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夜的工作》ppt

食物简单
4、从周总理的工作、生活 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作者亲眼目睹了周总理工作的 劳苦和生活的简朴,当时的心 情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 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自豪、崇敬)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 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 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时间长
再读课文2至5自然段
• 思考回答 • 3、周总理生活简朴又从哪些事看出来的? 用“﹏”间高大的宫殿式房子,室 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 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 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 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 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讲 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的? 3、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标注,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读读记记
• 审阅、陈设、极其、 转椅、蒙眬、浏览、 咨询、思索、热腾腾
朗读课文
• 思考回答 • 1、课文是从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的?
朗读课文2—5自然段
(自豪、崇敬)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周总 理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总结:《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 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 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 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 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 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课堂练习
用上“虽然……但是……”一词说话 1、周总理的工作是劳苦的,他的生活 是简朴的。 2、周总理要审阅的稿子有一尺来高, 他审阅每一篇稿子是都是严肃认真的。 3、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 内陈设极其简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课件PPT

有感情地读句子……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 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 台灯,如此而已。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 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文件。你们送来的稿 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 时候叫你。”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 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 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 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互品句子,谈理解……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 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周总理要批阅多少文件?
读句子,谈理解……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 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 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 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 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xún
咨询 碟
词语:
liú
dié
浏 览 一小
咨询、浏览、一碟、宫殿、
隔壁、蒙眬、简朴、转椅、
想想课文记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看见了总 理一夜的工作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请你读出来……
生活简朴
工作劳苦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 号标出文中特别让你有感触的语句,读 一读并谈谈感悟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读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 米。花生米并不多。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 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 分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夜的工作》-六年级下册语文PPT优秀课件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为人民服务
最后时刻表:
1972年4月诊断为膀胱癌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逝世。
周总理是一代伟人, 是人民的好总理。
一夜的工作
作者: 何其芳(现代诗人)
你在屋里看到什么? 有什么感觉?
令我想不到的是: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 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 椅, 一盏台如灯此,而已如此而已。
轻声读课文, 看看周总理在这一 夜中做了哪些工作?
总理是怎样批阅我的记录稿的? (快速读第四节, 划出句子。 )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 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的生活极其简朴, 和普通人没有 什么两样。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 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
1974年3月26日的工作表
下午4点
与雷尼尔会谈
晚上7点
陪餐
晚上12点
开政治局会议
凌晨2点30分 约民航同志谈话
早上7点Biblioteka 办公中午12点去东郊迎外宾
下午2点
休息
看啊, 这就是我们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 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 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 问 我一两句。
一位新中国的总理有多少事等着 他来处理, 有多少困难等着他去解决。
这时候的周总理他可能会想些什 么呢?
这时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了 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
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 粒,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 增加了分量。
为人民服务
最后时刻表:
1972年4月诊断为膀胱癌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逝世。
周总理是一代伟人, 是人民的好总理。
一夜的工作
作者: 何其芳(现代诗人)
你在屋里看到什么? 有什么感觉?
令我想不到的是: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 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 椅, 一盏台如灯此,而已如此而已。
轻声读课文, 看看周总理在这一 夜中做了哪些工作?
总理是怎样批阅我的记录稿的? (快速读第四节, 划出句子。 )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 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的生活极其简朴, 和普通人没有 什么两样。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 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
1974年3月26日的工作表
下午4点
与雷尼尔会谈
晚上7点
陪餐
晚上12点
开政治局会议
凌晨2点30分 约民航同志谈话
早上7点Biblioteka 办公中午12点去东郊迎外宾
下午2点
休息
看啊, 这就是我们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 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 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 问 我一两句。
一位新中国的总理有多少事等着 他来处理, 有多少困难等着他去解决。
这时候的周总理他可能会想些什 么呢?
这时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了 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
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 粒,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 增加了分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1_ 一夜的工作ppt教学课件

周总理参加义务劳动
周总理到灾区看望人民群众
周总理到灾区看望人民群众
周 总 理 出 席 会 议
周 总 理 在 北 京 玉 泉 山
周恩来到北京首都机场迎接尼克松
周总理在医院里接见外宾
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 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我的声音 全世界都能听见似的:“看啊,这 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 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下30公斤重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 的工作。 6月10日,他会见了菲律宾总统。 8月26日,他在医院里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
9月7日,他不顾病情的恶化,与医务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
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 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 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 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 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 周恩来。”
9月20日,他做第四次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一刻,他握住邓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 做好。 10月24日,他做了第五次手术,这次手术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总理,向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说话不到
十五分钟,他就昏迷了过去。 1月7日,深夜11时,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 么,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活着的时候说的 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的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周总理
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 理。1976年1月8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 降半旗为他致哀。这是非常罕见的事。 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 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 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 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 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 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 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站出来,在联合国大 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 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 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 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 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 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 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 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 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 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 和我们永别了!
不仅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 食物也非常简单。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 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 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 时候叫你。”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 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 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 时候叫你。”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 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 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 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 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 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 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文件多,工作十分繁重、紧 张,工作量大。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 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 时问我一两句。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 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 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 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 给了我。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 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 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 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 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 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 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花生米并不 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 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 加了分量。
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 了一个人而增加了 分量。
请辩一辩:花生 米有没有增多?
周总理的吃
我跟随周总理几十年,他非常多的时候是不能坐在餐桌旁正经 吃饭的,至少是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汽车上、会场休息室或匆匆的 走路中吃饭的。
在汽车上的饭,最多的时候喝一杯玉米糊糊,吃两片面包。面 包是或夹几片香肠,或抹些果酱。有时也喝杯麦片粥。
如果是在会场休息室,我们常给服务处的同志打电话,叫他准 备一碗热面汤,总理可以在休息时,边听汇报边吃面,有汤有面, 吃着还可以。国家经济状况好时,里面放些肉丝菜叶;经济困难时, 面汤上只漂着几片葱花。 如果总理太忙,连三两分钟时间也抽不出来,那就通知人大会 堂或有关人员准备几个素馅包子,让总理从一个会场赶到另一个会 场时,拿在手里边走边吃。 如果遇上突然的情况,临时增加活动,总理吃不上面包、素馅 包子,喝不上玉米面糊糊或面条,那就用糖充饥,他多次吃两块糖 当作一顿饭,或要一把花生米或煮黄豆当饭。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 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 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 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 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3*一夜的工作
作者:何其芳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 边思考: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给作 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
集中写作者感受的一句话划下来。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 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周 总理生活简朴的语句,用“~~~~”画出描写周总理 工作劳苦的语句。
总理修改的文稿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 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 个小圆圈。
态度严肃认真、一 丝不苟。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 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百感交集,他是怎样想, 怎样说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
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 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 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 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 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此时总理已身患重病) 下午3时 起床 下午4时 与尼雷尔会谈 晚7时 陪餐 晚10时 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 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 办公 中午12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 休息
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 理。1976年1月8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 降半旗为他致哀。这是非常罕见的事。 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 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 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 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 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 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 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站出来,在联合国大 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 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 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 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 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 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 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 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 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 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 和我们永别了!
不仅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 食物也非常简单。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 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 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 时候叫你。”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 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 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 时候叫你。”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 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 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 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 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 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 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文件多,工作十分繁重、紧 张,工作量大。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 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 时问我一两句。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 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 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 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 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 给了我。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 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 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 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 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 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 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花生米并不 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 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 加了分量。
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 了一个人而增加了 分量。
请辩一辩:花生 米有没有增多?
周总理的吃
我跟随周总理几十年,他非常多的时候是不能坐在餐桌旁正经 吃饭的,至少是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汽车上、会场休息室或匆匆的 走路中吃饭的。
在汽车上的饭,最多的时候喝一杯玉米糊糊,吃两片面包。面 包是或夹几片香肠,或抹些果酱。有时也喝杯麦片粥。
如果是在会场休息室,我们常给服务处的同志打电话,叫他准 备一碗热面汤,总理可以在休息时,边听汇报边吃面,有汤有面, 吃着还可以。国家经济状况好时,里面放些肉丝菜叶;经济困难时, 面汤上只漂着几片葱花。 如果总理太忙,连三两分钟时间也抽不出来,那就通知人大会 堂或有关人员准备几个素馅包子,让总理从一个会场赶到另一个会 场时,拿在手里边走边吃。 如果遇上突然的情况,临时增加活动,总理吃不上面包、素馅 包子,喝不上玉米面糊糊或面条,那就用糖充饥,他多次吃两块糖 当作一顿饭,或要一把花生米或煮黄豆当饭。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 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 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 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 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13*一夜的工作
作者:何其芳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 边思考: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给作 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
集中写作者感受的一句话划下来。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 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周 总理生活简朴的语句,用“~~~~”画出描写周总理 工作劳苦的语句。
总理修改的文稿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 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 个小圆圈。
态度严肃认真、一 丝不苟。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 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百感交集,他是怎样想, 怎样说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
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 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 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 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 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此时总理已身患重病) 下午3时 起床 下午4时 与尼雷尔会谈 晚7时 陪餐 晚10时 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 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 办公 中午12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 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