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龙江剧

合集下载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龙江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省盐城市龙江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龙江剧中,行当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是角色的基础,扮演者通过行当的表现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特点。

对于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需要深入了解该剧种的特点和传统,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通常是由剧团的导演和演员共同合作进行的。

导演需要根据剧本和角色的性格特点,为每个角色设计相应的行当。

行当的创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剧情是角色行当创建的基础,导演需要深入研究剧本,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包括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经历等,以便为他们设计相应的行当。

正派角色可以通过娴熟的舞台动作和规范的表演来展现正气和高尚的品质,而反派角色可以通过狡猾的动作和独特的表演手法来展示他们的狡诈和阴险。

其次是根据剧种的传统和规范进行补充。

龙江剧有着独特的表演规范和特点,演员需要掌握这些规范,并在行当中进行运用。

导演可以根据剧种的传统,为每个角色的行当添加一些特有的表演动作和技巧,以增强角色的形象和魅力。

龙江剧中有许多特殊的身段、腿法和手法,演员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为角色的行当增添独特的韵味。

创新也是行当完善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的行当可能显得陈旧和不合时宜。

在保持传统基础的前提下,导演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和改良,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和技巧,使角色的行当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时代感。

除了导演的努力,演员的扮演也是行当完善的关键。

演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掌握每个角色的行当,并且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剧中的舞台动作和表演技巧,还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自身的表演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演员和行当相互契合,才能够真正地把角色形象展现出来。

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

由《木兰马旭》龙江剧——分析龙江剧当地特色及传承发展

由《木兰马旭》龙江剧——分析龙江剧当地特色及传承发展

由《木兰马旭》龙江剧——分析龙江剧当地特色及传承发展摘要:龙江剧,黑龙江省的传统地方戏曲之一、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传统戏曲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关于戏曲传承的种种问题。

龙江剧也面临着这种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顺从时代发展,跟随着大众潮流,结合当代所需。

创新出时代需要、观众需要、戏种需要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贴近时代精神的优秀创新剧种。

关键词:龙江剧木兰马旭建党百年一、说唱艺术与龙江剧(一)说唱艺术说唱艺术又称为曲艺,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说唱艺术分为四类,这四类分别是牌子曲类、弹词类、鼓词类、琴书类。

东北三省的二人转、龙江剧等东北地方戏曲被归为说唱艺术的牌子曲类。

(二)龙江剧龙江剧,黑龙江省的传统地方戏曲之一、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

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省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大秧歌和东北民间舞蹈,结合黑龙江当地特色,来源于二人转、拉场戏、借鉴和吸收东北民间音乐,龙江剧在此基础上此诞生。

二、龙江剧历史发展与现代传承(一)历史发展龙江剧的发展可以大概以三个阶段来划分。

分别为1959年——1978年“创立和初期发展时期”1978年——1990年“摸索时期”1991年——现今“收获和持续发展”1959年——1978年“创立和初期发展时期”东北二人转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分为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

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对其东北二人转原来的“拉场戏”进行改革、有意创建出一种新的剧种。

1958年,周恩来总理所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的精神指导作为基础研究的根据,开始以其精神指为基础的新戏种的初步创作,1959年成立了黑龙江新剧种,正式定名为“龙江剧”。

1960年新剧种队改变建制,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

在同年7月,创立了两部并实验性演出了《寒江关》与《五姑娘》两部龙江剧。

龙江剧丑角艺术的渊源

龙江剧丑角艺术的渊源

2019-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龙江剧丑角艺术的渊源吴功明(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龙江剧的丑角艺术与二人转丑角艺术的木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戏曲表演艺术;后者属于曲艺表演艺术。

也就是说,龙江剧丑角表演艺术要在二人转丑角表演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重组,使之提高、升华为更高层面的戏曲化的丑角表演艺术,把二人转中丑角一般化的表演动作,打造成为规范化的戏曲“程式动作”。

关键词:龙江剧;丑角;表演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54-01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是黑龙江汉族地方戏曲之一。

龙江剧具有非凡的艺术特色,在黑龙江的地域文化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手绢功是龙江剧表演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程式动作,来自于二人转,但又有新的发展。

龙江剧丑角的表演艺术也来源于其他各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

仅仅依靠二人转与拉场戏丑角的表演艺术,显然还比较狭窄单薄,龙江剧的丑角表演艺术广收博采,多方吸纳各种戏曲剧种丑角表演艺术的精华,用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使龙江剧的丑角表演艺术羽翼丰满,并自成一家。

龙江剧的丑角表演艺术,广泛吸纳了其他各种艺术的精华,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例如在龙江剧《收亲记》、《姑婚前后》中,都运用了影视艺术中的慢镜头”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慢动作舞”,令人耳目一新,也增强了龙江剧丑角表演艺术的美感。

例如龙江剧《良亲国戚》中的文丑白忙的一段念白:堵爷哭,我哭,老爷笑,我笑,老爷倒,给一脚,老爷忙来到。

”就吸收了京剧念白“扑灯峨”和评剧念白数板”的表演程式。

在吸收其他各戏曲剧种丑角表演艺术精华时,龙江剧的丑角表演艺术注意在演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

例如龙江剧叙锁门峥中的武丑土凯在第一场中下山立榜的一组形体表演动作“撕边”中,‘圆场”急上,以貂贤榜遮面亮相。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2019-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张丽宏(肇源县龙江剧艺术中心,黑龙江肇源166500)摘要:龙江剧的人物是东北化的,龙江剧的程式是“二人转”化的,龙江剧的“土”味沁透了整个表演,正是这种“土”味让龙江百姓感到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是二人转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手段与中国戏曲的诗、歌、曲、舞、杂的综合性在龙江剧表演中的结合,形成了龙江剧特有的表演体系。

吸收了二人转非戏曲、非说唱第三体的表现灵活性、善于“剖析”人物内心感受的优势,呈现龙江剧人物情感变换与过渡的过程,甚至将二人转表演中的意象化倾向渗透在龙江剧的表演中,使人物的塑造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挖掘人物行为的思想根源和动机。

关键词:龙江剧;角色;二人转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61-01龙江剧始终坚持戏剧表演的角色体系、表演程式、虚拟化的特征,在此方面二人转没有给它提供可借鉴的因素,只有虚心向有影响、有积淀的大剧种学习,并加以“龙江剧式”的创造。

龙江剧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可以用一个“美”字来概括,得到了戏剧界同行和观众的认可。

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为龙江剧表演体系的创立和完善,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培养了一批批“小白淑贤”,年轻的李雪飞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一、二人转的角色二人转的表演以“演人物,而又不人物扮”,“跳进跳出”为特点。

演员拥有叙事者和代言者的双重身份。

代言以第一人称出现,进入故事的人物中,代替人物表达感受。

叙事以第三人称出现,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事件进行评述,两者拥有不同的视角。

正是因为二人转综合了代言、叙事的双重视角、拥有双重身份,才会形成“跳进跳出”的表演特色。

跳进为进入人物,以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而跳出则是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

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二百七十年历史沉淀的结果。

二人转表演只有男、女两个演员,并不具有戏剧中行当的意义。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龙江剧是中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戏曲,兴盛于清朝晚期以及民国时期,起源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

它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在表演形式上也非常灵活多样。

其中,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对于龙江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角色行当是指在戏曲中,各个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时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职业、地位等的总称。

而龙江剧的角色行当相对于其他戏曲种类,不但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独具一格,彰显了龙江剧的文化与艺术内涵。

龙江剧的角色行当主要分为正剧和花衫两大类。

正剧行当包括“穿金戴银”的神仙和高官,以及“满脸尘土”的百姓、劳动者等角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剧行当为皇帝和后妃。

龙江剧的皇帝行当既有强悍的武将,又有温和体贴的君主,构成了一幅皇帝行当的多彩画卷。

而后妃行当则集中表现了后宫的斗争与心理变化,更为多姿多彩,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要求。

花衫行当,则以武将、侠客、花旦等为主要代表。

此外,龙江剧还有一些特殊的行当,如魔术、擂台、杂耍等,这些行当为龙江剧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趣味性。

在创造和完善角色行当方面,龙江剧的演员和导演,不断探索和创新,拓宽了角色行当的创作空间。

例如,针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在传统角色行当上不断吸取外来戏曲或电影等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江花”系列角色行当,成为龙江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角色行当对于龙江剧的创作和表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作精湛、形态多样的角色行当,既是龙江剧艺术特色的体现,也是演员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龙江剧的演员和导演应该不断加强对角色行当的研究和创作,以进一步提升龙江剧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黑龙江家乡的戏剧作文

黑龙江家乡的戏剧作文

黑龙江家乡的戏剧
说起黑龙江那旮旯的戏剧,虽然咱是地道的四川娃儿,心头也忍不住要摆两句龙门阵。

黑龙江,那地方老远了,雪花飘飘,大地银装素裹,跟咱这儿的火辣辣是两个世界。

但说到文化,嘿,人家那戏剧也是杠杠的!
黑龙江的戏剧,最有名的要数龙江剧了,听着就带着一股子北国风光的味儿。

那唱腔,高亢中带着几分细腻,就像黑龙江的江水,既有奔腾不息的豪迈,也有绕指柔的温婉。

演员们往台上一站,那个架势,就像是雪地里的青松,坚韧不拔,又透着股子灵气。

讲起剧情来,那更是丰富多彩,有讲历史英雄的,有唱民间故事的,还有反映东北人民热情好客、坚韧不拔性格的。

看得人心里头热乎乎的,就像是喝了口咱四川的辣子酒,暖身又暖心。

特别是那些个经典剧目,比如《双锁山》、《梁红玉》,一个个角色鲜活生动,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看了还想看,回味无穷。

有时候想想,要是能把咱四川的变脸、喷火这些绝技跟龙江剧结合起来,那场面,简直是绝了!
虽然咱没亲眼见过黑龙江的戏剧现场,但光听人摆谈,心里头就充满了向往。

有机会啊,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那北国戏剧的魅力,看看那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戏剧是如何绽放它的光彩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

谈龙江剧角色行当的创建与完善龙江剧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的角色行当在演艺形式、表演风格和戏曲内容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角色行当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龙江剧的角色行当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龙江剧的角色行当主要包括生、旦、净、末、丑等。

这些角色行当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独特的表演技巧和特点。

在传统的龙江剧中,这些角色行当通常是由固定的演员扮演,而且他们在表演时也有着严格的传统规范和要求。

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角色行当的创新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在创造和完善龙江剧的角色行当时,要考虑到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

现代的观众对于戏曲表演的要求可能与过去有所不同,因此在创造新的角色行当时,要根据现代观众的喜好和审美取向进行调整和创新。

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角色行当时不仅要熟悉传统的表演技巧,还要善于将现代元素融入使得角色行当更加贴近时代和现实生活。

在创造和完善龙江剧的角色行当时,需要注重角色的塑造和表演技巧的提升。

传统的龙江剧中,各种角色行当都有着严格的表演规范和技巧要求,而在现代的舞台上,这些规范和要求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在创造和完善角色行当时,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尤其是在情感表达、动作设计和台词演绎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和提升,以使得角色行当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在创造和完善龙江剧的角色行当时,也要统筹兼顾传统和现代的因素。

传统的龙江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现代的发展也需要戏曲表演有着新的面貌和风采。

在创造和完善角色行当时,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传统的角色行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也能兼顾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创造和完善龙江剧的角色行当时,也需要注重角色行当之间的融合和互动。

传统的龙江剧中,各种角色行当之间有着严格的划分和界限,而在现代的舞台上,各种角色行当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年级:三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欢天喜地的节日第1课、过大年教学目标:了解过年的的意义以及来历教学重点:过年的各种习俗教学过程:一、导入传说的年的来历。

二、授新课1、传统的年俗: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

2、思考题北方过年的俗语。

三、拓展现在的过大年。

教学反思:《人文与社会》第2课丰富多彩的节日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各个节日。

教学重点: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诉说自己知道的节日有哪些,如果知道其来历就介绍一下二、新课:1、传统节日重阳节老人节七夕节中国情人节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2、非传统节日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齐齐哈尔观鹤节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植树节3、拓展越来越多的节日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具体日期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母亲节和父亲节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教学反思:《人文与社会》第3课我们去采风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教学重点: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国家除了一些重要节日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节日,这节可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二、新课。

1、鄂伦春族——篝火节读课文要求:1)、篝火节的日期2)、在篝火节中人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汇报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学生阅读汇报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什么?3、拓展其他民族的节日你都知道哪些?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百姓大秧歌第1课奶奶的爱好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秧歌。

教学重点:大秧歌是什么?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运动上的爱好。

然后在说说你奶奶或爷爷的爱好2、新课1)舞台外的演出学生通过看图片,读课文了解大秧歌2)节日里的盛宴大秧歌都有哪些形式?学生汇报3)生命力的赞美东北大秧歌不光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思考题学习上面的内容,你明白为什么大秧歌为什么经久不衰,越来越红火了么?教学反思:第2课民族的瑰宝教学目标:了解我们民族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重点:民族的瑰宝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除了我们常见的大秧歌之外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二、新课1、木棍上芭蕾俩节木棍上的芭蕾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汇报2、锣鼓伴腾飞扭秧歌需要节奏,那么节奏是从何而来呢?学生阅读汇报三、拓展延伸你的家乡有秧歌节么?有的话都有哪些形式?教学反思:第3课我们的发现教学目标:了解除了扭秧歌之外我们还有许多体育娱乐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集有关龙江剧的资料和视频,进一步了解龙江剧。
(2)看书上的图片,进一步了解龙江剧。
(3)观看视频:花木兰
小组探讨龙江剧的特点
三、知识窗:探访龙江剧
(1)龙江剧是大众华艺术
(2)转手帕是剧中绝活
(3)了解龙薄剧的乐器伴奏
(4)要分清角色




探访龙江剧
黑龙江自己的剧种
特色表演:手绢、扇子、秧歌等的运用
表演特色:粗犷、风趣、幽默、载歌载舞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戏剧的特点:
龙江剧我们是黑龙江自己的戏剧品种,是我国地方戏曲的一朵奇葩。龙江剧是在见过以后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和兄弟剧中的精华逐步发展起来的。
1特色表演:手绢、扇子、秧歌等的运用。
③表演特色:粗犷、俏美、风趣、幽默、载歌载舞。
二、知识链接
(1)阅读关于龙江剧的介绍
课题
探访龙江剧
第周
第节
备课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龙江剧的特点和形式。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人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了解龙江剧的特点和形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内容、步骤、方法
“幸福课堂”Leabharlann 落实点补充调整视频导入
播放课件:龙江剧片段
师: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我们龙江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访龙江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