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教案
scm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Chap1 精品

–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ers – Intermediate products manufacturers – End product manufacturers – Wholesalers and distributors and – Retailers
The total integration of the overall business process creates value
Table 1.1 Integrative Management Value Proposition
Question
• P20 • 2. Compare and contrast economic, market, and
• Consumer Customizer: Using mass customization to build and maintain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end-consumers through direct sales. • Logistics Optimizer: Emphasizing a balance of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 Trade Focused: Prioritizing "low price, best value" for the consumer (as with the logistics optimizer strategy but focusing less on brand than on dedicated service to trade customers).
SCM供应链管理培训

SCM供应链管理培训一、教学内容1. 供应链管理概述: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2.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分析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态势,探讨企业如何制定适应供应链环境的企业战略。
3. 供应链设计:讲解供应链网络设计、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4.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探讨如何建立、维护和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
5. 供应链风险管理:分析供应链风险的类型、来源和影响,讲解如何进行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6. 供应链绩效评价:介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改进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员在供应链环境下制定企业战略的能力。
3. 提升学员在供应链设计、合作伙伴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2.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制定。
3. 供应链设计、合作伙伴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投影屏幕等。
2. 学具:培训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以某企业为例,介绍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2. 讲解供应链管理概述:阐述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3. 分析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企业如何制定适应供应链环境的企业战略。
4. 讲解供应链设计:介绍供应链网络设计、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5. 探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讲解如何建立、维护和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
6. 分析供应链风险管理:分析供应链风险的类型、来源和影响,讲解如何进行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
7. 讲解供应链绩效评价:介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改进策略。
六、板书设计1. 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供应链管理(SCM)系统

SCM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需求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对未来市场 需求进行预测,帮助企业制定生产和库
存计划。
库存管理
实时风险。
采购管理
优化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处理和跟 踪,确保按时、按量、按质获得所需 物料。
数据利用
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实践,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响 应速度。
SCM系统的流程优化与改进
流程分析
对现有供应链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识别瓶颈和低效环节。
流程改进
通过改进流程设计、简化操作、消除浪费等方式,提高供应链流程的效率和灵活性。
SCM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技术研究
关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 法和新理念,研究其在供应链管理中 的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某行业的SCM系统应用案例
总结词:行业领先
详细描述:某行业领导者在SCM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这使得该企 业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案例三:某国际公司的SCM系统升级案例
总结词:升级转型
VS
详细描述:某国际公司原有的SCM系 统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因此决 定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系统不仅提高 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还助力企 业成功转型为更加高效和灵活的组织。
技术实施
将合适的新技术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 ,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05
SCM系统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企业的SCM系统实施案例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某企业在面临供应链管理挑战时,决定引入SCM系统。通过精心挑选和实施,该系统成功地整合了企业的供应链 资源,提高了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SCM 供应链管理

1. Introduction
Definition
Supply Chain is: – A sequence of supplie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and delivery of a good or service to end customers.
1. Introduction
Strategic SCM Activities
– – – – – – – Forecasting demand Selecting suppliers Ordering material Managing inventory Scheduling production Shipping and delivery Organiz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Direct Data Flow: Messaging is the direct exchange of data directly ―system to system‖, bypassing manual data entry to go directly to ESD systems and data stores
Inventory level
1. Introduction
Logistics Process
1. Accepting a customer order – receive and enter – credit clearance / authorize – delivery commitment 2. Supplier ordering 3. Forecasting demand 4. Scheduling manufacturing 5. Inventory management 6. Delivery to customer
scm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

SCM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介绍供应链管理(Supply Chn Management, 简称SCM)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协调和管理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SCM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挑战和机遇。
课程目标通过参与SCM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学员将能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供应链规划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熟悉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改进的工具和技术;•理解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的策略;•学会如何评估和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能够使用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在实践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述1.供应链管理概念和定义2.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二部分:供应链规划和设计1.供应链战略和目标的制定2.供应链网络设计和配置3.供应链流程和流程改进第三部分: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改进1.供应链成本和效率的分析和评估2.供应链质量和交付能力的提升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和发展第四部分: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1.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评估2.供应链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3.供应链应急响应和恢复计划第五部分:供应链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1.供应链信息系统和技术的概述2.供应链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3.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第六部分: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析1.实践案例的选取和分析方法2.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析和讨论3.供应链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和分享培训方式•线下面授:培训课程将安排在指定的培训场所进行,学员将与专业培训师面对面交流和学习。
•在线培训:培训课程将通过在线会议平台进行,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培训,与培训师进行互动。
培训师资SCM供应链管理培训课程的讲师均为从业多年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090251英文名: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管理学原理等后置课:采购与供应、仓储管理等学分: 3学分课时: 48课时(含实验课8课时)主讲教师:吴志华宫丽等选定教材: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第2版)[J]。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 、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
3 、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 、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 、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6 、掌握快速反应( QR )、有效客户反应( ECR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管理实务》教学教案

《供应链管理实务》教学教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理解供应链的组成和运作流程。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2 教学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背景。
供应链的组成部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
供应链运作流程,包括采购、生产、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如成本最小化、服务最优化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4 教学资源教材:供应链管理相关书籍。
案例资料:提供供应链管理案例供学生分析。
网络资源:介绍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网站和文献。
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供应链设计2.1 教学目标理解供应链设计的重要性。
掌握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了解供应链设计中的关键决策因素。
2.2 教学内容供应链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如集中化、分散化和混合化。
供应链设计的方法,包括需求预测、网络设计和库存管理。
供应链设计中的关键决策因素,如成本、时间和质量。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供应链设计的概念和理论。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供应链设计的理解。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供应链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4 教学资源教材:供应链设计相关书籍。
案例资料:提供供应链设计案例供学生分析。
网络资源:介绍供应链设计相关的网站和文献。
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供应链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3.1 教学目标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性。
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和方法。
供应链管理16378

03.09.2020
Chapt.01 Introduction
17
稳定 / 动态供应链
▪ 稳定供应链 --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 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
▪ 动态供应链 --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 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
03.09.2020
Chapt.01 Introduction
3
物流与供应链的区别
▪ 物流与供应链的区别在于,物流强调的是单一企业 内部的各物流环节的整合,而供应链并不仅是一个 企业物流的整合,它所追求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所 有链条企业的物流整合。具体指的是商品到达消费 者手中,中间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 商、零售商等,而物流则处于流动的整个环节中。 为了能够以低成本、快速的提供商品,仅考虑单一 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式远远达不到目的的,必须对 链条上的所有企业的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整合才 能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亚洲经销商
消费者
03.09.2020
Chapt.01 Introduction
16
供应链的类型
▪ 稳定供应链 -- 动态供应链 市场需求
▪ 平衡供应链 -- 倾斜供应链 供应链容量 Vs. 需求
▪ 效率型供应链 -- 响应型供应链 需求不确定性
▪ 风险规避供应链 -- 敏捷供应链
供应 and 需求 不确定性
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 ▪ §2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 §3 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 ▪ §4 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与业务外包 ▪ §5 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
03.09.2020
Chapt.01 Introduction
2
§1.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第一节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与结构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供应链结构和特征,了、解供应链的类型,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及原理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一)供应链思想起物源于物流管理:它是是起源于法语的一个词,来源于动词“loger”(居留),首先被用在军事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流理论逐步被用于经济和商业领域,作为企业市场竞争的策略,也被称为“商业物流”或“企业物流”。
(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1)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催生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2)现代管理理论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与结构:(一)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对供应链问题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Forrester教授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优化产业上下游的动态关系,并正式提出“供应链”一词.(二)供应链的结构:1、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分类2、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分类3、从模块化和延迟的角度分类Ricardo和Bardia通过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按模块化和延迟的不同结合程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供应链结构:刚性结构(rigid)、柔性结构(flexible)、延迟结构(postponed)、模块化结构(modularized)。
模块化与组合成联合体的内部物流有关,延迟与外部物流相一致。
(三)、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多级性、动态性、面向用户性、交叉性、增值性、跨地域性、利益的对立统一性、协调整合性、虚拟性。
(四)、供应链的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有效性供应链反应性供应链3、拉动式供应链和推动式供应链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供应管理的特征,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供应链管理的原理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般认为,对供应链问题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Forrester教授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优化产业上下游的动态关系,并正式提出“供应链”一词,被认为是供应链设计之父,现代许多有关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可以追溯到他的生产分销系统。
二、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从供应链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进行分类第一,传统的企业管理重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与管理的界限分明;供应链管理则重视系统的集成。
第二,传统的企业管理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人、物料、设备技术等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第三,传统的企业管理着重研究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关系,目的在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体力劳动的工作效率;第四,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重物流、轻信息,重过程分解、轻系统优化;而供应链管理恰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第五,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更注重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涵盖了整个物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过程。
第六,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三、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四、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1、信息集成。
2、协调与资源共享。
3、组织关系连接五、供应链管理的原理:•资源横向集成原理•系统原理•多赢互惠原理•合作共享原理•需求驱动原理•快速响应原理•同步运作原理•动态重构原理第二章供应链管理方法第一节快速反应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解快速响应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理解快速响应机制的理论,掌握快速响应的概念及影响快速响应的主要因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快速响应的概念及影响快速响应的主要因素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快速响应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快速响应是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密切合作的战略,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整体反应速度。
实施快速响应,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可以通过POS(Point of Sale)系统信息,联合预测未来需求变化,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分析新产品营销机会,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从运作的角度看,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需要通过EDI加快信息的流动,并共同重组他们的业务流程,以便使订货期提前和成本最小。
二、快速响应机制理论:1、先发优势理论2、短周期市场理论3、时基竞争理论4、动态能力理论三、快速响应的一般概念:快速响应是指制造商为了在精确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条件下为客户提供产品,将订货提前期、劳力、物料和库存的花费降低到最小;同时强调系统的柔性以便满足竞争市场的不断变化。
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紧密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共同预测未来的需求并且持续监视需求的变化以获得新的机会。
(Goldmen S.L., Preiss K,Nagel R.N.,Dove R.,1991)•四、影响快速响应的主要因素:(一)、供应链的类型1、为其他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2、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3、为特定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二)、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三)、供应链信息系统(四)、供应链的资源状况(五)、产品(六)、供应链系统的柔性第二节有效客户响应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效客户响应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理解有效客户响应的实施原则和方法,熟悉快速响应与有效客户响应的比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客户响应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有效客户响应的产生背景和理念:有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一种在食品杂货分销系统中,为降低、消除分销商与制造商体系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为客户带来更大利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ECR构建的是一个由消费者所驱动的运作体系,以反向的信息流为驱动源,来实现正向的物流运作。
二、有效客户响应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一)有效客户响应的实施原则:1.以较少的成本,不断致力于向食品杂货供应链客户提供更优的产品、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分类、更好的库存服务以及更多的便利服务。
2.供应链EcR必须由相关的商业带头人启动。
3.必须利用准确、适时的信息以支持有效的市场、生产及物流决策。
4.产品必须随其不断增值的过程,即从生产至包装,直至流动到最终客户的购物篮中,以确保客户能随时获得所需要产品。
5.必须采用通用一致的工作措施和收益系统。
(二)、有效客户响应实施的方法:1、为变革创造氛围2、选择初期供应链ECR同盟伙伴3、开发信息技术投资项目三、快速响应与有效客户响应的比较:1、共同的外部环境变化2、共同面临贸易伙伴之间的不协调关系而需要加强密切合作3、共同的目标4、共同的信息技术支持5、共同的措施•快速响应与有效客户响应的差异普通商品和食品之间的重要差别之一在于商品的特性,不是商品表面的物理差异,而是指商品在价值、周转率和品种上的本质差异。
普通商品的单品数量多、产品生命周期短、季节性强、库存周转慢、存货削价幅度大、毛利高;而食品的单品数量少,商品单价低、周转快。
所以超市可以低毛利有效地经营。
第三节企业资源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资源计划理论的发展历史,掌握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特征,熟悉ERP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性分析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特征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企业资源计划理论的发展历史:2、MRP:3\ERP:同时,一些先进管理思想的成熟与发展,如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TQC(To-tal QuaIity 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优化生产技术)、DPR(Distribution ResotJrce 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MES(Manufacturing Exe-cute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AM(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MRPⅡ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
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特征:1、集成性。
2、商业软件包。
3、最佳实践。
4、不断演进三、ERP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性分析:1、企业内部供应链:2、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3、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第三章供应链关系管理第一节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熟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掌握供应合作伙伴关系的优点和风险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供应合作伙伴关系的优点和风险三、教学方式及手段:案例教学法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Lambert,Emmelhainz & Gardner (1996)认为一般企业之间的关系型态从单次的交换到多方面的交易,可以区分为:正常交易关系(Arm’s Length)、伙伴关系(Partner-ship)、合资关系(Joint Venture)及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四种类型所以合作伙伴关系是指:在供应链中两个独立的企业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和利润而相互维系的一种关系,此两个个体通常为供应商和买方或顾客,同意在一定的期限内分享彼此的信息并共同承担风险,通过降低成本、减少存货来提高双方在财务或运作上的绩效。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1、交易成本理论2、资源依赖理论3、资源基础理论4、策略行为理论5、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比较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优点和风险(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优点:1、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2、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3、增加顾客满意度4、信任机制弥补合同的不足5、减少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企业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生产。
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
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
第一节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内容,掌握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流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流程三、教学方式及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课程讲解: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一制造商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零售商一供应商伙伴关系实施步骤:首先,必须洽谈协议中的契约性条款,包括确定所有权和转移时间、信用条件、订货责任,适当情况下还应包括绩效指标,如服务水平或库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