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淮北一中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试题生物试卷单选题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2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C.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A.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组织液的量会有所减少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 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4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D. 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5如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6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 2项B. 3项C. 4项D. 5项7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8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 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C. 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 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9人体大部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要依赖于信息分子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受体的化学本质可以是糖蛋白,细胞发生癌变后糖蛋白的数量会减少B. 神经递质和胰岛素都属于信息分子,分泌过程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C. 淋巴因子也属于信息分子,可以识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D. 一种信息分子只能作用于一种特定的细胞10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B.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D.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1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 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C.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D. 实验组中的M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均可以识别抗原12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 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C. 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1328.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 激素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D.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B. 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C.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 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16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 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 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籽西瓜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17“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B. 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C. 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 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1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C. 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B. 群落就是由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个种群组成C. 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D. 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2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B. 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D. 我国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形响B. 退耕还林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群落发生演替C.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D. 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22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A. B, C, N, O, 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P, S, 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H, Be,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 Li, Na, K, 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4.A, B, C, D, 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和C、B 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 > r(C) > r(D)B.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周期中最强C. E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D的弱5.试推测第82号元素 X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A. X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种B. 单质是能导电的固体C. 单质不能与氢气直接化合D. X 是非金属元素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 金属元素不可能存在于阴离子中C. 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40K和40Ca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B.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相同C. H2和D2互为同位素D. 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8.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生成的是A. 2NaBr + Cl 2 = 2NaCl + Br 2B. 2Na +H 2O = 2NaOH +H 2C. 2Na 2O 2 +2C O 2 = 2Na2CO 3 +O 2D. Na + Cl 2 = 2NaCl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不相同的是A. CH 3CH 2CH 3,C 3H 8B. —NO 2,NO 2C.D.10.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引起的是A. 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后,集气瓶内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B. 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C.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11.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的值等于()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诱导公式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结合诱导公式可得:.本题选择C选项.2. 从存放号码分别为1,2,,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则取到号码为奇数的频率是()A. 0.53B. 0.5C. 0.47D. 0.37【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统计表确定频数,然后确定频率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取到卡片为奇数的频数为:,取卡片的次数为100次,则取到号码为奇数的频率是.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的定义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 若,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求得,然后求解二次齐次式的值即可.详解:由可得:,据此可知:,则:.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1)应用公式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对于sinα+cosα,sinα-cosα,sinαcosα这三个式子,利用(sinα±cos α)2=1±2sinαcosα可以知一求二.(2)关于sinα,cosα的齐次式,往往化为关于tanα的式子.4. 已知变量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且之间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实数()A. 0.8B. 0.6C. 1.6D. 1.8【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线性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则:,解得:.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5. 已知,且,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A. 2B. 5C. 4D. 10【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求得,然后结合向量投影的定义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模的求解,向量投影的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6. 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确定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利用古典概型公式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可能的取法种数为:,甲被选中的种数为种,结合古典概型公式可得满足题意的概率:.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有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1)基本事件总数较少时,用列举法把所有基本事件一一列出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借助“树状图”列举.(2)注意区分排列与组合,以及计数原理的正确使用.7. 设有两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分别是和,则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平均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结合平均数的性质可知:的平均数为,的平均数为,则的平均数为:.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均值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 已知向量,,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A. 向左平移个单位B. 向右平移个单位C. 向左平移个单位D. 向右平移个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求解的解析式,然后结合三角函数的平移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而,据此可知: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9. 程大位是明代著名数学家,他的《新编直指算法统宗》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它问世后不久便风行宇内,成为明淸之际研习数学者必读的教材,而且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对推动汉字文化圈的数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卷八中第33问是:“今有三角果一垛,底阔每面七个.问该若干?”如图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求得该垛果子的总数为()A. 120B. 84C. 56D. 28【答案】B【解析】运行程序:i=1,n=1,s=1,1<7,i=2,n=3,s=4,2<7,i=3,n=6,s=10,3<7,i=4,n=10,s=20,4<7,i=5.n=15,s=35,5<7, i=6,n=21,s=56,6<7, i=7,n=28,s=84,7≮7, s=84. 故选C. 10. 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 )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最值为,,,函数式为代入点得考点:三角函数求解析式 点评:三角函数式中A 值由最值决定,值由周期决定,由特殊点决定 11. 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已知,则的面积等于( )A.B.C.D. 3【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b ,c 的值,然后结合面积公式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b 2=c (b +2c ),∴b 2−bc −2c 2=0 ,即(b +c )(b −2c )=0∵b 、c 均为三角形的边,b +c ≠0,∴b −2c =0,即b =2c , 由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得:b 2+c 2−bc =6 (∗)再将b =2c 带入(∗)式可得:5c 2−c 2=6,即c 2=4,得c =2,b =4,又由cosA=,可得sinA=.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2. 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化简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函数的周期,即:,解得:,结合可得: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已知f(x)=Asin(ωx+φ)(A>0,ω>0)的部分图象求其解析式时,A比较容易看图得出,困难的是求待定系数ω和φ,常用如下两种方法:(1)由ω=即可求出ω;确定φ时,若能求出离原点最近的右侧图象上升(或下降)的“零点”横坐标x0,则令ωx0+φ=0(或ωx0+φ=π),即可求出φ.(2)代入点的坐标,利用一些已知点(最高点、最低点或“零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再结合图形解出ω和φ,若对A,ω的符号或对φ的范围有要求,则可用诱导公式变换使其符合要求.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某校对全校共1800名学生进行健康调查,选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已知女生比男生少抽了20人,则该校的女生人数应是__________人.【答案】810【解析】分析:首先确定抽取的女生人数,然后由分层抽样比即可确定女生的人数.详解:设抽取的女生人数为,则:,解得:,则抽取的女生人数为人,抽取的男生人数为人,据此可知该校的女生人数应是人.点睛:进行分层抽样的相关计算时,常利用以下关系式巧解:(1) ;(2)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样本中这两层抽取的个体数之比.14. 如图,曲线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分成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求得黑色部分的面积,然后利用几何概型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的面积:,由几何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点睛:(1)一定要注意重视定积分性质在求值中的应用;15. 如图,在中,,是的重心,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由中心坐标公式可得:,即,据此有:,,结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法则可得:.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利用定义;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16. 如图,平面四边形中,,,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求得BD的长度,然后结合余弦定理求得∠ADB的值,最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ACD的面积即可. 详解:在△BCD中,由,可得∠CDB=30°,据此可知:,由余弦定理可得:,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故,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1)若三点共线,求实数的值;(2)证明:对任意实数,恒有成立.【答案】(1)-3;(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结合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2)由题意结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法则可得,则恒有成立.详解:(1),∵三点共线,∴,∴.(2),∴,∴恒有成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8. 当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人们常常把喜欢玩手机的人冠上了名号“低头族”,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媒体为调查市民对低头族的认识,从某社区的500名市民中随机抽取名市民,按年龄情况进行统计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求出表中的值,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2)媒体记者为了做好调查工作,决定在第2,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再从这6名市民中随机抽取2名接受电视采访,求第2组至少有一名接受电视采访的概率.【答案】(1)答案见解析;(2)0.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分别求出,再根据小长方形对应纵坐标等于频率除以组距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2)先根据分层抽样确定第2、4、5组抽取人数,再利用枚举法确定这6名市民中随机抽取2名的总事件数,从中挑出第2组至少有一名的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频率分布表可知:,所以,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第2,4,5组总人数为.故第2组应抽人数为,记为1,2第4组应抽人数为,记为第5组应抽人数为,记为从这6名市民中随机抽取两名的所有的基本事件有:共有15个,符合条件的有9个;故概率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19. 在锐角中,分别为角所对的边,且.(1)求角的大小;(2)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周长.【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可得,则 .(2)结合(1)的结论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由余弦定理有,据此可得,则的周长为.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是锐角三角形,∴ .(2),即①∵.由余弦定理得②由①②得:,所以,故的周长为.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20. 如图,四棱锥中,且底面,为棱的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当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时,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取的中点N,证平面详解:(2)设,当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时,求出,进而求得四棱锥的体积.(Ⅰ)因为,设为的中点,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所以平面.(Ⅱ),设,则四面体的体积当,即时体积最大又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平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线面垂直的证明以及棱椎体积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mgR[cos cos(
1 1 2 )] mv 2 mv B 2 2 2
E
(1 分)
滑块在斜面 EF 上向上滑行的加速度 a1 g (sin u cos )
2 vE 2a1
(1 分)
滑块向上滑行的距离 x
(1 分)
解之可得: x 4.5m
(1 分)
17 解得 v1= v0,(2 分) 48
FN mg F ②,(3 分) Ff Ff

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f m ③,(3 分) R
联立解得, F
mv 2 mg (2 分) R
16.
(1)小滑块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1 2 mv A mgL (1 cos ) 2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联考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C 6 B 7 D 8 C 9.1 B 9.2 B 10.1 B 10.2 B 11.1 A 11.2 A
二、实验题 12. CD 13. (1)D (2)AEF (3) mg(s2+s3 )
2 mv A 在 A 点: FT mg L
(1 分)
(1 分)
由以上两式可得: FT 40 N
(1 分)
(2)细线断后,小滑块做平抛运动
由几何关系可知: tan(
vy ) 2 vA
(1 分)
竖直方向有: h
2 vy
2g
(1 分)
解得:h 2.4m
(1 分)
(3)设滑块到达 E 点时的速度为 vE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D
C
B
C
B

C
C
B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C
B
B
A
D
A
D
A
D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5)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废弃物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2分);加强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2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2分)等。
44.(1)沼气池农户(每空1分,计2分)
(2)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4分)
(3)减弱噪音;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隔离防护等。(每点2分,计6分)
(4)西部有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原料丰富(2分);西部有煤炭电力工业,燃料充足(2分);铁路、河流经过,交通便利(2分);机械工业在该市西部聚集,生产协作条件好(2分):可以节省运费、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2分);可以加强企业间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2分)等。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高一期末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审时度势精准制定反制措施,可以选择汇率贬值,抛售美债,限制美国企业投资等进一步反制措施,增强中国抵御贸易战冲击的经济弹性系数。(3分)
(2)(8分)【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策略,求和平谋发展(3分)
27.(12分)【答案】原因: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具有最高立法权。(2分)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分)
意义:①有利于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于宪法的尊重和认同,推动依法履职。(2分)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2分)
③有利于彰显宪法的地位,树立宪法的权威。(2分)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积极应对美国贸易霸权主义的挑衅。(3分)
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向内部消费导向转型,不再过度依赖出口,更能承受贸易战的冲击。(3分)
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2分)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试政治试卷
政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89来自101112答案
C
B
D
C
B
A
D
A
B
C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英语---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英语---精校解析Word版
The World Sea Trip of a Lifetime
Our World Sea Trip of 2008 will be unlike any holiday you have ever been on before. Instead of one hotel after another, with all its packing and unpacking waiting and traveling, you just go to bed in one country and wake up in another.
21. What can you do if you like to go on holidays with pets?
A. Visit Acapulco and Hawaii. B. Go to the Snowdonia Centre.
C. Join the World Sea Trip of 2008. D. Choose the holiday in Devon.
23. At the Snowdonia Centre, the beginners’ costs of£57 do not cover.
A. food B. rooms C. walking shoes D. body exercises
【答案】21. D 22. A解】
You must be in. good health and prepared to go through a period of body exercises. This could be the beginning of a lifetime of mountain climbing adventure.
The Snowdonia Center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合肥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试题数学试卷单选题1.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掷硬币10次,正面向上3次,则正面向上的概率为B. 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为,则买1000张彩票肯定中奖C. 某地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则该地明天肯定下雨D. 掷一颗骰子一次得到3向上的概率为3.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下列事件中,对立事件的是()A. 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B. 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C. 恰好有一个白球;恰好有2个白球D. 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4. 某科研小组共有5个成员,其中男研究人员3人,女研究人员2名,现选举2名代表,至少有1名女研究人员当选的概率为()A. B. C. D. 以上都不对5.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第20项为()A. 180B. 200C. 128D. 1626.在△ABC中,若A=60°,a=,b=2则满足条件的△ABC()A. 不存在B. 有一个C. 有两个D. 个数不确定7.设S n是数列{a n}前n项和,若S n=4-a n,则S2与S3的等差中项为()A. B. C. D.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A. B. C. D.9.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为()A. 2B. 4C. 5D. 710.设a>0,b>0,若2是4a和2b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A. B. 4 C. D. 511.若f(x)=cosx-sinx在[-a,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A. B. C. D. π12.设a=log0.20.3,b=log20.3,则()A. a+b<ab<0B. ab<a+b<0C. a+b<0<abD. ab<0<a+b填空题13.用系统抽样方法从40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400名学生随机地编号为1~400,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20个组.若第1组中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抽出的号码为11,则第20组抽取的号码为 ______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______ .15.设数列x n满足log2x n+1=1+log2x n(n∈N*),且x1+x2+…+x10=10,记x n的前n项和为S n,则S20= ______ .16.关于圆周率π,数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很有创意的求法,如著名的浦丰实验和查理斯实验.受其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下面的实验来估计π的值:先请120名同学,没人随机写下一个都小于1的正实数对(x,y);再统计两数能与1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x,y)的个数m;最后再根据统计数m估计π的值.假如统计结果是m=34,那么可以估计π≈ ______ (用分数表示).主观题17.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3+a5=a4+8.(Ⅰ)求S7的值;(Ⅱ)若a1=2且a3,a k+1,S k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k的值.18.下表是某厂的产量x与成本y的一组数据:产量x(千件) 2 3 5 6成本y(万元)7 8 9 12(Ⅰ)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回归直线的方程=x(其中=,=-)(Ⅱ)预计产量为8千件时的成本.1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向量=(a,c),=(cosC,cosA).(1)若∥,a=c,求角A;(2)若•=3bsinB,cosA=,求cosC的值.20.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80,90],[90,100](1)求频率分布图中a的值;(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21.如图,缉私船在A处测出某走私船在方位角为45°,距离为10海里的C处,并测得走私船正沿方位角165°的方向以9海里/时的速度沿直线方向航行.缉私船立即以v海里/时的速度沿直线方向前去截获.(1)若v=21,求缉私船的航向和截获走私船所需的时间;(参考结论:sin22°≈)(2)若缉私船有两种不同的航向均能成功截获走私船,求v的取值范围.2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n∈N+).(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log4(1-S n+1)(n∈N+),,求使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n的值.参考答案1~12 DDDCB AACBC AB13~16 391 13/21 10250 47/1517.18.19.20.21.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淮北一中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化学试题1.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诗句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王安石诗句“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雷雨天实现了大气中氮的固定B. 于谦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乌金”指的是石油C. 赵孟螟诗句“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灿烂的烟花与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D.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金性质稳定,存在游离态,可用物理方法获得【答案】B2. 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书面语言,化学用语具有简便、确切地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的特点.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C. CO2分子的比例模型: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A.氯离子的质子数是17;B.根据次氯酸的电子式判断;C.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D.氯化氢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3.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克46%的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 NAB. 22.4 L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O2,转移NA个电子D. 1.0 mol CH4与C1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ONA【答案】C4. 下列溶液中通入SO2后,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的是①Ba(NO3)2溶液②BaC12溶液③Ca(OH)2溶液④Na2SiO3溶液⑤H2S溶液A. ①④⑤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④【答案】D5. 有关化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100mL1mol/LNaCl溶液时,先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沿玻璃棒将NaCl溶液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B. 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该物质一定只含钠元素C. 欲除去HCl中混有少量Cl2气体,可选用饱和的NaCl溶液D. 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的方法,可以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Na[Al(OH)4]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答案】D【解析】分析:A.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B.不能排除钾元素;C.氯化氢极易溶于水;D.偏铝酸钠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不能。

详解:A. 配刺100mL1mol/LNaCl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0.1L×1mol/L×58.5g/mol=5.85g,但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A错误;B. 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由于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则不能排除钾元素,B错误;C.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除去HCl中混有少量Cl2气体,不能选用饱和的NaCl溶液,C错误;D. 偏铝酸钠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不能,因此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的方法,可以取两种样品溶液加入Na[Al(OH)4]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碳酸氢钠,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碳酸钠,D正确。

答案选D。

6.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E2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 该反应吸收的能最为(E1-E2)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判断反应能量变化。

详解:A、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A错误;B、△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E1-E2,B正确;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即A和B的总能量一定低于C和D的总能量,C错误;D、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铵盐发生的吸热反应,D 错误;答案选B。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含0.1mol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125molCl2的氯水:2Fe2++8I-+5Cl2=2Fe3++4I2+10Cl-B. 用白醋除铁锈:Fe2O3·xH2O+6H+=(3+x)H2O+2Fe3+C. 向少量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OH)2:Ca2++2HCO3-+2OH-=CaCO3↓+H2O+CO32-D. 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使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Al3++3OH-+Ba2++SO42-=Al(OH)3↓+BaSO4↓【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用量结合还原性碘离子强于亚铁离子分析;B.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开;C.碳酸氢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D.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硫酸根过量。

详解:A. 含0.1mol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125molCl2的氯水,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亚铁离子部分被氧化,则根据用量可知方程式为2Fe2++8I-+5Cl2=2Fe3++4I2+10Cl-,A正确;B. 用白醋除铁锈:Fe2O3·xH2O+6CH3COOH=(3+x)H2O+6CH3COO-+2Fe3+,B错误;C. 向少量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OH)2:Ca2++HCO3-+OH-=CaCO3↓+H2O,C 错误;D. 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使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2Al3++6OH-+3Ba2++3SO42-=3Al(OH)3↓+3BaSO4↓,D错误;答案选A。

8. Li2Ti5O15和Na2O2中都含有过氧键,Ti的化合价为+4, Na2O2中含有一个过氧键,则Li2Ti5O15中过氧键的数目为A. 2个B. 4个C. 6个D. 8个【答案】B【解析】Li2Ti5O15中Li为+1价,O为-2价,Ti为+4价,过氧根(O22-)中氧元素显-1价,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2+(+4)×5+(-2)×(15-2x)+(-1)×2x=0,解得:x=4,答案选B。

9.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锭,蓝色溶液变为黄褐色。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满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B.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 滴加KI溶液时,转移l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D.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2+>I2>SO2【答案】B【解析】分析: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锭,蓝色溶液变为黄褐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据此解答。

详解:A、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碘元素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I2是氧化产物,CuI是还原产物,A正确;B、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碘水氧化,反应方程式:SO2+2H2O+I2=H2SO4+2HI,二氧化硫不表现漂白性,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 错误;C、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由方程式可知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1molCuI,C正确;D、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D正确;答案选B。

10.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妇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是A. 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接膜C. 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 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A.B为正极,A为负极,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防止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原电池不能正常工作,B正确;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C错误;D.当有4.48L NO2(标准状况)即0.2mol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2mol×(4-0)=0.8mol,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电解的原理,注意把握离子移动方向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呈碱性解答该题。

11.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A. 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2mol NaOH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能发生酯化反应D.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使溴水褪色【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和羧基,据此解答。

详解:A. 只有羧基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1mol NaOH,A错误;B. 碳碳双键和羟基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C. 羟基和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 没有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D正确。

答案选A。

【答案】A12.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O、4、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氢化物常温下为气态B.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C. 阴离子的还原性W>ZD. Y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以自燃【答案】C【解析】分析: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4、8、8,则W是H元素,X是C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4,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1-4=12,则Y是P,Z是Cl元素,以此来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