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

• 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
{ • 白 质
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
大脑皮质 的神经元
锥颗梭 体粒形 细细细 胞胞胞
大
分子层
脑
外颗粒层
皮 质
外锥体层
的
内颗粒层
分
内锥体层
层
外形细胞层
小脑
小脑的表面有许多横沟,将小脑分隔成许 多叶片,每个叶片均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分子层
分子层含神经纤维较多,神经元
植物性神经节也称自主神经节,包括位于脊柱附近 的交感神经和位于器官附近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在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 的一种保护性结构,它能阻止血液中的某 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内
脑脊膜
脑脊膜包括硬膜, 蛛网膜和软膜
突触前部分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外包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有髓神经纤维
神 经 纤
统周 经的围 纤有神 维髓经
神系
统中 经的枢 纤有神 维髓经
神系
维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全身各种组织器官内形成 特殊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组内成员
卓文海 覃玉波 覃 欢 谢宗固 谭 貌 赵雨川 覃伟卿 易 鑫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各器官的主要成分,分布广 泛,联系,调节和支配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 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 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细细细胞膜 胞胞细胞质 膜膜细胞核
树突
轴突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能感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行
总结 表12-至2大脊脑髓皮层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纤 2.脊髓小脑束 维 束 3.脊髓丘脑束
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传至大脑皮层,与 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
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传入后根的痛温觉、触压觉分
别经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上传至丘脑,进而上传至大脑皮
层
下 1.皮质脊髓束
行
的 2.红核脊髓束 纤
结构
功能
前角 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
后角 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结构
功能 脊髓
上 1.薄束与楔束 传导深感觉、皮肤的精细触觉至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脑
1)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中缝核 下橄榄核 黑质 红核
脑
2.白质—纤维束构成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三叉丘系
脑
下行纤维束 皮质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脑
3.网状结构
脑
3.网状结构
功能: 1)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2)对肌张力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高位中枢 去大脑强直
脑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加压素、催产素、促垂体激素,释放入血, 进而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
脑
下丘脑主要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 2)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3)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参与对情绪 活动的调节 4)与人类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神经组织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8
2、突触分类
可编辑课件PPT
19
2.化学性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成分(presynaptic element)
a 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神 经 递质.
b 突触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神 经元细胞膜变厚,电镜下,电子密度高, 含较多线粒体。
可编辑课件PPT
36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由轴索、髓鞘和神经膜构成
成分:髓磷脂和蛋白质
髓鞘
Myelin sheath
结构:LM HE染色— 网状,锇酸染色—黑色 EM 明暗相间的同心圆板层状
形成: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由神经膜细胞的胞
膜反复包卷轴突并融合而成
*郎飞结、结间体、髓鞘切迹(施-兰切迹)
可编辑课件PPT
2
概述: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份
神经细胞(nerve cell)或神经元(neuron)
神
功能: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可接受
刺激,传递信息,有的还有内分泌功能。但不
经
能单独完成其生理活动。
组
神经胶质细胞(neuronglial cell)或神
经胶质(neuroglia) 织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接受刺激传入胞体。轴突
(axon):一个,细,均,末梢
分支多.无尼氏体.末端分
支称轴突终末(axon
terminal),神经冲动经轴
突传导到效应器或其它神
经元。
可编辑课件PPT
12
轴突的物质运输
可编辑课件PPT
13
2.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的
后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神经组织ppt课件

上次课教学内容重点回顾
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纤维光镜图
心肌纤维及闰盘光镜图
平滑肌纤维光镜图
骨骼肌和心肌超微结构模式图
神经组织
nervous tissue
教学内容
一、神经元 二、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四、神经纤维 五、神经末梢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nerve cell ( 神经元 neuron )
答案: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 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和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接触,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如轴—体突触和 轴—树突触等。按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突触又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 两类。
神经膜细胞
结间体 郎飞结
轴突 树突
轴突:只有一个,细而长,分支少
轴质无尼氏体。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释放神经递质。
轴丘
(二)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细胞突起的数目分: ①多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②双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③假单极神经元 (pseudounipolar
neuron)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为:
D.胞体及突起内均有尼氏体
E. 核膜清楚,核仁明显
2. 突触内与信息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微管
C.微丝
D. 突触小泡 E.神经丝
D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3. 神经元的轴突内不含有( A.神经原纤维 B.微管
)C
C. 尼氏体
D.线粒体
E神经丝.
4. 尼氏体在电镜下的组成是( )
A.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
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纤维光镜图
心肌纤维及闰盘光镜图
平滑肌纤维光镜图
骨骼肌和心肌超微结构模式图
神经组织
nervous tissue
教学内容
一、神经元 二、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四、神经纤维 五、神经末梢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nerve cell ( 神经元 neuron )
答案: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 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和 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接触,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如轴—体突触和 轴—树突触等。按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突触又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 两类。
神经膜细胞
结间体 郎飞结
轴突 树突
轴突:只有一个,细而长,分支少
轴质无尼氏体。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释放神经递质。
轴丘
(二)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细胞突起的数目分: ①多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②双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③假单极神经元 (pseudounipolar
neuron)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为:
D.胞体及突起内均有尼氏体
E. 核膜清楚,核仁明显
2. 突触内与信息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微管
C.微丝
D. 突触小泡 E.神经丝
D
同步练习
二、单项选择
3. 神经元的轴突内不含有( A.神经原纤维 B.微管
)C
C. 尼氏体
D.线粒体
E神经丝.
4. 尼氏体在电镜下的组成是( )
A.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神经膜细胞形成的结构分内、外层2层:
内层为髓鞘,由神经膜细胞双层细胞膜反复包卷形成,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板 层状。
外层为神经膜,由神经膜细胞的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呈鞘状包裹 髓鞘。
有 髓 神 经 纤 维 横 切 面 电 镜 图
2.中枢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 中央为神经元长突起,外围为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
二、突触
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肌 细胞、腺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传递神经冲动。
(一)电突触
即缝隙连接。
(二)化学突触 以神经递质作为载体传递神经冲动。
化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部: 为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内有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突触后部: 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区域。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2)神经原纤维 LM: 在硝酸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功能:① 细胞支架 ② 物质运输。
神经原纤维 (镀银染色)
2.树突 一至多个,分支多;有尼氏体。
功能: 接受刺激,并将神 经冲动传 向胞体。
3.轴突 只有一个,细长;轴突起始部有
轴丘;无尼氏体。
功能: 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出。
突触前膜和后膜: 突触前部和突触后部彼此相对的细胞膜。
突触
16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电镜图
不同形状的突触小泡电镜图
突触后膜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神经冲动的传递: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 前膜 →突触小泡向突触 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 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 到突触间隙 → 与突触 后膜上受体结合 → 神 经冲动传向突触后神经 元(或效应细胞)。
第三章第四节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PPT课件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6
1、脊髓的外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7
2、脊髓横断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8
3、马尾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9
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20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 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 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 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 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
❖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 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 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 约相当于25瓦。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44
三、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有缺陷少 年儿童,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少年儿童,以保 证少年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愉快。
21
脊髓的功能
❖ 【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 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除头、 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 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 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 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 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 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质
5
神经元胞体光镜观,示尼氏体
神经递质:
◆神经元合成, 向其它神经元 和效应细胞传 递信息的化学
载体。
神经调质:
神经元合成, 增强或减弱神 经元对神经递 质的肽类物质
6
B、神经原纤维 神经丝与微管交织排列成网, 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嗜银。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
物质运输。
7
▲ 细胞膜:可兴奋膜,具接受刺激、
9
3. 轴突
• 仅一个,呈细索状,长短不一, 末端常有分支
• 起始部称轴丘 • 轴突的细胞膜称轴膜 • 细胞质称轴质 • 轴突内无尼氏体,但含神经原
纤维、小泡等 • 起始段易引起电兴奋,产生神
经冲动的起始部位 • 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 轴突运输(顺向,逆向,快、慢)
10
轴突运输
快速逆向轴突运输
神经组织
nervous tissue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2、掌握化学突触的光镜、电镜结构及神经信息传递。 3、熟悉神经组织的组成、功能、分布。 4、熟悉神经元的分类。 5、熟悉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6、了解神经胶质细胞分类、结构和功能。 7、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的构造。 8、了解神经末梢的分类、分布、结构和功能。
15
突触前成分组成:
①突触前膜:比一般细胞膜略
厚,内面附有一些致密物质。
②突触小泡:大小形状不一,
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③离子通道:当神经冲动传至
轴突终末,使其开放。
④突触素:附在突触小泡表面,
使突触小泡集合并附在细胞骨
架上。
⑤致密突起:附在突触前膜上,
突入胞质内,突起间容纳突触
小泡。
⑥滑面内质网、微管和微丝、
突触小泡脱离细胞骨架,移至突触前膜 释放神经递质或调质到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中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膜内离子通道开放,改变离子分布 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9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分子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 生理效应后,很快便被相应的酶灭活。
◆一个神经元可与多个效应细胞或多个神经元发生突触联 系。
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离子通道-Na+、K+、Ca 2+、Cl-
• 膜蛋白 受体 离子通道开放
结合
神经递质
• 化学门控通道—树突膜和胞体膜 • 电位门控通道—轴膜
8
2、树突
• 1-多个,多呈树状分支。 • 内部结构与胞体基本相
似。分支上有许多树突 棘。 • 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 • 接受和整合信息能力与 表面正相关。
◆而一个神经元也通过突触接受来自许多其他神经元的信 息,如小脑的蒲肯野细胞。
◆突触信息中既有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谁的信息强。 ◆ 老年痴呆症。
20
三、神经胶质细胞
2、组成:
1、概述: 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 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也无传导冲动的功能。起 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等 作用。
②少突胶质细胞:胞体较
星形胶质细胞小,核圆,
染色较深,是中枢神经系
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③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
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
胞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
有许多小棘突,有吞噬功
能,可转变为巨噬细胞。
④室管膜细胞:为立方或
柱形,分布在脑室及脊髓
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单层
上皮。脉络丛处的可产生
脑脊液 。
24
25
线粒体等。
16
2)突触间隙: 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 细胞膜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 膜,两者之间宽约15~ 30nm的狭窄间隙,内含糖 蛋白和细丝。 3)突触后成分: 组成: ①突触后膜:比一般细胞膜 略厚,内面附有一些致密物 质。 ②受体; ③离子通道。
17
化学性突触电镜图
18
4、突触的作用机理: 神经冲动沿轴膜 轴突终末 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成分 突触素发生磷酸化
如: 轴突代谢产物, 摄取的物质
慢速:神经丝, 微管,微丝 顺向轴突运输
快速:蛋白质,含 神经递质或神经调 质的小泡,线粒体
11
(二)神经元种类
根据突起数量分:多极、双极、
假单极;
根据轴突长短分:高尔基I型、
高尔基II型;
根据功能分:感觉、中间、运动;
根据释放的递质分:胆碱能、去甲 假
双
多
肾上腺能、胺能、氨基酸能、肽
2)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①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纤维的 髓鞘形成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 因子。 ②卫星细胞:是神经节内包裹神 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 胞,称被囊细胞。
1)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①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 体积最大的一种,呈星形,核圆 形或卵圆形,较大,染色浅。胞 质内含胶质丝。可分两种:
A、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白质
B、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灰质
具支持和绝缘作用 ,胞突
末端扩大形成脚板, 在脑和脊髓
表面形成胶质界膜,分泌神经营
养因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
信息的媒介 。
电突触 :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
是缝隙连接。
14
3、化学突触结构: 常见连接类型有:轴-树、轴-棘、轴-体突触 电镜: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1)突触前成分:通常是神经元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它们 在银染色标本中呈现为棕黑色的环扣状,附着在另一神经元 的胞体或树突上,称突触小体。
1
概述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神 经
( 神 经 元 ) 意识、记忆、思维和行为调节基础 nerve cell, neuron
组
织 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保护、分隔、营养
(neuroglial cell)
2
神经元
突触
神经纤维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末梢
神经元
3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
单 极
极 神
极 神
能、其他—NO
神
经
经
经
元
元
元
12
(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位置: 大脑海马、脑与脊髓的室管膜下区; 形态:星状多突(与星形胶质细胞不易区分),
含巢蛋白-标志物; 增殖分化: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
胞。
13
二、突 触
synapse
1、定义: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
细胞膜
胞体 细胞核
神 经
细胞质 树突
元
轴突
4
1、胞体
为营养代谢中心,大小、形态不一
▲ 核:大而圆,着色浅, 核仁明显;
▲ 细胞质:含大量粗面内 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微 管、微丝和神经丝等
▲ 细胞质的特殊结构: A、尼氏体—(粗面内质网和游
离核糖体组成, 形成的光镜 下的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结构蛋白
功能: 合成 酶(合成 神经递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