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供应链动态 (5)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1.引言1.1 概述概述:供应链牛鞭效应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或供应链中某个环节的变化,导致前后环节信息不对称和订单数量的很大波动,进而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牛鞭效应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现象,它表现为在供应链上,需求的变化在传递中逐渐放大,最终引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大幅度波动。
这一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塞·杰·考曼教授在1997年首次提出,并引起了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
供应链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预测和应对未来的需求波动。
牛鞭效应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不仅需要面对产能、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挑战,更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系统中的滞后效应。
如果企业无法合理应对牛鞭效应带来的挑战,其供应链将面临各种风险和困难,如生产过剩、库存积压、交货延误等。
本文将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探讨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将给出相应的应对建议和启示,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供应链规划和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市场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的概括,以及各个章节的简要介绍。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2.1 供应链的定义和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供应链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供应链在现代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2 牛鞭效应的概念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牛鞭效应的概念,并探讨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供应链中不同环节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3. 结论3.1 总结供应链牛鞭效应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回顾文章中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论述,强调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2 对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和建议:最后,我们将根据对牛鞭效应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对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和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牛鞭效应所带来的挑战,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盘点美国排名前十的供应链(物流)硕士项目(上)(世毕盟留学)

盘点美国排名前⼗的供应链(物流)硕⼠项⽬(上)(世毕盟留学)盘点美国排名前⼗的供应链(物流)硕⼠项⽬(上)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专注于管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负责的过程从最初的源头⼀直到最终消费者,其⽬的在于创造价值,使供应和需求能达到⼀个动态的平衡。
看起来很复杂,但是通过⼀个很简单的例⼦你就可以明⽩。
你在电商那买了⼀部最新的⼿机,从⼿机零件的制造商开始,到⼯⼚把零件组装成⼀部⼿机,到成品⼿机运输到电商仓库,从电商仓库运输到你⼿中。
这条供应链可以⾮常长(会⽐我描述得长得多),我可以给你讲得⾮常细致,中间会涉及到很多环节,但是这⾥我们不需要赘述,需要明⽩的是该专业是会利⽤现代化技术和理论来优化各个环节,实现速度和效率的最⼤化的综合性学科。
这个过程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如⼯业设计,系统⼯程,运筹,采购,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等,现在⼜加⼊了可持续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部分,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使该⾏业有着⽇新⽉异的变化。
作为⼀个交叉性的学科,物流学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研究⽅法和特点,包括运筹学、信息管理学、市场,甚⾄会计和⾦融等等学科。
所以,对学⽣的本⾝背景相⽐其他的商务硕⼠要⾼⼀些,尤其是对申请者的⼯作经历,⽐如有些学校在物流研究⽣录取上⾯明确有⼀年以上的⼯作经验,同时在学术背景上要求学⽣在本科学习的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的课程。
这个要求也是物流专业和商科其他专业⽅向之间存在的⼀个⽐较明显的差别,⼀般商科的⽅向即使对⼯作经验⽐较亲睐,但在MS⽅向中,不会硬性的要求申请者有⼏年的职业⼯作经验的积累。
因此,在申请的竞争上⾯,物流专业是属于商科专业中竞争⽐较激烈的⽅向,对申请者本⾝的条件和背景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我们先来看⼀下2017 U.S. News上美国供应链(物流)项⽬的专业排名,总的来说,专排前⼗⾥综排也在前⼗的只有2所,MIT和Stanford,作为⼀个⾮基础学科,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road) 密歇根州⽴⼤学供应链管理科学硕⼠(MSSCM)是⼀个很独特的研究⽣项⽬,它提供了有关供应链实践技术的更深层次的知识,这个项⽬有⼀个特点是它的课程设置可允许在学⽣们全职⼯作的时候完成。
Simchi-Levi: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管理趋势

Simchi-Levi: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管理趋势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制造业全球运营高峰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上海召开。
图为麻省理工学院David Simchi-Levi教授演讲。
(来源:新浪财经曹磊摄)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制造业全球运营高峰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上海召开。
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
图为麻省理工学院David Simchi-Levi教授演讲。
David Simchi-Levi:各位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也非常感谢你们能够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
下面,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管理趋势。
特别想和大家介绍一下灵活性的运营,在过去几年当中,全球企业如何进行灵活的运营,特别是在这样的波动性市场上。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和大家介绍一下目前遇到供应链和商务方面的挑战。
另外和大家介绍一下地域的变迁。
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上扮演的全新角色。
不仅仅在制造行业当中,包括在需求方面。
另外,我会和大家介绍一下对于这些地域的变化过程当中遇到哪些新挑战。
包括在制造业和供应链领域当中。
另外我和大家介绍一下百事可乐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供应链如何进行灵活的变化。
最后我做一个小结。
我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话题比较熟悉了,特别是我今天讲的挑战,包括全球的供应链,供应提前期比较长。
我们另外也可以看到,在服务水平上大家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的期望不断的提升,各国发展和国家劳动力成本在增加。
这些表格也是我过去几年当中收集的,你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年当中,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你可以看到基本上要增长近20%了。
在墨西哥的话,你可以看到劳动力的成本上升是5%,在美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基本上平均3%。
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如果要做一个制造的采购,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六年当中,在过去五六年当中你要做一个调整了。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增加,整个物流的成本也是在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供应链发生了变化。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本科选修课《现代管理专题》期末试题答案汇总

《现代管理专题》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该科目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试题库,对于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答题时,利用文档查找工具(ctrl+f)能够迅速的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科目的试题答案汇总,敬请查看。
判断题(1)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超Y理论。
( × )(2)ERP 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它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高度柔软性的战略管理以及降低风险成本、实现高收益目标等优势,从集成化的角度管理供应链问题。
(√)(3)ERP只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X)(4)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批生产产品。
(X)(5)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
(X)(6)OECD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对)(7)A按照组织文化对其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可以将组织文化划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8)按照组织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9)C产品联盟主要是指围绕产品进行的联盟。
其目的在于争取规模经济。
(×)(10)从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和物料清单( 对 )(11)D德鲁克于1970年在其《组织结构与设计》中提出了“超Y理论”( × )(12)电于商务中所说的商务活动不包括政府商务活动。
×(13)电子钱包是在大额购物或购买大件商品时常用的新式钱包。
×(14)电子商务就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商品买卖的经营活动( 对 )(15)电子商务是运用电话、传真等现代通信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 )(16)电子商务中的交易都包含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供应链大发现:神奇的传送带、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记录

《供应链大发现:神奇的传送带、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作者介绍 (4)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5)2.1 供应链的定义 (6)2.2 供应链的发展历程 (7)三、神奇的传送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8)3.1 传送带在物流中的作用 (10)3.2 传送带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 (11)四、人工智能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12)4.1 人工智能技术简介 (14)4.2 人工智能在供应链中的具体应用 (15)五、未来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16)5.1 未来工作面临的挑战 (18)5.2 未来工作的机遇 (19)六、案例分析 (20)6.1 案例一 (22)6.2 案例二 (23)七、结论与展望 (24)7.1 本书总结 (26)7.2 对未来供应链发展的展望 (27)一、内容描述《供应链大发现:神奇的传送带、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是对阅读这本书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思考和感悟的汇总。
本书深入探讨了供应链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神奇的传送带技术、人工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书中的精彩观点和前沿理论,我进行了详细的笔记和感悟记录。
在第一部分,书中对神奇的传送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详细描述了传送带技术的历史演变,以及在现代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了解了传送带技术如何改变供应链的运作方式,提高物流效率。
我也对传送带技术的未来发展有所期待,思考其可能带来的更大影响。
第二部分则聚焦于人工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书中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预测能力。
我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记录,尤其是关于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以及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部分则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书中探讨了供应链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未来的工作岗位和技能需求。
供应链书籍推荐

本书为当今欧美高校广受欢迎的运营管理教科书,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运营管理思想、理论 和方法集于一体。 ([法]弗雷迪伯乐,描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如何转亏为盈受欢迎的精益小说
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12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8版)》 13 《运营管理(原书第13版)》 14 《金矿:精益管理 挖掘利润(珍藏版)》
15 《第二汽车世纪》
16 《实施六西格玛的第一个90天》 17 《 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 18 《库存控制与管理(原书第2版)》 19 《精益制造009:库存管理》 20 《蜘蛛--物流战略高管手记》 21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第二版)》 22 《供应链物流管理》 23 《战略物流管理》 24 《物流专业英语(第3版)》 2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26 《第五项修炼》
作者:(美)金克拉夫著,本书将教会企业在90天内成功启动六西格玛变革,并在此后让这个程 序深深扎根到企业文化中,永葆青春
(华章精益思想丛书,精益思想的奠基之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几十位学者和专家历时5年的 研究成果,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畅销20年的管理经典) 现代供应链物流管理精选教材 (英国)唐纳德·沃尔特斯著//李习文等译 (日)小林俊一,先是系统介绍了库存管理的基础知识、库存管理方法、库存标准设定、库存 策略制定,并说明了支撑库存策略的库存计划、现货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和方法。同时, 进一步结合实例解说了消减库存的方法,并阐述了企业战略与库存策略、库存管理与企业经 营某的 跨关国系公司高管李奇,受命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艰难时刻,创造全新的物流与采购战略体系, 他凭什么信心满怀?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简单明了的概念介绍 、务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学术性的理论探讨在该书中协调地融为一体。本书结构安排合理、 内容全面系统、操作性与理论性并重等优点使其出版不久即成为风靡全美的物流管理类书籍 。(原书第4版)》(美)鲍尔索克斯。(中美两位知名学者马士华和鲍尔索克斯的倾力之作,MBA 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演变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演变此外,对供应链及其有效治理的研究近几年的空前高涨,要紧缘故还包含了人们对供应链治理在企业生存进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治理学院的查尔斯·法恩教授按照他最近的个案研究成果和调查得出如此的结论:在今天比拼竞争力的战场上,一家企业最全然、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对供应链的设计。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企业在供应链中发生的费用约占其国内销售额的10%,占国际销售额的40%;由于供应链治理不善,企业每年大约缺失300多亿美元。
目前,SCM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国际闻名的大企业如宝洁(P&G)、惠普(HP)、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等已在SCM的实践中获得庞大收益;在中高档时尚用品、办公用品、季节性消费品等行业中,SCM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大。
面对变化反复无常、竞争日趋猛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要多样化与个性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从战略层次上来治理物流,通过供应链治理猎取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刻,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并使总成本量最小。
其中,物流是从供应商到顾客手中的物质产品流;信息流包括产品需求、订单传递、交货状态及库存信息;资金流包括信用条件、支付方式以及托付与所有权契约等。
它从整体的观点动身,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白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与传统的物流治理相比,供应链治理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与和谐,要求各成员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和谐,实现柔性的与稳固的供需关系。
因此,SCM的差不多目的确实是:一是把握真实需求。
在瞬息万变的动态市场中,通过供应链信息网络尽快把握真实的需求与准确的需求量;二是组织快速供应。
长鞭效应的名词解释

长鞭效应的名词解释长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原料供应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订单变化扭曲的现象。
当消费者需求发生波动时,这种扭曲现象会逐级放大并沿着供应链传递,使得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库存和生产规模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从而导致库存积压、资金损失、交货周期延长等问题。
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杰森·米切尔教授在1961年提出,当时主要是研究消费者对零售商在销售刺激策略下的反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和原材料供应商等。
长鞭效应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1. 小量订单的异常放大:消费者需求波动时,零售商在下单时往往会将订单数量进行异常放大。
这是因为零售商需要留足够的安全库存,以应对不稳定的市场需求。
这导致了一开始便出现了库存过多的情况。
2. 预测错误的扩大效应:由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限制,供应链上层的公司(如批发商和生产商)往往只能通过订单数量来判断实际需求,而无法获得消费者实际消费情况。
因此,他们通常会根据零售商订单的数量来制定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并将订单数量向上扩大。
这样一来,供应链上游的公司就会面临更大规模的订单和库存压力。
3. 缺乏信任和信息共享: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通常存在着信息沟通和信任的问题。
原料供应商往往很难准确了解最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零售商则极少分享库存情况和销售数据。
这导致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无法对产品需求进行准确预测,从而无法做出及时和准确的调整。
对于企业和供应链管理者来说,长鞭效应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库存积压会导致资金占用增加,从而增加了资金成本。
其次,生产规模的错配会导致产能浪费和交货周期的延长,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和交货风险。
此外,长鞭效应也会导致不稳定的订单和库存波动,给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缓解长鞭效应带来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1
Supply Chain as a System
How do I design the best Supply Chain?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Install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Proliferation of unique SKUs
Dictate component commonality across all SKUs
Excessive software bugs
Pay cash bonus for identifying bugs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Adapted from Sterman, J, 2000, Business Dynamics: 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for a Complex World.
6
Problem with Problem Solving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4
Problems with Problem Solving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5
The Problem with Problem Solving
Goals/Objective Situation/Environment
Reduce Transportation Costs per Pallet
DCs’ Reaction / Response? Increase in service failures
Increased expedited shipments Increased safety stock levels
• Event-Oriented Thinking
• Assumes problem is an isolated event to be solved in isolation • Linear thinking - does not consider feedback from others • “pragmatic, action oriented, alluringly simple, and often myopic” • Sometimes the solution is worse than the original problem!!!
Lower market share due to les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Cottage industry of creating bugs to then report!
7
Moving from Linear to Circular Thinking
Problem
Decision
Action/Result
• Outbound (plants to DC) transport handled by private fleet of 53’ trucks.
• Trucks make daily trips to DCs. • Average truck utilization <50%
Russell Ackoff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All Pictures Public Domain
3
The Game Plan
• Problem Solving • Feedback Loops • Causal Loop Diagrams • Time Lags & Delays • Stock & Flow Diagrams
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Unintended Consequence
Increased scrap and returns; lower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flexibility of system does not allow for changes in products
Transportation costs ($/pallet) are increasing.
Institute “full truck” policy
• Number of loads to DCs reduced to ~2.5 per week • Transport cost per pallet decreases!
• Examples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n supply chains are legion:
Problem
Myopic Fix
rce from low-price vendors
High labor costs in DC
Retailer Customer Svc Transportation Order Processing Material Handling Inventory Mgmt Warehousing
Purchasing Manufacturing Product Design
Supplier
How to Build the Best Car?
Approach: Find the best components and combine them.
Best Engine
Best Suspension
Best Braking
Best Seats
End Result: A complete mess!
“A system is not the sum of its parts,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ir inter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