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5: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练习
最新人教选修3高二历史导学案第5单元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及答案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教材整1“六日战争”1.背景(1)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面临南北夹击的威胁。
(2)阿拉法特组织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把抗击以色列斗争推进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
(3)美国和苏联的卷入,使以、阿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
(4)1967年4月,以色列和叙利亚在边界地区发生冲突,迅速发展为空战。
2.经过(1)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闪电战”。
(2)以军6天之内占领大片领土。
(3)在联合国积极干预下,交战国接受停火决议。
3.结果(1)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
(2)以色列占领新的领土,人员伤亡不大。
教材整2“十月战争”1.原因: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
2.经过(1)开始: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进攻以色列。
(2)初期:埃及、叙利亚迅速推进,巴解游击队配合行动,在以军后方开辟了第三战场。
(3)转折:以军调整部署,展开反击,战场形势出现逆转。
(4)结束:联合国安会通过要求双方停火的决议,10月下旬,交战双方实现停火。
3.结果:埃及、叙利亚收回了部分失地;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
4.影响(1)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
(2)“石油武器”的运用,引发了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度点拨] 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产生的影响①使“十月战争”出现了逆转,加速了停火。
②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
③中东国家找到牵制西方大国的有力武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整3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和平共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进程拉开了帷幕。
2.埃以和解(1)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和解。
(2)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3.巴以关系(1)缓和①20世纪80年代初,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②1993年9月,巴以签署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最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五单元 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作业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涌入中东地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C.实施战略控制D.同情阿拉伯人解析:选C 西方大国参与中东地区的斗争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战争实现战略控制,以便于从中获取利益,因此本题选择C项。
A、B、D三项都不是参与争斗的出发点,均排除。
2.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合对以色列的威胁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C.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以维护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利益D.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解析:选D A、B、C三项都是“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取得了胜利,故选D项。
3.中东问题具有复杂性,下列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A.领土之争和石油资源之争B.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C.大国插手和地区霸权主义D.贸易之争解析:选D 中东问题最基本的问题是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因此B项正确;随着大国插手,这一地区的问题又逐渐演变为霸权主义问题,因此C项正确;A 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领土和石油资源之争是引发中东问题的因素之一;D项错误,这一地区并没有涉及贸易之争。
故选D项。
4.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
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最主要的“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解决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解析:选B 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交战双方逐渐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解决,因此,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便拉开了序幕。
5.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开始了缓慢的和平历史进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影响着和平的进程,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 )A.犹太人定居点问题B.耶路撒冷问题C.宗教信仰问题D.领土间的争执解析:选B 宗教信仰与领土分歧都制约着和平进程,但主要问题是耶路撒冷问题,这是阿以互不相让的地方,也是问题的难点。
精练精析5.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新人教版选修3)

【例1】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大环境走向缓和,阿以问题也出现了新的曙光。
促使和平希望出现的根本因素是A.联合国的调解B.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斗争C.美国的推动D.当地居民对战争的厌恶【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于长期的战争,给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停止战争,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答案:D【变式训练】进入21世纪,中东地区的战争依然不断,但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东地区正在一步步地迈向和平,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西方大国从中协调B.以色列的多次让步C.巴以人民对和平的追求D.联合国的总体控制答案:C【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
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请回答:(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什么调整?有何意义?(3)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请你归纳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萨达特和拉宾都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拉宾遇刺身亡,这说明中东的和平进程是异常艰难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答案:(1)未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
(2)开始与以色列进行和平谈判。
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3)巴以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
1.“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不包括( )A.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对以色列的威胁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抗击以色列斗争C.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成为大国争夺热点,美国等大国插手D.苏联支持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解析】选D。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当年阿拉法特组织加沙青年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使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的斗争进入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 A.将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C.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解析】“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答案】 C2.“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不包括()A.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应对以色列的威胁B.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抗击以色列斗争C.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成为大国争夺热点,美国等大国插手D.苏联支持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解析】“六日战争”爆发前,苏联并没有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提供援助的是美国。
【答案】 D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了关于某场战争的几个关键词:“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打响战争”,“石油武器”。
这次战争是指()A.第一次中东战争B.“六日战争”C.十月战争D.第五次中东战争【解析】由关键词可知,是指1973年10月由埃及和叙利亚打响的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
【答案】 C4.“十月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彻底解决阿以矛盾B.美国的怂恿C.阿拉伯国家洗刷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耻辱D.寻求中东和平【解析】为了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打响了十月战争。
【答案】 C5.主要大国纷纷涌入中东地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A.维护世界和平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C.实施战略控制D.同情阿拉伯人【答案】 C6.(2015·宁波高二检测)1981年10月,率先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枪杀;1995年11月,致力于中东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
人教版选修三 5.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作业

人教版选修三5.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收藏有一组由“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发行的奥运邮票,组成该共和国的国家包括( )①埃及②沙特阿拉伯③叙利亚④黎巴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处于南北夹击之中,故选C项。
2.下图中的以色列妇女正在祭拜在“六日战争”中阵亡的丈夫。
“六日战争”( )①由以色列首先挑起②以色列攻占了大量邻国领土③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停火④基本上解决了阿以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六日战争”的基本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三项说法都正确,④项说法错误。
3.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 )A.以军再次攻占了大片阿拉伯领土B.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C.联合国的调停最终以失败告终D.以色列最终被迫向阿拉伯国家屈服答案 B解析通过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收复了一部分失地;这次战争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停火;战争没有分出胜负。
因此,A、C、D三项的叙述错误。
4.阿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阿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B.按宗教地区分治C.大国协助解决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答案 A解析“以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这一原则是在1991年10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阿以确定的,故A项正确。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大环境走向缓和,阿以问题也出现了新的曙光。
促使和平希望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国的调解B.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斗争C.美国的推动D.当地居民对战争的厌恶答案 D解析长期的战争给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自己停止战争,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2019-2020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 第五单元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1.“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不包括()A.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对抗以色列的威胁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抗击以色列斗争C.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为大国争夺热点,美国等大国插手D.苏联支持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解析:选D。
“六日战争”爆发前,苏联并没有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提供援助的是美国。
2.下列关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埃及和叙利亚同时从南北两线进攻以色列B.巴解游击队在以军后方开辟了第三战场C.以军一度攻陷埃及首都开罗D.阿拉伯国家意见分歧,缺乏协调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
埃及和叙利亚同时从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以军虽直接威胁到埃及首都开罗,但未攻入,故A、C两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
3. 观察右图,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法塔赫”的支持者经常与敌对派“哈马斯”发生冲突。
“法塔赫”最初的宗旨是()A.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B.通过武装斗争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人的单一国家C.通过和平方式在中东地区建立所有阿拉伯人的联合国家D.通过和平方式在巴勒斯坦建立与犹太人和平共处的国家解析:选A。
1959年,阿拉法特组建了“法塔赫”,该组织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4.“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
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戴维营协议”。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多次中东战争,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美国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避免阿以再次爆发战争而危及对西方的石油供应,故出面斡旋。
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A.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C.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解析: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是抗击以色列的主要民间力量,也是阿拉伯人的核心组织。
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巴勒斯坦国家的建立,主张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答案:C2.有一场战争被称为大漠闪电战,也被称为“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
有关这次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埃及在苏联支持下首先打响第一枪B.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C.这场战争持续6天即告结束D.阿拉伯国家遭到惨败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史实。
题干信息表明,这次战争是指“六日战争”,这次战争的首先发起者是以色列,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A3.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打响了“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中( )A.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B.埃及军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C.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飞机空战D.美苏两国的干预导致战火继续扩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六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战;美苏两国不希望战火扩大,B、C、D三项错误,A项说法正确。
答案:A4.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开始了缓慢的和平进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影响着和平的进程,这些问题中最关键的是( )A.犹太定居点问题B.耶路撒冷问题C.宗教问题D.领土间的争执解析: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事件是耶路撒冷问题。
因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把耶路撒冷定为自己国家的首都,这是阿以互不相让的地方,也是问题的难点。
其次才是定居点问题、宗教问题和领土争执。
高中历史选修3作业: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作业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是()A.埃及、叙利亚B.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C.埃及、黎巴嫩D.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解析:选A。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战略上对以色列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2.有一场战争被称为“大漠闪电站”,也被称为“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
有关这次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A.埃及在苏联支持下首先打响第一枪;B.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C.这场战争6天即告结束D.阿拉伯国家遭到失败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题干信息表明,这场战争是指“六日战争”,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是以色列,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3.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打响了“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中()A.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而战;B.埃及军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C.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飞机空战D.美苏两国的干预导致战火继续扩大;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六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为了收复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
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战,美苏两国不希望战火扩大,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
;4.阿拉伯国家发现自己有了和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
这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A.第一次中东战争B.苏伊士运河战争C.“六日战争”D.“十月战争”解析:选D。
在“十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它们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故正确选项为D。
;5.在“十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采用了一种非军事手段同以色列及其盟国进行斗争,这种手段是()A.和谈B.使用“石油武器”C.暴力D.外交孤立解析:选B。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提高石油出口价格,“石油武器”成为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基础达标』
1.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A.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C.建立尊重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
2.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了关于某场战争的几个关键词:“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打响战争”“石油武器”。
这次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中东战争
B.“六日战争”
C.十月战争
D.第五次中东战争
3.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发展。
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应是()
A.团结起来继续以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C.向以色列妥协
D.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4.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开始了缓慢的和平历史进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影响着和平的进程,这些问题中关键的是()
A.犹太定居点问题
B.耶路撒冷问题
C.宗教信仰问题
D.领土间的争执
5.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说:“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这一讲话说明()
A.巴以之间的矛盾已根本解决
B.中东和平进程开始正式启动
C.所有以色列人渴望中东和平
D.拉宾赞同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耶路撒冷的地位一直是巴以谈判的最大障碍,也是戴维营会谈失败的症结所在。
在戴维营会
谈中,巴方提出正式承认以色列对西耶路撒冷的主权,但前提是以方承认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的主权。
以方则提出在对整个耶路撒冷拥有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巴方在东耶路撒冷部分地区拥有自治权或部分市政管理权。
美方在以方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以巴分享东耶路撒冷主权的方案,即主权共有,治权分离,巴勒斯坦拥有东耶路撒冷的所有民事管理权,以色列控制那里的安全。
阿拉法特听后勃然大怒,认为美国的这一方案同以色列的立场如出一辙。
他明确表示,“放弃耶路撒冷主权的阿拉伯领导人还没有出生”。
于是,他命令巴代表团成员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戴维营。
正在外地参加活动的克林顿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回戴维营,并随即撤回美方建议,事态才算平息。
请回答:
(1)为什么美方的建议使巴勒斯坦无法接受?
(2)美国为何对巴以和谈如此热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
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我们和炮火、地雷、手榴弹生活在一起。
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摧毁我们对和平的梦想。
——1993年9月1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
材料二埃及总统萨达特的继任者穆巴拉克在谈到中东战争时曾说:“战争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阿拉伯言战者并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含义和苦难。
”
(1)根据材料一说明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话反映了什么呼声?
(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巴拉克对中东战争持什么态度。
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精析
1.C[该组织的建立是为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人的国家。
』
2.C[由关键词可知,是指1973年10月由埃及和叙利亚打响的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
』
3.D[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
』
4.B[宗教信仰与领土分歧都制约着和平进程,但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耶路撒冷问题,这是阿以互不相让的地方,也是问题的关键之处。
A、C、D三项都会影响和平进程,但根本之处是B项。
』
5.D[题干材料说明拉宾开始致力于推动巴以和解,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B项以埃及和以色列握手言和为标志。
』
6.(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不容分割。
事实上,无论是以方的建议,还是美方的折衷方案,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市区内的任何一片土地均没有完整的主权。
不管从历史、政治、宗教还是感情上来说,巴方对此均难以接受,整个阿拉伯世界也不会答应。
(2)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
长期以来,美国偏袒以色列,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不满,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热心”充当巴以和谈的调停人,一方面是迫于中东局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以继续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影响,维护在中东地区战略利益。
解析美方提出的条件巴勒斯坦能否接受,关键是看美国提出的建议是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符合双方的共同意愿;美国关心该地区的原因应从是自身利益考虑。
7.(1)人们厌倦战争,渴望实现中东和平。
(2)态度:不赞成通过战争手段解决中东问题。
原因:长期的中东战争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的社会进步,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历次中东战争证明,阿拉伯国家无法通过战争收复失地。
(3)阿以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解决;和平手段和政治谈判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