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第16课,本课以夏天为背景,描绘了夏天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的欢乐生活。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朗读和体会。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夏天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六上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夏天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描述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夏天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夏天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珍惜美好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意境。
2.难点:感悟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发挥想象,体会夏天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夏天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夏天的美好。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体会夏天的生活情趣。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原文、插图、夏天相关的生活图片等。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3.教学用具:教材、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夏天的图片,如炎炎烈日、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夏天的印象。
教师总结: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夏天的美文《夏天里的成长》。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的生活情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版块围绕“成长”这一主题,向我们和学生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的夏日景物特点。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活生生、苔藓、草坪”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一定要珍惜时间的道理,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4.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作方法。
重点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来写的。
难点1.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一定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2.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观察夏天里事物的成长变化。
(2)搜集古今文人描写夏天的诗词、文章。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4)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夏天哪些事物的成长?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活生生、苔藓、草坪”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脉络。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围绕中心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视频:视频内容为夏天的风光,含长得特别快的植物的特写,伴以时长约1分钟的轻音乐。
思考:视频里呈现的是什么季节?(夏天)植物的变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长得快)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夏天的自然风光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诗歌: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梁容若的一篇文章——《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里的成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的。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轨、柏油路以及人等方面展开描写,向我们展现了夏天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于围绕中心意思来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他们对夏天的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如何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夏天里万物的生长,以及这种生长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赏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学会围绕中心意思从多个方面选取材料进行表达的写作方法。
积累文中描写夏天的优美语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夏天里万物蓬勃生长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意思从多个方面选取材料进行表达的写作方法。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苞蕾”“丰满”“谚语”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即人要珍惜时光,积极进取,趁年少努力成长。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围绕中心意思从多个方面选取材料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夏天万物生长的视频片段,如植物茁壮成长、动物欢快活动等画面,创设夏天生机勃勃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夏天里万物生长的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1】篇〗《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品味语言,理解生长的含义,领悟深刻的道理。
教学重点1.理解生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2.领悟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能够很快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夏天植物生长特别快,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师:同学们看的这么专注,你的感受是什么?(2人)师:是啊,夏天的植物生长很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梁容若的文章《夏天里的成长》,看看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
(屏显)大声朗读课文(屏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这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朗读文本,学生们对于内容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中心句,从中心句中找出关键词再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从而支撑课堂。
(二)关键词一:万物(屏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先来聊一聊万物,围绕中心,文章列举了什么事物?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并尝试分类。
万物:绿蔓、竹子、高粱、苔藓、小猫小狗小鸡小鸭、草、树木、山、稻秧、甘蔗、地、水、瀑布、河、铁轨、柏油路、人植物、动物---有生命山、水、地、铁轨、柏油路---无生命人【设计意图】找出中心句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万物”都有哪些,并且作者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写的,从植物到动物,从有生命到无生命再具体到人。
领会文章中所有的材料都要围绕中心进行安排的道理。
(三)关键词二:生长(屏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抓关键词认真研读2-3段师:我们再聊一聊生长吧。
文中哪句话最能具体夏天生长的特点?屏显:“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最突出表现特点?指导:“飞快”-----强调了长了速度“跳跃”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强调了长的幅度“看得见”----强调了长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充满童趣的语言,体会文字背后所传达的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进行选材的。
【重点和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味充满童趣的语言,体会文字背后所传达的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难点: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进行选材的。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核心问题1、师导入:同学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如果请你用“夏天是一个的季节”说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夏天的感受,你会怎么说。
2、师质疑:那么,在作者的眼里夏天又是怎样一个季节3、请学生齐读第一段,“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师提问: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关键针对这些关键词语你会提出哪些问题(预设: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万物是指哪些事物为什么说是迅速生长)二、品读语言,感受充满童趣的语言,体会文字所传达的情感1、师过渡:请同学们带着“万物是指哪些事物”、“为什么说是迅速生长”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圈划关键句子,同桌之间可互相交流。
2、学生散读课文,圈划语句和词语,做好交流准备。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让学生体会文字所传达的情感。
(预设交流:品读第2段:A.学生交流: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高粱拔节、植物开花结果、白石头长苔藓、黄泥土长草长菜、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教师边板书B.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关注朗读中的停顿和跳跃起伏的节奏感。
C.师质疑:在朗读中,我们除了能读出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的生机勃勃之外,还能读出什么来呢——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D.请学生带着对生命热爱的感情再读课文,并请学生仿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第【1】篇〗《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一、说教材《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2、说学情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说课标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
让学生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的含义,从而懂得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所以,我把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5、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
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出示文字等资料,以达到教学的直观化和最优化。
七、说教学过程(一)首先语言导入、揭示课题上课开始,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教师几句简单平实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为下面围绕“哪些事物成长,怎样成长”展开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夏天⾥的成长》⼀⽂⽤浅显易懂的语⾔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是如何⽣长的,从⽽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量地成长。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5课《夏天⾥的成长》课⽂原⽂ 夏天是万物迅速⽣长的季节。
⽣物从⼩到⼤,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棚⽠架上看绿蔓,⼀天可以长出⼏⼨;你到⽵⼦林、⾼粱地⾥听声⾳,在叭叭的声响⾥,⼀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果实。
⼀块⽩⽯头,⼏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黄泥⼟,⼏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猫⼩狗⼩鸡⼩鸭,个把⽉不过来,再见⾯,它已经有了妈妈的⼀半⼤。
草长,树⽊长,⼭是⼀天⼀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蔗长,地是⼀天⼀天地⾼起来。
⽔长,瀑布长,河也是⼀天⼀天地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
”随着太阳威⼒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的缝⼉⼏乎填满。
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起来。
⼀过夏天,⼩学⽣有的成了中学⽣,中学⽣有的成了⼤学⽣。
升级、跳班,快点⼉,慢点⼉,总是要长。
北⽅农家的谚语说:“六⽉六,看⾕秀。
”⼜说:“处暑不出头,割⾕喂⽼⽜。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也是⼀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地长。
_____________ 本⽂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时有改动【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5课《夏天⾥的成长》教案 教学⽬标: 1.会写11个⽣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明确⽂章的中⼼意思,体会⽂章围绕中⼼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的表达特点,明⽩⽂章最后⼀句话的意思,懂得⼈⼀定要珍惜时间,也要⽤⼒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句,从动植物、⾮⽣物和⼈的成长三⽅⾯来感受中⼼意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教案教材版本: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程内容: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感受夏天的美好和成长的力量。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并能够体会到抒情诗的感受。
3. 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教学准备:1. 教材课本《夏天里的成长》。
2. 生字卡片。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如夏天的风景图片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话题“夏天”。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印象和感受。
阅读诗歌:(10分钟)1. 课前教师准备好课文录音或诵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 学生熟读诗歌,并思考诗歌中的意境和感受。
讨论诗歌:(10分钟)1. 学生就诗歌的意象、节奏、语言等进行讨论,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夏天和成长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阅读诗歌背景:(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学生听教师讲解,了解诗歌的来历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朗读诗歌:(10分钟)1.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注意语调、抑扬顿挫等方面的表达。
2. 学生跟读诗歌,并注意声音的起伏和抑扬顿挫。
诗歌鉴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找出诗歌中的抒情之处。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诗歌朗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提问,巩固学习的内容。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夏天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赏析。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关于夏天成长的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
了什么?
2.谁听懂了?(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没听懂没关
系,老师给你们时间自己读懂,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
么办呢?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
问老师……)
3.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读完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
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
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
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
汇报结束后,对
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
字音,读通课文。
5.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组织学
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
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7.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
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
【出示课件2:词
语解释】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
让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学习字词,既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
能力,又可以为学习课
文扫除障碍。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向我们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的夏日景物特点,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来讲的。
这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
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
本文选编到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知道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作者介绍】
梁容若,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曾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
1936年4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 1938年回国后在北平多所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
1945年曾短暂在绥远省协助共产党抗日工作。
1948年10月中旬到台北筹办《国语日报》,历任常务委员、副编辑至1958年。
历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1958年-1969年)中文系教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夏天到了,庄稼在一定的气温下,温度高的话,长得很快,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就成熟较慢。
类似有句俗语,“该热不热,五谷杂粮不结”。
铁轨简称路轨、铁轨、轨道等。
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
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
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
以钢铁制成的路轨,可以比其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
轨枕亦称枕木,或路枕,功用是把钢轨的重量
分开散布,和保持路轨固定,维持路轨的轨距。
一般而言,轨道的底部为石砾铺成的路碴。
路碴亦称道碴、碎石或道床,是为轨道提供弹性及排水功能。
铁轨也可以铺在混凝土筑成的基座上 (在桥上就相当常见),甚至嵌在混凝土里面。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绿蔓跳跃高梁
B.苔藓菜畦稻秧
C.甘蔗瀑布威力
D.铁轨接茬谚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本课的中心句是“”,课文都是围绕这个意思写的。
2.“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中的“时候、热天”指的是,这句话的含义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你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夏天”,你想怎样“尽量地用力地”长?
参考答案
一、A
二、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青少年时期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