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专题3秦汉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秦汉时期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秦汉时期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一、复习主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二、考点揭示:1、了解秦的统一及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2、知道“文景之治”;3、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4、知道东汉的建立;5、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6、知道汉朝对西域的管理;7、知道司马迁和《史记》;8、知道蔡伦改进造纸术;9、知道张仲景和华佗。

三、考点默写1、秦朝统一的时间:_______;建立者(名字):_______。

2、秦朝统一的意义: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创立__________,中央设_______、太尉、__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_。

(2)经济:统一________,统一________。

(3)文化:统一文字_______。

(4)交通:南修_______。

(5)军事:北击_______,修筑_______。

4、汉武帝在政治上接受________的_________;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史记》作者:________;体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

8、造纸术改进的时间:________;人物:__________。

9、张仲景的著作:__________________,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理论。

10、华佗发明了_________,创编了_________。

四、思维导图1、政治:中央集权制(一)秦完成统一2、文化:统一文字一、秦朝(二)巩固统一的统一货币措施3、经济统一度量衡(三)统一的意义4、交通:统一车轨和修筑驰道北击匈奴,修筑长城5、军事统一南方,兴修灵渠1、西汉初:文景之治统一多民族国家(1)政治:推恩令的建立和巩固(一)西汉(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经济:盐铁官营专卖、铁币权收归中央、2、鼎盛:汉武帝平抑物价(4)军事:北击匈奴;漠北战役(5)对外交流:丝绸之路二、汉朝(6)文化:司马迁《史记》1、政治:东汉建立(二)东汉(1)蔡伦改进造纸术2、科技(2)张仲景和华佗1、西汉:西域都护(三)边疆管理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五、例题演练、规律揭示1. (2021·海南)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一统国家发展C.兼并战争连绵的不断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2.(2021·广西)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2022课标
时空观念
公元前 221年 秦朝 建立
公元前 207年 秦朝 灭亡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
25年 东汉 建立
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 广起义
公元前 202年 刘邦 建汉
公元前 60年 西域都 护设置
184年 黄巾 起义
考点一 秦灭六国
北击匈奴
1.背景 (1)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2)西汉初期,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行“ 和亲 ”,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病 出击匈奴,双方在 漠北 展开决战,匈奴大败, 从此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总括: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 时期。
“ 张楚 ”政权。
(6)结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
继被部下杀害。
3.延续——项羽和刘邦义军 (1)概况: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2)巨鹿之战 ①指挥者、地点:【 项羽、巨鹿 】 ②特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战果: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推翻秦朝: 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境地。
4.结果: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
5.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形成 西汉时期开通(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 路线 长安(起点)→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即古罗马)
陆上 经济 (1)西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丝绸 文化 (2)东来: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之路 交流 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中国古代史复习》

【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中国古代史复习》

3、对西域的管辖
西汉:前60年,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民族重新与汉 朝建立联系。班超派甘英出示大秦(罗马帝国)
考点四、东汉的建立、东汉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光武中兴),洛阳。
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考点五、宗教、科技、医学、史学
宗教: 佛教:创立;传播,经丝绸之路传入,明帝时广泛传播, 洛阳白马寺 道教:东汉末年,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太平道, 五斗米道 科技:造纸术西汉时已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史学:《史记》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 载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 兴办太学 ④设立西域都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中央、地方 经济:度量衡、货币 思想:焚书坑儒 文化:统一文字 交通:统一车轨、开凿灵渠 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考点二、大一统的汉朝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陕西西安) 2、汉初政策:休养生息 3、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 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刺史 经济: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调配物资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儒家“五经”为教材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民族关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考点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辖 1、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的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 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时间:第一次,前138年,第二次,前119年。

专题3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

专题3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

2021届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清单及真题演练专题三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一部分必背知识清单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开创此后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交通上: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

三、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1(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四、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03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试题 (解析版)

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03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试题  (解析版)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试题一、选择题1.[2019·淮安]“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成祖2.[2019·山西]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3.[2019·玉林]下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A.夏朝B.西周C.秦朝D.西晋4.[2019·连云港]“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5.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此段材料折射出秦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受到以下哪家学派的深刻影响(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6.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 )①徭役繁重②统一货币③罢黜百家④刑罚残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19·临沂]“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8.[2019·陕西]“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9.[2019·南京]“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为此,汉武帝( )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三司”10.[2019·烟台]“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三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三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A.宣传普及了系统的古代历法知识 B.准确复原了真实可靠的历史场景 C.填补了新疆出土文物研究的空白 D.艺术表现了边疆民族交融的历史
(注:“五星出东方”是指 金、木、水、火、土星 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15-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蔡伦利用树皮造纸以后,各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6-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时空观念](2019·安徽)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造纸术发明前,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有 竹木简 、 帛等(2分) (写出两个);东汉时 蔡伦(1分) (人名)改
进了造纸术。(3分)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7-
2.[史料实证](2022·阜阳模拟)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及 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 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陈胜、吴广即由此起。” 钱穆认为秦朝存在的问题是( C ) A.文治不合时宜 B.民族矛盾尖锐 C.徭役兵役繁重 D.法律繁复严苛
五年真题导练
-16-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8.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模仿虎、 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 出他们主张( A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D.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五年真题导练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14-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史料实证](2022·四川成都)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首演以来, 受到观众热捧。该剧以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护臂(见下图)为构想之源, 运用舞蹈的艺术想象力,演绎了汉朝戍边将领在北方古城与少数民族 首领的儿女从剑拔弩张到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体现了艺术与历 史的精妙结合。该舞剧( D )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朝和汉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2)掌握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3)了解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秦朝和汉朝的历史特点。

(2)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对秦朝和汉朝进行比较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六国(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 秦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地方制度的实行。

3. 秦朝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改革。

(2)税收政策。

4. 秦朝的文化成就(1)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2)修建长城、灵渠等工程。

5. 秦朝的灭亡(1)陈胜、吴广起义。

(2)楚汉战争与汉朝的建立。

6. 汉朝的政治制度(1)汉武帝的改革。

(2)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

7. 汉朝的经济政策(1)休养生息政策。

(2)丝绸之路的开通。

8. 汉朝的文化成就(1)儒家思想的兴起。

(2)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秦朝和汉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2)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3)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2)汉武帝的改革及其对汉朝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秦朝和汉朝的历史场景。

2.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秦朝和汉朝的历史特点,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 结合时事,联系现实,让学生感受秦朝和汉朝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秦朝和汉朝的历史情境。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秦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2.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创造遗产的历程。

3. 了解汉武帝的统一和疆域扩张。

二、教学重点:
1.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和创造遗产。

2. 汉武帝的统一和疆域扩张。

三、教学难点:
1. 秦始皇的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 汉武帝的统治手段和扩张战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背景。

2. 学习过程:
(1)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创造遗产: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重点讲解秦
始皇推行中央集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重要举措,并且创造了遗产制度。

(2)汉武帝的统一和疆域扩张:介绍汉武帝的统治手段和疆域扩张的历程,重点讲解汉
武帝的“开疆拓土”政策和对匈奴的战争。

3. 活动设计:
(1)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秦始皇和汉武帝,通过表演来展示他们的执政方式和政策。

4. 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理解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手
段和扩张政策,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主要政绩和影响,写一篇作文并背诵。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秦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需要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国古代史——秦汉第一课时
编写人:帖艳萍审核人:王丽丽审批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必修一、二、三知识的整合,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说出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2、通过阅读教材,师生共同探讨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内容、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师生共同探讨分析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内容、影响。

4、通过材料探究,进一步提高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题知识梳理】
一、时代特征: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二、结构重建:阅读必修一、二、三课本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整理秦汉时期专题知识结构
见课件
三、重点知识完善
(一)、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背景
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2、基本内容
(1)(2)(3)
3、影响
(1)积极:彻底打破了,奠定了的基本格局,为历朝,且不断。

(2)消极: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的迅速计划,秦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4、中央集权制在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1)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
汉初地方实行,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力量。

汉武帝时期颁布,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君主和丞相关系演变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等工作的人,担任、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体制。

(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农业:
西汉赵过推广,东汉时推广到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也不断进步,赵过推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技术。

两汉的耕作制度是
为主。

2、手工业
冶金业:两汉的和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
具,南北朝的推动了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的领先。

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北朝烧出成熟的。

3、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汉武帝时期,推行货币官铸、、官营贩运、物价管理等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4、对外贸易
西汉时期,开通了海上和陆上
(三)思想的逐渐统一
1、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例如。

2、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A、董仲舒改造儒学
(1)思想来源
(2)主张:
(3)、特点及实质:外儒内法,实质上是。

(4)、影响: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深化了专制皇权,使儒家成为。

B、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基础知识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