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有啥关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又称皮肤水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猪只常见的疾病。
水肿病通常在仔猪出生后的48小时内出现,严重时可导致仔猪死亡。
水肿病的发生会给养猪场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及时防治水肿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探讨。
一、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1. 遗传水肿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品种的仔猪更容易患病。
一般来说,长毛猪更容易发生水肿病,而短毛猪较少患病。
2. 动物交叉传染仔猪水肿病病原体可以通过仔猪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一旦场内有仔猪患病,容易导致其他仔猪感染,加重疾病的传播。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水肿病的发生。
舍内湿度过大、通风不畅、粪便清理不及时等会增加水肿病的发生风险。
4. 饲养管理不良的饲养管理也是造成水肿病的重要原因。
饲料供应不足、饮水不干净等都会增加仔猪患水肿病的可能性。
二、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1. 严格的饲养管理为减少水肿病的发生,首先要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
饲料要保持新鲜,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舍内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
饲养者还需定期清理粪便和保持通风。
2. 注重疫苗接种仔猪水肿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进行控制。
在仔猪出生后不久,就应该进行水肿病的疫苗接种,以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减少水肿病的发生。
3. 饲料营养均衡有关研究表明,饲料的营养不均衡也会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饲养者应该注意饲料的合理配比,确保仔猪获得全面的营养。
4. 个体照顾仔猪水肿病首先发生在刚出生的仔猪身上,饲养者应该随时观察仔猪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避免疾病蔓延。
5. 防治有关病虫害一些外来病虫害也可能会传播水肿病,因此饲养者应该注意对猪圈的消毒和卫生,保持猪圈干净和无病虫害。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等。
饲养者应重视水肿病的防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水肿病的发生风险,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

养学报,2002,14(1):8-12.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消除猪圈内病原微生物极为重要,做好舍 内通风和保温,并定期对猪舍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
仔猪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给仔 猪喂食一些适口性较好的饲料,饲料的数量逐渐增多,严禁
作者简介:邵大永(1975~),男,河北省承德县人,高级兽医
Hale Waihona Puke 师,主要从事临床兽医及动物疫病防治。
页角.TIF not exist!
配方 2:后海穴注射 0.1mL 新斯的明 4mL,百会穴注射 10%氯化钠 2mL,第二天肌内注射卡那霉素 100IU / 头,地 塞米松 5mg/ 头。
仔猪水肿是一种流行病,结合肺功能减弱, 肾功能丧失,脾脏损伤,导致水分积聚,浸润皮肤。肝脏衰竭 和停滞,血液淤滞,排尿不利,引起患病仔猪水代谢失调。治 疗原则为脾脏除湿,利尿消肿。 6 典型病例
兽研标.TIF not exist!
养猪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
邵大永
(河北省承德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承德 067400)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因;预防;防治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9援04.100
仔猪水肿病也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 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仔猪突然发作,头部水 肿,机能失调和急性死亡。 1 流行特点
仔猪水肿病在养猪场经常发生,特别是即将断奶的仔 猪,其发病率在 5%~20%,死亡率高达 80%。本病多发生于 春季和秋季,其发病与人为因素有关。 2 发病原因
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溶血性大肠杆 菌,是仔猪肠道的常在菌。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 养猪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养猪技术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健壮的,生长良好的仔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病率会有所上升。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病死率极高,有些仔猪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危害健康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一、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二、临诊症状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三、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水肿。
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四、鉴别诊断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五、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关系1、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2.、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仔猪水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眼睑部水肿。
该病病程短,治愈率低,致死率高,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2.断奶应激反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3.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4.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5.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常无变化,急性病例常见患猪突然跃起,然后倒地抽搐,肌肉震颤,四肢乱蹬,口角有少量白沫,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来不及救治就死亡;慢性病例常见患猪四肢无力,喜卧,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呼吸急促,采食量无变化或少量减少,个别的体温升高,有的腹泻排灰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便秘排干硬的粪球,有的盲目乱冲,叫声嘶哑,对外界声音等刺激敏感,肌肉震颤,触之惊叫。
探讨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探讨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于新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6期仔猪水肿病诊断一般不会发生困难,特定的发病年龄、急性病程、水肿及麻痹特征通过剖检即可做出结论。
死猪剖检可见特征性胃大粘膜下的胶冻样的水肿病变。
大肠及结肠肠系膜严重水肿亦很常见。
如果见到全身充血和出血,还需考虑与猪瘟及丹毒的鉴别问题。
一、发病原因1. 断奶应激反映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
从而使消化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比例增加引起腹泻。
而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
抑制细胞免疫力,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
2.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3.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3. 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水肿病暴发的第一个表现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猪死亡,平常往往观察不到临床症状,被感染的猪大多数很健壮。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发病初期有些猪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感觉过敏,触之惊叫。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2 %甘 露 醇 :l 2 /g静 点 ,每 日 1 2 0 ~ gk ~
次 。直 到 水 肿 消 除 。 4 体 会
变 平 .呈 半 透 明样 ,粘 膜 下 层 显 著 增
厚 呈 胶 冻 样 :肠 系 膜 水 肿 增 厚 、呈 半 透 明胶 冻 样 ,切 开 流 水 样 物 ;脑 膜 充 血 ,水 肿 。
经 症 状 危 及 生 命 时 ,要 及 时 使 用 利 尿 药 、脱 水 药 等 消 除 水 肿 和 降低 脑 内 压 ,
亡率 高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较 大 经 济 损 失 。
笔 者 通 过 多 年 来 的 临 床 实 践 , 总 结 该 病 诊 治 经 验 ,取 得 了较 好 疗 效 , 现 介 绍 如 下 ,以 供 同 行 和养 猪 户 参 考 。
治 疗 较 好 。 从 对 4个 规 模 场 的 5 0多 0
升 ,或 麝 香 注 射 液 6 1 ~ 0毫 升 , 当归 i 丰
射液 8 1 ~ 0毫 升 。 24 于 酵 母 片 、复 合 维 生 素 B液 .. 4
254 用 黄 芩 6 .. O克 、 黄 连 5 O克 、
银花 4 0克 、 陈 皮 4 0克 、 厚 卜 4 0克 、
仔 猪 水 肿 病 主 要 发 生 于 断奶 仔 猪 , 由 于 饲 料 营 养 过 高 , 引 起 胃 肠 道 环 境 紊 乱 。使 溶 血 性 大 肠 杆 菌 等 有 害 菌 大 量 繁 殖 ,产 生 毒 素 而 引 起 的 一 种 急 性 充 血 发 红 ;肺 水 肿 ,胸 腔 、腹 腔 、 心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 供 给 母 猪 易 消 化 多 营 养 及 青 绿 多 汁饲 料 。 24 1 5 5 %葡 萄 糖 1 0 2 0毫 .. 2 ~ 0 0 ~0
仔猪水肿病

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地址:昆明市南坝(省种鸡场综合楼)电话:(0871)3554229,3554278 传真:3554335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一、原因分析1、原发原因:溶血性大肠杆菌,重要的毒素,水肿毒素2、诱发原因(1)断奶应激(2)饲喂因素(营养过高)(3)应激因素:气候突变、寒冷剌激、环境变迁转群)、长途运输、防疫注射、饲养管理发生改变、生长过快。
(4)遗传因素(5)硒和维E缺乏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地址:昆明市南坝(省种鸡场综合楼)电话:(0871)3554229,3554278 传真:3554335二、防治措施1、带猪消毒:杀特灵、高氯灵或喷雾灵交换,每周不得少于2次,频率越高,效果越确实。
2、饮水消毒(根据水中微生物指标确定选用紫虹泡腾片)。
3、仔猪断奶后3天,经水投服加强力拜固舒+口服补液盐,控制断奶应激。
4、仔猪断奶后5~7天,口服对大肠杆菌较敏感的抗生素(硫酸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硫酸新霉素+氟喹诺酮类)预防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5、断奶后8~10日龄,口服益菌多0.05克/千克体重。
6、不可避免应激状况,料或水添加营养抗应激剂(强力拜固舒、力生素)。
7、断奶前后限制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
8、断奶后质量不要更换饲料太急。
昆明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地址:昆明市南坝(省种鸡场综合楼)电话:(0871)3554229,3554278 传真:3554335三、发病的处理措施1、全场用高效消毒剂带猪消毒,每日一次直到控制。
2、全群仔猪口服补液盐+敏感抗生素(硫酸新霉素+氟喹诺酮类,硫酸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氟喹诺酮类)。
3、发病仔猪用下列方案处理(往往来不及治疗,仅有一定效果。
(1)庆大霉素+地噻咪松注射,口服轻泻剂。
(2)庆大霉素+维E硒酸钠注射,口服轻泻剂。
(3)阿莫西林+地噻咪松(或VE亚硒钠)注射。
(4)口服安静剂。
4、保持仔猪的安静。
猪水肿病怎么治疗 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猪水肿病怎么治疗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养猪最怕得水肿病,因为它发病快,后果严重,会给养殖业带来灾难性伤害。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水肿病怎么治疗,普及一下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猪水肿病病原
现代动物营养学专家认为,水肿病与仔猪消化生理不健全、饲料蛋白质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密切。
在试验条件下进行适当的综合营养调控保持肠绒毛的良好状态,饲粮中虽然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断奶仔猪群却并未发生水肿病。
因此,猪水肿病的防制,不应仅重视传染病学的病原(某种致病性微生物),亦不应仅从传染病学进行研究,而应兼顾传染病学和营养学。
水肿病为动物传染病和动物营养性疾病的交叉。
猪水肿病的流行规律
本病以春秋、多雨季节多发。
通常发生在断奶后1~2周内的仔猪,生长快、体大健壮的猪只易发。
本病发病率为5%~15%,病
死率90%以上。
除断奶和饲粮蛋白质水平外,其他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如注射疫苗、分群、转群、运输、更换饲料、环境条件恶劣、阴雨、潮湿等。
断奶猪水肿病与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
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子猪肠道内,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如断奶或饲料突然改变,长途运输以及天气骤然变化,引起肌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群发病。
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取茯苓25克,泽泻20克,猪苓25克,木通20克,车前子2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黄芪25克,地龙25克,桂枝20克,肉桂l5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当归l5克,甘草20克,均匀粉碎,拌于50千克饲料中,连喂l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有啥关系
在广大农村,凡使用配合饲料或用浓缩饲料拌料喂过仔猪的农户,其仔猪发生水肿病时都会被“诊断”为饲料中毒而向饲料厂商投诉,而且容易使农户产生“水肿病是由喂配合饲料而引起”的误解。
那么,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水肿病的病因
1、气候突变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
2、突然喂给浓缩饲料
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3、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
4、饲料品质不良
(1)饲料的抗原性强。
仔猪补饲饲料中豆粕等大豆蛋白超过粗蛋白总量的50%或豆粕(或大豆)加工处理方法不当及仔猪补饲不充分,大豆蛋白的抗原激活了肠道的局部免疫系统,如仔猪未能产生免疫耐受性,则免疫系统经常处于准备状态,当断奶后再次接触此类抗原时,便产生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发生水肿病。
(2)配合饲料的酸碱度过高。
这样的饲料进入胃肠后中和了大量胃酸,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
大量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而直接进入肠道,使大肠杆菌迅速增殖,导致肠道菌群区系平衡被打破,诱发水肿病。
(3)饲料蛋白质过高。
在8周龄之前,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喂给大量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超过了仔猪胃肠的承受能力,引起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病原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诱发仔猪腹泻和水肿病。
科学预防水肿病
1、科学补饲
仔猪1日龄开始补水,在断奶之前吃600克饲料,7-14日龄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乳猪诱食料进行诱食,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
2、科学断奶
在农村,畜主购买的乳(仔)猪配合料大多以玉米、豆粕为主,不利于仔猪的早期消化,保育条件也较差,因此建议采用35-40日龄断奶制。
断奶越早,水肿病发病率越高。
断奶工作应在3-5天内逐渐进行。
3、少饲多餐
在农村大忙季节,畜主习惯一次性将一天甚至几天采食量的颗粒饲料投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
为了防止水肿病,要坚决纠正上述做法,做到少给勤添,每餐让猪吃到八成饱即可,尤其是注意控制刚断奶仔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仔猪的抢食暴食行为。
4、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农户给仔猪换料的随意性很大。
科学的办法是逐渐减少原来的饲料,逐渐增加另一种饲料,使换料在5-7天完成,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仔猪水肿病。
5、饲喂质量好的日粮
质量好的日粮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平衡、易消化,含有机酸化剂和消化酶制剂等辅助因子,饲料蛋白多元化、蛋白抗原性低的饲料不一定是高蛋白的,但它是高效的和低成本的。
有资料证明,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和降低水肿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