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六)

合集下载

2022年10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2年10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绝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阿Q正传》中阿Q对革命的态度是A.自始至终厌恶革命B.自始至终欢迎革命C.最初厌恶革命,继而向往革命D.最初向往革命,继而厌恶革命2.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女工陈二妹的关系是A.兄妹B.夫妻C.同寓者D.同一家工厂里的工人3.叶圣陶早期小说主要描写灰色卑琐的人生,其创作特色是A.冷静、客观B.浪漫、夸张C.华丽、丰赡D.晦涩、朦胧4.小说《九十九度中》在人物安排方面的特点是A.没有主人公,以多个故事齐头并进刻画人物形象B.以一个主人公串起其他人物形象C.以明暗双线刻画人物形象D.以大故事套小故事刻画众多人物形象5.小说《断魂枪》中孙老者去找沙子龙的目的是A.复仇B.学武艺C.打抱不平D.争当武林盟主6.歌颂抗日民主根据地新人物和新气象的小说是A.赵树理《小二黑结婚》B.老舍《四世同堂》C.萧红《生死场》D.钱钟书《围城》7.下列各项中,对小说《荷花淀》艺术特征概括正确的是A.以水生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始终B.全景式描写战争场面C.诗意化场景与深刻的心理描写相结合D.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残酷,笔调轻松明快8.小说《绣枕》中大小姐的性格特点是A.桀骜、叛逆B.尖酸、刻薄C.隐忍、婉顺D.勇敢、刚强9.小说《桃园》中王老大在女儿阿毛生病后准备去做的事情是A.外出旅游散心B.请医生看病C.请神婆看病D.去庙里烧香10.小说《蜗牛在荆棘上》中体现黄述泰觉醒和反抗的行为是A.进城求学B.结婚C.离婚D.离家当兵11.小说《子夜》中赵伯韬的身份是A.工人B.地主C.民族资本家D.买办资本家12.下列各项中,对诗歌《死水》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抒发诗人留学美国时对腐败破落中国的揭露与斥责B.主要抒发诗人留学回国后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产生的悲愤心情C.反映了1940年代诗人参加民主运动时的进步追求D.表达了诗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日寇暴行的鞭挞13.诗歌《雨巷》中“我”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是A.孤独伤感B.时尚新潮C.刚愎自用D.积极乐观14.诗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中,“你们”指的是A.金黄的稻束B.白茸茸的小草C.暮色里的远山D.负重的骆驼15诗集《繁星》《春水》的意境特点是A.哀婉忧郁B.雄浑苍凉C.热烈激昂D.恬静和美16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诗人将“爱和一切希望”寄予“辽远的一角”的原因是A“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B.只有那里“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C.“那一角只是血和泥”D.只有那里“繁花如锦障”17.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行文构思上的特点是A.先认可“废汉文”议论的激进态度,再剖析这一主张的合理性B.先申明“本志”的思想主张,再对社会上的种种非难予以驳斥C.先承认“罪案”,再明确提出“本志”所奉行的主旨D.先否认“罪案”,再明确提出“本志”所奉行的主旨18.散文《死火》后半部分展开对话的双方是A.“冰山”与“死火”B.“我”与“死火”C.“冰山”与“我”D.“我”与“冰谷”19.散文《灵魂的呼号》用书信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困惑和思考,所倾诉的对象是A.作者的爱人B.作者的父母C.作者的兄长D.作者的友人20.散文《钓台的春昼》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作者情绪,所采用的手法是A.反讽和夸张相结合B.细节描写和戏剧化相结合C.象征和对比相结合D.白描和烘托相结合21.散文《雨前》善于运用多种意象表现时代氛围与作者心理,其中的动物意象有A.惊惶的鸽群、烦躁的鸭群、愤怒的鹰隼B.憔悴的仙鹤、烦躁的鸭群、愤怒的鹰隼C.更生的凤凰、绝望的细腰蜂、惊惶的鸽群D.烦躁的麻雀、憔悴的仙鹤、机警的苍蝇22.散文《囚绿记》中“我”内心的矛盾之处在于A“我”可怜病损的枝叶,在“囚禁”与“放走”它之间犹豫不定B.“我”在是否带“绿友”一起离开北平南下的事情上犹豫不定C.“我”不爱绿却又引绿入室,囚禁了绿D.“我”为国人不屈的民族气节赞叹,自己却又不敢反抗23散文《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被赋予机智品性的动物是A.鹿B.野猪C.狼犬D.鱼24散文《谈“流浪汉”》中,用来与流浪汉精神气质作对比的人是A.复仇者B.失业者C.君子D.战士25.散文《白马湖之冬》侧重描写的是A.雪B.风C.雨D.太阳26话剧《上海屋檐下》中匡复在爱情幻灭后采取的行动是A.疯狂报复B.自残自虐C.独自出走D.提起诉讼27.话剧《屈原》通过塑造屈原形象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是A.批判地主阶级,维护民间正义B.批判资产阶级,维护工人权利C.坚决抗日,反对投降D.反对强暴,同情弱者28.话剧《南归》所着力营造的诗意氛围的特征是A.欢快明朗B.忧郁感伤C.凄凉孤苦D.静谧温馨29.话剧《风雪夜归人》的主人公是A.李蓉生与玉春B.魏莲生与玉春C.魏莲生与王新贵D.陈祥与王新贵30.话剧《升官图》是一部A.严肃正剧B.现实主义悲剧C.浪漫主义诗剧D.讽刺喜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
2.《围城》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
()
3.沈从文的《边城》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
4.张爱玲的《色,戒》是一部以_______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
5.《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_______。
()
6.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题的散文。
()
7.《白鹿原》中,白嘉轩和_______是主要的家族代表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鲁迅的成名作?()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彷徨》
2.下列哪位作家是《围城》的作者?()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钱钟书
3.《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沈从文
B.丁玲
C.张爱玲
D.萧红
4.下列哪个作品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
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
C.《色,戒》
D.《半生缘》
5.《平凡的世界》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2.《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幽默大师。()
3.沈从文的《边城》是以四川为背景创作的。()
4.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一部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
5.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农村家庭奋斗史的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九)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九)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九)[戏剧]《南归》作者:田汉1、简述《南归》的故事情节。

忠实勤劳的农村少年李正明爱慕热烈勇敢的农村少女春姑娘,春姑娘却痴恋着孤独执著漂泊不定的流浪诗人辛先生。

当流浪诗人从北方故乡飘然南归时,春姑娘已被母亲许给了少年李正明,流浪诗人只得悄然远行,春姑娘随即离家出走,追踪而去。

2、简述《南归》中浪漫主义悲剧的感伤情调及其意义。

《南归》是田汉早期浪漫主义悲剧代表作之一。

感伤情调剧作流露出浅愁与微痛,弥漫着感伤的气息,表现了人们在黑暗的社会中,对现实人生的苦恼和美好憧憬的幻灭,悲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抒发了人生不尽如意,不知何处是归途的感伤情绪,以及艰苦寻觅的孤独之感,暴露了社会的黑暗。

意义春姑娘爱诗人,犹如爱理想。

春姑娘形象,表现了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新女性,对爱情和理想的热烈憧憬与执著追求,以及艰苦寻觅时的淡淡哀愁。

流浪者的形象和他的歌声,有力的激起广大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处于苦闷、彷徨中的青年读者与观众的共鸣。

在感伤里,作品又交织着挣扎和反抗。

3、简述《南归》中抒情手法的艺术魅力。

抒情手法第一,写意性强,形成强烈的诗话倾向。

剧作不重剧情的逼真描摹,而重真实感情的抒发,和优美意境的创造。

它的魅力不在剧情,而在主人公对爱情、自由和光明的热烈追求,以及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这是从“灵的世界”里流淌出来的诗情,形成幽深的意境,给人以诗的美感。

第二,音乐性强,增添剧作的抒情气氛。

“话剧加唱”是田汉剧作的常用手法。

这些诗句和歌曲,使剧中人物的感伤情怀和全剧空灵飘逸的幽深意境融合统一,使剧作具有“抒情剧”“诗剧”的韵味。

《日出》作者:曹禺1、陈白露形象的复杂性格及其意义。

性格陈白露是《日出》的主要人物。

她聪明而美丽,骄傲任性。

一方面,她清醒,有正义感,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情。

另一方面,她沉沦、堕落。

她处在既洁身自好又玩世不恭的矛盾痛苦之中。

她的悲剧在于,看清了社会的腐朽,而又无力摆脱;留恋纸醉金迷生活,却还孤芳自赏,结果是自欺欺人,生活在慢性自杀之中而浑然不知。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囚绿记》作者:陆蠡1、分析常春藤的特征和它所体现的象征意蕴。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陆蠡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他怀念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树常春藤。

作者喜欢绿色,留恋绿色,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但它又发现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固执的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远不屈服于黑暗”。

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他对绿色的爱之深和为什么爱。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这就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被囚系的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之情。

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

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2、简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恋绿——囚绿——释绿——念绿,其中囚绿是重点,也是惊人之笔。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发现了绿色的特征,从中得到了启示,甚至悟到了绿色的秉性与自己的心灵的相通之处,从而也使这一短文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风景谈》作者:茅盾1、分析此文的思想内容。

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和讲学,看到延安军民崭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深受鼓舞,同年12月写下了这篇赞颂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著名散文。

《风景谈》中一幅幅散发出活力的生活图景,它反映出延安人民革命生活的风貌,它不仅是对黄土高原雄伟壮观的景物的抒写,而且是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是对延安精神的崇高景仰。

作品正是以谈风景为名,讴歌了延安战士博大的革命胸怀,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

作品名为风景谈,确也是一种深刻有意义的“风景”理论。

2、分析本文含蓄的艺术特色。

(艺术上第一个特点)含蓄是本文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核试卷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核试卷
C.《山乡巨变》
D.《创业史》
5.被誉为“新感觉派”小说家的是以下哪位?()
A.张爱玲
B.沈从文
C.郁达夫
D.钱钟书
6.《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的家乡位于哪个省份?()
A.四川
B.贵州
C.湖南
D.广西
7.下列哪个作品是徐志摩的诗歌代表作?()
A.《再别康桥》
B.《我爱这土地》
C.《雨巷》
D.《断章》
8.戴望舒的《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象征了什么?()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
17. ABC
18. AC
19. BD
20. ABC
三、填空题1. 1918来自2.民族资本家3.三闾大学
4.过程
5.《金锁记》
6.湖南
7.英国
8.王利发
9.白鹿两姓
10.山东高密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2.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3.钱钟书的《围城》主要通过方鸿渐的婚姻经历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
4.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以男性主人公为中心的小说。()
5.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描写城市生活的现代诗。()
6.巴金的“家庭三部曲”包括《家》、《春》和《秋》。()
2.以《子夜》为例,阐述茅盾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点,并分析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3.请从《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分析,探讨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及其对现代都市生活的独特观察和表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家》、《春》、《秋》,通过对高公馆几代人的描绘,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

3.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命运描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4. “荷花淀派”:是指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白洋淀地区农村生活为题材,形成了一种清新、抒情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荷花淀派”。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后的婚姻与事业遭遇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填空题1. ____ 的历史剧《屈原》成功塑造了一位忠诚爱国、不畏强权的伟大诗人形象。

答案:郭沫若2. 张爱玲的成名作《____》以其独特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为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生动刻画了____底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答案:北平(北京)4. 赵树理的《____》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以民间故事形式讲述了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农村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答案:小二黑结婚5.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____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与革命斗争历程。

答案:林道静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散文集?(D)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呐喊》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C)A.《家》B.《春》C.《雾》D.《秋》3.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中国现代剧作家是?(B)A.茅盾B.曹禺C.老舍D.郭沫若4. 以下哪部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A)A.《金粉世家》B.《边城》C.《四世同堂》D.《雷雨》5. 丁玲的代表作是?(B)A.《围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子夜》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沈从文的作品?(AB)A.《边城》B.《湘行散记》C.《骆驼祥子》D.《家》2. 下列哪些作品是赵树理的主要作品?(AD)A.《小二黑结婚》B.《日出》C.《茶馆》D.《李有才板话》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徐志摩的诗歌?(BC)A.《女神》B.《再别康桥》C.《雪花的快乐》D.《凤凰涅槃》4.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CD)A.鲁迅《呐喊》B.老舍《正红旗下》C.郁达夫《沉沦》D.冰心《繁星·春水》5. 下列哪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学特色?(BCD)A.巴金《寒夜》B.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李有才板话》D.莫言《红高粱家族》五、判断题1.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的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五)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五)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五)《金锁记》作者:张爱玲1、简析《金锁记》中的七巧形象及其意义。

《金锁记》收入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小说塑造了主人公七巧这一形象,描写了她一生的命运以及心理变态过程。

七巧本是麻油店老板女儿,泼辣富风情,不幸被嫁大户,受歧视,夫瘫痪,爱情受到压抑,曾暗爱小叔子,又碍于传统伦理观念。

夫死公亡后,分得家产,但长期压抑使她人性扭曲,认为只有金钱才是保障,甚至变态到扼杀他人美满姻缘,变得极其自私、乖戾又刻毒、残忍。

意义作品有层次展现七巧人性被践踏、受残害、最终灭绝的过程。

显示出作者对传统婚姻、封建伦理和金钱世界的痛恨和批判。

2、简析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特点。

《金锁记》突出描写了七巧的种种心理状态,细腻发掘人物特定环境中的复杂心态。

运用对话、动作、肖像服饰描写等传统小说笔法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有时作者又运用西方意识流、心理分析等表现技法直述人物心理。

作者还善用浓墨重彩色调,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如月亮、镜子等,甚至使人周围的色彩音响都具有映照心理的功用,令人感觉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代意味。

3、简要说明小说的结构特点。

《金锁记》写了七巧一生,时间跨度很大。

以七巧的生活经历、感受及心理变化的时空顺序为基本线索,随着家庭的变故,人物关系的转换,七巧心理的变异也被展示得明显有序。

小说采用单线结构的形式,线索清晰,层次感强。

另外作品还有一些对应性描写,如七巧与季泽的两次调情,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也使人物心理及其变化显得更为清晰。

4、简说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时所用的现代派表现技法。

作者在刻画曹七巧的心理时,还运用了西方意识流、心理分析等表现技法。

作者还善用浓墨重彩色调,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如月亮、镜子等,甚至使人周围的色彩音响都具有映照心理的功用,令人感觉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代意味。

《围城》作者:钱钟书1、简析“围城”二字的涵义及作品的主题。

《围城》出版于1947年,标题“围城”对作品具有突出意义。

国开作业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阶段作业244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阶段作业244参考(含答案)

题目: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

选项A:《莎菲女士的日记》
选项B:《韦护》
选项C:《梦珂》
选项D:《母亲》
答案:《韦护》
题目: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

这位女作家是()。

选项A:冰心
选项B:冯沅君
选项C:陈衡哲
选项D:庐隐
答案:庐隐
题目: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与散文集《漂泊杂记》一起,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选项A:《三人行》
选项B:《禾场上》
选项C:《南行记》
选项D:《山峡中》
答案:《南行记》
题目:沈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选项A:《龙朱》
选项B:《萧萧》
选项C:《边城》
选项D:《柏子》
答案:《柏子》
题目: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选项A:《梦珂》
选项B:《水》
选项C:《韦护》
选项D:《母亲》
答案:《韦护》
题目: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

选项A:《酒后》
选项B:《绣枕》
选项C:《资本家之圣诞》
选项D:《女儿身世太凄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六)
[诗歌]
《上山》作者:胡适
1、简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自由体诗《上山》作于1919年。

《上山》塑造了一个“努力望上跑”的登山者形象。

作者通过刻画登山者的性格,赞颂了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2、简要说明这首诗形式方面冲旧向新变化的主要特点。

这首诗采用通俗的、接近人民大众化的白话;又尝试打破旧体诗词格律的镣铐,不拘形式;诗句长短不一,用韵也比较自由。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反衬了人间社会的痛苦和不平。

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

2、简析这首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想象奇特,意象别致。

缥缈夜空中的明星,竟被幻化为无数的街灯,甚至是牛郎织女的灯笼。

诗人创造了一个比自然更完美,更生动的幻想世界,使诗作呈现浓厚的浪漫氛围。

比喻生动而富有创造性。

《冰心小诗四首》作者:冰心
1、简析这几首小诗所体现的冰心的“爱的哲学”。

自然、童真、母爱是冰心早期诗歌和散文的三个内容,其核心,则是融会着东西方文明的“爱的哲学”。

《繁星》(二八。

七一)、《春水》(一○五。

一五四)以三言两语的短小体式,自由抒写内心瞬间的感触,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追求诗意的真纯和意境的清新隽永。

这两首诗,都在明媚的画面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纯正的审美趣味与强烈的道德力量。

2、简析冰心这几首小诗的艺术特点。

冰心写作小诗主要是受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诗体不拘格式,形式很自由。

它们都短小精致,同时,作品用纯净的白话,有自然天成的音韵,韵脚自然,富有音乐性。

再者,这几首诗语言清丽、注意寓情、寓理于景,意境恬美。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作者:徐志摩
1、简析诗中日本女郎的形象、情感。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是徐志摩1924年5月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所作。

全诗仅五句,状写了日本女性的温柔多情,楚楚动人。

作者选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一特征性镜头,表现出日本女子告别时的鞠躬姿态,显示了多情女子的性格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传神的表现出这一女性的温柔、幽雅和纯洁。

一声声珍重,更是写出了该女子的贤良与温柔,表现出女郎与诗人之间的真挚友情。

最后不得不说出的“沙扬娜拉”,更是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作者通过对女郎身姿、情感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对女郎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还有对该女子万般柔情的感受和赞美。

2、简析这首诗表现日本女子的举止、神情和声调的艺术手法。

在《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描绘送别女郎“温柔”的举止,从而再现了特定环境中年的日本女性的鲜明形象。

第一,选取日本女性具有特征性的动作予以描绘,并传达出视觉感受。

第二,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女郎的神态、风姿,传达她内心复杂微妙的情绪。

第三,从视觉形象的描写转而又用听觉形象的描写,突出表现女郎的话语声音。

《拜献》作者:徐志摩
1、简析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

《拜献》写于1929年2月,后收入《猛虎集》,是徐志摩后期较好诗篇。

他认为真纯的艺术“在于扩大净化人道与同情”。

在《拜献》中,他坦率、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弱小、孤苦、不幸生命的人道主义的同情与扶弱。

显示出徐志摩思想中关心现实的、人道主义的一面。

2、简析这首诗运用的比照、衬托的艺术手法。

借用客观的自然景物以及景物间的比照、衬托,抒发主观愿望,倾注自我激情。

①景物间的对比衬托。

大致表现两种格调,一种为山、海等,另一种为小草花、孤寡等,形成鲜明对照;再则,如小草花在雪地里挣扎,孤寡在路边冥盲中哀苦无告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的衬托下,引发人们产生更多同情。

②诗人本身对不同景物的不同感情的对照。

诗人不赞美歌咏山和大海,却愿意为“小草花”等“拜献”一切。

以对这两组物象的不同态度,抒发他对现实取扶贫救弱的人道主义情感。

《洗衣歌》作者:闻一多
1、简析本诗的主旨。

闻一多留美期间,目睹美国种族歧视,深为中国的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

作品写于1925
年春。

作者以强烈爱憎分明的感情,揭露浑身散发着铜臭的美国资产阶级的肮脏灵魂,指责他们种族歧视的可耻,讽刺他们“造兵舰”侵略别国的强盗行径,表现对有钱势者的优越感的强烈反感,同时又真诚赞美华工的勤劳与坚忍,表达与穷苦侨民共有的对富贵阔佬们的鄙视以及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

2、简要说明这首诗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

①关于建筑美。

从诗的整体外行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匀称均齐,正符合建筑美要求。

②关于音乐美。

本诗体现出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中间六节诗的末行都是叠句,诗句较短促,与洗衣服的辛苦和劳作的节奏很相配。

另外韵脚和语句都很协调。

本文源于中国大学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