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探讨
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王亚辉
( 许 昌学院音 乐学院 , 河南 许 昌 4 6 1 0 0 0 )
音 乐 美 学 是 对 音 乐 艺 术 规 律 研 究 的 一 门 理 论 学科 , 它既是艺 术美学 的分 支 , 又是音 乐学 的分 支 , 因而是 可 以用 美学 观点 与 方法 进行 音 乐研 究 的一 种 声乐美 学。简 单地说 , 音 乐美 学就是 美学 与音乐 学 的交叉与结合 。声乐艺术 美学属于音 乐美学的分 支学科 , 是 一 门研 究声 乐艺术 审美价值 和艺 术美 的 理 论学 科 , [ ¨因而 , 必然 要 受到 美学 规律 的束 缚 与 制约。深入 研究 中国民族声 乐艺术 的美学 特征 , 对 建立现 代音 乐美学 体 系和促 进 声 乐美 学 的发展 有 重 要的理论意义 。
一
( 二) 创 造 性 美学 特 征
中国民族 声乐艺 术是一 门融合 古今 中西 的 、 具 有创造 性的综合艺术 ,是在 自我完善过程 中逐 步确 定 存 在 方式 与 创 造 力 的艺 术 。 我 国 当代 民族 声 乐 艺 术 的创造 性特征可 以概括 为“ 古 为今 用、 洋 为中用” , 既秉 承传统 , 又 吸收西 洋 , 既具 有时代特 征 , 又 具有 民族 特 色 。 “ 古 为今 用 ”主要是 就 中国民族 声乐 艺术在 审
发展 对 研 究 中国 民族 声 乐 艺 术 的 美 学 特 征 具 有 重 要 的价 值 。 特定 的社 会形态 与文 化形态会产 生特定 的美 学 思想 ,中华民族独特 的人 伦关系与血缘 关系是我 国 古代 文艺 美学思想产生 的源泉。因而 , 中国声乐艺术
的发展 深受中国传统音 乐美学思想影 响。美学 的研 究对 象是艺术 , 艺术 是美的载体。[ 其实 , 作为一种
音乐美学与声乐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基于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为研究目标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是音乐美学的主要来源,它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音乐美学也反过来影响着音乐实践,并起着指导性作用。
所以,音乐美学应当结合实践。
声乐研究者更加重视的是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而很少人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音乐美学研究当以实际的音乐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对音乐美学的新感悟和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实践演唱艺术】音乐美学包含音乐与美学两方面意义,它寻求音乐的本质,如同尼采不断的用神话人物和现实生活中哲学思想来描述,研究音乐美学。
探索音乐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联系,音乐的各种形式以及内容的表现手法。
它研究着音乐与人、音乐与和谐的社会关系、音乐与情感、心理、爱情等的关系,可以说,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的、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学科。
而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声乐表演的指导作用。
音乐包含演唱、鉴赏、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
其中声乐艺术是与音乐美学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音乐美学早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只是由于当时缺乏记谱方式而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
在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就记录着最早的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在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当时的乐师将民间歌谣编成词,并将这些歌词汇集到宫廷唱给天子听。
在早期,歌唱更注重实用性,但随着人民精神生活要求日益增高,声乐艺术已开始向审美艺术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无论以何种形式发展,它始终都引导者演唱艺术发展前进。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同步诞生并发展的艺术形式,始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生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比起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唱更能直接的抒情达意。
从最原始的歌唱的实用性到如今审美欣赏的丰富性,音乐美学始终指导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不断发展。
声乐作品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的高度综合,它不像绘画、雕塑、文学作品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艺术品。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

曲传达 的精神内容, 抒情 性较为强烈 的歌词还 可以引发人们 的 情感共 鸣。但是声乐艺术 中的歌词 美学要通过歌 唱来 体现 , 实 现歌词 和歌声的转化 。再次 , 人声是声乐的载体 , 人声包括 了女 声、 男声 、 童声 , 人声 组合形式包括 了独唱 、 合 唱和重 唱。此外 , 伴唱也是声乐的组成 部分 之一 , 良好 的伴 唱可以增加声乐艺术
也 存 在着 差 异 , 声乐艺术 需要人 声现场 表演 , 增 加 声 乐 的 审 美 效果 。 3 声 乐 艺 术 美学 特 征 声乐艺术是一 门综合 的艺术体系 , 包括 了声乐作品 、 声乐表 演、 声 乐 艺 术 和声 乐 评论 等 , 中 国 的声 乐 艺术 包 括 了民 族 声 乐 艺 术和通俗声乐艺术 , 通俗声乐艺术更加 的多样和个性 , 声乐艺术 美学在保 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 了西方 音乐的美学思想 , 我 国声 乐 艺术 更 具 独 特性 。 ( 1 ) 声 乐艺 术 作 品美 学 特 征 。 声 乐 艺 术 包 括 了文 学 部 分 和 音乐部分 , 两者之 间是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的 , 在分析声乐艺术 作 品美学特征 的时候要 重点的对声 乐作 品的词 曲关系进 行研 究, 不 同艺 术 家对 歌 曲关 系 的观 点 是 不 同 的 。其 实 , 歌 词 和 旋 律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歌 曲旋律要根据歌词 的内容来界定 , 在增加 歌词 语 调感 的 同时 提 高旋 律 的 优美 度和 朴 实 度 , 也就是说 , 歌 词 在声乐创作的过程 中更具主导性 , 声乐艺术都是语调感 和旋律
器 乐 和 声乐 是 音 乐 两 大 表 现 形 式 , 其 中 声 乐 艺 术 是 一 门综 合艺术体系, 包 括 了声 乐作 品 、 声乐表演 、 声 乐创 作 和声 乐 教 学 。 原 有 的 声乐 艺 术 美 学 研 究 主 要 是 对 作 品个 案 的研 究 , 美 学 视 域 中 的声 乐艺 术 研 究 不 多 。我 国声 乐 艺 术 美 学研 究 主 要 受 到 西 方 音 乐 作 品 的影 响 , 声 乐 美 学理 论 的 研究 深 度 还 有待 加 强 , 很 多 声 乐 文 化 现象 还 有 待 研究 。 1 声 乐 艺 术 美 学概 述 ( 1 ) 内涵 。器 乐 和 声 乐 是 音 乐 作 品 的 两 大 表 现 形 式 , 音 乐 美 学 是 美学 和音 乐 学 的 交 叉 学 科 , 音 乐 美 学 要 对 音 乐 作 品 进 行 深 入 的 分析 、 研究和归纳 , 对 音乐 作 品 中的哲 学 与 美 学 问 题 进 行 思辨。声乐艺术美学是对声乐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规律进行研 究, 对声乐 的曲情 、 声情 和词情进行研究 , 综 合把握声乐作 品的 美学理论 , 并用综合声乐美学理论来指导声乐艺术实践活动 。 ( 2 ) 声 乐 艺术 美 学 内容 。声 乐 艺 术 不 同 于 器 乐 艺 术 , 两 者 的 区别 主要 表 现 在 歌 词 方 面 , 音乐 、 歌 词 和 人声 是 声 乐 艺 术 的 主 要 内容 。首先是音乐 , 音乐是声乐 的灵魂 , 声乐艺术 的价值主要 通过音乐的旋律 、 节拍 、 力度 、 节奏和调式来表现 , 音乐包括 了合 唱、 独唱和重唱 。音乐创作之时坚持着美学规则 , 通过对音乐旋 律力度 、 节奏和速度 的调节 可以产生不 同的音乐 风格 和审美效 应 。其 次 , 歌 词 是 声 乐 的 内容 , 也 是 声 乐 与 器 乐 的关 键 区 别 所 在。歌词和音乐 的结合可 以进发无穷 的精神力量 , 音 乐歌词可 以激发人们的形象思维 , 歌词可 以帮助人们更加 明确的感受歌
浅谈美声中的美学——以歌曲《彩云与鲜花》为例

23声乐艺术解析SONG OF YELLOW RIVER / 092020声乐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歌词的制约,在利用唱法进行表达的时候,脱离不了歌曲情感的制约。
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是演唱者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建立在歌曲创作背景、情感和演唱者达到统一的过程。
利用美声唱法让声韵调有机结合在一起去表达歌曲,呈现出歌曲背后的美感,能够将歌曲中人民对祖国热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歌曲中的情感借着美声声线传到听众的心中。
一、歌曲《彩云与鲜花》分析《彩云与鲜花》是陆在易先生在1981年创作,由张鸿西作词,发表于《中外抒情独唱》一书之中。
《彩云与鲜花》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首歌曲创作于改革开放第三年,正是我国学习外来新知识理念的黄金时间,充分展现了当前中西融合的音乐特征,旋律精巧、华彩乐段。
透过优美的曲调,展现了边塞人民爽朗性格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小我”去展现“大我”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尽热爱。
改革开放第三年,正是全国人民鼓足干劲开展经济建设的时候,通过《彩云与鲜花》表达了边疆人民以及其他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
因此在演唱方面,虽然是女声独唱,但是也应该借用美声的浑厚去表达主人公报效祖国的宏伟愿望,让歌曲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
词作者张鸿西以两句问话“山想清泉树想春,姑娘啊姑娘你想什么?”为开始,采用富有代表性的民歌形式,结构简单对称。
第二部分:我想变成彩云,飞遍壮丽河山;我想变成鲜花,装点芬芳生活……表达了边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彩云与鲜花》是一首有着前奏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子,将和声贯穿于整首歌曲的每一个角落,凸显节奏明快,营造出一种祥和、飘逸之感。
特别是在旋律上运用的附点音符、装饰音为歌曲增加了美感,生动表现了姑娘细腻的情感以及细腻背后对祖国深厚的爱意。
对《彩云与鲜花》的词曲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体会背后的情感,让演唱者从中去感受歌曲“以小见大”的情感,将姑娘细腻心思背后的情感展现出来,让《彩云与鲜花》唱出精彩,唱出美声的魅力。
浅议声乐艺术的“声情并茂”

浅议声乐艺术的“声情并茂”情感教学是声乐艺术的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在声乐教学中,实施良好的情感培养,对于优化声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声乐教师要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声乐教学之中,带动学生感悟民族特色,品味中华文化的美,要发掘声乐教学中更广阔、更深邃、更有意义的情感世界。
声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要靠“声情并茂”的演唱去感染听众。
一首好的歌曲,只有通过演唱者的真情实感把歌曲本身的优美意蕴传递给听众,才能潜移默化地起到美育教育的特定作用。
因此,声乐教学必须把“以情带声”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地。
“声情并茂”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声乐理论的一个闪光点,而且也表达了人们在音乐审美方面的一种追求。
在我国古代的歌唱论中,“声”与“情”一直作为歌唱艺术的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
白居易诗作《问杨琼》中有“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谁唱声”的诗句,不仅体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且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在唐代以前,人们就把“声”与“情”作为表现歌唱美的基本内容了。
千百年来,对歌唱艺术“声情并茂”的美学追求和评价标准随着人们音乐审美观悄悄地变革也在不断地发展。
由于审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的交融,声乐艺术也在继承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
故此,在声乐教学中,既要注重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奏响最强音,感染每一位听众。
二声乐艺术中,“字正腔圆”是基础,“声情并茂”是升华。
字、声、腔既是声乐技术的三大要素,也是三个审美客体。
在“字”的多种表达方法中,本身就蕴含着韵律性、形态性、情调性等丰富的美学趣味;“声”的人性化色彩和类型化个性化特征,蕴含着物质与精神交融的哲学意识;中国民族歌唱艺术,由于借鉴了欧洲声乐技巧,使“腔”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流畅性、有序性、优美性、新颖性与协调性等多种审美特征。
歌唱感情表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真实性、典型性、多样性、气质性特征反映出来,它的最高准则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

声 乐 艺术 是指 集 声 乐作 品 、 乐 创 作 、 乐表 声 声
演、 声乐 教学 、 乐评 论 为一 体 的 艺术 系统 。对 于 声 声 乐 艺术 的研 究 . 很少 有 从哲 学 、 学 的角度 去 深 美 度 解析 与 阐释 。大 多数 研 究 停 留在 对 于具 体 作 品 个 案 的 审美 特 点 的分 析 以 及 具 体 唱 法 的 研 究 上 。
天 .有必 要对 音 乐美 学 的 研究 进 行更 加细 致 和专
学 学科 建立 的 时 间 。但 实际 上这 本 书 只是音 乐通
【 基金项目】湖 南省教研教改重点课 题《 乐学专业 系列课程 “ 音 技+能双 线并行教 学模式” 的研 究与实 }2 0A 6 阶 (0 8 0 ) 段性成果 ; 东金融 学院校级教 改课题《 广 通识教育视野下广 东金 融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教 材建设研究》 2 1B 8 的 O02 )
2 第2 ( 第期) o 4 总 3
A E 论 R _ 。 C A M I F u O M 学 D术 C — 坛
N ., 1 O42 1 0
( u l i l N . 3 C mua v y O2 ) te 4
美 学 视 域 中 的 乐 艺 术 声
黄 薇
【 摘要】声 i艺术是 指 集声 乐作品 、 乐创 作 、 乐表 演、 乐教 学、 乐评论 为一体 的 艺术 系统 。对 于 f , 声 声 声 声 声 乐艺术 的研 究 , 少有 从 哲学 、 学的 角度 去深度 解析 与阐释 。大 多数研 究停 留在 对 于具体作 品个案 的 很 美
音 乐 美 学 研 究 的重 点 往 往 放 在 西 方 古 典 音 乐 领 域。 而对 西方 古典 音 乐 之外 的 音 乐关 注 相 对少 , 随
从美学的角度谈声乐表演艺术

从美学的角度谈声乐表演艺术摘要本文通过对声乐艺术的美学原理和特点的分析,探讨美学在声乐艺术表演中的确切体现,从美学的观点去理解声乐表演,声乐艺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调统一,才能到达真正的趋近完美的声乐表演艺术。
声乐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是表演个人能力的体现,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声乐表演者通过精神情感、语言、肢体动作来表达艺术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示作品与角色的内在精神世界,表达作品的实际意义,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进行艺术歌曲的再创作,在遵循声乐表演的美学原则中更好的实现表达其审美的价值。
关键词声音概念个性整体美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声乐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是通过艺术形式将声乐作品转化为人们耳中动听的优美乐曲,真正地领悟音乐的本质。
声乐是把人的声音赋予旋律,运用严谨科学的发声方法、科学细致的咬字吐字方法、艺术化的歌唱语言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过程。
对于声乐表演作品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歌唱的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也是学习声乐表演必须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气息控制声带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共鸣腔体的扩大和美化形成优美动听的歌声。
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并且是有机结合的的统一体,如果没有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嗓子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平时我们在练习唱歌时,我们对唱出的每一个音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呼吸和发声的方法都对了,但是没有共鸣,那么这样的声音是不完美的。
因此歌唱时的呼吸、发声、共鸣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这三种机能只做对两个或者是只对了一个,都是不可能发出正确且优美声音的。
科学的发声方法,恰当的共鸣状态,有控制的呼吸,清晰准确的咬字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1声乐艺术表演的美学原理从美的角度探讨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
在美学原理中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得到不断升华、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
探讨美学角度中的声乐艺术

型的学科 , 但学科 的建立到现在一直广受欢 迎。深刻 的理解声乐美学就需要从美学 、 声
和音 乐美学上 的重要性 和指导 作用是不 可 忽视的。
乐美学、声乐美学的性质和作用出发 , 然后 探究 声乐美 学的具体 原则 以及 声乐美学 对 声乐艺术的作用。 声乐美学的发展之路还很
演也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 , 因此声
会在歌 唱者的艺术表演 当中感受到美 , 获得 心灵上 的共鸣 。以上属 于技 巧层面上 的作
用 ,另外 , 声乐美学还在理论层面上对声乐
艺术 等具体学科 的相关概念 , 从而能更好地 研究声乐美学。另外在研究声乐美学时 ,需 要 依据不 同学科 的不 同情 况来分 别采用 不
操作完美 的结合在一起 , 后人才可以更 加完 整全面地了解研究声乐美学这 门学科 , 声乐
美学 的传承教 育作用才 能得到保 证。近年
来 ,由于 国外音乐的文化入侵 、名族音 乐的发展形势岌岌可危 , 这要求 国内的音乐 人分析研究音乐美学 , 总结音乐美学的理论 依据 , 传播和发展中国的本土声乐 、名族音 乐, 让这些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 中占据一席 之地 ,只有这样 ,中国的音乐文化才能传承 和发展 , 中国乃至实际的音乐形式才能朝着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音乐美学 的理论在不断
密, 与此相对应的声乐美学 ,由于发展时间 较短等因素的限制 ,它的理论还不够全面 , 实践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 但 它在声乐艺术
力 ,让观众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 、结语
将美学理论渗透到声乐艺术 中去, 是声
乐艺术发展 的必 由之路。虽然声乐美学是新
德 国音乐家率先提出了音乐美学 的概念 , 但 音乐美 学距离成 为一 门真 正意义 上 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探讨
一、声乐美学的内涵
(一)声乐美学的本质特征在声乐艺术的产生过程中。
同其他艺术有
着相同的主观性。
一首歌曲主要由歌词和曲子共同组成,所以在歌曲
创作中,要先写歌词,然后作曲人必须根据歌词来做出相符合的曲子,不能出现歌词的大意和曲子的旋律违和的现象,那才是一首好的歌曲,声乐创作也是表达个人思想和宣泄个人情感的方式。
然后从创作方面
来谈,先作词再作曲,所以说声乐艺术的创作又不同于其他创作,声
乐创作是“再创作”的过程。
创作曲子的时候会受到歌词的中心思想
的制约,后者必须尊重前者,更好的体现出写词人的情感,以至于形
成一个综合的情感宣泄,让听众遨游其中,对声乐艺术实行一种愉悦
审美活动。
所以在声乐艺术的创作中,创作人一定要积极投身其中,
在艺术创作中提升个人的价值。
(二)声乐美学的性质及其相关价值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用声音
来传递个人的情感,从此,声乐艺术便开始和我们紧密联系。
要想研
究声乐艺术那就必须要了解声乐美学的成因,经过各方面的了解和自
己个人的思考,把声乐美学更加简单易懂的阐释出来,所以,声乐美
学与其他的音乐美学理论有着重大差异。
在实践当中理解理论,在理
论中知道实践,用这种方式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声乐美学,也只有这
样探索者才能领略其中的魅力。
随着各国文化的持续摩擦,外国文化
持续传入中国,快餐音乐成为主力军,而中国原本的音乐形式发展危
在旦夕,所以我们声乐艺术创作者要增大弘扬力度,把我们的传统音
乐形式传承下去,改变现状,让这些音乐继续传下去,不但要在中国
立足,还要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暂放光芒。
二、声乐美学反作用于声乐艺术
(一)声乐美学依照的相关原则声乐艺术是包含了表演,音乐和文学
等领域的综合性艺术,石惟正曾指出:“感情、声音和语言相统一的
歌声;和歌声默契配合的器乐演奏;感情所需要的表情、体态律动和
动作。
”石惟正先生的观点很好的体现出了声乐美学的综合性,所以即使它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过它有事相对独立的艺术方式,各个方面的综合把声乐艺术体现的更加有韵味,声乐艺术还有一个特点,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可能一首声乐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悲伤,如果听众在实行审美活动时有经历悲伤的事情,此时可能会引发读者悲伤的情绪。
所以在创作是要具有所谓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从而创造一个好的氛围,给听众一个自我联想的空间,让读者沉浸在其中。
(二)声乐美学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如今的审美创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审美主体也是人民群众,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升,审美要求也随之提升。
也所以声乐艺术要持续增强自身的内涵和魅力,例如歌手应该增强个人的歌唱水平,注入更多的情感成分,把最好的声乐带给听众,让听众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这些都是技术层次上产生的作用。
此外,声乐美学作用于声乐艺术的理论层次上,科学的方法论对客观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声乐美学,对实践实行改造,提升音乐作品的美感,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三、结语
声乐艺术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渐走向成熟,二者相互促动。
同时,二者的摩擦也是该课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声乐美学一定要坚持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持续总结经验,若想谋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创作者必须要依照美学理论的指导,也只有如此方能在人海中显露头角,才能造就属于自己辉煌。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