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分)③U-U0R0(1分)U0答图3 答图4【解析】(1)实验中电压表要和小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接线时要一上一下.(2)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是额定电压2.5 V,由题表知,相应的电流是0.25 A,所以其电阻是R=U/I=2.5V/0.25 A=10 Ω.②灯泡的电阻之所以变化,是电压不同时灯泡的电功率不同、亮度不同,导致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3)①没有电流表我们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而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来设计实验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②由答图4可知当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已知电阻串联,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 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时只有已知电阻接入电路,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电源电压U,由此可得它们串联时加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U-U 0.③由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可得:U 0R 0=U x R x =U -U 0R x ,解得R x =U-U 0U 0R 0. 22.(1)浪费的电能为:W=Pt=5 W×(24-4)×3 600 s×30=1.08×107 J(2分)(2)由题意可得:Q=W由Q=cm(t-t 0)可得热水的质量为:m=Q c(t -t 0)= 1.08×107J 4.2×103J/(kg·℃)×(40−15)℃=103 kg(3分) 可供洋洋洗澡的次数为:n=103 kg 20 kg≈5(1分) (3)①尽量减少待机时间 ②看电视时调小音量 ③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任选两条作答,合理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电能和比热容的计算和节约用电.(1)已知待机的电功率和待机的时间可以根据W=Pt 计算出待机消耗的电能,也就是浪费的电能.要注意的是,每天待机的时间就是一整天(24 h)减去看电视用的时间.(2)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加热的水的质量为m=Q c(t -t 0),这里要注意公式的变形应用;另外计算洗澡的次数应该用去尾法.(3)降低电视机的耗能可以分别从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减少电视机的电功率、减少待机时间三个方面考虑.23.(1)有用功W 有用=Gh=400 N×10 m=4 000 J(1分)额外功W额外=G动h=100 N×10 m=1 000 J(1分)(2)总功W总=W有用+W额外=4 000 J +1 000 J =5 000 N(1分)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4 000 J5 000 J×100% =80%(2分)(3)提升四箱建材的总功W'总=W'有用+W额外=4 000 J×4 +1 000 J=17 000 J(1分)将货物匀速提升10 m高度需要的时间t=s/v=10 m/(0.4 m/s)=25 s(1分)提升四箱建材的总功率P=W'总/t=17 000 J /25 s =680 W=0.68 kW(1分)故应选用型号为“220 V0.8 kW”的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1分)【解析】这是一道以机械功和机械效率为主体的力学综合计算题.(1)有用功可以直接用W有用=Gh计算;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可以认为额外功就是使动滑轮上升需要做的功,因此额外功可以用W额外=G动h计算.(2)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这都是基本计算,要熟练掌握.(3)要选择合理的配置,需要先计算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机械功率,再选择功率稍微比它大点的电动机就行了.关于机械功率的计算,可以先计算出总功(注意计算总功时有用功是一箱时的4倍,但是动滑轮没有变所以额外功不变)和时间再根据P=W/t 计算功率;也可以先根据F=(G+G动)/2计算出拉力,再用P=Fv计算出功率,当然要注意这里的v是拉力移动的速度,它是重物上升速度的2倍.。

河南中招历考试物理试题分析word版本

河南中招历考试物理试题分析word版本

2011年中招物理试卷分析今年的中招考试物理试卷,从总体来说“难易适中,稳中有变,在命题过程中注重了体现试卷的义务教育“水平检测性”和“选拔性”的双重功能。

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的教案实际,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

对初中物理教案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试卷的考查目标上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认知层次的把握,将了解、认识、理解的层次体现在不同的试卷之中。

能够很好的真实反映考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是一份质量不错的试卷。

”。

从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题目同去年相比,难易程度差不多。

但也出现了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实验题21题第三问;综合应用题23题第三问】。

从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和总体结构来看,今年的试卷设计理念继承了去年的思路,内容上有一处出现超纲知识点【填空题8题第二空】,题型结构仍为常规的5种题型。

这些都是“稳”的一面。

试卷中的“变”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考查知识点更加贴近实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如试卷中出现的中原福塔、街道上的“电子眼”摄像头等内容,在今年的填空、选择题中均有体现。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观察、思考,能从生活现象中,自觉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和解决。

第二,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细心程度。

今年的物理题也出现几个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考生平时细心、考试认真读题,还是能拿下来的。

比如实验题中的“适度”两个字,如果考生不注意便容易失分;还有填空题最后一题,考查“负电子移动方向相反”这个知识点,但留心的学生会发现,这其实是书本上“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的改编,区别就在试卷用文字表述出来了。

考生在今年的考试中若想拿高分,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细心审题,抓好关键词,并善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河南省中考物理最后20天押题试卷(四)

河南省中考物理最后20天押题试卷(四)

2011年河南中招物理最后20天押题试卷(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在物理学中,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理量。

比较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时,需要引入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需要引入 。

2.如图1所示,过年放鞭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今年临近过年时,小英买了各种爆竹、烟花。

她注意到郑州市对燃放有时间的规定,请你说出无节制放炮的危害 。

爸爸告诉小英,炮纸里装有硝、硫磺、炭粉,点燃时可引起 振动发出巨大的声音。

3.一滴水滴在平铺的塑料纸上,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了,水珠起_____________ 作用。

4.如图2,用手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2cm 2,木块与墙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手指对木块的压强为1.5×105Pa 压力为 ,压强为 。

5.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电表的表盘.识可知,该电表使用前也需校零、观察并明确量程和 ;图中示数是 .6.中、高考考场为了杜绝利用无线通讯设施进行舞弊,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屏蔽__________波的传递。

7.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 ,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50A ,线圈电阻为0.4Ω,则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kW 。

8.冰壶是以三人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

当投掷手将冰壶投出后,冰壶向前运动时,同队有两名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运行的前方用力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壶溜进营垒或接近营垒。

请你根据上述描述,提出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系的两个问题并做出解答。

(1) 。

图3(2)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A.厦门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温度 D.健康成年人的温度 10.图4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1.某同学家里安装了漏电保护器,铭牌如图5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漏电电流大于30mA ,保护器会在0.1s 之内切断电源B.漏电持续时间超过0.1s 时保护器才能动作C.当漏电电流达到15mA 时就能起到保护作用D.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V 或漏电电流大于20A 时,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图512.小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C.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13.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本题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

力和运动的关系是:物体的受力状态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为零,相当于不受力),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不为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速度变化或方向变化、或速度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改变。

2.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现象。

本题考点:物态变化和分子动理论。

解析:本题巧妙地设置情景,考查物态变化和分子运动论的知识。

露珠是液态的,它要么有固态变化而来,要么有气态变化而来。

显然是有气态变化来的,因为夏天荷叶生长的地方不存在固态的冰或雪,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荷叶的清香是荷叶中的香味分子发生无规则运动跑到空气中,即发生了扩散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对此情景,有的同学会答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甚至有疑问,“难道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吗”?扩散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但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有时回答“扩散现象”(如本题),有时回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合适。

扩散现象是宏观的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要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答案。

答案:液化;扩散。

3.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

本题考点:能量的转化和透镜的性质。

解析:光伏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用电器工作,用电器再把电能转化为其他能量。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分)(2011•河南)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河南)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3.(2分)(2011•河南)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所示.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凹”或“凸”).4.(2分)(2011•河南)右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大气压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5.(2分)(2011•河南)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串联连接的.当用这个进行求解即可.6.(1分)(2011•河南)右图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P=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强(选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2(选填“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8.(2分)(2011•河南)如图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纸外(选填“纸内”或”纸外”)偏转.面的答案栏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④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均采用了“控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14.(2分)(2011•河南)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10==;=17.(2分)(2012•毕节地区)右图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9分)19.(4分)(2011•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和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2)该晶体的熔点是0℃.(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选填“强”或“弱”)造成的.20.(6分)(2011•河南)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2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147.6 g.(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70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 2.1g/cm3.=≈=(1)右图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0Ω.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阴值R x.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 x的大小.①请把你设计的电路电路图在虚线框内.②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i)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a端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ii)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b端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0;③R x=(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计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R=器电流相等,所以③五、综合应用题(第盟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8分)(2011•河南)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机的侍机功辜大约是5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h电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态.试问:(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40℃?若洋洋洗一次澡需要40℃的水20kg.这些烧热的水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尽量减少待机时间;n=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为加快施工进度,张师傅建议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入提升建材.为了安全,改装后每次可吊起四箱建材,建材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4m/s.仓库中现有两台电动机,型号分别为“220V 0.8kW”、“220V 3kW”,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哪台电动机才能使配置更为合理.P=×100%===25s=。

河南中招物理历年考试分析

河南中招物理历年考试分析

基础中见能力平稳中显创新——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201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试题地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探究性和导向性地命题原则,全卷重在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地理解水平;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地能力,进行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地能力;考查学生关于物理、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地观念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地认识与体验,彰显学科特色.试题稳中有新,难度适宜,语言精炼,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浮现师生探索地足迹,情景、意境和谐交融,细细品味,是那样地亲切、流畅、自然、厚重,显示出我省命题组地匠心独运和雄厚实力.从这个角度看,河南地初中物理教师值得欣慰,中原大地地考生值得庆幸.在一遍又一遍地欣赏浏览中,省中考物理命题地特点在我们眼前逐渐变得明晰起来.一、试题紧扣课程标准、教材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试题灵活多样地考查了初中物理课程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和教材所呈现地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考查内容围绕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覆盖了内容标准中地所有二级主题和70%以上地三级条目,充分体现出基础性.许多试题取材于不同版本地教材,又有别于教材,这样可以引导教师在平时地教学活动中注意学习各种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纵观全卷,试题地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内容比例、试题难度以及主要命题素材等,都紧扣2011年河南省《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有利于师生准确把握命题方向,避免教师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无目地地泛化,避免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机械地重复性训练,提高学习地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学生地课业负担,有利于提高学生地合格率.以下是今年我省中考物理试卷地基本结构和对五类题型试题特点地简单分析.(一)试卷基本结构序号题型题量分/题分值比例一填空题8每空1分1420%二选择题8每题2分1622.9%三作图题2每题2分4 5.7%四实验探究题34分、6分和9分1927.1%五综合应用题28分和9分1724.3%全卷共五大题23个小题,阅读量与去年相当,2300字左右,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地比例:若按“自然现象”来分,电学28分,占40%;力学25分,占36%;热学10分,光学5分,声学2分,三者共17分,占24%.其中(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占36分,九年级占34分.电学和力学部分仍然是中考地第一梯队,热学部分是第二梯队,再次是光学和声学部分.整卷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地教学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好地导向作用.全卷难度系数为0.61,所抽取地90份样本试卷中没有满分.(二)五类题型试题分析1.填空题难易度题号中考知识板块考查知识点试题地背景素材知识模块难中易1运动和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科学家地名字及其做出地与初中物理知识相关地科学贡献.力学 √2物态变化内能液化 扩散荷叶上地露珠、荷花地清香.热学 √√3能量与能源光现象能量转化 凸透镜地应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地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电学光学 √ √4压强增大摩擦地方法大气压强地应用浴室防滑踏垫正、反两面设计地特点:仿草坪式、小吸盘.力学 √ 5家庭电路欧姆定律测电笔 串联电路欧姆定律用测电笔测家庭电路地火线.电学 √√6压强用压强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倍受青少年青睐地滑板.力学 √ 7电路 欧姆定律 电与磁半导体特点 串联电路 欧姆定律 电磁铁“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工作原理地探究(科学探究).电学 √8电路 电与磁电流 奥斯特实验电流概念和奥斯特实验.(科学探究)电学√ 填空题特点:(1)知识模块权重:涉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地10个知识板块中地15个知识点.若按“自然现象”来分,电学7分,力学4分,热学2分,光学1分.其中,八年级6分,九年级8分.(2)从不同知识板块、定性与定量、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地认知和了解以及运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简单地分析、解释、推理和计算能力.(3)考查内容地难易设置:起点低,坡度缓,不偏不怪,入手容易,以易和中等难度地试题为主.(4)各种背景信息材料学生相对熟悉,生活气息浓郁,充满地方特色,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地理念和人文关怀.题干设置,长度不大,内容没有难以理解地图和语境,但解答必须准确、简洁、切合题意.(5)第8小题地出现值得我们深思,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地教学,反思昔日有关电流概念和奥斯特实验地教学,且不可轻易放过,要细细地品味琢磨,从中发掘教学地增长点,并由此联想、扩展至类似地目标点.2.选择题难易度题号中考知识板块考查地知识点及背景素材知识模块难中易9质量和密度物质属性:硬度、磁性、密度、导电性——笔记本电脑外壳所采用地优质ABS 工程塑料.力学电学 √10声现象声音地传播、声能、响度、噪声——声速与介质地关系、“闻其声知其人”、超声波地应用(碎石)、市区“禁鸣喇叭”.声学 √11电与磁、压强、运动和力、机械能电磁波、压力与压强、平衡力、动能大小地决定因素、动能与势能地相互转化——广播电视塔、宽大地塔基底座、匀速上升地电梯.电学力学 √12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法)探究“杠杆地平衡条件”、 探究“液体内部地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 (辨析物理研究方法)力学电学√ 13光现象辨析放大镜、近视镜、投影仪、照相机成像原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示意图.(比较法与科学探究)光学 √14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地浮沉条件——空心球在甲、乙液体中地浮沉,判断球与液体密度地大小;比较球在两种液体中受到地浮力大小.(控制变量法地力学√运用)15电与磁电磁感应现象、电磁铁、电流热效应、电动机工作原理——动圈式话筒地构造示意图,判断电铃、电饭锅、电动机、发电机中谁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电学√16欧姆定律、电功率比较串联地甲、乙两电阻地阻值、电流、电压、电功率地大小——甲、乙两电阻地电流与电压关系地图像.电学√ 选择题特点:(1)知识模块权重:涉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地12个知识板块中地35个知识点(包括科学探究地教学要求).其中电学7分,力学5分,光学2分,声学2分.若按年级分,八年级9分,九年级7分.(2)考查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初中阶段地重要物理知识.整体布局基本上是由易、中、难按比例搭配而成,而且几乎每道题都至少考查了两个以上地知识点,或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设问,或把似是而非地陈述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辨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信息量大,综合性强.(3)部分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地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不露声色地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元素,例如第10题地市区“禁鸣喇叭”和第11题地世界上第一高钢塔——“中原福塔”.(4)第12题通过初中物理中地几个探究实例,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地理解程度,体现了对初高中物理研究方法地关注.(5)第14题和第16题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识图,从插图或物理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因果推理,要求较高,体现了能力立意.与2010年一样,再一次体现了对初高中物理图像教学衔接地关注.3.作图题难易度题号中考知识板块考查知识点背景素材与试题特点知识模块难中易17力、运动和力重力、弹力、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受力示意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地茶杯.初高中物体受力分析教学地衔接点.力学 √18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光地反射光路图.题设新颖,一石二鸟.学校楼梯拐角处墙上地平面镜地作用:整理仪容和楼道照明.初高中几何光学教学地衔接点.光学√作图题特点:(1)知识模块权重:涉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地3个知识板块中地7个知识点.其中力学、光学各2分.均为八年级教材内容.(2)延续了2010年作图题地风格,试题立意新颖,背景素材生活化、情景化,注重知识地实际应用和分析理解.(3)试题考查了与图形有关地力学、光学概念和规律,考查了用图形和图线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地方法,考查了作图过程中学生地思维轨迹,考查了学生对作图规则掌握地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4)第18题需要综合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光地反射光路图,令部分考生始料不及,同时由于要求理解和处理情境地能力较高,因此难度稍显大了些.4. 实验探究题难易度题号中考知识板块考查知识点背景素材知识模块难中易19物态变化内能比热容、实验操作、熔点.“探究晶体地熔化规律”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数据.热学③① ②20质量密度天平和量筒地使用与读数、密度地计算、对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地差异地推断.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地固体小颗粒物质地密度.力学(2)(3) (1)(4)21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实物图地连接、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地因素、设计电路图、表述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地方法步骤.实验和探究相结合,操作和分析相结合;从“测量小灯泡地电阻”实验到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电学(3)①② (2)(1) 实验探究题特点:(1) 知识模块权重:涉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地5个知识板块中地16个知识点.其中热学4分,力学6分,电学9分.八年级教材内容9分,九年级10分.(2)试题考查地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有所创新和延伸,重在考查学生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地能力,而且对考生是否真地做过实验,起到了“试金石”地作用,较好地体现了试卷地选拔功能.(3)突出对实验思想方法地考查,精心考虑试题地呈现方式,体现了思维地阶梯性和深刻性,问题设置贴近学生认知发展区,表述自然流畅.(4)试卷对实验方法地考查,注意把实验思想隐藏于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分析论证等环节之中,避免考查出现方式机械化和直白化.例如第19题和第21题地“表格法”与“水浴法”,第20题和第21题地间接测量法与因果推理法,以及第21题地控制变量法地考查都巧妙地渗透在实验过程中地不同环节.(5)突出对科学探究核心要素地考查.例如第19题对某晶体物质不同状态下地吸热能力地分析判断,十分巧妙地考查了比热容地概念,第20题对某固体颗粒物质密度地测量值与真实值大小地推理分析,第21题地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地理论推导等,都对科学探究地分析论证要素进行了考查.尤其是第21题还对探究方案地改进和进行实验时地方法步骤等核心要素进行了考查.(6)第21题地(3)②内容新颖,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该题要求“简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地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没有明确要求写出具体地实验方法步骤,而参考答案却给出了方法步骤,由于题意不十分明朗,这在无意中给考生地答题带来了不应有地障碍,同时也给阅卷带来了困惑.第19题地参考答案认为试管中晶体部分应完全浸没在水中,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浸没”,这就意味着晶体部分被液体团团围住,二是既然是浸没就没有必要附加“完全”二字予以强调,以上质疑是否正确,还望专家指正.5.综合应用题难易度题号中考知识板块考查知识点背景素材知识模块难中易22电功率、内能、能量与能源.科学探究运用电功率定义式计算电功(浪费地电能)、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计算被加热地水地质量、节约能源地意识.待机状态下地电视机地能量消耗;如何降低彩电地电能消耗.(结论开放)电学热学(2)(1) (3)23功和功率物体地运动能量与能源科学探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时间、功率等地计算;电动机功率地匹配.能从能量地转化和转移角度进一步认识效率使用人力或电动机通过滑轮组将建材运往施工处.(过程开放)力学电学 (3)(2)(1) 综合应用题特点:(1)知识模块权重:涉及《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地6个知识板块中地11个知识点.其中热学4分,电学5分,力学8分.八年级8分,九年级9分.(2)全面考查了考生地审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查全面,对学生要求较高.(3)注重联系学生地生活实际,注重学科知识地内在联系和整合.两道综合应用题都设计了多个问题,而且问题环环相扣,前者是后者地铺垫,而后者是前者地延伸,有利于考生拾级而上和各类学生地正常发挥,增强了试卷地区分度.特别是第23题既有让考生一目了然地简单问题,又有需考生剥丝抽茧地“复杂”问题.既要求考生有扎实地基础知识,又要求考生有分析、推理和思辨地能力,能有效地区分考生地物理素养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地选拔.(4)注意把考生物理思维与计算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有利于为初高中物理教学地衔接奠定基础.计算地过程相对简单,计算中地数值运算也不复杂,但计算过程中蕴含一定物理思维要求,基本上实现和达到了对考生基本计算能力地考查,同时也是对考生地基本技能、心理素质地一次很好地检验.(5)第23题地第(3)问是关于电动机合理配置地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知识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后作出决策,而究竟选择比较哪一个物理量地问题具有一定地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地发展,给考生一个更广阔地能力展现地空间.电动机地匹配问题,既可以通过比较“功率”地方法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功”地方法来判断,还可以通过比较“效率”地方法来判断.试题还不露声色地渗透了“节能”与“合理利用资源”意识地启迪与教育.二、注重考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地分析,突出科学探究.实验探究作为初中物理教学地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也是今年试卷考查地核心能力之一.试卷以教材中地实验为基础,一是重点考查了学生地实验操作过程.如第19题探究晶体熔化实验中如何正确运用“水浴法”对晶体进行加热,试管在水中地深度怎样才算“适当”,就是一个非常好且令人预想不到地考点;二是考查实验现象地分析.如第22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对灯泡电阻变化地原因进行分析,第13题对插图所呈现地凸透镜成像原理地分析,以及这一原理在何种光学器材中得到运用地分析,第14题围绕空心小球地浮沉进行地一系列分析等.既考查了教学中是否进行了类似地探究实验,又考查了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地能力;三是注重科学探究方法地创新性.如第20题将密度地测量置于一个真实地情景中,引导学生利用“间接测量”法,测出了看似难以测量地“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地固体小颗粒地体积,突出了科学探究方法地创新性;四是变换角度和情景考查学生熟悉地实验.如第21题,在学生所熟悉地“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地基础上,创设新地情境,提出新地问题,让学生在撤去电流表,且不得改动电压表地位置及其连线”等“苛刻” 地条件下,设计实验方案,利用电压表测出滑动变阻器地最大阻值,试题立意新,考查地问题真实,也是教学中容易忽视地问题.总之,试题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知识迁移地能力、实验地体验性等各个层面目标地考查,目地在于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经历了实验探究过程,是否真正有切身地实验体验.三、主干知识突出,主题内容鲜明.试题能牢牢把握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地重点内容,突出知识结构中地主体,命题方向明确,能站在整个初中物理知识总体框架地知识高度来科学调配考查内容.例如力学和电学以及能量地内容占了全卷地76%,对不同地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电和磁、能量地转化、机械能、内能、能量守恒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对于平时教学中关注较少地知识点也有所涉及,例如:乐音地三要素、电磁波、物质地属性(硬度、热敏电阻地导电性)等.四、注重考查实际问题地解决,突出知识应用.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应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物理地基本要求,也是我省中考考查地核心能力之一.试卷加大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地认识理解程度地考查力度,加大了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能力地考查力度,突出知识地应用.几乎每道试题都涉及到对有关物理状态、物理情景或物理过程地理解,只有在正确理解题意地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地思路和选择恰当地方法.很多考生在物理学科上地失利,很大程度上就出在审查题目、理解题意地全面性与深刻性上出现了失误.如第7题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地理解;第8题通过飞过小磁针上方地电子考查学生对电流地形成、电流地方向与奥斯特实验地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根据已知地电流方向和小磁针地指向,判断在已知电子流方向地情况下,小磁针北极地指向,考查了学生地抽象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第23题以电动机代替人力提升建材为问题背景,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地问题中是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电动机,这是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地一个非常好地问题情景.五、试题情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突出“STS”.“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地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在试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试题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地情景,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地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我们生活中常听、常见地事物或现象较多地出现在试题中,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处理问题地能力.如第2题中荷叶上地晶莹露珠与荷花飘香,第3题高速公路上地视频监控器,第4题地浴室防滑踏垫,第5题地用测电笔测火线时通过人体地电流,第6题地滑板女孩,第7题地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第9题笔记本电脑外壳地工程塑料,第11题地“中原福塔”,第13题中地各种光学器材,第15题地动圈式话筒,第18题学校楼梯拐角处墙壁上用来“整理仪容和照明”地平面镜,第22题从待机地彩电到洋洋地洗澡,第23题新农村建设地工地等试题素材和情景,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物理学科“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最后改变生活”地学科特点.试卷没有刻意去涉及当前地所谓社会、生活热点问题,而是通过我省地科技带来地变化渗透三维目标,对学生今后地学习具有很好地导向作用.毋庸置疑,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融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自然社会、人文精神等进行命题将继续是2012年物理中考地趋势.六、注重考查物理思维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地能力.具有良好地物理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学生进入高中进一步学好物理地基础,由于初中物理大都从简单现象开始,学生地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多,而高中更注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本次命题注重了这方面地导向作用,加强了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地考查.如第22题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地问题,需要学生深刻理解部分电路地欧姆定律,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地特点;该题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和物理规律进行推导,得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地表达式,这些知识和能力都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地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地缜密性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能力.第16题电流与电压关系地图像,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解决问题地能力,并试图引导初中物理教学为高中图像教学打下必要地基础.第17题要求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地茶杯受力示意图,而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弄清楚地.此外,试卷还加强了包括基本计算在内地运用数学工具能力地考查,所设置地5、6、16、20、21、22、23等七道题都涉及了计算或说理,基本涵盖了初中物理教学所涉及地各种类型地计算.可以说,本试卷以试题为载体,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注重了初高中物理学习地衔接,对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地研究有较好地促进作用.纵观这份考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地理念,并有一定地区分度,高质量地为2011年中考物理画上了圆满地句号.七、考生卷面出现地主要问题及思考1.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地认识与理解模糊混乱.例如:部分学生仍然认为力是“决定”、“保持”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认为露珠地形成是一种“凝结”或“升华”现象;认为荷花清香地弥漫是由于分子地“发散”或“散发”地缘故;认为给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地过程;认为监控摄像头地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认为浴室防滑踏垫背面有许多小吸盘是利用“增大接触面面积”(或利用“减小接触面面积”或利用“摩擦”或利用“重力”或利用“压强”)来产生较大地压力;认为测电笔与人体构成地电流路径中地电流I=R/U=880kΩ/220V=4mA;认为电磁铁地磁性因电路中电流地改变而变“大”;认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这一推测地依据是“电子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甚至认为是依据了“电动机原理”、“电磁感应原理”;认为宽大地塔基底座是为了减小塔对地面地压力;在对小李进行受力分析时,不会运用“隔离法”进行分析,认为小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地重力与他对电梯地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他地动能转化为势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物理预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5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2010年2月6日郑(州)——西(安)的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后,G2003从郑州到西安的乘车时间仅为
1小时48分,若郑州到西安距离为505km ,则高铁的平均时速可达到_______。

2.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外观颜色是典型的中国红,我们之所以看到红色是由 决定的。

3.烧菜时,能闻到菜肴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 .湿毛巾变干是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4.一辆太阳能汽车的顶部装有由硅晶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 能。

你认为太阳能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相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说出一点即可)。

5.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1所示。

请根据图像判断,当导体电阻为60Ω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

6.下面是某同学家本月的电费单据,据此单据你可以得到
哪些数据信息(说出两点)。

(1) ; (2) 。

7.干净的塑料杯中倒入雪碧后,饮料中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小气泡。

将几粒葡萄干加入饮料中,葡萄干沉入杯底。

不久,有些葡萄干由于吸附了足够多的小气泡,使得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而上升;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

8.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电磁感应实验后,小杨同学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线圈不动,磁体相对于线圈运动是否也会产生电流?于是他找来线圈、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和一些导线开始探究。

当他把条形磁铁插入线圈的瞬间,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如图2所示),实验成功了!小杨又想:在这个实验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针对小杨的问题提出一个猜想。

猜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9.国家康居工程的实行过程中,为了住宅建设讲究居住空间的人性化,建筑师采用双层真空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防止光污染
B .隔热效果差
C .防止噪声污染
D .防止电磁波辐射 10.宇宙飞船在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

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象在地面上一样进行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
C .有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D .用弹簧秤测物重
11.如图3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 .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

12.小明家新买一规格为“800”W 一壶水总比早晨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晚间电热水壶两端电压低于早晨电热水壶两端电压
B .晚间大气压升高,水的涨点升高,需要的热量比早晨高
C .晚间环境温度比早晨温度偏低
D .晚间烧水的热量散失比早晨多 13.下列估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100W
B. 学生实验用的一根铜导线的电阻约50Ω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
D. 中学生登上一层楼做功约1500J
14.如图4所示,电池组电压一定。

关于电路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小
C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大
D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15
明:若人穿胶底鞋站在地上,完全干燥时,手与地之间的身体电阻约为800k Ω,而在手出汗或潮湿时,则约为10k Ω,若在手与地之间加上220V 的电压,则后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值约是前一种情况的
A.40倍
B.80倍
C.220倍
D.800倍
16.如图5所示,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使硬棒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棒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由θ增大到θ/
的过程中
A.拉力F 不变,F 的力臂变小
B.拉力F 不变,F 的力臂变大
C.重力G 不变,G 的力臂变小
D.重力G 不变,G 的力臂变大 17 A .光电池和VCD 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B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 .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18.小明同学在物理实验活动中,设计了图6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 ´是滑动变阻器,R 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

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9.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

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

请你在图7线框内画出与此相关的光路图
20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

试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用适当的元件符号,在图8中画出台灯工作原理的简单电路,并正确连在火线和零线上。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4分,第22题7分,第23题7分,共18分)
2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请你读出图9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 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
22.在“探究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重为G ,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

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
(1)小明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
图10 于 ;
(2)接着,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或四个钩码,重复步骤(1),分别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2和F 3,发现F 3>F 2>F 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下钩码,他又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按步骤(1)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请你帮他完成:
(1)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 闭合开关前一个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动了一下,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
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10(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入
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
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其实验方案与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示数如图10(乙)所示,你认为这个实验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4题8分,第25题8分,共16分) 24.小明利用标有 “6V 6W ”的灯泡L 1和“6V 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 1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多少A ?(2)如图11甲所示: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图11乙所示电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A ?电源的电压是多少?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

12
25.把一个长30cm 、宽20cm 、高100cm 的长方体物体竖起放在地面上,如图12所示,
已知此物体密度为2g/cm 3,g=10N/kg 。

⑴求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⑵若某工人在高1m ,长2m 的斜面上,以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00N 的拉力把物体匀速拉上斜面,如图12所示,则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工人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图11甲 图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