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合集下载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使患者面临着承受巨大的心理刺激和心理压力,不由得患者的精神就高度紧张。

有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有助于降低患者因不良情绪所致生理水平的激活[1],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我们给于手术前患者以及时心理护理干预,旨在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预备手术的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年16-73岁,文化程度是受过高等教育48例,中等及以下教育78例。

1.2护理干预方法1.2.1一般心理干预于手术前给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首先热情接待患者,以特有的爱心去同情、温暖他们的心;想方设法关心患者,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让他(她)们勇敢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战胜疾病。

其次,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给心理护理带来积极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再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和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

采用图像辅导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直观易懂,深受患者欢迎;既丰富了教育内容,又提高了教育效果,能让患者明了手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手术过程,并通过多次观看采用术前图像资料,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程度。

同时,在与患者相处过程中,要注意交流技巧,耐心细致,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教会他们自我调节,如聆听轻松的音乐、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深呼吸运动、功能锻炼及术后康复的有关知识。

认真观察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适时予以帮助和调整,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疼痛心理干预在术前向患者讲授手术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方式、过程、时间、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疼痛等。

让患者对手术充满期待,对疼痛有一定的心理精神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疼痛时的特殊生理和行为反应,如出汗、恶心、心悸等,依掌握的资料用不同方式指导患者,给安慰、鼓励和疏导[2],教会病人心理放松方法。

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临 床合 理 用 药 2 0 1 4年 6月 第 7卷 第 6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M R a t i o n M D r u g U s e , J u n e 2 0 1 4. V o 1 . 7 N o . 6 A

1 2 7・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 口腔 的恶性肿瘤 , 临床上 以多发于 口腔 黏膜鳞 状上皮较常见 , 其 发病率 高。据有关 资料 显示 , 其发 病
率 占全 身恶性肿瘤 的 3 . O % ~5 . 0 %, 在头 颈部 恶性 肿瘤 中居
意义 。 2 结 果
2 . 1 S C L - 9 0因子分数
表 1 各组 S C L - 9 0因子分数 比较 ( ± s , 分)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9月 一 2 0 1 3年 9月 我 院接收 的 口腔癌患者 9 6例 ,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8例。观察 组 男3 O例 , 女1 8例 ; 年龄 3 O一7 5 ( 4 5 . 6±9 . 1 ) 岁; 其 中舌 癌 2 2 例, 上颌 窦癌 8例 , 颊癌 8例 , 下颌 牙 龈癌 6例 , 口底 癌 4例 。 对照组男 2 8例 , 女2 O例 ; 年龄 3 1~ 7 8 ( 4 7 . 5±8 . 5 ) 岁; 其 中舌 癌2 4例 , 上颌窦癌 l 0例 , 颊癌 8例 , 口底 癌 6例 。纳 入标 准 : ( 1 ) 所有患者 均为经病理切片确诊 为 口腔癌 的新发 病例 , 年龄 均 >1 8岁 ; ( 2 ) 所 有患 者均无 认知 障碍 ; ( 3 ) 所 有 患者 在术 前 均未做过任何放 化疗 。排 除标准 J : ( 1 ) 患有 身体其他 部位恶 性肿瘤者 ; ( 2 ) 有精神病史或 既往 服用 精神类药物者 。 1 . 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相 同的手术 给药治疗 方法 … 。观 察组在人 院后 即实施 心理干预 , 每天利用 治疗 、 护理 、 查房等机 会随时实施 , 对照组不进行 任何心 理干 预 , 对 所有 患者采 用症 状 自评量表 ( S C L - 9 0 ) 以问卷 调查 的方 式进 行调 查 分析 , 由调 ・Biblioteka 临 床 研 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目的评价個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每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疼痛缓解速度、焦虑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和解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标签:个性化护理干预;术后疼痛;心理情绪疼痛是多种手术后患者必经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由于外科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会对多器官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通常情况下,剧烈疼痛会损害神经系统功能,与此同时,多数患者会对疼痛产生恐惧,这样会引发肌力减退,心律失常,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手术后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缓解,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模式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以便为临床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已除外骨科外其他合并症,并于我科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3.1±3.9)岁;四肢骨折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股骨头坏死6例。

实验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41.7±3.9)岁;四肢骨折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股骨头坏死5例。

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按照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伤口护理、体位护理、病房环境管理等。

情绪引导结合个体化护理对口腔癌复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情绪引导结合个体化护理对口腔癌复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痰栓和痰痂。

且患者由于机械通气过程中常使用镇静镇痛辅助治疗,易造成患者排痰功能减弱,加强患者自主排痰的难度,从而导致痰液滞留在细支气管内,不能有效排出。

本研究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排痰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其原因可能为:序贯排痰方案中采用振动排痰机震荡患者胸部,有效地松动或击碎患者支气管内痰栓、痰痂,并采用合适的引流体位使分泌物和痰液随重力流出,通过肺泡灌洗、膨肺吸痰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等方法 增强排痰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排痰有效率。

3.2序贯排痰方案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肺结核会对血管及肺泡造成严重的损伤,改变支气管解剖结构,从而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 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二氧化碳滞留,进而引发严重的 呼吸衰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与张佩英冋 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研究在实施体位引流和胸部叩震荡后,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患者气道内分泌 物,准确有效地对深部分泌物进行抽吸,并减少患者病灶内的毒素和结核杆菌,进一步改善患者通气血流、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呼吸衰竭。

参考文献[1] 李军.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观察[J ].临床护理,2014,12(3) :229-230.[2] 林艳荣,韦静.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集束化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3):291-294.[3]Mugusi FM ,Mehta S ,Villamor E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ortal i ty in HIV-infected and uninfected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J ]. BMC Public Health , 2009,9(1):409.[4]Simmons JD ,Stein CM ,Seshadri C ,et al. Immunological mecha ­nisms of human resistance t o persistent Mycobacterium tubercu ­losis infection [J ]. Nat Rev Immunol ,2018,18(9) :575-589.[5]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汇编-职业病诊断标准卷[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28-30.[6] 张佩英•全肺灌洗术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护理[J ].上海护理,2013,13(4):55-57.(收稿日期:2020-12-23)情绪引导结合个体化护理对口腔癌复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文娟霞近年来,个体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得以应用, 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强调结合患者个体需求给予护理干预。

口腔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口腔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 0 05 . )。
范围广 , 可致 患 者 面 部 畸 形 和功 能 障碍 。患 者 常有 忧郁、 观、 悲 绝望 情绪 , 至 自杀倾 向 , 甚 不仅 影 响 病人 生存质量 , 长期 严重 的焦虑 、 郁反 应 还 可损 害 患者 抑 的机体免 疫 功 能 , 响 患 者 的抗 肿 瘤 能 力[ 。 临床 影 1 ] 上应 对 口腔癌手 术患 者出 现 的心理 问题 给予 足 够重 视, 进行及 时心 理疏导 , 以促 进患 者康 复 。 1 研究对 象与 方法 1 1 调 查时 象 2 0 . 0 4年 1 ~2 0 月 0 6年 6月 在 我 院 行 口腔癌联 合根 治术患 者 1 7例 , 联 合根 治 术加 游 行 离皮 瓣移 植术 2 5例 。男 3 2例 , 1 女 0例 , 龄 4 ~ 年 2 7 2岁 , 癌 2 舌 8例 , 癌 6例 , 颊 下颌 牙 龈 癌 5例 , 口底 癌 3例 。所 有患 者术前 均未 做过 放疗及 化疗 。 1 2 调 查 工具 与方 法 采用 症状 自评 量表 ( C . S L一 9 ) 用 问卷 调查 法 , 0, 在患 者人 院 3天 内 , 得患 者 配 取 合, 由调查者 向患 者说 明量表 填 写方 法 , 保证 患者 理 解每 条 问题 的涵 义后 由其 自行 填 写量 表 , 士对 患 护 者 的隐私保 密 , 患者 进 行第 一 次 ( c 一9 ) 对 S L 0 评估 。 心 理 干 预在 完 成第 一次 心 理测 评后 即开 始 , 用 每 利 天查房 、 护理 、 治疗 、 检查 等机会 随 时进行 , 在术后 1 4 天 对患者 进行第 二 次( C 0 评 估 。 S I 一9 ) 1 3 统计 学处 理 数 据 处 理 利 用 S S I . . P S O 0软 件 包, 对数 据进行 录入 、 检验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88・JournalofNursingScience Mar2021Vol.36No.6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郭宏梅1,王伟平2,徐春燕1,贺敏敏1,郑甜甜1,帅婷&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alignancy Guo Hongmei#Wang Weiping#Xu Chunyan#He Minmin#Zheng Tiantian#Shuai Ting摘要:目的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开展有效心理支持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自尊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对39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34土2.81)分,显著心理痛苦水平检出率为43.6%"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与知觉压力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月收入、无时间精力做家务、经济问题、恐惧、悲伤、担忧、睡眠问题、便秘、口腔疼痛、疼痛等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P< 0.01)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痛苦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并给予有效措施减轻其心理痛苦水平"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心理痛苦;自尊;知觉压力;疼痛;恐惧;睡眠问题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06.088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年新发病例和年死亡病例分别为50万和25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仅次于甲状腺癌而居头颈部肿瘤的第2位(1)。

归因心理调适对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归因心理调适对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归因心理调适对口腔癌(OCC)术后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医院口腔科确诊的150例OCC 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癌术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因心理调适干预,均干预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韧性、自我感受负担、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感受负担、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归因心理调适可有效提高口腔癌患者术后心理韧性、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感受负担。

【关键词】 归因心理;口腔癌;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23.004归因心理调适对口腔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72887)作者单位: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通信作者:吴福丽,女,本科,副主任护师谭家娟 吴福丽 丁晓波 姜淮理 郑莹Eff ects of attribution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oral cavity cancer TAN Jiajuan, WU Fuli, DING Xiaobo, JIANG Huaili, ZHANG Ying (Affi 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3,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ttribution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n postoperative oral cavity cancer (OCC) patients. Methods 150 OCC patients diagnosed in the stomat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oral cancer intervention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attribution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of which were intervened for 3 months.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self-perceived burden, cancer-caused fatigu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self-perceived burden, cancer-caused fatigu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dimension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the scores of self-perceived burdens and cancer-caused fatigue dimensions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Conclusion Attribute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an eff ective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oral cancer patients, and reduce cancer-caused fatigue and self-perceived burden.【Key words 】 Attributional psychology; Oral cavity cancer; Mental toughness; Cancer-caused fatigue; Self-care ability; Self-perceived burden; Quality of life本文作者:谭家娟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OCC)属鳞状上皮细胞癌,是发生在口腔恶性肿瘤的总称[1-3]。

心理干预对疼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的评估

心理干预对疼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的评估

心理干预对疼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的评估疼痛是人类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赖药物治疗疼痛是不够的,心理干预也在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评估心理干预对疼痛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首先,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引起的心理困扰。

在面对疼痛时,患者常常感到焦虑、恐惧、绝望和无助。

这些负面情绪会加剧疼痛感知和痛苦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而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患者可以学会更积极、健康的心理应对策略,减轻焦虑和恐惧,提高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疼痛,促进康复。

其次,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不仅对身体造成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无法工作、无法参加社交聚会、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种剥夺感和孤独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心理干预通过帮助患者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重新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对疼痛的依赖和关注,促进康复过程。

此外,心理干预还可以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自我控制能力。

疼痛的产生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有些患者对疼痛的感知非常敏感,容易将注意力过度放在疼痛上,进而放大了疼痛的感觉。

通过认知疼痛训练,患者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从而减轻疼痛感。

此外,心理干预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等技巧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疼痛感,并提升患者对疼痛的控制感和自信心,促进康复。

然而,尽管心理干预在疼痛康复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效果仍然受到一些限制。

首先,不同疼痛患者的病情、疼痛类型和程度各异,因此心理干预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确保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一些患者可能对心理干预抱有抵触情绪,认为疼痛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

因此,医生需要积极宣传和解释心理干预的益处和效果,增加患者的接受度和主动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苗凤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将93例口腔癌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7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指标得分。

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指标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口腔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口腔癌;心理干预;生存质量
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口腔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1]。

约1/3的口腔癌患者会出现明显疼痛,以中晚期癌肿患者为多[2]。

疼痛时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对93例口腔癌住院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93例住院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8.5岁。

舌癌14例,颊癌9例,牙龈癌9例,上腭癌7例,口底癌4例,唇癌4例。

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57.9岁,舌癌13例,颊癌10例,牙龈癌9例,上腭癌6例,口底癌3例,唇癌5例。

两组患者均意识清楚,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疼痛程度测定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第4版(UW-QOL
V4.0)[3]进行问卷调查,对疼痛指标进行计分测定。

疼痛指标分值根据程度不同,从0分(极严重,不能控制)~100分(根本没有疼痛)而计分。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资料均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表示,两者间比较以非参数秩和检验。

2干预方法与干预内容
2.1干预方法干预组患者,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患者病程中疼痛程度及性质、持续时间等,了解心理行为特点,由责任护士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实施心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的手术治疗和护理。

2.2干预内容
2.2.1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除一般情况外,护理人员还应了解患者对疼痛反应的精神状态。

关心照顾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身感受,理解并鼓励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2.2.2帮助患者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患者家属及朋友对疾病态度,指导他们在心理、经济等多方面关心、支持、帮助患者。

同时给予肿瘤知识、手术意义、方式及术后放化疗、护理、预防、愈后等相关知识讲解,指导他们在患者病程中各阶段给予患者温暖和鼓舞。

2.2.3营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关注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饮食、睡眠活动受影响的程度等。

讲解术前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对手术的影响,多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医生和成功病例,用积极的语言交代术中、术后接受的治疗和可能承受的痛苦。

如需气管切开、留置鼻插管和限制舌体运动,术前宣教告知术后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术中留置引流管、导尿管等术前向患者说明,使其麻醉醒来不致害怕。

术后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效果,介绍术后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应治疗和护理计划。

2.2.4帮助患者缓解疼痛①疏导和安慰主动关心陪伴患者,倾听其主诉,消除其孤独心理,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②分散注意力让患者听音乐、静坐、行节律性呼吸,按摩和热敷疼痛的部位,增加娱乐活动等,充实患者的生活,减少患者独自面对疼痛的时间。

③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减小肌张力从而减轻疼痛。

④癌肿患者疼痛常发生在下午和夜晚,对于疼痛性质明确的患者,在疼痛未发生之前,及时给予口服止痛药和镇静药。

⑤亲情护理,与家属交谈、介绍病情,提出指导性意见,稳定家属的心理状态,允许家属探视患者,让他们在陪伴患者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术后疼痛指标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4讨论
癌症是一类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疾患,疼痛是困扰癌症患者的问题之一。

口腔癌患者疼痛的原因有:①口腔癌本身引起的疼痛,因肿瘤浸润至上、下颌骨,颅底及椎体旁引起剧痛。

②癌肿侵犯邻近的神经根和神经丛而致浸润压迫引起的疼痛。

③肿瘤异常代谢的产物压迫,堵塞邻近的淋巴管和血管使之缺血,缺氧而引起组织坏死疼痛。

④癌肿手术治疗致痛。

⑤因癌肿的压迫、浸润、炎症使痛觉阈降低。

患者的疼痛不仅与肿瘤、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

老年口腔癌患者痛阈升高,敏感性降低,并表
现出痛觉减退、痛觉异位,对疼痛的性质和部位表述不清楚[4,5]。

患者的恐惧、怀疑、焦虑、绝望等心理活动会加重疼痛程度[6]。

癌症患者疼痛程度与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也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有研究表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心理干预能够降低癌症患者疼痛[8]。

口腔癌患者不仅仅因为疾病的改变而发生心理变化,还要承受肿瘤手术后引起的颌面部各器官功能障碍及外表改变的心理负担,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通过个体化设计,引用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提供所需信息和帮助,有针对性的提供直接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生存价值,激活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疾病和手术,促进了手术后机体康复。

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中疼痛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减轻。

总之,心理护理在口腔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疼痛状况,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卓贤露,吴睿,宋字峰.31例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96.
[2]李健珍,李丽,成琳.口腔癌疼痛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91-92.
[3] Bundgaard T, Tandrup O, Elbr?nd O. A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oral cancer.A prospective study.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3,22(1).
[4]李黎,李京花.口腔癌症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2):1404.
[5]毕小琴.老年口腔癌患者疼痛的护理评估和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12.
[6]贺婷,张美芬.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09-911.
[7]曹隽,段晓峰.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05,29(7):659-660.
[8]丛志军,聂远超.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及疼痛护理的研究[J].吉林医学,2008,29(24):2385.
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