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北语20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周作人著作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A: A革命
B: B母爱
C: C童心
D: D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鲁迅是在写作什么文章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A: A《呐喊》
B: B《野草》
C: C《彷徨》
D: D《死火》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古潭的声音》的场景是哪里?
A: A剧院
B: B原野
C: C卧室
D: D郊外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什么?
A: A《女神》
B: B《尝试集》
C: C《星空》
D: D《棠棣之花》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郭沫若在《女神》中将赞美献给了哪位作家?
A: A惠特曼
B: B泰戈尔
C: C斯宾诺沙
D: D歌德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梁遇春的文集是哪部?
A: A《泪与笑》
B: B《春露集》
C: C《伊利亚随笔》
D: D《观火》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朱自清总是自称为什么?
A: A扬州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2.《围城》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
()
3.沈从文的《边城》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
4.张爱玲的《色,戒》是一部以_______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
5.《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_______。
()
6.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题的散文。
()
7.《白鹿原》中,白嘉轩和_______是主要的家族代表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鲁迅的成名作?()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彷徨》
2.下列哪位作家是《围城》的作者?()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钱钟书
3.《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沈从文
B.丁玲
C.张爱玲
D.萧红
4.下列哪个作品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
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
C.《色,戒》
D.《半生缘》
5.《平凡的世界》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2.《围城》的作者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幽默大师。()
3.沈从文的《边城》是以四川为背景创作的。()
4.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一部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
5.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农村家庭奋斗史的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_真题-无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的诗歌是______。
A.《望星空》 B.《有赠》C.《麦坚利堡》 D.《双桅船》2. 《有赠》的作者曾卓所属的文学流派是______。
A.九叶诗派 B.七月诗派C.现代派 D.新月派3. 下列属于悼亡诗的是______。
A.《相信未来》 B.《智慧之歌》C.《麦坚利堡》 D.《红玉米》4. 下列不属于《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意象的是______。
A.布满蜘蛛网的炉台 B.通向远方的大道C.紫葡萄 D.美丽的雪花5. 表达作者身在台湾,思念故土的诗歌是______。
A.《有赠》 B.《麦地》C.《乡愁》 D.《一个人老了》6. 下列属于“九叶派”代表诗人的是______。
A.曾卓 B.穆旦C.舒婷 D.北岛7.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出自______。
A.《麦地》 B.《双桅船》C.《有赠》 D.《就是那一只蟋蟀》8. 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抒发了______。
A.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C.无处诉说的落寞之情 D.凄清压抑的孤独之情9. 《麦地》中有这样的诗句“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其修辞方法是______。
A.拟人 B.比喻C.烘托 D.对比10. 诗歌《有的人》运用的主要手法是______。
A.对比 B.比喻C.拟人 D.象征11. 《红玉米》写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
A.回顾、反思和守护 B.回顾、反思和舍弃C.回顾、抵制和反抗 D.回顾、总结和反抗12. 绿原的诗作《重读〈圣经〉》写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表达了对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诗人自己的一种难以摆脱的迷惘。
这首诗写于______。
A.监狱里 B.旅途中C.“牛棚”里 D.医院中13. 下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的诗歌是______。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答案】B【第一章·第一节】2.鲁迅的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A.《旧事重提》B.《故事新编》C《野草》D《花边文学》【答案】B【第一章·第二节】3.文学研究会基本创作宗旨是()A.为人生B.为艺术C.为现实D.为社会【答案】A【第一章·第三节】4.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A.唯美主义B.爱国主义C.人道主义D.个性解放【答案】B。
【第一章·第四节】5.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散文《笑》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的作家是()A.朱自清B.冰心B.C.徐志摩 D.周作人【答案】B【第一章·第五节】6.提倡“爱美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团体是()A.春柳社B.民众剧社C.辛酉设D.南国社【答案】B【第一章·第六节】7.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的是()A.鲁迅B.巴金C.茅盾D.老舍【答案】A════════════════════════════════════════════════════════════════════享受网络享受学习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1页-【第二章·第一节】8.1929年茅盾创作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从“五四”到“五卅”的时代历史中寻求新的生活道路的心路历程长篇小说()A.《蚀》B.《腐蚀》C.《虹》D.《子夜》【答案】C【第二章·第二节】9.巴金创作的三个中篇《雾》、《雨》、《电》小说结集为()1.《激流三部曲》 B.《复仇集》C.《爱情三部曲》D.《光明集》【答案】C【第二章·第三节】10.1929年老舍离英返国途中在新加坡勾留数月,写出了长篇作品()A《老张的哲学》 B.《骆驼祥子》C《猫城记》 D.《小坡的生日》【答案】D【第二章·第四节】11.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要通过创作构筑自己的理想作家是()A.丁玲B.沈从文C.吴组缃D.沙汀【答案】B【第二章·第五节】12.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答案】B【第二章·第六节】13.三十年代作家群体除了“左翼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派作家群”还有()A新感觉派 B.乡土作家群C.现实主义作家群D.浪漫主义作家群【答案】A【第二章·第七节】14.臧克家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A《老马》 B.《自己的写照》 C.《烙印》D《罪恶的黑手》【答案】C【第二章·第八节】15.散文受佛学影响较深,常表现一些从日常生活、时序变换中悟出的道理作家是()════════════════════════════════════════════════════════════════════享受网络享受学习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2页-A 夏衍B 周作人C李广田D丰子恺【答案】D16.被戏剧界称为“好一记鞭子”的《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是()A.现代话剧B.大型舞台剧C.街头剧D.京剧【答案】C【第三章·第一节】17.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出身在一个()A.前清举人兼乡村绅士家庭B.封建地主大家庭C.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D.没落的封建世家【答案】A【第三章·第二节】18.九叶派诗人中成绩最突出的,风格显著是()一、穆旦 B.辛笛C.绿原D.穆旦【答案】D【第三章·第二节】19.《白毛女》的素材是以经过改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的,故事为()A.民间传说B.神话故事C.寓言故事D.真人真事【答案】D【第三章·第三节】20.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思想批判运动规模较大的三次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A.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D.整风反右斗争【答案】A【第四章·第一节】21.勇于正视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较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小说有()A《铁水奔流》、《百炼成钢》B《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改选》C《小巷深处》、《达吉和她的父亲》D《新结识的伙伴》、《李双双小传》【答案】B【第四章·第二节】════════════════════════════════════════════════════════════════════享受网络享受学习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3页-22.“不是写战史,却又写了战史;写了战史,但又不是战史”小说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教师负责监视。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A]"孔乙己" [B] "狂人日记"[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2、"大荒集"是作家〔〕的散文集。
[A]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典范〞。
[A]觉新[B]觉慧[C] 觉民[D] 天保4、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的。
[A]沉着幽默[B] 一本正经[C] 尖酸刻薄[D] 峻急激愤5、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破产的农民[B] 乞丐[C] 告密者[D] 土匪6、巴金的"家"是其〔〕中的第一部。
[A]"春秋三部曲" [B] "雷电三部曲"[C]"风雪三部曲" [D]"激流三部曲"7、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圣人〞[B] “万有〞[C] “上苍〞[D] “天地〞8、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B] "死水" [C] "女神" [D] "野草"9、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小说《阿 Q 正传》中阿 Q 向往和追求革命的结局是()A. 成为革命的牺牲品B. 成为革命的既得利益者C. 成为革命的领导者D. 成为革命的背叛者2. 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写作特色是( )A.具有强烈的讽刺性B. 带有自叙传抒情色彩C. 富于浓郁的喜剧色彩D. 表现出强烈的荒诞性3. 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塑造潘先生的性格特征时着意突出的是()A. 军阀混战中小知识分子的卑微与世俗B. 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的激奋与抗争C. 大革命退潮后小知识分子的颓唐与失望D. 解放战争中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希望4. 叙写一个童养媳被人诱惑怀孕而差点被“沉潭”或“发卖”的小说是()A. 台静农《拜堂》B. 废名《桃园》C. 沈从文《萧萧》D. 许地山《春桃》5 . 小说《春蚕》中勤劳踏实、思想保守的老蚕农形象是()A. 老通宝B. 金旺C. 水生D. 魏大爷6. 小说《竹山房》里“我”和新婚妻子夜晚在竹山房中看到的两个“女鬼”是()A. 汪大嫂和赵二嫂B. 四大娘和二姑姑C. 大小姐和张妈D. 二姑姑和她的丫鬟7. 被批评家李健吾认为“最富有现代性”,采用全景视角描写北京某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作品是()A. 《子夜》B. 《铸剑》C. 《九十九度中》D. 《山峡中》8. 小说《断魂枪》中孙老者拜访沙子龙的目的是()A. 镳局被劫、商讨对策B. 商讨结盟、合开客栈C. 以文会友、吟诗作画D. 领教枪法、切磋武艺9. 小说《小城三月》通过翠姨买绒绳鞋的曲折经历表现出她的性格特征是()A. 热情开朗B. 内向孤傲C. 温柔恬静D. 骄纵傲慢10. 小说《金锁记》中长安与童世爱情破灭的原因主要是()A. 长安移情别恋B. 童世舫移情别恋C. 曹七巧的破坏D. 姜季泽的阻挠11. 小说《荷花淀》的语言特色是()A. 抑扬顿挫,多用典故B. 诙谐幽默,辛辣讽刺C. 生动浅显,明快干净D. 雍容华丽,古朴典雅12. 小说《蜗牛在荆棘上》中塑造的边缘人与漂泊者的人物形象是()A. 秀姑B. 黄述泰C. 方治国D. 郭素娥13. 小说《围城》中所叙留学生方鸿渐归国后的人生轨迹是()A. 香港—上海—内地—香港—上海B. 广州—上海—香港—内地—上海C. 香港—上海—内地—北京—上海D. 上海—香港—北京—香港—内地14. 冯至在其《十四行集》中通过杜甫形象的塑造倡导的是()A. 超脱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B. 对民族与时代危难的担当精神C. 隐居深山远离社会的出世思想D. 随俗从流追名逐利的人生哲学15.诗歌《力的前奏》中除“风暴前夕”之外还表现的意象是()A. 太阳和土地B. 歌者和舞者C. 岩鹰和孔雀D. 明月和窗户16. 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用“术士炼丹”的意象所表达的意蕴是()A. 把古代道家企求长生的梦想与现代自由的人生相对照B. 把古代道家企求长生的梦想与战争对生命的毁灭相对照C. 把古代道家企求长生的梦想与人的功名思想相对照D. 把古代道家企求长生的梦想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相对照17.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点是()A. 现实、象征和思想相结合,体现了现代诗“思想知觉化”的特征B. 诗行整饬,格调轻盈柔和C. 采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用重叠的诗句或诗节反复咏叹D. 用短行体的形式表达强烈的情感18. 诗歌《死水》中“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的是()A. 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沦陷区B. 阻碍年轻人婚姻自由的封建旧家庭C. 强权横行纸醉金迷的西方世界D. 满目疮腐败破落的旧中国19. 诗歌《风凰涅槃》中“群鸟”对凤凰“香木自焚”所持的态度是()A. 嘲讽和诅咒B. 支持与鼓励C. 同情与关切D. 阻止与破坏20. 散文诗《毒药》的抒情特征是()A. 激烈狂暴B. 从容优雅C. 凄婉迷茫D. 平和冲淡21. 诗歌《航》所呈现的“现实”与“想象”相互叠印和渗化的画面是()A. 落日帆船B. 少女采莲C. 织女牵牛D. 菡萏半开22. 诗句“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的出处是()A. 《中国牧歌》B. 《烙印》C. 《春水》D. 《志摩的诗》23.诗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时代是()A. 抗日战争时期B. 大革命时期C. “五四”时期D. 军阀混战时期24. 诗歌《山》中“山”的意象所蕴含的矛盾现象是()A. 自视清高而又一事无成B. 现状悲惨而又充满希望C. 乐于奉献而又受尽凌辱D. 追求理想而又永远寂寞25. 散文《追悼志摩》认为徐志摩“单纯信仰”的人生观指的是()A. 美、爱和自由B. 童真、美和自然C. 爱、自由和民主D. 自由、平等和科学26. 散文《钓台的春昼》所记叙的“我”的游览经历是()A. 岱宗坊严子陵钓台B. 桐君山—严子陵钓台C. 中天门—严子陵钓台D. 雷峰塔——严子陵钓台27. 散文《吃瓜子》中细致描少爷小姐们吃瓜子的“巧技”的用意是()A. 对麻木闲散浪费生命的嘲讽B. 对纵情任性的人生观的倡扬C. 对怡然自得享受吃文化的欣赏D. 对有闲阶级小资情调的推崇28. 根据晋察边区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是()A. 《虎符》B. 《棠棣之花》C. 《法西斯细菌》D. 《白毛女》29. 下列各项,对戏剧《南归》表述正确的是()A. 现实主义悲剧B. 浪漫主义喜剧C. 浪漫主义悲剧D. .现实主义喜剧30. 戏剧《升官图》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是()A. 通俗生动、犀利泼辣B. 采用北京方言C. 旁征博引,雍容典雅D. 含蓄内敛,艰深晦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31. 小说《小二黑结婚》表现的思想内容有()A. 歌颂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人物和新气象B. 展现了国统区出现的新人物和新气象C. 提醒人们警惕基层政权中混入的坏分子D. 表现了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对自由恋爱的追求肯定了妇救会成员和村长做斗争的勇敢精神32. 诗歌《金黄的稻束》中使用的艺术手法有()A. 排比B. 反问C. 借景抒情D. 象征E. “思想知觉化”33. 下列出自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描写中华民族艰难困境的诗句有()A.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B. “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尖滑出”C.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D.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E.“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34. 戏剧《雷雨》中生身父母是周朴园和侍萍的人物有()A. 周冲B. 周萍C. 鲁大海D. 鲁贵E.四凤35. 下列各项,对戏剧《风雪夜归人》中魏莲生这一人物形象表述正确的有()A. 京剧名伶B. 与官僚姨太太玉春相恋C. 受到玉春的启蒙走向觉醒D. 计划和玉春一起私奔E.浮华虚幻的生活曾经让他一度迷失了自我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题三

B《雨巷》 C《死水》 D《鼠曲草》 答案:C 解析: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 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便是他这种 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 11、“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诗句出 自() A《雨巷》 B《再别康桥》 C《纤夫》 D《力的前奏》 答案:B 12、对冰心的小诗创作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A 英国诗人拜伦 B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 C 美国诗人惠特曼 D 印度诗人泰戈尔 答案:D 解析:冰心是“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她的小诗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以短 小的诗歌形式来自由书写内心瞬间的感触,追求诗意的真纯和意境的清新隽永。 13、“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这诗句的作者是() A 鲁藜 B 臧克家 C 冰心 D 田间 答案:A 解析:这两句诗出自鲁藜的《泥土》。 14、茅盾所属的文学社团是() A 创造社 B 文学研究会 C 新月社 D 南国社
答案:C 解析:《春末闲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 6、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时期是() A 军阀混战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C 解析:《十四行集》是冯至的代表诗集,收有他 1941 年所写的 27 首十四行体新诗。 7、“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出自() A《雨巷》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我用残损的手掌》 D《山》 答案:C 8、下列属于书信体散文的是() A《包身工》 B《春末闲谈》 C《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D《灵魂的呼号》 答案:D 解析:《灵魂的呼号》以书信体的第一人称口吻,情感饱满激越,融记述、议论与独白于一体, 赤诚袒露,一气呵成,在文体风格上也体现了巴金散文的一贯特征。 9、《阿 Q 正传》中创造的典型环境在() A 狼子村 B 未庄 C 钱庄 D 鲁镇 答案:B 解析:《阿 Q 正传》中,阿 Q 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的一个普通雇农, 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是阿 Q 活动的典型环境。 10、下列哪一诗作是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满意之作() A《老马》
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模拟三)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A.延安时期B.新中国成立前夕C.50年代前期D.50年代中期2.“十七年”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收获的领域是()A.农民和工人题材B.历史和现实题材C.战争和历史题材D.知识分子和农民题材3.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A.李季B.阮章竞C.田间D.张志民4.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A.《繁星》B.《尝试集》C.《红烛》D.《女神》5.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要通过创作构筑自己的理想作家是()A.丁玲B.沈从文C.吴组缃D.沙汀6.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7.下列不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的作家是()A.许钦文B.许杰C.萧军D.王鲁彦8.20年代新诗集《星空》的作者是()A.李金发B.朱湘C.郭沫若D.宗自华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A.“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卅”运动时期C.大革命失败之后D.“左联”成立之后10.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在文学史上合称为()A.激流三部曲B.抗战三部曲C.农村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11.写作“太阳组诗”的诗人是()A.闻一多B.田间C.穆旦D.艾青12.80年代中期,以创作现代派小说知名的作家是()A.刘索拉B.蒋予龙C.刘心武D.贾平凹1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14.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A.新月社B.沉钟社C.弥洒社D.语丝社15.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是()A.钱钟书B.李劼人C.路翎D.沙汀16.擅长将旧人与古物相联接,写出历史的斗转星移,写“骨董”的物,写人的“骨董”,文字典雅,具有深浓书卷气的散文家是()A.董桥B.三毛C.琦君D.杨牧17.艾芜解剖民族性格,探索“以农立国”的作品是()A.《丰饶的原野》B.《在其香居茶馆里》C.《法律外的航线》D.《故乡》18.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是()A.《绅士的太太》B.《新与旧》C.《长河》D.《丈夫》19.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的是()A.鲁迅B.巴金C.茅盾D.老舍20.九叶派诗人中成绩最突出的,风格显著是()A.艾青B.辛笛C.绿原D.穆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雪花的快乐》),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现实主义者)。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B觉慧)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4、《诗八首》中对爱情复杂性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它的作者在写作时仅仅24岁,这位作者是( C穆旦)。
[A] 冯至[B] 徐志摩[C] 穆旦[D] 戴望舒5、在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女作家( C丁玲)脱颖而出,以迥异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婉转低回的笔墨,大胆书写五四之后知识女性的苦闷,她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五四郁达夫开创的自叙传小说的总结和结束。
[A] 冰心[B] 凌淑华[C] 丁玲[D] 淦女士6、巴金的《家》是其( D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 D周作人)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8、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 A文言)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9、1933年,23岁的曹禺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B雷雨),出手不凡,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A] 《日出》[B] 《雷雨》[C] 《原野》[D] 《北京人》10、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B论语),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11、曾和废名共同创办了《骆驼草》的作家是( C周作人)。
[A] 鲁迅[B] 茅盾[C] 周作人[D] 钱钟书12、鲁迅曾经把冯至称为( A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B] “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C] “有后劲的年轻诗人”[D] “中国抒情诗人”13、《酒后》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是(B孩子)。
[A] 妻子[B] 孩子[C] 一个男子[D] 丈夫14、下列作家不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的是( C何其芳)。
[A] 鲁迅[B] 周作人[C] 何其芳[D] 林语堂15、关于《死火》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色彩华丽)。
[A] 色彩黯淡[B] 色彩华丽[C] 平直淡泊[D] 通俗明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围城》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同时又以爱情婚姻为小说的主线,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可以看作是( AC[A] 学者小说[C] 言情小说)。
[A] 学者小说[B] 黑幕小说[C] 言情小说[D] 侦探小说17、田汉在抗战之前创作的剧本有(ABCD[A] 《湖上的悲剧》[B] 《名优之死》[C] 《苏州夜话》[D] 《梵峨嶙与蔷薇》)。
[A] 《湖上的悲剧》[B] 《名优之死》[C] 《苏州夜话》[D] 《梵峨嶙与蔷薇》18、废名的《灯》这首诗的关节点是“疏远”,由“疏远”这一关节点,能把不相干的意象连接在一起。
诗中主要有如下几对意象( ABCD[A] “鱼”与“水”[B] 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C] 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D] 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A] “鱼”与“水”[B] 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C] 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D] 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19、周作人的散文集有( ABD[A] 《雨天的书》 [B] 《自己的园地》[D] 《泽泻集》)。
[A] 《雨天的书》[B] 《自己的园地》[C] 《大荒集》 [D] 《泽泻集》20、曹禺的《雷雨》可以看作是一部( CD [C] 悲剧[D] 诗剧)。
[A] 讽刺喜剧[B] 滑稽戏剧[C] 悲剧[D] 诗剧21、关于卞之琳所受的文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B] 中国古代诗词[C] 曾有意追随闻一多等人的新格律诗 [D]曾接触西方文学和进步思想)。
[A] 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B] 中国古代诗词[C] 曾有意追随闻一多等人的新格律诗 [D] 曾接触西方文学和进步思想22、《家》中的中心人物是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B] 觉新 [C] 觉慧)。
[A] 鸣凤[B] 觉新[C] 觉慧[D] 高老太爷23、《雷雨》中出现的音响效果有( ABC [A] 雷响 [B] 蝉鸣 [C] 蛙噪)。
[A] 雷响[B] 蝉鸣[C] 蛙噪[D] 暴风雪声24、下列关于《金锁记》的情节说法正确的是( CD [C] 七巧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D] 七巧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份家产)。
[A] 七巧一生从未有过幸福的瞬间[B] 七巧喜欢姜家的二少爷[C] 七巧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D] 七巧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份家产25、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有( BC[B] 张资平 [C] 郁达夫)。
[A] 闻一多 [B] 张资平[C] 郁达夫[D] 胡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简述话剧《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1)在日常家庭生活画面中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
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在曾家内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勾心斗角、唇枪再剑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感情深沉而不外露,平淡而隽永.自然而不加雌琢.富有诗情情哲理。
(2)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腻刻画.,把剧中人物的兴趣、癖好、心态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关注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对人的内在精神挖掘很深,如对愫芳的心理描写。
(3)把人物放在古都北京的典型环境中进行考察,捕绘了古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使作品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4)虚实结合、对照、象征等手法的运用。
剧本实写出现在的北京人.虚写过去和未来的“北京人”虚实结合,以过去的“北京人”和现在的北京人对照,以人类祖先“北京人”的勇敢有力,反对和批判现在北京人在封建精神束缚下的空虚、怯懦和腐朽,并以棺材为象征。
表达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又以过去“北京人”打开封建家庭门锁的情节.象征“北京人”给予愫芳、瑞贞冲破罗网的力量,引导她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从而表达了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主题。
27、简述梁遇春散文的“悲剧的幽默”。
梁遇春最欣赏的是英国作家兰姆,他对兰姆的人生遭际有深刻的同情,在梁遇春所写的兰姆的传记中,他在介绍了兰姆生活的不幸之后,指出兰姆的人生态度是“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看遍人生的全圆,千灾百难底下,始终保持着颠扑不破的和人生和谐的精神,同那世故所不能损害毫毛的包括一切的同情心。
”梁遇春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大勇主义”,“值得赞美,值得一学”。
这也是梁遇春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叶公超所说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梁遇春并没有兰姆那样的“悲惨遭遇”,但他的心境却能和兰姆息息相通。
正如叶公超所言,所谓“环境”,或“生活”实在是没有定义的东西,因为我们与外界的接触往往产生含有极端复杂的经验,这些经验所引起的反应更是莫测深浅的问题。
梁遇春的文章可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讨论,而他的讨论基于他的经验,“经验有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有从书本子得来的;前者是无组织的,后者乃经过一种主观情感所组织的”。
而梁遇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子中来,在书本子经验中,他和兰姆的精神最为契合,所以,在他“平淡温饱的生活里”才能写出兰姆式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28、简述钱钟书的《围城》是怎样一部小说。
方鸿渐在上大学时,从小由家里定亲的周姓未婚妻突然去世,在感到从包办婚姻中解脱的轻松的同时,方鸿渐还萌生了哀悯之情,他给周家写了一封情真义切的吊唁信,却打动周家,资助方鸿渐赴欧洲留学。
四年游学,在归国之际,买了一纸假博士证书。
倒运的事情接踵而来。
在回国的邮船上,被鲍小姐玩弄。
回到上海,钟情于唐晓芙,而唐的表姐苏文纨在归国途中就迷上方鸿渐,求爱不成,恼羞成怒,轻易地离间了方唐的感情。
方鸿渐与上海知识界其他人物李梅亭、顾尔谦和女大学毕业生孙柔嘉同往湖南三闾大学任教。
途中见识一幕幕抗战混乱滑稽剧。
在三闾大学,充满了倾轧争斗。
方鸿渐没有填写博士学位,被聘为副教授,事事不如意,最终遭解聘。
外表柔顺内藏机心的孙柔嘉成功地追到了方鸿渐,两人同返上海,但小家庭最终还是解体,方鸿渐又回到一无所有状态。
书中点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婚姻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可以看作是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的“学者小说”,也可视为有关爱情婚姻问题的言情小说,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
更高的层面上说,《围城》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
29、请从“独语体”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艺术特点。
现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独语体”,一种是“闲话风”。
鲁迅在写《野草》》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
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散文诗时,曾经称之为“自言自语”,后来何其芳在《画梦录》当中又有“独语”一说。
“独语体”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排除听众,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务,并进行更为深层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自我审视。
由于“独语体”要远离听众,所以在散文形式上和“闲话风”有些不同。
“闲话风”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为其目的,而“独语体”则要创造一个与现实迥异的世界。
作家摆脱散文最习见的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摹写,而依靠自身艺术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更为瑰丽奇特的世界,象征、变形、通感等艺术手段广泛地加以使用,还要借助神话、宗教等领域的既有概念并加以改造。
鲁迅的《野草》,就是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表。
《野草》多篇都写到了梦,正是利用“梦”创造了一个陌生化了的世界,荒诞、奇幻、神秘。
《野草》的语言也是非日常生活化的,既华丽而有时又颇为艰涩。
散文的文体也相对自由,有时呈现出诗的特征,有时又充满戏剧色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