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学案:4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础。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对于理解生物学的许多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它起到了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隔离作用。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其中夹杂着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物质。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物质的进出、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此外,细胞膜还具有信号传递和细胞识别等重要功能。
二、细胞质和细胞骨架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主要由水、有机分子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质中存在着细胞骨架,它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等蛋白质纤维组成。
细胞骨架赋予细胞形态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参与细胞的运动和细胞器间的组织和定位。
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了大部分遗传物质。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核膜分为内核膜和外核膜,它们之间存在核孔,允许物质的进出。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成分。
核仁则负责合成和组装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
常见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内质网是由脂质双层薄片和蛋白质管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运输。
高尔基体接收并处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将其分泌到适当的位置。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反应,产生大量的化学能。
溶酶体则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降解和吸收。
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五、细胞生物化学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其中,蛋白质合成是细胞生物化学中的重要过程之一。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聚合物,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
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细胞的结构教案高中生物

细胞的结构教案高中生物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
素材准备:
1. PPT幻灯片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图像和示意图
3. 活动材料:显微镜、玻璃片、盐水溶液、试管等
课堂安排: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细胞图像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水溶液中的细胞,并讨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特点。
3. 教学:通过PPT展示细胞的结构,强调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中心体等。
4. 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不同类型细胞的示意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细胞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对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写一篇短文,探讨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检查作业内容及写作质量。
延伸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分享关于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
高考生物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

高考生物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2.熟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3.理解生物分子的组成、属性及其在细胞内的作用。
4.在实验中学习细胞切片制备、染色和观察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细胞概述(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调节等功能。
(2)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一般在1-100微米之间,但通常是10-20微米。
按照细胞核的存在,把细胞分为有核细胞和无核细胞。
人类的细胞都是有核细胞。
2.细胞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和进行物质交换。
(2)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的命令中心,它是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的遗传信息。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物质,是细胞内大部分生活活动的场所。
它包含了细胞器和胞质基质两部分。
(4)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小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蜗杆体等。
不同的细胞器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骨架是由微观的细胞骨架蛋白和微管蛋白等构成的细胞内支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形态的支持和维持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指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和图像PPT展示,对细胞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阐述。
2.实验法利用形态学分析等实验方法,对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直观观察和检测。
四、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五、教学难点1.细胞骨架的构成和功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难点。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于DNA、RNA等分子的特殊作用。
六、教学进度安排1.周一:细胞概述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周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周三: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4.周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周五:细胞骨架的构成和功能。
生物《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

生物《细胞膜和细胞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不同类群生物的细胞壁分别由什么构成。
二、教学重点:掌握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类群生物的细胞壁分别由什么构成。
四、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
五、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
磷脂双层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排列而成,其中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这使得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性,即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细胞膜还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助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些蛋白质作为通道蛋白,帮助溶质穿过细胞膜。
其他蛋白质则扮演重要的信号传导和识别细胞的角色。
2.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结构,由不同的物质构成。
这些物质因细胞类型和生物种类而异。
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聚合物构成。
这些物质使细胞壁非常坚硬,有助于支撑和保护细胞。
在真菌和植物中,细胞壁也具有免疫功能,保护细胞免受病原体的攻击。
在细菌中,细胞壁由胞外多糖组成,这些多糖有助于细菌对抗环境中的化学和生物压力。
3.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和联系:细胞膜和细胞壁都是细胞的外层结构,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壁则是由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构成,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功能。
在大多数细胞中,细胞膜都存在,但细胞壁只存在于某些细胞中,在不同的生物种类中也有所不同。
六、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教具,向学生介绍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Step 2 授课和演示:详细讲授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并通过图表和模型等演示教具进行生动形象的解释。
Step 3 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认识和体验,并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帮助彼此加深理解。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和细胞核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和细胞核归纳总结1.成分、结构、功能关系图解2.结构模式图1)细胞膜的成分有3种,但主要成分只有2种: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2)蛋白质的种类及含量的多少是区分膜功能复杂程度的重要依据。
(3)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也叫糖被,主要起识别功能,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4)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是判断膜内外的依据。
(5)磷脂分子包括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两部分,在膜上排列时,头部在膜的内外两侧,尾部在中间。
3.细胞膜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和代表实例4.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性,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 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相反,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也就意味着细胞已经死亡。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 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
1.提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优点: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原理方法:放入清水中吸水涨破,离心分离提纯。
注意:不能用鸡的红细胞,必须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
对应训练1.(2007年上海,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答案 A解析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排列时亲水性的头部排列在外,疏水性的尾部排列在内。
磷脂分子是流动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
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的骨架中,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移动。
北京市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学案:4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 缺答案

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和细胞膜
一、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功能是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保护支持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保护支持
二、细胞膜(质膜)
㈠位置
㈡厚度:7~8nm左右的膜(8000片生物膜≈1页纸)小实验:研究细胞膜通透性
㈢细胞膜结构
◆1895年,英国细胞生理学家Overt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胆固醇、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相对
困难。
推测:
◆1925年,荷兰人E.Gorter和F.Grendel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将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推测:
◆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油脂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推测: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推测:
◆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经过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除了磷脂,还有蛋白质。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第二课时)学案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第二课时)一知识目标(重点掌握)3.质膜的结构模型③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a细胞膜有多方面的重要动能,它与细胞的、、等有密切关系b 是膜结构的基础,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c 膜蛋白有许多功能:d 质膜在和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细胞外被细胞外被又称,存在于质膜,有与质膜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成,是质膜的正常成分,它不仅对质膜起保护作用,而且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细胞壁成分:植物和藻类:真菌:细菌:特点:构成细胞壁的物质形成的空隙很容易让水、离子和其他分子通过,因此,相对细胞膜而言,细胞壁具有功能:二能力聚焦(难点掌握)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因果图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功能(物质交换)运动性流动性选择透性2.细胞膜的流动性大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3.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膜内载体蛋白完成主动转运。
4.细胞外被在与周围细胞的相互识别和信号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题】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
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本题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以上功能,而死细胞则丧失以上功能。
【答案】D三自我评价1.下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与细胞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B.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需要①C.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并伴随着能量消耗D.细胞经同化作用合成膜蛋白②的过程2.细胞膜有能量交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三种主要功能,这些功能与组成膜的哪种物质关系最密切A.磷脂 B.糖类 C.蛋白质D.固醇3. 下面有选择透过性作用的是哪一组细胞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体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的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4. 下列不是细胞膜的功能的是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控制物质出入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5.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磷脂C.纤维素D.糖蛋白6. 治疗肾炎患者的有效措施是进行肾脏移植,但在很多情况下肾脏移植并不十分成功,其原因是在移植过程中,在患者体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第讲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新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一局部生命的根底第4讲细胞的构造与功能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细胞的主要构造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表如今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和中心体的区别上,可参照以下列图加以比较。
〔二〕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内最根本的构造和功能单位,但细胞功能的完成必须由细胞各构造的配合才能进展,必须强调细胞是一个完好的整体。
以下列图表示的是细胞在完成分泌活动时细胞各构造的配合情况。
细胞膜既是细胞与外界的一个分界限,也是控制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构造,它是一个选择透过性膜,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其上的载体蛋白。
〔二〕考点例析[例1]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局部细胞进展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图表答复以下问题:核仁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甲-+---+无变化乙+---++无变化丙+--+-+外层破坏丁++++++外层破坏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以下哪种生物甲,乙,丙,丁。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A.衣藻B.硝化细菌C.乳酸菌D.光合细菌E.蛔虫F.水稻[精析]此题以表格形式考察细胞构造知识。
纤维素酶主要功能是除去细胞壁。
假设用它处理没有变化说明没有细胞壁,不是植物。
某些细菌虽然有细胞壁,但其组成不是纤维素,而是胞璧酸等。
那么甲、乙取自哪种生物好断定。
对于丙的断定,解题时不能排除干扰因素,不好作出判断。
由表分析可以得出,丙中无中心体可知丙为高等植物,但又可能被丙无叶绿体和叶绿素所蒙蔽,其实,在植物体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叶绿素和叶绿体,如植物的根细胞。
搞清这一点,就理解了题目的本质。
[答案]甲:D乙.:E丙:F丁:A[特别提示]对于图表题,应对图表中的数据、所给图示进展分析,去除干扰因素,找出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此题中特别要注意不要将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混淆,如根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和叶绿素。
[例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构造特点是指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精析]构造与功能的统一贯穿于整个生物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和细胞膜一、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功能是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保护支持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保护支持
二、细胞膜(质膜)
㈠位置
㈡厚度:7~8nm左右的膜(8000片生物膜≈1页纸)小实验:研究细胞膜通透性
㈢细胞膜结构
◆1895年,英国细胞生理学家Overt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胆固醇、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相对
困难。
推测:
◆1925年,荷兰人E.Gorter和F.Grendel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将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推测:
◆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油脂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推测: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推测:
◆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经过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除了磷脂,还有蛋白质。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如何排列?
◆20世纪40年代,Davson和Danielli推测细胞膜的模型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
◆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⑴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分子覆盖、嵌插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⑶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⑷细胞膜两侧具有不对称性
㈣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稳定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4.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