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品)

合集下载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报告示例文章篇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做的那个超有趣的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速度的实验,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实验前,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围在实验桌旁,眼睛都盯着那些实验器材,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能测出小车的速度?”我心里直犯嘀咕。

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我听着听着,感觉有点晕乎,这可比数学课上的难题还让人头疼呢!不过,我可不能退缩,我暗暗给自己打气:“怕什么,别人能搞懂,我也能!”终于,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啦!我们小心地把小车放在轨道上,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连接上电源。

我紧张得手都有点发抖,“这要是弄不好可咋办呀?”“准备,开始!”随着小组同学的一声令下,我推动小车,那打点计时器就“哒哒哒”地响起来,纸带上留下了一串密密麻麻的点。

“哎呀,这都是些啥呀?”我看着纸带,一脸懵。

小伙伴们也都凑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这是不是表示小车的运动轨迹啊?”“我看不像,应该是速度的记录。

”我们对照着老师讲的方法,开始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眼睛都快看花了。

“哎呀,我眼睛都酸了,还没量完呢!”我忍不住抱怨道。

好不容易量完了,开始计算速度。

这计算也不简单啊,一会儿用这个公式,一会儿用那个公式。

“这公式咋这么复杂呀,头都大了!”我抓着头发,都快抓狂了。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算出了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哇,原来小车的速度是这样变化的呀!”我们兴奋地叫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做实验可不能马虎,要认真仔细,不然得出的结果就不准确啦。

而且,团队合作也特别重要,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努力,才能完成实验。

这就是我的实验经历,你们觉得有趣吗?反正我是觉得又累又有趣,还学到了好多知识呢!我觉得这样的实验以后要多做,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识!示例文章篇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报告》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们在学校做的那个超有趣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开始前,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测量速度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3. 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或电火花原理在纸带上打点的计时仪器。

它通过交流电源驱动,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从而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通过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纸带3. 砝码4. 刻度尺5. 滑轮6. 细线7. 小车8. 电源9.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确保其稳定。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留出一定长度以便后续测量。

3. 将小车放在实验桌上,通过滑轮连接砝码,使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

4. 接通电源,打开打点计时器,观察纸带上的点是否均匀分布。

5. 释放小车,让小车在实验桌上运动,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

6. 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并记录纸带上打点的数量。

7. 使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1. 根据纸带上打点的数量和打点计时器的频率,计算出实验中物体的运动时间。

2. 根据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打点的数量与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成正比,即打点数量越多,时间越长。

2.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即距离越大,速度越快。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在实验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如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七、实验误差分析1. 打点计时器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精度受到电源频率和计时器本身精度的影响。

2. 测量误差: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时,由于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电源频率50Hz,每隔0.02s秒打一个点) (2)测位移 (3)测平均速度、测瞬时速度 (4)测加速度(第一章第5节学习) (5)研究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
在公式v x
t
中,当t 0 时,在t
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即为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一、实验原理
小车拉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按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 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这些点迹对应着各时刻小车的位置。 通过测量各个时刻小车的位置,计算出相邻时刻间的位移, 我们就可以算出小车的速度。
二、实验器材
小车 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打点计时器 纸带 细绳 刻度尺 坐标纸
五、绘制v-t图像
操作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标物理量,写单位 2.选择合适的标度(图像占坐标系3/4区域) 3.描点 4.连线(平滑的曲线/提前预知判断图像大概走势)
要求:(1)使用铅笔、刻度尺、圆规、三角板规范作图 (2)试卷答题卡(用签字笔描黑)
课堂练习
1.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
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一同学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 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D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s vAE xAE (10 2)102 m / s 0.2m / s
t总
4 0.1S
注意事项:
1.两个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0.02s,一般选择5个计时 点为一个计数点,T=5×0.02s=0.1s(减小纸带长度测量误 差,0.1s方便计算);

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1
高 一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如右图示,当线圈通以50赫6-8伏交流电时(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

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
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振动片的一端装有打点针,当纸带从针尖下通过时。

便打上一系列点。

这就是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f=50hz T=1s/50=0.02s
二.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电压旋钮打到6-8伏位置。

2、安装好纸带。

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然后迅速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测平均速度:
Δx= Δt= x
v t
∆==∆ ②测瞬时速度
如图示意,4、6两点的时间极短,故可以将4、6两点间的
位移Δx 除以对应时间Δt 近似认为是5点的瞬时速度V 5。

如此下去,测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请根据你实际打出的纸带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完成计算。

计数点
1 2 3 4 5 6 与计数点对应的时刻 t /s 与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距离Δx/m 与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平均速度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
③作v-t 图象?
Δx
0 2 3 1 7





t/s
V /(m.s -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器材。

它基于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利用物理学中的速度公式 v=s/t,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t 和物体位移 s,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v。

实验过程: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电源线、导轨、计时器放置器和小车等。

步骤如下:1. 将导轨放置在实验室桌面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 在导轨上安装小车,确保小车能够自由滑动,并放置计时器放置器在距离小车起点 10 厘米左右的位置上。

3. 选择一个平滑的簿子用于计算小车运动的位移。

将小车沿着导轨的起点处拉后,松手后小车开始运动,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4. 等到小车运动到计时器放置器处时按下计时器停止键,记录下计时器的时间值 t 和小车的位移 s。

5. 重复以上实验过程,每次记录下小车的运动时长t 和位移s,至少需要进行 5 次实验。

实验结果:记录下所有实验数据,并计算出小车平均运动速度 v。

得到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计时器采集到的时间值 (s) 小车位移 (cm) 速度 (cm/s)1 3.2 40 12.52 3.1 38 12.263 3.3 41.6 12.64 3.0 37.4 12.55 3.2 40.1 12.53平均速度:12.48 cm/s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测定小车的运动速度,本实验测得小车平均运动速度为 12.48cm/s。

同时本实验还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验证了 v=s/t 的物理公式的正确性。

结合实验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对速度概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科学科素养和认识科学实验的意义深远。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②从匀速直线运动旳v-t图象中不但能够看出速度旳 大小,而且能够求出位移,根据位移公式x=vt,在v-t图 象中就相应着边长分别为v和t旳一种矩形面积,如图中画 斜线旳部分.
尤其提醒: (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 下列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 (2)试验前要检验打点旳稳定性和清楚程度,必要时要 进行调整或更换器材.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 时再用手拉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某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vB=x2ATC=52.20×0×0.110-3m/s=0.26m/s vC=xAD2-TxAB=(84-22×4)0×.110-3m/s=0.30m/s vD=xAE2-TxAC=(120-2×520).×1 10-3m/s=0.34m/s
答案:vB=0.26m/s;vC=0.30m/s;vD=0.34m/s 点评:经过以上问题旳解答过程能够看出,在研究物 理问题旳过程中,物理思想和物理措施是十分主要旳,在 物理学旳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很主要旳研究问题旳措 施,即用某段时间内旳平均速度“粗略”表达某点旳瞬时速 度就是其中旳措施之一. 阐明:下一章我们学习到该物体做旳是匀变速直线运 动,B点瞬时速度就等于A到C这段时间旳平均速度,并不 像有些问题中只是一种近似.
解析:若不懂得电火花计时器旳工作原理,就无法选 择工作电源旳性质和电压旳高下及工作程序;不了解构造, 对各部件无法说出其名称,所以,应该仔细阅读电火花计 时器使用阐明,了解各部分构造旳名称和使用措施.我们 在使用任何新产品之前都应该如此,养成习惯.
答案:交流;220;③②④①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旳计时仪器, 当电源旳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__s打一种 点.目前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旳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 50Hz时,假如仍按50Hz旳时间间隔打一种点计算,则测出 旳速度数值将比物体旳真实数值________.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原理;会安装和使用打点计时器。

2、知道纸带上包含着重要物理信息(位移、时间、会计算平均速度和粗测瞬时速度等)。

3、尝试描绘运动物体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绳、纸带、刻度尺 三、注意事项1、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必须用4-6V 交流电。

2、纸带必须安装在复写纸的下面,打点时应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每打完一条纸带就立 即关闭电源。

3、注意保护好小车,不要让它掉到地上摔坏了。

四、实验原理1、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公式:tsv =,只需测出 位移s 和时间t ,即可计算平均速度V ;2、在上式中若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运动时间很短,则该段位移内平均速度就可近似看作是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即:ts v t ∆∆=。

五、实验过程与步骤 1、实验装置图如图1-1。

2、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自己完成)图1-1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提示: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从点迹清晰处开始标出记数点...用.O 、A 、B 、C …表示,) 1、测平均速度。

2、粗测瞬时速度,并根据计算数据结果作出v-t 图像。

(提示:由t s v =知,当t 很小时,t秒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该段时间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如:OAOAOB A t s v v ==)提示:1、以计数点O 作为计时起点;2、用倾斜的直线将点连接起来,将不在直线上点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3、运用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来总结出V 随t 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物理含义?七、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特点是;。

(至少写两条)八、探索发现1、小车速度变化有何规律?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一个合理的名称吗?2、对实验中瞬时速度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VA 、VB、VC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VB、V C 、VD及VC、VD、VE也满足这种关系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一条物理规律?3、把OA、AB、BC、…、FG段位移分别用S1、S2、S3、…S7表示,测出其大小,请计算下面几个算式;你从中有什么发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一条物理规律?S 2 - S1= S3–S2= S4–S3=S 5–S4= S6–S5= S7–S6=。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
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v1
x02 2T
3.9102 2 0.1
m / s 0.195 m / s
v2
x13 2T
9.0102 1.0102 2 0.1
m / s 0.40 m / s
同理v3=0.61 m/s
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计数点要每隔T=0.1 s选一个,即每隔 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 v xn xn1 .
2T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 源. 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 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点O之间的 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1.如果在纸带上数出了n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n-1)个, 它们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 2.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 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 纸带上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 复写纸下面.
v/m·s-1
O
t/s
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自身会带来系统误差. 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Δx来求平均速 度. 2.若采用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减小 此误差的方法是一次测量完成,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 数点O的距离,再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平均速度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选择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3.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应检查()
A. 所用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B.纸带是否平整
C.打点周期的等时性是否良好
D.复写纸安装是否正确4.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5.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A.每打完一列点子就要切断电源
B.不要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
C.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D.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
6.某人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拉动纸带经0.4 s在纸带上应打下的计时点数目为( )
A. 19个
B. 20个
C. 21个
D.22个
8.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9.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10.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固定頻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

則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
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车子的速度
一定
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大
C.纸带丙表示的速度越来越小
D.纸带丁表示小車的速率越來越大
11.下面是四位同学在测定匀速运动的小车的速度时分别打出的四条纸带,纸带上的点迹比较理想的是()
二.填空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流电源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第隔s 打一次点,当电源的频率为60Hz时,它第隔s打一次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4.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
5.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__________.
6.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复写纸片应套在上,并要放在纸带的面,打点时应________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8.下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从A点通过计时器到B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__s,位移为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而AD 段的平均速度是m/s。

三.解答题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
2、3间的距离x3=3.62 cm,
3、4间的距离x4=2.78 cm,
4、5间
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 (f=50Hz)
⑴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⑵根据(1)中表格,在图1-6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

1.2 0.04 0.1
0.16 0.2
t/s
v/m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ABD
3.ABCD
4.AB
5.ACD
6.C
7.C
8.D
9.AB 10.AB 11.B 12.BD 二.填空题
1.交;计时;4∽6;0.02;0.017
2.低压交流;4∽6;0.02s ;0.1
3.计时;0.02;大于
4.1.8m/s
5.交流电频率
6.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
7.1.8m/s
8.0.04;2.8×10-2;0.70;1.10;0.76 三.解答题 (1)如下表
(2)如图
0.6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