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父母年迈体弱,需要他的照顾。
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尽自己所能去照顾他们。
有一次,父母生病了,小明毫不犹豫地请假回家照料他们。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顺父母的美德,也让父母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故事二,关爱他人。
小芳是一个热心肠的女孩,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关爱和温暖,让孤寡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她的行为不仅让老人们感到快乐,也让她自己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故事三,团结互助。
小明和小华是一对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有一次,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小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他。
从此以后,
他们之间更加团结,互相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他
们的团结互助精神,不仅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让他们变
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这些家庭美德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孝顺父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这些美德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相
互关怀的表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
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家庭美德,让美德之花在我们的
生活中绽放。
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家庭美德,让美德成为我们生活
中最美丽的风景线。
家风小故事中华大美德

家风小故事中华大美德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下是一些关于家风的小故事,它们体现了中华大美德的精神内涵。
故事一: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少年。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长大。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小明非常孝顺,不仅在家中分担家务,还在学校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让母亲高兴。
有一天,小明的母亲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
小明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为母亲熬药、做饭,不离不弃。
他的孝心感动了邻居们,纷纷称赞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长辈,关爱家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小华的男孩。
他性格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有一天,小华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大笔钱。
他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站在原地等待失主。
不久,失主焦急地找了过来,小华核实了失主身份后,毫不犹豫地把钱包归还给了他。
失主感激不已,连声感谢小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为人正直,做到心中有信仰,行为有准则。
故事三:勤劳节俭,热爱劳动在一个山村里,有一位名叫小丽的女孩。
她的家庭条件不好,但一家人勤劳节俭,生活倒也过得去。
小丽从小就热爱劳动,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不怕苦不怕累。
长大后,她更是把勤劳节俭的美德发扬光大,不仅自己勤劳工作,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总结:家风小故事体现了中华大美德的精神内涵,包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勤劳节俭、热爱劳动等。
好家风好家训故事

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家,是每个人心中的港湾,好的家风和家训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石。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好家风好家训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是家风的起点。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的家风非常好,全家人都十分团结和睦。
小明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小明总是很孝顺地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
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都会主动去爷爷奶奶的房间问候他们,并且主动帮他们拿东西、倒水等。
小明的父母看在眼里,非常欣慰,也都在家里践行着孝顺的家风。
渐渐地,这种孝顺的家风也影响到了小明的同学和邻居,他们也都开始更加关心和孝顺自己的家人。
故事二,诚信是家训的基石。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小芳的女孩,她的家庭非常贫困,但是她的父母一直教育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次,小芳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送到了失主手中。
失主非常感动,感谢小芳的诚信,还送给她一笔酬劳。
小芳回到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对她非常骄傲,他们说,诚信是家训的基石,小芳做得非常好。
从那以后,小芳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信念,也深受周围人的尊敬和信任。
故事三,和睦是家风的体现。
有一户人家,父母经常吵架,家里充满了负能量,孩子们也经常感到压抑和不安。
后来,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进行沟通和调解,慢慢地,家里的气氛变得和睦起来。
父母也学会了互相尊重和包容,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让家庭更加和谐。
孩子们看到父母的变化,也开始更加关心和体谅父母,家庭氛围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最终,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的气息。
好家风好家训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告诉我们,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好的家风和家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无论是孝顺、诚信还是和睦,都是我们每个家庭需要传承和培养的美德。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下去,让每个家庭都充满爱与温馨。
家庭美德的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美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指导,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支撑。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家庭美德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孝顺。
有一位年迈的爷爷,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
他的孙子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爷爷家里,给他端茶倒水,陪他聊天。
有一天,爷爷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
孙子放学后,没有去玩耍,而是去爷爷家里照顾他,给他端食物,帮他换药。
爷爷非常感动,他说,“孙子,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好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老人,孝顺父母,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位小女孩,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她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钞票和银行卡。
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送到了失主手中。
失主非常感激她的诚实,他说,“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的父母一定很骄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讲信用,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三,友爱互助。
有一对兄妹,他们之间的友爱互助让人感动。
每当哥哥考试复习的时候,妹妹都会默默地帮他整理书桌,准备好文具。
每当妹妹生病的时候,哥哥都会照顾她,给她端水送药。
他们之间没有争吵和嫉妒,只有友爱和互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爱互助是家庭美德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幸福。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家庭美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它们告诉我们,家庭美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孝顺、诚实守信还是友爱互助,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的美德。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牢记这些美德,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让美德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
愿我们的家庭,永远充满美德的力量。
家庭美德小故事20字

家庭美德小故事20字1.忍让为美德小明的妈妈在炎炎夏日里给他准备了一杯冰镇果汁,但是小明正在玩游戏,一点也不想动。
妈妈看到了,但没有说什么,只是边等边做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小明终于玩腻了,妈妈站起来准备倒掉果汁,这时小明突然说:“妈妈,我想喝果汁。
”妈妈微笑着说:“果汁已经变热了,你还想喝吗?”小明想了想,觉得没意思了,就摇了摇头。
妈妈看到儿子主动放弃,心里很开心,她知道,这是小明领悟到了忍让的美德。
2.诚实为美德小芳拿到了班级里的月考成绩单,她发现老师给她多加了10分。
她知道这是老师的失误,但她内心有一丝的不忍。
她开始思考:如果不说出来,她的分数会更高,可以让爸爸妈妈开心,但这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最终,小芳决定去找老师。
小芳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非常感激地接过成绩单,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重新核对了一遍分数,最终给小芳改回了正确的成绩。
小芳所做的事情传到了班里,同学们纷纷称赞她的诚实和正直。
小芳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她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而且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3.关心他人为美德小明的奶奶生病住院了,他知道奶奶肯定很想念他。
于是,他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看望奶奶。
一天放学后,小明路过一个小巷子时,听到了一个呜咽声。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是一个小女孩在哭泣。
小明上前询问,原来小女孩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明心生怜悯,他决定帮助小女孩。
“我去找你的家人吧,你给我说一下你家的地址。
”小明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轻柔地擦去她脸上的泪水。
小女孩渐渐地停止了哭泣,告诉了小明她的家庭地址。
小明背起小女孩,按照她指示的方向走了一段路后,终于找到了她的家人。
小女孩的家人非常感激小明,他们连连道谢,并询问小明的名字。
小明微笑着说:“我叫小明,是个普通的孩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关心他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种关心他人的美德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出于内心真正的善意和同情心。
4.勤劳为美德小亮的家里开了一家小餐馆,爸爸妈妈忙得没有时间休息。
家风故事有哪些

家风故事有哪些家风,是指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道德品质、家庭传统和家族规范。
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好的家风可以让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而坏的家风则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争吵不断。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家风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故事一,《父子俩的约定》。
从前,有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相依为命。
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总是告诉儿子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他告诉儿子,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父亲常常对儿子说,“做人要讲诚信,要守信用,要对人诚实守信,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
儿子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人。
他和父亲之间有一个约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的家风可以让家庭成员受益终身,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二,《家庭和睦的力量》。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产生矛盾。
有一个孩子因为和父母意见不合,选择了离家出走。
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母没有责怪孩子,而是用理解和关爱的态度来沟通。
他们告诉孩子,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和睦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包容,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故事三,《家教的重要性》。
曾经有一个家庭,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他们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
父母常常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要尊敬长辈,关爱弱小。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和关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好的家风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总结,家风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家庭成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爱和关怀。
家庭美德故事

家庭美德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美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而家庭美德则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家庭美德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孝顺父母。
每天,他都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
有一次,小明的母亲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
小明知道后,每天早早起床给母亲熬粥,照顾她的起居生活。
他还会在学校放学后去买菜做饭,给母亲做好营养丰富的饭菜。
小明的孝顺让父母感动不已,他们也更加珍惜这份亲情。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次,她在学校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把钱包交给了老师。
后来,失主找到了小红,对她的行为赞赏有加,并送给她一份礼物作为感谢。
小红的诚实守信不仅让她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使她的心灵更加纯净。
故事三,团结互助。
有一家人,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不在家,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母亲和孩子们一起打理。
虽然生活不容易,但是他们一家人总是团结互助。
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家里的事情,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这些家庭美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家庭美德意识,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让家庭美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有家庭美德的人。
家庭美德的案例或事迹

家庭美德的案例或事迹
1. 张家三代人情同骨肉
张家是一个传统的三代同堂家庭,他们一直以团结和互相帮助为家庭美德。
父亲张大伯是家族的长辈,他努力工作以养家糊口,同时也时常照顾孙辈们的生活和学习。
儿子张明是个上班族,每天下班后都会为整个家庭做晚餐。
而孙子张小明是个学生,他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做家务和帮助爷爷奶奶。
这个家庭通过彼此的互相支持和付出,保持了家庭的和谐氛围。
2. 罗家邻里互助
罗家是一个在农村生活的家庭,他们以团结友爱为家庭美德。
每当罗家遇到什么困难或需要帮助的时候,邻里们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一次,罗家的农田遭遇洪灾,庄稼被淹没,生活陷入困境。
当邻里听闻后,他们主动帮助罗家清理农田,并提供食物和衣物支持。
这个事迹展示了邻里彼此关心帮助的美德。
3. 王家儿女孝顺父母
王家的儿女们一直以孝顺和关心父母为家庭美德。
王父母年事已高,子女们每个月轮流回家照顾他们的生活。
他们会为父母做饭、购物、送医院等等。
即使在自己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尽力安排时间回家关心父母。
这个家庭的孝顺事迹代表了传统家庭美德的延续。
4. 李家义务社区服务
李家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家庭,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义务服务。
李夫妇以身作则,每周末参加社区组织的清洁工作,帮助老年
人修理家居设施,还定期组织义教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辅导。
他们的两个孩子也跟着父母一同参与,在义务服务中树立了榜样。
这个家庭通过义务服务展现了为社区尽力和奉献的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美德故事
朋友,在你家庭里,有什么样的美德呢?是同甘共苦大家一块儿分享快乐,一块儿分担痛苦?是诚信,言而有信,以诚相待,互相信任?还是......至于我的家庭,我们都非常地真诚,我们都有一颗宽大的心。
在我们家,有一种特别的爱:一家四人彼此对彼此都非常地真诚,好吃的尝一尝,有意思的玩意儿,乐一乐,一家人一块儿分享;受了什么气、受了什么委屈,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家人一块儿议一议,安慰一番,或是坐下来认真地思考,想办法解决。
我们都不会隐瞒什么,有什么想说就说什么,十分豪爽。
大家彼此都非常地坦诚。
一家人都有一颗宽大的心,不会因小事而斤斤计较、吵架,不会因意见不和而争论不休,更不会因为某个人犯了一点错误而不原谅。
然而这种特别的爱就是真诚和原谅,然而这就是我们家的美德。
记得有一回,一个同学邀请我在放学后到她家去玩,我爽快地答应了。
放学的铃声姗姗来迟,我和同学们向获得了自由的小鸟,兴奋地跑出了校门,顿时将老师所说的“到别人家去玩要事先与家里人说一声”跑到了九霄云外。
我在同学家里,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乐不可支地做着游戏,动脑瓜子猜着谜语......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嘀哒嘀哒”的一分钟,五分钟,半小时地过去了,一去不复返了。
太阳加快着脚步下班了,天色渐渐晚了,而我竟丝毫没有察觉,还沉浸在快乐中。
我快乐着,家里面,爸爸、妈妈和奶奶见这么晚我还没有回家,十分担心,还有些胡思乱想。
爸爸骑着自行车在公园、社区小径、学校附近徘徊;妈妈焦急地打着电话,希望能从老师、其他家长那儿得知一点儿消息;奶奶便在家里走来走去,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家长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月亮来接太阳的班了,月色朦朦胧胧的,这是我才认识到时候晚了,应该回家了。
穿过几条巷,绕过几个弯后回到了家,看见家长焦虑的眼神我认识到了错误,爸爸妈妈和奶奶见我安全回到了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自然就放下了,当知道我晚回家的缘由后,妈妈的火气就上来了,絮絮叨叨的,就像念紧箍咒,念叨了半个多小时,家里的气氛顿时疆了,十分紧张。
那一天晚上家人没跟我多说话,一向十分疼爱我的奶奶也不例外。
我闷闷不乐的,很孤独。
第二天,爸爸代表妈妈和奶奶对我说:“昨天大家为了你急了半天,你倒好,在同学家里,我们都很生气,但是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已经原谅你,做完不理你,只是对你的处罚。
”
我豁然开朗,一家人的和睦又回来了,我们又可以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了。
一次家庭风波过去了。
彼此原谅,是爱里最温柔的一部分。
对一个犯了过错的人朋友微笑,微笑便如珍珠散发柔和玉润的光芒。
是的,谅解、原谅如水般温柔,她像水一样洗去蒙在亲情、友谊上的灰尘,温和而友善地唤回差一点儿失去的亲情、朋友。
孝亲敬老的美德故事:
李景明孝敬老岳母的感人故事
在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中,走过68个春秋的李景明,凡是认识熟悉他的人,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
李老无论是在城关站前社区,还是喜迁双河金北社区,几十年来,他始终奉献爱心,敬老孝亲的先进事迹被当地居民所认可和赞扬,也被广为传颂着。
李老年幼父母双亡,28岁时响应新婚风俗,主动到女方家落户。
当时岳父岳母身体都不好,尤其是岳父在不慎摔了一跤后,长期卧床不起,这样抚养老人的重任就全压在李景明的身上。
作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他把赡养老人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精心照顾,细心呵护。
不幸的是,他的儿子也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岳父卧床一年、儿子住院一年,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和负担,先后举债三万余元,给岳父和儿子治病,但经全力抢救和治疗无效先后在同年故去。
不久,岳母又身患脑血栓,失去自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强忍悲痛,面对现实又很快振作起来,把赡养岳母的重任压在自己肩上,岳母性格倔犟,但他从来不和她顶嘴,总是好言好语抚慰她。
做到:每日三餐软;饭菜顿顿端;衣服常换洗;被褥常拆换;屎尿随时清;电视由她看;闷时陪聊嗑;服药到嘴边。
老人病重时,他细心护理昼夜不眠,经常陪伴在身边。
平时老人爱吃啥就买啥。
牙不好亲自把肉炖烂,老人爱吃鸡翅,就买来做给她吃,吃鱼时给她挑刺。
家中常给老人备有水果、点心、八宝粥、方便面。
有时她闹腹泻,来不及到卫生间拉得满身都是,他从不嫌脏,马上给老人换掉脏衣。
在住的方面,他考虑十分周全,买来海绵垫,给她铺在床上,预防骼破身子。
有时他老伴不免带有烦躁情绪,他就耐心地劝她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尤其是我俩无儿无女,更需有人关爱,对待老人我们一定要尽到责任”。
由于他和老伴的精心照顾,现年96岁的她,颤颤微微地说:“我的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摊上一个好女婿,知足啊。
”
2008年3月份李老被北票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平安和谐家庭》的光荣称号。
9月份被市老年人口文化促进会和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老年节颁发的首届“通源孝星”奖。
在荣誉面前,李老深情地说:“党的扶贫政策好,每月给我200元钱的生活补助让我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我除了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些我应该做的事情外,就是在家做个好成员、在社区做个好居民、在邻里做个好邻居。
至于敬老孝亲,那是我应该做的,别人也会这样做。
”这种已老养老的美德和孝在生前的可贵精神。
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
时至今日,我们所提倡的孝亲敬老,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等新的道德要求,正在从李老的身上完美地展现出来。
家庭美德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陆陇其孝行感少年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
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
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
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
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
”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
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
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
晚饭也是这样。
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
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
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
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2011-10-5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