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
纳米刀可能使胰腺癌Ⅲ期患者生存率翻倍

纳米刀可能使胰腺癌Ⅲ期患者生存率翻倍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癌症治疗领域一项最新的消融技术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可以有效地延长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纳米刀几乎使患者的生存率翻倍。
在2015美国外科协会年会上,有外科医生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报告,显示传统的癌症治疗技术化疗和放疗,与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E相结合,可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23—28个月。
以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显示,经过传统治疗的Ⅲ期胰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生存期大概也就只有11-13个月。
超过五年生存期的也就只有6%。
而IRE却使得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不止一倍。
“这些结果表明Ⅲ期胰腺癌是可以医治的,而非即刻死刑。
这一点需要向医学界肿瘤治疗领域强调。
明显地,持久生存期是可以通过化疗、IRE和放化疗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获得的。
”研究的首席作者罗伯特C.G. 马丁博士表示。
他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肿瘤外科的主任和外科手术教授。
专家提醒这些数据来自一小部分的机构,该研究的样品并非随机抽取。
即使如此,对于肿瘤治疗领域而言,这项肿瘤消融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可以取得好的疗效,前景让人兴奋。
美国每年有40,000人被诊断出胰腺癌,只有少数人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现在有了合适的消融技术治疗。
对于那些可以应用于其他肿瘤治疗的热消融技术,例如肝癌,并不适合胰腺癌,因为热消融会造成非肿瘤组织的大面积损伤。
“该技术可以给那些适于放化疗,没有转移,可以进行消融的患者提供了一项局部治疗的替换方案,而不用担心复杂的手术切除造成发病或死亡。
这是一个经过特别筛选的患者小组。
”基斯D.里尔摩尔医生表示。
他是麻省总医院的首席外科医师以及W·杰拉尔德·奥斯汀哈佛医学院的外科教授。
里尔摩尔医生没有参与该项研究,也并不使用IRE消融技术。
但他会推荐自己的病人去进行该项治疗。
他称该研究是令人鼓舞的,但强调需要进行多中心的随机跟踪访问。
纳米刀(Nanoknife)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纳米刀系统组成及应用
主要由发生器和同步器两部分组成。发生器是消融设备的主体包括19G的消融电极 针、治疗计划软件、可自动切换的电极输出端、触摸屏或键盘输入设备及脚踏板等。 消融电极分为单针双极(16G)和多针单极(19G)2种规格,可以根据病灶情况选 择使用。采用单极多针消融,应根据病灶大小,常常至少要有两个或更多电极。两 探针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cm,连续给予90次脉冲宽度为100纳秒(ns)、电压1500伏/ 厘米(V/cm)的高压直流脉冲,电流50A。电场可将细胞表面的磷脂双分子层击穿。 根据肿瘤的形状,可适形布针,纳米刀系统最多可连接6个电极。两个电极最大消融 体积为4 × 3 × 2 cm³。 , 2011年10月,美国Angiodynamics公司产品获美国FDA批 准应用于临床,同时还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3天
治疗后第7天
治疗后第14天
4.治疗时间短:典型的治疗时间不超过5分钟。 对于直径约 3cm大小的实体肿瘤,经典的IRE是使用 90个 100μs的脉冲 治疗。单次IRE灭活时间少于 1 分钟,即使是采用 3 到 4 次 的重复灭活,总的IRE治疗时间也不超過 5分钟。这归功于 利用极端高速的电场造成了细胞死亡。而热消融需要相应
两个微电极之间的单细胞膜电穿孔: a.局部电穿孔过程; b.多个微电极数量的局部电穿孔过程;
液滴的微流体电穿孔技术示意图; 通过(藻细胞的过程)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微电极(锯齿)聚焦胞内物质的电穿孔后细胞裂解示意图
机理
消融探针释放微秒级高压脉冲
吞噬细胞消除细胞碎片治疗区 域恢复正常
破坏肿瘤细胞膜形成纳米级不可逆电穿孔
肿瘤细胞快速凋亡
优势
1.组织选择性: IRE的细胞死亡是通过凋亡介导的。血管结构(由弹
不可逆电穿孔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不可逆电穿孔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摘要: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局部微创介入治疗等。
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疗对癌症的控制效果较好,但会引起侧支组织损伤且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而局部热消融的精度不高,易导致消融不完全。
不可逆电穿孔作为一项先进的介入技术,具有消融范围精准和消融效果良好的优点,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本文就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原理及其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前列腺癌;不可逆电穿孔;介入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在中国,PCa是继肺癌后,男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PCa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局部微创介入治疗。
前列腺近端有许多重要结构,如直肠、尿道、神经血管束等,PCa根治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易对上述结构造成破坏,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以能量效应为基础的微创介入疗法,包括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为避免并发症,靠近血管及邻近正常组织器官的肿瘤常常消融不完全。
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是一种新的非能量消融方式,它利用强有力的电脉冲,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的穿孔,使得细胞内外物质自由流动,从而导致细胞内物质紊乱,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与热消融相比,IRE的机制是不受能量影响的,这使得在热敏感结构附近的肿瘤也可消融完全。
优化后的脉冲参数和电极布置使治疗期间的血管和神经得以保护,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这些优点使IRE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1.临床研究2015年,Ting等[1]第一次对IRE治疗PCa的结果进行研究,他们选取了32个未经手术治疗的中等风险的PCa患者,使用3-6个电极以5mm以上的安全距离排列消融肿瘤。
随访调查并发症,术后6个月进行MRI检查、术后7个月进行活检,并将治疗区域内的发现细分为内野、临近区域和外野。
211111090_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肝门区域肿瘤的优势

肝门区域特殊部位肿瘤包括肝门区域肝癌和肝门区域胆管癌,其中肝门区域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汇合部及左、右肝管的胆管黏膜上皮癌[1]。
肝门区域肿瘤有多种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初诊外科手术切除率为20%[2],由于肝门区域肿瘤邻近胆管、肝动静脉等重要结构,手术切除在安全切缘、有效肝体积保留、局部复发率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3]。
肝移植虽然可以替代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部分复杂肝门区域肿瘤患者,但供体器官短缺是主要的限制因素[4]。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的主要原理是导致肿瘤组织缺血的细胞毒性作用,目的是诱导肿瘤细胞坏死。
除了手术切除、肝移植、TACE 外,传统消融治疗近2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 )、冷冻消融术等。
在治疗肝门区域肿瘤时,RFA 和MWA 由于热损伤作用有破坏邻近肝门处重要组织结构的风险;冷冻消融术由于缺乏消融针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因此治疗肝门区域肿瘤受到限制[5]。
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肝门区域肿瘤的优势王小雯,赵建军*(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 100021)摘要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介入术、热消融术和冷冻消融术等,这些治疗手段在临床中能治疗大多数肝脏肿瘤。
然而,由于肝门区域肿瘤的位置毗邻血管、神经和胆道等重要结构,肝门区域肿瘤的切除率或者毁损率、肿瘤周围管道结构的保护、治疗误损伤、肝硬化患者残肝的保护、降低并发症等各方面要达到良好的平衡,传统局部治疗方式处理肝门区域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消融术由于其引导细胞凋亡,保护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不受热损伤的特点,因此在治疗肝门区域特殊部位肿瘤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比较

第60卷 第1期2024年02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60,N o .1F e b r u a r y2024[收稿日期]2023-06-05; [修订日期]2023-12-20[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172777148)[第一作者]赵孟杰(1982-),男,主治医师㊂[通信作者]孙景武(1980-),男,硕士,主任医师㊂E -m a i l :119-5272448@q q.c o m ㊂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比较赵孟杰,邢恩涛,董源,金鹏飞,孙景武(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河北廊坊 065000)[摘要] 目的 评价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效果㊂方法 2019年1月 2021年10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㊂观察组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㊂评估两组临床效果㊁术后并发症㊁6和12个月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以及甲胎蛋白(A F P )的转阴率㊂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 B i L )㊁清蛋白(A l b )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 )㊁血清糖类抗原125(C A 125)㊁癌胚抗原(C E A )和A F P 等生化指标㊂结果 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㊁6和12个月生存率㊁A F P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933㊁8.254,L o g -r a n k χ2=8.254㊁8.541,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㊁6和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317,L o g -r a n k χ2=6.331㊁7.256,P <0.05)㊂治疗后,观察组A L T ㊁A l b ㊁T B i l ㊁A F P ㊁C E A 和C A 125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 =8.660~40.741,P <0.05)㊂结论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对病人肝功能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病人血清A L T ㊁A l b 和T B i l 等指标的水平㊂[关键词] 肝肿瘤;电穿孔;射频消融术;肝功能试验;生物标记,肿瘤;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 R 735.7;R 446.1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4)01-0110-05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4.60.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37.1517.R.20240304.1750.001;2024-03-07 20:41:07E f f i c a c y o f i r r e v e r s i b l e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v e r s u s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f o r p r i m a r y li v e rc a n c e r Z HA O M e n g j i e ,X I N G E n t a o ,D O N GY u a n ,J I N P e n g f e i ,S U N J i n gw u (D e p a r t m e n t o f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 ,H e b e i P e t r o C h i n a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L a n g -f a n g 065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p r e l i m i n a r i l y e v a l u a t e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f f e c t s o f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f o r p r i m a r y l i v e r c a n c e r . M e t h o d s F r o mJ a n u a r y 2019t oO c t o b e r 2021,w e p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e n r o l l e d 102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r i m a r yl i v e r c a n c e rw h ow e r e t r e a -t e d a tH e b e i P e t r o C h i n a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a n d a s s i g n e d t h e mu s i n g a r a n d o mn u m b e r t a b l e t o r e c e i v e e i t h e r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o r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i t h51p a t i e n t s i ne a c h g r o u p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e r e c o m -p a r e d i n t e r m s o f c l i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 pl i c a t i o n s ,s u r v i v a l a n d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s a t 6a n d12m o n t h s ,a n d t h e c l e a -r a n c e r a t e o f a l p h a f e t o p r o t e i n (A F P ),a sw e l l a s b i o c h e m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c l u d i n g t o t a l b i l i r u b i n (T B i l ),a l b u m i n (A l b ),a l a n i n e a m i -n o t r a n s f e r a s e (A L T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a n t i g e n125(C A 125),c a r c i n o e m b r y o n i ca n t i g e n (C E A ),a n dA F Pl e v e l s . R e s u l t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s h o w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o v e r a l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po n s e r a t e ,6-a n d 12-m o n t h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s ,a n dA F Pc l e a r a n c e r a t e (χ2=7.933,8.254;L o g -r a n k χ2=8.254,8.541;a l l P <0.05)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s a t 6a n d 12m o n t h s (χ2=4.317;L o g -r a n k χ2=6.331,7.256;a l l P <0.05).A L T ,A l b ,T B i l ,A F P ,C E A ,a n dC A 125l e v e l s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8.660-40.741,a l l P <0.05). C o n c l u s i o n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h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s f o r pa t i e n t sw i t h p r i -m a r y l i v e r c a n c e r ,a n d c a n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s e r u m A L T ,A lb ,a n dT B i l l e v e l s ,w i t h l e s s d e t r i m e n t a l i m p ac t o n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K e y wo r d s ] l i v e r n e o p l a s m s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t e s t s ;b i o m a r k e r s ,t u m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u t c o m e原发性肝癌病人早期无症状,病人确诊时往往已达到中晚期,而且肿瘤细胞会对门静脉产生侵犯,进而造成门静脉癌栓,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1-3]㊂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罹患病人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与乙型肝炎患病率高和人口基数大有关[4-6]㊂目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致癌因子㊁肝炎病毒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7-8]㊂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摘除,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对病人创伤性较大[9-10]㊂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发展,射频消融技术得到了较广泛应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热消融杀伤肿瘤细胞[11-12]㊂不可逆电穿孔疗法也是新兴的一种1期赵孟杰,等.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比较111技术,通过穿透组织的细胞膜在其表面产生不可逆的纳米级微穿孔,进而造成肿瘤细胞凋亡,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3-14]㊂目前,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尚未有明确结论[15-17]㊂因此,本研究对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进行评价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样本量确定 2019年1月 2021年10月,选择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㊂样本量估计采用实验性两样本对比研究的公式n =2[(t α/2+t β)s /δ]2进行估算㊂公式中n 为样本量,t 为统计量,s 为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δ为两均数差值;双侧α=0.05,β=0.1,查表t α/2=1.960,t β=1.282;对病人临床指标预调查的最大估计值s /δ为1.479,最终得出每组最低样本量为46例,按此扩大10%样本量最终纳入102例病人㊂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无沟通障碍;②均经‘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米兰标准[18],或经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符合B C L C 分期;③均自愿参与研究;④无门静脉侵犯和肝外转移;⑤糖类抗原125(C A 125)>35U /L ,癌胚抗原(C E A )>10μg/L ,甲胎蛋白(A F P )>200μg /L ;⑥既往未接受手术㊁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治疗依从性和随访依从性较高㊂排除标准:①存在慢性或急性感染;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③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㊁糖尿病等)㊁认知功能障碍㊁心脏传导阻滞㊁严重心律失常㊁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④病人中途退出本研究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㊂1.1.3 对象分组 将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射频消融疗法(对照组)和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观察组)治疗,两组病人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手术㊂两组病人性别㊁年龄㊁肿瘤长径㊁血清谷丙转氨酶(A L T )㊁谷草转氨酶(A S T )㊁血清清蛋白(A l b )㊁总胆红素(T B i l )㊁间接胆红素(I B i l)㊁甲胎蛋白(A F P )㊁糖类抗原125(C A 125)㊁癌胚抗原(C E A )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 C O G )活动状态(P S )评分㊁乙肝表面抗原(H B s A g )㊁C h i l d -P u g h 分级㊁B C L C 分期㊁肝癌中国分期,以及肿瘤位置㊁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等一般资料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88~1.424,χ2=0.041~1.010,P >0.05)㊂见表1㊂1.2 治疗方法1.2.1 不可逆电穿孔术 病人禁食12h ,在全身麻醉下给予肌松药,确保肌肉松弛,术中进行心电和肌松监测㊂在G E O p t i m a620C T 扫描仪引导下穿刺,每个消融部位排布2~4支电极针,应用Y T L -GM 01高压陡脉冲治疗仪对病灶处进行消融(电压3000V ),依据病灶大小给予10~60组输出脉冲㊂消融结束后,静脉注射80m L 碘海醇对比剂(注射流量为3m L /s )并进行C T 扫描,以评估消融范围,确保病灶消融完全㊂1.2.2 射频消融术 病人经C T 扫描后确定皮肤穿刺点,应用20g /L 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由同一位与本研究无关的介入科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应用C o v i d i e n 11cC T R F220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消融㊂根据肿瘤的大小㊁位置等参数,选择单针单点㊁单针多点和集束针治疗㊂针尖达肿瘤对侧边缘1c m 处,射频输出功率由90W 逐步增加至150W ,治疗时间设定为15m i n,仪器自行测定组织的阻抗,治疗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相关指标比较(n =51, x ʃs )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肿瘤长径(l /c m )A L T(z /U ㊃L -1)A S T(z /U ㊃L -1)A l b (ρ/g ㊃L -1)T B i l(c /μm o l ㊃L -1)A F P(ρ/μg ㊃L -1)对照组30/2158.27ʃ5.294.62ʃ0.4347.39ʃ5.1742.19ʃ2.9440.31ʃ2.4116.26ʃ2.05241.28ʃ9.38观察组31/2057.96ʃ4.824.59ʃ0.3947.25ʃ5.2841.83ʃ3.2940.27ʃ2.1916.33ʃ2.07241.03ʃ10.06组别C E A(ρ/μg ㊃L -1)C A 125(z /k U ㊃L -1)I B i l(c /μm o l ㊃L -1)肿瘤位置*右叶其他肝硬化*有无E C O GP S评分对照组56.52ʃ3.3556.52ʃ3.3517.9ʃ1.525019423.11ʃ0.62观察组56.28ʃ3.2856.28ʃ3.2818.3ʃ1.315110412.95ʃ0.53组别H B s A g(z /k U ㊃L -1)C h i l d -P u gh 分级*A 级B 级B C L C 分期*A 期B 期肝癌中国分期*1期2期门脉高压*有无对照组603.34ʃ85.29203122292328051观察组593.23ʃ94.2423282427252651注:*单位例㊂与对照组比较,t =0.088~1.424,χ2=0.041~1.010,P >0.05㊂112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60卷结束时测定局部温度,最后针道加热至99~100ħ,以进一步烧灼及止血㊂对于多个病灶者予以逐一消融,较大病灶者行多点穿刺消融㊂消融完成后行普美显(钆塞酸二钠)增强M R检查,以确认肿瘤已完全消融㊂1.3观察指标1.3.1临床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考实体瘤治疗效果评估标准[19],主要分为进展(P D)㊁病情稳定(S D)㊁部分缓解(P R)和完全缓解(C R),其中总有效率(%)=(S D+P R+C R)/总人数ˑ100%㊂②并发症:并发症包括便血㊁发热㊁胸腔积液㊁疼痛等㊂③生存率和复发率:记录治疗后6㊁12个月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其中肝外或肝脏出现转移灶㊁A F P>400μg/ L,即为复发㊂1.3.2实验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集病人空腹静脉血,以3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血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㊂①A F P转阴率:以A F P< 200μg/L为阴性判断标准㊂②肝功能指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 B i L㊁A l b㊁A L T和A S T 等指标㊂③癌症标志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C A125㊁C E A和A F P等进行检测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计量资料数据采用 xʃ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M a n n-W h i t n e y U检验;两组间生存率和复发率的比较采用L o g-r a n k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病情稳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4.29,P<0.05)㊂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 0.05)㊂见表2㊂表2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n=51,例)组别P D S D P R C R总有效率(χ/%)对照组1018111280.39观察组1 8*123098.04#与对照组比较,*Z=4.29,#χ2=8.254,P<0.05㊂2.2两组并发症、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出现胸腔积液2例㊁发热2例和腹痛1例,对照组出现胸腔积液4例㊁发热4例㊁腹痛3例和呕吐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17,P<0.05)㊂观察组6和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 o g-r a n kχ2=8.254㊁8.541,P< 0.05)㊂观察组6和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 o g-r a n kχ2=6.331㊁7.256,P<0.05)㊂观察组病人A F 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33,P< 0.05)㊂见表3㊂2.3两组肝功能指标和癌症标志物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病人A L T㊁A l b㊁T B i l㊁A F P㊁C E A 和C A125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706~ 8.802,P<0.05),且观察组A L T㊁A l b和T B i l治疗前后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14.679~40.741,P< 0.05)㊂见表4㊂表3两组病人并发症㊁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n=51,例(χ/%))组别并发症生存人数6月12月复发人数6月12月A F P转阴对照组13(25.49)41(80.39)37(72.55)12(23.52)16(31.37)23(45.10)观察组 5(9.80)#50(98.04)*48(94.12)* 3(5.88)* 5(9.80)*37(72.55)#与对照组比较,#χ2=4.317㊁7.933,*L o g-r a n kχ2=6.331~8.541,P<0.05㊂表4两组肝功能指标和癌症标志物比较(n=51)分期组别A S T(z/U㊃L-1)A l b(ρ/g㊃L-1)T B i l(c/μm o l㊃L-1)A F P(ρ/μg㊃L-1)C E A(ρ/μg㊃L-1)C A125(z/k U㊃L-1)治疗前对照组47.10ʃ4.9740.20ʃ2.2516.28ʃ2.14241.28ʃ9.3822.73ʃ2.1656.52ʃ3.35观察组47.25ʃ5.2840.27ʃ2.1916.33ʃ2.07241.03ʃ10.0622.48ʃ2.0556.28ʃ3.28治疗后对照组59.18ʃ5.3745.28ʃ2.1119.98ʃ2.01108.38ʃ9.2813.29ʃ2.2624.39ʃ3.05观察组48.93ʃ6.29*41.68ʃ2.64*17.03ʃ2.15* 96.28ʃ8.94*10.08ʃ2.16*19.16ʃ2.95*前后差值对照组12.08ʃ0.405.08ʃ1.183.70ʃ0.43132.90ʃ4.359.44ʃ2.1232.13ʃ3.21观察组 1.68ʃ1.01* 1.41ʃ1.34* 0.97ʃ0.21*144.75ʃ6.59*12.40ʃ1.21*37.12ʃ2.33*与对照组比较,*t=6.706~40.741,P<0.05㊂1期赵孟杰,等.不可逆电穿孔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比较1133讨论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在确诊时往往已经发展为中晚期,部分病人还会出现转移[20-22]㊂肝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便是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且能够延长病人生存期[23]㊂但是有研究显示,肿瘤大小和位置对手术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24-25]㊂经皮射频消融术能通过针型电极在肿瘤内部释放交流电磁波,震动肿瘤组织,进而产生摩擦热,促使肿瘤出血坏死,该方法操作较简单㊁安全性较高且有较高有效率[26-28]㊂但是,射频消融术的热效应会损伤肿瘤细胞周围正常组织[29-30]㊂不可逆电穿孔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消融技术,其能够通过较高电能量,致使细胞膜表面呈现不可逆的纳米级微孔,该微孔能够让细胞内外平衡受到破坏,进而会造成肿瘤细胞水肿和凋亡[31-32]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04%和80.3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㊂并且,观察组病人6和12个月复发率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和12月生存率和A F P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可逆电穿孔疗法的临床效果优于射频消融术,应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治疗病人的复发率更低㊁A F P转阴率更高㊂这可能是因为射频消融技术会因 热沉效应 对邻近组织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因而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而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是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纳米级微孔,不会对胆管结构或周围重要血管造成损害,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恢复较快[33-35]㊂本文结果还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A L T㊁A l b 和T B i 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不可逆电穿孔疗法对肝脏的损伤程度要低于射频消融术㊂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A F P水平较低,但是肝肿瘤病人中A F P水平会有明显升高,其在肝癌诊断中有着较广泛应用[36]㊂C E A作为一种酸性糖蛋白,在肝癌等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37]㊂C A125作为糖蛋白肿瘤相关抗原,其在肝癌㊁肺癌和乳癌等组织表达较高,且与肝癌转移相关[38]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A F P㊁C E A和C 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可逆电穿孔治疗作用于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而对神经㊁胰胆管和血管组织的骨架成分不造成破坏,这确保了受伤正常组织能够快速修复[39]㊂同时,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不靠高热效应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这确保了疗效不会受热沉效应影响,保证了胆管和血管周围肿瘤能够得到完全消融[40]㊂另外,不可逆电穿孔疗法的主要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而并不是促进蛋白质变性坏死,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肿瘤抗原,进而激活机体的对肿瘤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41-42]㊂但是,本研究因病人居住的地域限制,大多数以就近治疗为原则,未涉及其他地区㊁不同级别的医院,存在一定选择偏倚㊂此外,本研究样本量仅有102例,今后宜获取足够多的样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㊂综上所述,不可逆电穿孔疗法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对病人肝功能损伤较小,能够抑制A F P㊁C E A 和C A125等癌症标志物表达,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可在临床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赵婧,魏巍,李会平,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665和224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2,49(4):247-251.[2]翟润,张海洋,厉冰,等.入肝血流不同处理方式对肝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22,37(11):1829-1832,1841.[3]WU V,M C A R T HU R M A,A L L E N A,e t a l.R a r e p r i m a r yh e p a t i cm a l i g n a n c i e s:ac a s e-b a s e dr e v i e w[J].C l i nI m a g i n g,2021,69(1):196-204.[4]周浩,刘文利,于丽娅,等.2014 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城市居民肝癌死亡率年度趋势分析及灰色模型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7):1293-1297.[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7):635-647.[6]S H I JF,C A O M,WA N G Y,e t a l.I s i t p o s s i b l e t oh a l v e t h ei n c i d e n c e o f l i v e rc a n c e r i nC h i n ab y2050[J].I n tJC a n c e r,2021,148(5):1051-1065.[7]T S A I JH,J E N GY M,L E ECH,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f e a t u r e s o fp r i m a r y h e p a t i cu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c a r c i n o m a[J].M o dP a t h o l, 2022,35(5):680-687.[8]G I L L E S H,G A R B U T T T,L A N D R UM J.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c a r c i n o m a[J].C r i tC a r eN u r sC l i n N o r t h A m,2022,34(3):289-301.[9]L I Z H,KWO NS M,L IDC,e t a l.H u m a nc o n s t i t u t i v e a n-d r o s t a ne r e c e p t o r r e p r e s s e s l i v e r c a n c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h e p a-t o m a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b y i n h i b i t i n g 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s i g n a l i n g [J].T h eJ o u r n a lo f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2022,298(5): 101885.[10]洪晓明,纪任,刘春红,等.A L P P S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中期生存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35(3):164-167,114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60卷172.[11]何子朋,唐华,蒋鹏程,等.超微血管成像技术预测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初步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63-666.[12]周宇,耿进朝,韩雪,等.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评价[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5):718-721.[13]G U P T AP,MA R A L A K U N T E M,S A G A RS,e t a l.E f f i c a c ya n ds a f e t y o f i r r e v e r s ib l ee l ec t r o p o r a t i o nf o r m a l i g n a n tl i v e rt u m o r s: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E u r o p e a n R a d i o l o g y,2021,31(9):6511-6521.[14]张伟华,秦艳青,沈金杰.I R E联合N 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J].肝脏,2020,25(12):1272-1274. [15]李学达,杨莉莉,张浩,等.对比观察不可逆电穿孔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2,19(6):325-328.[16]岑泽南,包家立,陈新华.不可逆电穿孔肝癌消融临床应用的系统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3):11-17. [17]陈水兵,贺辉,金诗湘,等.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早期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4):51-55.[18]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 E C I S T[J].循证医学,2004,4(2):85-90,111.[20]谷佳,贺卫和,刘乐平,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二氢杨梅素调脂抗肝癌的作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6):791-795.[21]彭进,贾燕华,李宏.原发性肝癌C T影像学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J].四川中医,2021,39(10):57-60. [22]邢家利,金保,徐岗,等.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2,37(2):108-112.[23]吕婷婷,秦丽莉,那民,等.定量分析G d-E O B-D T P A增强M R I对预测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 T和M R I杂志,2021,19(5):63-66.[24]L I S S I N G M,V A S S I L I O U D,F L O D E R U SY,e t a l.R i s ko fp r i m a r y l i v e rc a n c e ri n a c u t e h e p a t i c p o r p h y r i a p a t i e n t s:a m a t c h e d c o h o r t s t u d y o f1244i n d i v i d u a l s[J].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n a lM e d i c i n e,2022,291(6):824-836.[25]WA N GJM,Z H A N GL,S U Y L,e t a l.An o v e l f l u o r e s c e n tp r o b e s t r a t e g y a c t i v a t e db yβ-g l u c u r o n i d a s e f o r a s s i s t i n g s u r g i-c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J].A 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2022,94(19):7012-7020.[26]X I A Y,L I J,L I U G,e t a l.L o n g-t e r me f f e c t s o f r e p e a t h e p a-t e c t o m y v s p e r c u t a n e o u s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a m o n g p a-t i e n t sw i t hr e c u r r e n t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c a r c i n o m a:a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J AMA O n c o l,2020,6(2):255-263.[27]J E O N H J,E U N H S,KWO NI S,e t a l.O u t c o m e so f l a p a r o-s c o p i c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v e r s u s p e r c u t a n e o u sr a d i o f r e-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f o r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J].S u r g E n d o s c,2023,37(7):5176-5189.[28]张贻庆,崔贵医,杨磊,等.肝肿瘤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A F P㊁C E A㊁C A125水平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8):1316-1319.[29]刘松,王霆,靳剑.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清A F P-L3㊁G P73㊁A F P㊁γ-G T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1,27(16):3309-3313.[30]楚伟可,吴雪,张鹏,等.炎症标志物对早期小肝癌行射频消融术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4):843-850.[31]N A R A Y A N A N G.I r r e v e r s i b l e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f o r t r e a t m e n to f l i v e rc a n c e r[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H e p a t o l o g y,2011,7(5):313-316.[32]F A N GC,K I B R I Y A N,H E A T O N N D,e t a l.S a f e t y a n d e f-f i c a c y o f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i n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a n d p a n c r e a t i c t u m o u r s:a s i n g l e-c e n t r e e x p e r i e n c e[J].C l i n i c a lR a d i o l o g y,2021,76(8):599-606.[33]M E I J E R I N K M R,R U A R U SA H,V R O OM E NLGPH,e ta l.I r r e v e r s ib l ee l ec t r o p o r a t i o nt o t r e a tu n r e s e c t a b l ec o l o r e c t a ll i v e rm e t a s t a s e s(C O L D F I R E-2):a p h a s eⅡ,t w o-c e n t e r,s i n-g l e-a r m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R a d i o l o g y,2021,299(2):470-480.[34]张炫,李晓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5):29-32. [35]黎璐璐,何文平,谭龙,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3,21(5):557-560.[36]栾珊,滕静,邵翠华.甲胎蛋白异质体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的M e t a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6(2):203-206.[37]张俊,姜登鸽,杨彩丰,等.C A199㊁C E A在肝癌中诊断价值及与L V D和MV D相关性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2,31(11):1278-1283.[38]周梅,吴菊,郭清萍,等.血清A F P㊁C A125㊁C E A在原发性肝癌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6):836-840.[39]L I J,Z HA N G X B,WA N GJJ,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h i g h-f r e q u e n c y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a n d i r r e v e r s i b l e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a b l a t i o n o fs m a l ls w i n el i v e r:f o l l o w-u p o fD C E-M R I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 s[J].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J o u r n a l,2021,134(17):2081-2090.[40]Z A N D E,S C H O T T R O F F F,S T E I N A C K E R E,e ta l.A d-v a n t a g e s a n d l i m i t a t i o n s o f v a r i o u s t r e a t m e n t c h a m b e r d e s i g n sf o r r e v e r s i b l ea n di r r e v e r s i b l e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i nl i f es c i e n c e s[J].B i o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2021,141:107841.[41]许敏,许丹霞,蒋天安.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在肝癌消融治疗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5):511-514. [42]李学达,杨莉莉,张浩,等.对比观察不可逆电穿孔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2,19(6):325-328(本文编辑于国艺)。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5.04.001作者单位: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通信作者:孙钢E 蛳mial :cjr.sungang@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微创消融方法用于治疗良恶性肿瘤,目的是既可最大限度消除肿瘤,又不影响正常组织。
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及间质性激光凝固治疗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然而,这些方法对治疗区域的组织破坏缺乏选择性,可能损害邻近的胆囊、胆管、肠道、尿道和神经等,同时血液循环产生的热沉效应对局部治疗温度影响较大[1]。
近年来,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 )消融肿瘤技术显示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治疗肿瘤温度<50℃,无热沉效应,适用于大血管周围肿瘤的消融治疗。
该技术对于含胶原较多的组织结构如血管、胆道及神经不易产生损伤,并且治疗时间短(<5min )。
该技术于2011年10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批准应用于临床,同时还通过了欧洲共同体质量(CE )认证。
本文就IRE 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1电穿孔原理电穿孔是高压电场以微秒和毫秒脉冲的形式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产生不稳定电势,在细胞膜上造成纳米级孔隙的物理现象[2]。
根据施加于细胞膜上的脉冲幅度与时间,细胞膜上的纳米级孔隙可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即可逆电穿孔(RE )与IRE 。
在RE 状况下,细胞可完全修复和生存,而IRE 则导致细胞死亡。
RE 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向细胞内介导药物、基因或进行细胞融合[3蛳5]。
近年随着对电穿孔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IRE 所具有的非热细胞消融的特殊模式、不影响胶原等支撑结构、允许消融组织区域健康组织再生、无瘢痕形成等重要特性,已在肿瘤临床治疗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孙钢·专论Specialcomment·【摘要】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又称纳米刀,是一种能有效消融肿瘤的新技术。
不可逆电穿孔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栏目主编:包家立包家立,博士,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与医学工程研究组PI ,曾任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临床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具有美国HOPE 基金会临床工程教育证书。
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全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临床工程学》主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电子学会生物电子学分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医学计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常委。
专长于医疗专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编者按:NanoKinfe 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手术器械,其应用高压电脉冲致肿瘤细胞膜产生不可逆电穿孔,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达到切除肿瘤组织的目的。
2011年,获得美国FDA 批准,2015年,CFDA 批准在中国市场上市,其适应症范围为肝肿瘤和胰腺肿瘤的消融。
目前,在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三甲医院使用。
然而,在中国,电穿孔和不可逆电穿孔研究已有20多年,我国有自主研发的基础和条件。
本期专论介绍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的临床应用。
鉴于该技术在腹部肿瘤治疗中有特异性,邀请朱金俊介绍这种技术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由于这项新技术不被人们所认知,尤其是对安全有效性的怀疑,故邀请岑泽南用Meta 分析法系统对该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安全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这项技术为舶来品,其中文命名并没有反映关键技术特征,故对其中文命名进行了讨论。
仪器、临床工程、医疗器械评估、电磁生物学、慢性病控制、药物释放控制等。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标准等国家科研课题。
获得过浙江省医学会医工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参加过第三和第四次WHO 全球医疗器械论坛(GFMD ),并在第三次论坛的平行会议上作“中国的临床工程”发言。
电穿孔疗法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电穿孔疗法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姚陈果;孙才新;熊兰;米彦;胡丽娜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卷),期】2002(19)2
【摘要】近年来 ,电工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 ,而将脉冲电场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横跨生物医学工程、电工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国内外的专家对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发生电穿孔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膜电穿孔能促进化疗药物的运送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化疗药物的杀伤力。
研究者们还大胆地探索了高电场强度的陡脉冲促使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电击穿 (IREB)
【总页数】3页(P337-339)
【关键词】电穿孔疗法;肿瘤;治疗;研究进展;细胞膜;不可逆性电击穿
【作者】姚陈果;孙才新;熊兰;米彦;胡丽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4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CAR-T免疫疗法用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J], 陈明月;张伟
2.电穿孔疗法效应及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J], 丁文金;罗松;苏胜发;欧阳伟炜
3.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J], 赵建军; 蔡建强; 张业繁; 茅锐; 李腾雁; 赵宏; 毕新宇; 李智宇; 黄振; 魏哲文
4.CAR-T疗法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研究进展 [J], 侯玉娟
5.人源性肿瘤动物模型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 [J], 顾丁一;王惠宇;许隽颖;王润洁;梅杰;刘超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 n t e r v e n t R a d i o l 2 0 1 5 ,V o 1 . 2 4, N o . 4
・
专o m me n t ・
不可逆 电穿孑 L 技 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
荆、 钢
【 摘要 】 不可逆 电穿孑 L 技术又称纳米刀 , 是一种能有效消融肿瘤的新技术 。该技术利用 电脉 冲永久
损 害靶 区 内 细 胞 膜 双 磷 脂 层 ,导 致 肿 瘤 细胞 死 亡 ,其 肿 瘤 消 融 效 果 已 在 动 物 实 验 及 临 床 研 究 中得 到 证 实。 该技术无热导效应 , 邻近组织基质如血管 、 神 经 和胆 道 不 受 破 坏 。 本文就该技术原理 、 技术装置 、 治 疗
肿瘤优缺点及进展作一综述 。
【 关 键 词 】 不 可 逆 电穿 孔 ;组织 消融 ;肿 瘤 治 疗
中 图分 类号 : R 3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9 4 X( 2 0 1 5 ) - 0 4 — 0 2 7 7 — 0 5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io t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a b l a io t n t r e a t me n t o f t u mo r s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i n r e s e a r c h
P r o v i n c e 2 5 0 0 3 1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S U N Ga n g,E— ma i l : s “ g < . 1 6 3 . c o m
【 Ab s t r a c t 】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e l e c t r o p o r a t i o n , k n o w n a s n a n o — k n i f e , i s a n e w l y — d e v e l o p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 w h i c h
a d v a n t a g e s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a s w e l l a s t h e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i n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w i l l a l s o b e d i s c u s s e d . ( J I n t e ve r n t R a d i o l , 2 0 1 5 , 2 4 : 2 7 7 — 2 8 1 )
b e d a ma g e d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i ms t o ma k e a b ie r f r e v i e w a b o u t i t s t e c h n i c a l p i r n c i p l e a n d a p p a r a t u s ,a n d i t s
p h o s p h o l i p i d l a y e r o f t h e c e l l me mb r a n e i n t h e t a r g e t a r e a,r e s u h i n g i n t u mo r c e l l d e a t h .I t s t u mo r a b l a t i o n e f f e c t h a s a l r e a d y b e e n c o n f i me r d i n a n i ma l e x p e ime r n t a s we l l a s i n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 As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y g h a s n o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b l a t e t u mo r t i s s u e s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u s e s e l e c t r i c p u l s e t o p e r ma n e n t l y d e s t r o y t h e d o u b l e
t h e ma r l e f f e c t , t h e a d j a c e n t c o n n e c t i v e t i s s u e ma t r i x s u c h a s b l o o d v e s s e l s ,n e r v e s a n d b i l i a r y d u c t s w i l l n o t
S U N G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e d i c a l I m a g i n g ,G 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f o J i n n a Mi l i t a r y A r e a ,J i n n ,S a h nd a o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