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从人在伦理学中的地位谈起
伦理学绪论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家庭伦理规范
集体制度与规范 行业规则 行政制度与法规 国家法律
2、道德与经济的关系。 2、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3、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4、道德有阶级性吗? 5、如何看待“道德血”问题?
什么是伦理学
八、伦理与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 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 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伦理是对社会关系的应然性的认识(should-be cognition )。
什么是伦理学
十、关于伦理学释义
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马各尼可伦理学》,由 其儿子马各尼可整理成书。从这本书的内容看,最早的伦理学应该是研究幸福以及如何 实现幸福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为人生的目的,而幸福乃至善。当然,实现幸福要靠合乎德性
的实践,因此通篇都充满了对道德问题的论述。 由于伦理学主要研究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问题,所以一般都认为伦理学 是研究道德问题的学问,甚或主张改称伦理学为道德学。 Henry More(1614-1687)认为,伦理学是关于幸福及如何获得幸福的学问。
道德在本质上就是社会性和关系性要求天生感性
规则
强制性规范:法规、制度。 的人们去遵从的行为规范。道德来自人类的自省,是
非强制性规范:道德。
内生的,在共识基础上逐步外化为法律和制度。因此 道德是法制的底线。
什么是伦理学
二、从主体论出发理解伦理与道德
思考问题三:有思想的人类一直在想什么?
有史以来,人类主要在思考三个问题: 世界是什么?——哲学的本体论思考,探讨世界的本原和本质。 人是什么? ——哲学关于人的本体论思考。 人怎么样才能快乐和幸福?——哲学关于人的主体论、价值论和目的论的思考。 幸福,是伦理学以及几乎所有学科都在探讨的永恒主题和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 人类经过长期思考,明白了如下道理: 感性的人是自私和有欲望的。欲望的满足是快乐。但快乐并不是幸福。 自私欲望的满足没有止境。幸福的实现依赖理性和德性的自律。 利己要通过利他来实现。人们只有处理好了人伦关系才能得到幸福。 因此,道德和伦理是实现人类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
伦理学基本问题_现代伦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伦理学基本问题_现代伦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摘要:从这个角度看,主体性的哲学与神经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虽然在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上它们仍有很大的区别,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以伦理的价值观的历史性为由,对个人在伦理生活上的自由意愿视而不见,如果商谈是外部的,即它只是一种根据某种抽象的普遍原则展开的对话,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人为的、与人们真实的愿望没有真正联系的商谈[摘要]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指出了理性的无能。
在他看来,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被确定为我们能够正确把握实在世界的理性洞察的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思维的能力,它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今天,认知主义伦理学似乎还是用程序性的道德自我切断了自我与其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不可分的联系(它回避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的无能的问题),而本体论伦理学以文化-伦理具有自我解释的功能为由,整个地否定了反思性的自我的特殊性(它走向了一种彻底的还原论)。
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方法论上入手:一方面对道德自我的形成重新做出一种非本体论的评价,另一方面对认知主义的程序理性思维进行批判,以便对处于历史的自然秩序中的自我做出正确的规定。
[关键词]认知伦理学本体论伦理学理性的无能主体性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个体性的伦理生活[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4-0018-07 自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以来,下述本体论伦理学的观点就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我们的伦理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独立于我们主观思维的客观的价值领域,如由社会的人或城邦的目的性构成的价值领域。
作为个人,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行为依附于这些客观的价值之上才能显示出价值。
在这里,并非任何主观的偏爱或理性的选择都是有价值的。
而自康德以来,人们也坚持这样一种认知主义的(非本体论的)看法:伦理的善或价值乃是纯粹理性的产物,只有遵循理性的普遍法则,人们的行动才有价值、才是善的,任何以有限的目的性动机为前提的行为都是没有价值的。
工程伦理-客观题(77题)

一、多选题(2分/题)1. 伦理规范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值得应用、如何得到应用,对“什么是好的、正当的行为方式?”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争议由来已久,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伦理学思想和伦理立场。
大体上,可以把这些伦理立场概括为()功利论, 契约论, 义务论, 德性论,2. 工程活动集成了多种要素,包括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自然要素和伦理要素等。
将伦理维度运用到其他要素,就形成了工程伦理关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技术伦理问题,利益伦理问题, 责任伦理问题, 环境伦理问题, 3.根据伦理规范得到社会认可和被制度化的程度,可以将伦理规范分为()两种情况。
制度性的伦理规范,命令性的伦理规范,描述性的伦理规范,通用性的伦理规范4下列哪项是依据工程伦理问题的对象来划分伦理问题的?因伦理意识缺失或者对行为后果估计不足导致的问题因工程相关的各方利益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境工程共同体内部意见不合,或者工程共同体的伦理准则与规范等与其他伦理原则之间不一致导致的问题因工程伦理章程缺乏或者不足而导致的问题5工程与技术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为目的,技术往往包含在工程中,相互独立,都具有封闭性6当工程实践出现“超越于道德的”的情形时,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慎思为自己的伦理行为划分优先顺序,审慎地思考和处理存在的几对重要的伦理关系。
这几对重要的伦理关系指的是自主与责任效率与公正个人与集体环境与社会7 “博帕尔MIC毒气泄漏事件”主要涉及哪几方面的问题企业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所肩负的责任和各自扮演的角色问题跨国工程活动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问题跨国公司的双重技术标准问题如何通过相关法规和制度来保障工程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权益的问题8工程的价值包括()等多方面的价值A.科学价值B.政治价值C.社会价值D.文化极值E.生态价值F.伦理价值9一般来说企业会依()等特征对人群做出区分,从中识别出目标人群,会涉及到工程所服务的对象与可及性。
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在伦理学界,人们似乎并没有体验到某种“哲学的衰落”的危机感。
这要归因于应用伦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
所谓应用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应当说是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如政治、经济、生命、生态、媒体、科技、性关系、国际关系等等)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
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
一句话:面对冲突,诉诸商谈,达到共识,形成规则。
应用伦理学是为立法和改变法律提供理据的。
作为一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应用伦理学不仅拥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形态,而且也包含包括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媒体伦理、科技伦理、性关系伦理、国际关系伦理等在内的诸多分支领域。
这些应用伦理学的分支的任务,在于试图对各自领域中涌现出的紧迫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某种有说服力的解答。
一、应用伦理学勃兴的两大因素:伦理学发展的困境及社会实践的需求应用伦理学最先起源于美国,随后才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我国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是从对国外学术成果的追踪、译介开始的,应用伦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勃兴归因于伦理学内部的发展遭遇到的困境及外部社会实践的需求这两大因素。
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崭新局面,从而造就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论争,如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道德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反思的讨论以及“潘晓热”现象的大讨论。
“然而,囿于对国内伦理学教科书体系的过分拘谨,这些讨论结果终究仅停留于某些既有教科书的现成结论之中而无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732)甘绍平摘要:本文阐述了应用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促成应用伦理学在中国勃兴的两大因素,探究了应用伦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我国伦理学界在应用伦理学本质特征问题上的重大论争。
罗国杰版伦理学第一章

心中的黄线
我是流氓我怕谁?
第四,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 会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个人与社会 集体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样, 还存在着其他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有的 还是宗教关系。
2013-8-7 30
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研究对象的四种观点:
• 1、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善”,伦理学是关于善与恶的科学;
• 2、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的理想”或“人生的幸福”,伦
理学是“人生理想之学”;
• 3、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原则和规 范”; • 4、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道德现象”。目前,学术界持第四种 观点的较多。
•
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 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 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 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 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 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 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以善德施之他人, 使众人各得其益
以善念存贮心中, 使身心互得其益
《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 2013-8-7 11 之极。”
“道”从“首” 从“行”表示四通 八达的道路,引申 意:人们行事时应 遵循的规范准则。
“内得于己,外施于 人”通过对某些行为
第一讲伦理学基本问题

现代伦理学主要探讨社会正义和个人义务, 是狭 义的伦理学。侧重社会伦理。
伦理学的内部划分
1. 规范的伦理学。通过研究道德现象, 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 的行为规范, 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这种伦理学重视实际的应用, 往往 分离出一些具体的应用伦理学, 如各种职业伦理学。
2. 理论伦理学。重视探讨道德理论, 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 强 调对于善恶的纯哲学的思辨。重视伦理学作为道德哲学的意义和尊 严。
3. 元伦理学。主要是探讨基本概念、辞义, 考察道德推理的逻辑及 证明。注重逻辑的真实性。
4. 应用伦理学。主要是研究规范的落实, 强调伦理学在不同领域的 运用。
6. 法律与道德的重合程度是文明的标志。
案例1.1 云南艾滋病工厂
案例1.2 王海打假
良
政
心
治
与
与
道
法
德
律
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1. 道德规范与宗教规范有许多重合。 2. 道德是宗教存在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 3. 宗教主张维护道德传统,但同时维护宗教的
独立性。 4. 上帝、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能给道德以支
伦理学的内部关系
元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领域伦理 职业伦理 家庭伦理
课后练习
1.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2.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4.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 5.传统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区别。
本章参考书目: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重合性。但合理的不一定合法,合法的 不一定合理。
浅谈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

浅谈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前一篇文章(与一位留学生朋友聊天)有若干留言,希望我推荐伦理学的书。
实话说,我早都记不住自己看过哪些书了,而且我也不建议大家去捧起各种大厚本钻研,尽管它们的确是经典。
今天我简单谈谈伦理学若干基础问题。
按照我个人经验,想明白这些问题,已经足够应付大部分日常生活了。
如果你看完还有更多兴趣,再去找伦理学的书来看无妨。
不过我还是要声明: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伦理学关心什么问题?伦理学关心的是“人”的问题,或者更具体说,是人如何与同类相处的问题。
大自然有许多强大的力量,狂风可以把大树拔起,海浪可以把大船掀翻,狮子可以瞬间咬死羚羊斑马,蛇可以让自己大许多倍的猎物窒息。
但是,人的力量与此都不同。
普通人在自己家里看到讲述苦难的文字,可以为远在天边的人流泪;健壮的小伙子向美女表白遭到拒绝,万般难受却不能强迫对方;纵然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也会出现“吃饭时不打枪”的默契……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特异于自然,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和人相处时有一套超越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否合理?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问题。
伦理包括哪些部分?在我看来,伦理主要包括三部分:价值、原则、目的。
价值是最简单的。
你为什么爱吃苹果不爱吃橘子?他为什么爱打羽毛球而不爱打乒乓球?有闲暇时间我为什么不去打游戏而是看书?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行为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谱系,不同的选择在谱系上占有不同的地位。
你爱吃苹果胜过橘子,则在你的价值谱系上,苹果的位置高于橘子。
他爱打羽毛球胜过乒乓球,则在他的价值谱系上,羽毛球的位置乒乓球。
我喜欢打游戏胜过看书,因为在我的价值谱系上,打游戏的位置高于看书。
同一个选择在不同人的价值谱系上位置不同,这很正常。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是如此。
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相对稳定的价值谱系:你不能上午说喜欢苹果胜过橘子,下午又说喜欢橘子胜过苹果;前一秒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下一秒又说“自由一文不值”。
伦理学

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提出了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同时有了“孝”、“悌”、“敬”等维护等 级制度的道德规范或范畴,从而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春秋战国时,在伦理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
与伊壁鸠鲁学派对立的斯多阿学派,从强调义务出发,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义务和道德规律的科学。公元前1世 纪的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把他的伦理学著作称为《义务论》,并将古希腊的伦理学称为道德哲学,赋予伦理 学以新的意义。
在近代,人们对伦理学的对象更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分别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人生目的的学问;是研究善和 恶的学科;是研究人的行为、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研究道德价值的科学;是研究理性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是关 于情感意志的科学;是研究道德语言的科学等等。
①实践的或规范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是通过研究道德现象,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履行 什么样的义务。这种伦理学重视实际的应用,往往分离出一些具体的应用伦理学,如各种职业伦理学。
②理论的或纯粹的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重视探讨道德理论,往往和哲学本体论交织在一起,认为伦理学就 是道德哲学,就是对善恶所作的纯哲学的思辨,一旦涉及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失去伦理学作为道德哲学的 意义和尊严。
伦理学
哲学分支学科
01 学科简介
03 基本概念
目录
02 分类 04 历史沿革
目录
05 任务和方法
07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06 发展与意义
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 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面临 的根本 问题是“ 为人我应 当做什 么” 对于人什 么是有价值 的” 我” 作 和“ 。这也是伦理 学 的两个 基本 问题 。
较而具有的价值论高度。人的这种地位和尊严又是人依靠 相较有所不同的一个特殊的类, 自然万物与人相较也 正如 其实践本质来获取并得以维持的。伦理学的实践品格与人 是一些各不相同的类一样, 人的使命就在于保持其作为类 的存在、 人的本质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伦理学首要的基本 的特殊性, 即保持其作为类的存在; 深层次看, 人具有新质,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我养我皓然之气, , 量达成人, 甚至超越人、 丰富人、 完善人。这是因为, 人是应 “
我的这种洁身 自好是一种不自由状态 , 只 当之物,我” “ 也是应当之物, 我有机会成为人的领路者。换 至死不渝。当然,
言之, 人在存在的意义上有绝对的自由。 在这一点上众多 有我们都超越“ 才有人的全面的、 我” 真正的 自由。此时伦 的“ 因为伦理创造力的强弱和伦理成就的大小而显示出 理学纯属多余。因此 , 我” 伦理学真正要解决的是第二阶段的
一
人的伦理性存在具有根本意义。人可以从事政治、 经
济、 文化、 教育等活动 , 人可以充 当政治性存在、 经济性存
、
存 在 、 与 我 人
在、 文化性存在、 教育性存在 , 但这些存在无不以人的伦理
性存在为支撑。事实上, 如果人没有完成向伦理性存在的
人即存在。存在乃整体、 大全、 随着存在的分裂和 转变, 无, 人就不会拥有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尊严。如果没有婚
聚合而涌现出的类存在,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 内容上都直 姻伦理 , 人在宇宙中的繁衍续存都成问题。因此 , 人之 人、 接分有大全 。 这种分有一方面决定了它们都是存在, 是类 伦理性存在理应成为价值伦理学关注的焦点。 存在。人也如此, 是一种类存在。这就是人的本体论意义。 “ 是人的一个类存在。如果说归依存在是人的根 我” 另一方面这种分有又使它们处于“ 无根” 状态、 残缺状态。 性 , 那么, 归依人则是“ 的根性。一方面, 我” 根源于人使 归依大全成为类存在的根性。然而, 自然万物接受大全 “ 承继了人的宇宙地位与尊严 , 与 我” 这是与生俱来的 , 但却未 我” 众多的“ 是 同质、 我” 同级、 等 引 依靠生长、 领, 灭亡等手段归依大全而且永远难以 达至大 必伴“ 终生。在这一点上, “ 的出生即“ 与人的分离 , 我” 从此“ 我” 全不同, 人主要依靠创造走向大全。人不仅能接受大全的 高的。另一方面,我” 引领 , 而且还能引领大全; 不仅能达至大全 , 而且能丰富、 开始了向人的归依和跋涉。“ 的一生即走 向人、 塑 我” 走向圆 造大全。这首先表现在人能创造、 丰富 自身。这就是人的 满的一生, 这是由“ 的类存在决定的。途 中“ 可能被 我” 我” 伦理意义、 价值意义。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即由此决定。因 取消人的资格 , 可能一不小心 自动离队, 还可能凭借创造力
20 0 2年 7月 J 1,0 2 u. 2 0
论 伦 理 学 的两 个 基 本 问题
— —
从 人 在 伦 理 学 中的地 位 谈 起
董 世 锋
(深 圳 大 学 社科 部 , 东 深 圳 5 8 6 ) 广 10 0
摘 要 : 本体论上的人是一种类存在物; 价值论上的人则是一种超越存在高于存在的应 当之物。归依
收 稿 日期 :O2 峰 (9 8 , , 1 6 一) 男 陕西 洛南 人 , 深圳 大学社科部 , 学报编辑 部 , 师 , 士 , 讲 博 主要从 事 伦理学 、 价值学
研究。
56
维普资讯
问 题是“ 作为人我们应当 做什么”其中的“ , 什么”如N・ 比自然万物高级 , , 哈 甚至高于存在 , 因为人是一种应 当之物 , 特曼而言, 是一个未出场的、 先验的价值领域。这是伦理实 能超越存在。在此意义上, 人是万物之精华 , 包容万物; 是
践(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实践) 具有真正创造性、 创新性的深 存在之镜 , 包容存在。人与存在 同在, 没有人, 存在就不再 刻原因。只有弄清楚这个领域, 即弄清楚“ 对于人什么是有 存在, 不再完满。人即存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柏拉图将 价值的” 这一伦理学的第二个基本问题 , 才能解决“ 作为人 善的理念置于众多理念的顶端。 我们应当做什么” 的问题, 并最终解决“ 做人” 的问题 , 人才 能走向圆满。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4 8 期
Vo. 8 . . I2 No 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 会科学 版)
J un l f o t w s h n r l i r i ( ma ie n c l c n e d t n o r a o u h e t i aNo ma v st Hu n t sa dS i i c sE io ) S C Un e y i o aS e i
关键 词 : 存在; 人; 价值; 伦理学 ; 基本问题
中 图分 类号 :8 -09 1 2 6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2 7(0 20—0 6 4 10—6720)405— 0
在本体论上, 人与自然万物同质、 同级、 同在。在价值论 伦理研究必须从存在出发, 从人出发。人的宇宙地位 此, 表面上看, 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在于, 人是与 自然万物 和尊严根源于存在 , 具体而言, 根源于人与其他类存在相比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