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9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E.以草鸣风 答案:ABC 解析:韩愈《送孟东野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 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说明《荀子·劝学篇》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 答案:(1)或借自然现象为喻,如水与冰、青与蓝、蓬生麻中、草木稠、禽兽众; (2)或借劳动创作为喻,如木作轮、用舟楫; (3)或以人们经验为喻,如登高而招、面临深谷、火就燥、水就湿。 (4)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增强了说服力. 37.以《孔雀东南飞》“兰芝辞别”一段为例,简述刘兰芝的性格特征。 答案:(1)坚强、持重、自尊,所以自请遣归; (2)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 (3)与仲卿话别,表现了深厚的恋情。 38.简述曹丕《燕歌行》的艺术手法。 答案:(1)诗中有女子的外貌和行为的描写,如泪下沾襟的悲切,百无聊赖的弹琴低唱; (2)有秋风霜露、草木摇落等秋季景物的烘托; (3)还有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寄托。 39.简述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艺术特色。 答案:(1)此诗望人援引,巧用比兴手法、暗蕴旨意; (2)前四句咏洞庭湖蒸腾激荡的景象,意在言外,是诗人政治怀抱和进取心态的写照; (3)后四句就眼前洞庭湖水顺势作比喻,翻用典故,不露干乞之痕。 40.简述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主旨。 答案:(1)借古讽今,警告藩镇割据势力不要依据山川形势划地称王; (2)提醒朝廷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切勿重蹈六朝覆亡的故辙.
(4)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 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却可望而不可即。 42.概括《安定城楼》的情感内容并分析其用典特色。 答案:(1)情感内容: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满腔悲愤,表达有所作为、功成身退的人生 理想。 (2)用典贴切,灵活自如。贾生年少、王粲登楼,与作者处境和感情十分吻合。范蠡典故是 暗用,如盐入水,不露痕迹;鵷雏、鸱鸮典故对比鲜明,既有剖白,又有讥讽。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句诗出自( )A、《航》B、《春水》C、《婴儿》D、《大堰河——我的保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句诗出自《春水》。
2、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中,与邢幺争吵的人物是( )A、新县长B、方治国C、汪大嫂D、汪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中,与邢幺争吵的人物是方治国。
通过描写在其香居茶馆里地头蛇刑幺吵吵与联保主任方治国争吵相骂的闹剧,尖锐地讽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下兵役制度的腐败。
3、徐志摩《毒药》的文体是( )A、十四行诗B、散文诗C、格律诗D、叙事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徐志摩《毒药》的文体是散文诗。
4、阿Q在梦境里,革命成功后首先想要杀掉的两个人是( )A、王胡和假洋鬼子B、赵老太爷和小DC、赵秀才和吴妈D、赵举人和小尼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阿Q在梦境里,革命成功后首先想要杀掉的两个人是赵老太爷和小D。
阿Q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阿Q还幻想着自己革命后,可以奴役曾与他一样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
5、丰子恺在《吃瓜子》中对“吃瓜子”这一行为所持的态度是( )A、批判B、欣赏C、支持D、淡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写的是“吃瓜子”这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指出了中国人在吃瓜子上浪费生命、停滞不前且自炫其技、麻木不仁的可怕,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丰子恺在《吃瓜子》中对“吃瓜子”这一行为所持的态度是批判。
6、叶圣陶创作的童话集是()A、《稻草人》B、《多收了三五斗》C、《南行记》D、《月牙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和童话集《稻草人》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家》、《春》、《秋》,通过对高公馆几代人的描绘,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
3.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命运描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4. “荷花淀派”:是指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白洋淀地区农村生活为题材,形成了一种清新、抒情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荷花淀派”。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后的婚姻与事业遭遇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填空题1. ____ 的历史剧《屈原》成功塑造了一位忠诚爱国、不畏强权的伟大诗人形象。
答案:郭沫若2. 张爱玲的成名作《____》以其独特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为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生动刻画了____底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答案:北平(北京)4. 赵树理的《____》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以民间故事形式讲述了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农村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答案:小二黑结婚5.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____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与革命斗争历程。
答案:林道静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散文集?(D)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呐喊》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C)A.《家》B.《春》C.《雾》D.《秋》3.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中国现代剧作家是?(B)A.茅盾B.曹禺C.老舍D.郭沫若4. 以下哪部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A)A.《金粉世家》B.《边城》C.《四世同堂》D.《雷雨》5. 丁玲的代表作是?(B)A.《围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子夜》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沈从文的作品?(AB)A.《边城》B.《湘行散记》C.《骆驼祥子》D.《家》2. 下列哪些作品是赵树理的主要作品?(AD)A.《小二黑结婚》B.《日出》C.《茶馆》D.《李有才板话》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徐志摩的诗歌?(BC)A.《女神》B.《再别康桥》C.《雪花的快乐》D.《凤凰涅槃》4.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CD)A.鲁迅《呐喊》B.老舍《正红旗下》C.郁达夫《沉沦》D.冰心《繁星·春水》5. 下列哪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学特色?(BCD)A.巴金《寒夜》B.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李有才板话》D.莫言《红高粱家族》五、判断题1.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的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精选)

三一文库()〔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精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C )A.1915年 B.1916年C.1917年D.1919年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D )A.新青年社 B.新月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3.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D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B.“五卅”运动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北伐大革命失败之后4.田间的《赶车传》是(B )A.长篇小说 B.长篇叙事诗 C.多幕话剧 D.传记散文5.40年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是(D)A.路翎B.张爱玲C.苏青D.徐6.在左联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中,批评左联某些领导否认“第三种人”和“第三种文学”存在的错误的是( B )A.刘少奇 B.张闻天 C.瞿秋白 D.鲁迅7.在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中,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独特见解的是( B )A.郭沫若B.茅盾C.葛一虹D.胡风8.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A.阶级论 B.个性主义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教材71:早期是进化论,在日本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9.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 D )A.郁达夫B.叶绍钧C.汪敬熙D.鲁迅10.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C )A.针砭黑暗现实B.批判封建文明C.抒写内心矛盾D.歌颂光明理想11.“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 )A.郭沫若的《女神》B.朱自清的《踪迹》C.闻一多的《红烛》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12.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D )A.爱国主义B.舍己为人C.除暴安良D.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B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郁达夫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郁达夫许地山14.《沉思》、《微笑》等王统照早期小说,主要表现( C )A.北方农民的现实生活B.社会现实的弊端C.“爱”与“美”的追求与幻灭D.对“爱的哲学”的歌颂15.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 A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16.长篇小说《虹》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B )A.从辛亥革命到“五四”B.从“五四”到“五卅”C.从“五卅”到大革命D.从大革命到“九·一八”17.下列属于茅盾《子夜》中的一组人物是( D )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雷雨)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雷雨) 吴老太爷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雷雨)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18.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A )A.《二马》B.《老张的哲学》C.《赵子曰》D.《离婚》19.从作品整体看,贯穿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情节发展主线是( B )A.虎妞与刘四的矛盾冲突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C.祥子与虎妞的纠葛D.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20.《四世同堂》中的冠晓荷是( D )A.老派市民的形象B.革命者的形象C.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D.民族败类的形象21.巴金的《雾》、《雨》、《电》的题材是( A )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工人生活C.农村生活D.封建家庭生活22.巴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 C )A.《家》 B.《雾》C.《灭亡》D.《新生》23.小说《寒夜》的背景是( B )A.沦陷时期的北平B.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C.孤岛时期的上海D.大革命时期的武汉24.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C )A.《萧萧》B.《菜园》C.《八骏图》D.《牛》25.现代作家中,始终称自己是“乡下人”的是( B )A.赵树理B.沈从文C.王鲁彦D.王统照26.概括沈从文《边城》艺术风格的准确词语是( B )A.优美的散文B.抒情的诗,浪漫主义的牧歌C.现实主义的图画D.匕首与投枪27.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作家是( A )A.施蛰存 B.穆时英C.刘呐鸥 D.叶灵凤28.丁玲小说《在医院中》中的“医院”指的是( A)A.延安解放区医院 B.乡村诊所 C.教会医院 D.国统区医院29.属于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是( A)A.《获虎之夜》 B.《名优之死》C.《回春之曲》 D.《丽人行》30.“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 B)A.绿原 B.路翎 C.鲁藜 D.阿垅▲更多文学常识文章推荐学习:1.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答案2.公务员文学常识题库(附答案)3.2015年初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4.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5.小学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新版】6.2015年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7.2016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8.2016年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9.初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10.2015年小学语文考试文学常识(精编)。
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出于( )A.《书海夜航》B.《夜航船》C.《夜航集》D.《书海夜航》二集2. 小说《将军族》讲述了( )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情故事C.一对小人物的殉情故事D.一对歌星的殉情故事3.“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这句话出自小说(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棋王》C.《受戒》D.《陶渊明写挽歌》4.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5 .在《春天》的首尾出现,并与青年马倌乔玛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 )A.红花姑娘B.驼背老人C.奶奶D.安巴·乌兰6 .具有“诚”与“雅”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小说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B.《红旗谱》C.《游园惊梦》D.《鲁鲁》7 .《拣麦穗》中“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情感态度是( )A.反感B.冷漠C.依恋D.敬畏8 .《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 )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9 《陈毅市长》是一部( )A.三场话剧B.五场话剧1C.八场话剧D.十场话剧10.“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以这段景物描写结尾的作品是()A.《百合花》B.《受戒》C.《哦,香雪》D.《春天》11.《关汉卿》一剧中,被关汉卿怒斥为戏曲界“无耻的禽兽”的人物是( )A.郝祯B.何总管C.白和甫D.王和卿12.下列表述中,与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不符..的是( )A.凝炼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B.巧妙地将古典语汇与白话融于一炉C.擅自叠字叠句,句子长短交错D.幽默风趣,庄谐结合13.下列表现出“对于淳朴的自然与意味收获的劳作的深情眷念,以及对于健康生命的一种由衷感恩之情”的诗歌是( )A.《双桅船》B.《草木篇》C.《麦地》D.《山民》14.下列作品集中,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A.《朗润集》B.《山地笔记》C.《文化苦旅》D.《哈拉沙尔随笔》15.散文《秦腔》中被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的“五大要素”,除了秦腔之外的四样是(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16.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A.姨娘B.母亲C.我D.刘嫂17.下列有代表性的朦胧派诗人是( )A.流沙河B.余光中C.舒婷D.韩东18.“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一句,出自()A.黄永玉的《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2B.洛夫的《与李贺共饮》C.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D.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19.七月派诗人冀访的《我》的创作年代是(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0.《慕尼黑》是( )A.一首描述并赞美自然风光的诗B.一首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诗C.一首抒发文化乡愁的诗D.一篇游记21.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次相识是在( )A.北戴河的海边B.北京大学的校园里C.同流亡者一起过年的时候D.学联组织的学生集会上22.早年散文受过佛学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A.杨绛B.丰子恺C.唐弢D.秦牧23.《红旗谱》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村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和命运,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是()A朱老忠 B.严老祥C.严运涛D.朱老明24.《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 )A.喜悦B.冷漠C.激愤D.赞颂25.孙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白洋淀纪事》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26.《茶花赋》中,主人公认为最好看的茶花是( )A.大玛瑙B.雪狮子C.童子面D.大紫袍27.下列诗歌中,通过一系列象征性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哲理思考的作品是( )A.《有的人》B.《岁月》C.《冬》D.《相信未来》328.“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在《茶馆》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是( )A.松二爷B.秦仲仪C.常四爷D.王利发29.以“早熟的枣子”为意象写了一首小诗又写了一篇散文的作家是( )A.琦君B.杨绛C.周涛D.牛汉30.散文《法门寺》中说:“我没有到过秦岭,更没有见过蓝关,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贬,我不禁感到一阵凄凉。
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子夜》出版于哪一年?A. 1928年B. 1932年C. 1933年D. 1936年2. 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子夜》B. 《边城》C. 《神巫之爱》D. 《长河》3. 萧红最后一篇小说作品《小城三月》完成于A. 1935年B. 1938年C. 1940年D. 1940年4. 下列哪一部作品称得上是分析心理小说?A. 《金锁记》B. 《在其香居茶馆里》C. 《梅雨之夕》D. 《子夜》5. 散文《匆匆》的作者是A. 周作人B. 冰心C. 朱自清D. 俞平伯6. 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A. 废名B. 俞平伯C. 沈从文D. 老舍7. 曾经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的作家是A. 鲁迅B. 茅盾C. 瞿秋白D. 林语堂8. 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并收入小说集《呐喊》的鲁迅作品是A. 《故乡》B. 《孔乙己》C. 《阿Q正传》D. 《伤逝》9. 小说集《南行记》是下列哪位作家创作的?A. 柔石B. 老舍C. 萧红D. 艾芜10. 下列创作了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家是A. 废名B. 沈从文C. 萧红D. 许地山11. 《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A. 徐志摩B. 冯至C. 闻一多D. 卞之琳12. 下列哪一位诗人是“九叶”诗派的诗人?A. 卞之琳B. 牛汉C. 郑敏D. 绿原13. 欧阳予倩《屏风后》是一出A. 独幕剧B. 三幕剧C. 四幕剧D. 五幕剧14. 诗篇《沉钟》的作者是A. 艾青B. 郑敏C. 袁可嘉D. 冯至15. 赵树理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创作于A. 1942年B. 1943年C. 1945年D. 1947年16. 元茂屯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A.《林家铺子》B.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 《春桃》17.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最初发表于A. 《小说月报》B. 《创造》季刊C. 《创造周报》D. 《现代》18.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运用了“哲理剧”形式创作的散文?A. 《乌蓬船》B. 《山中避雨》C. 《汽车》D. 《过客》19. “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耸,我们的团结如皮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运命!”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殷夫B. 闻一多C. 田间D. 臧克家20. 刘向高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名优之死》B. 《春桃》C. 《超人》D. 《梅雨之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 2018年 10 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的口头禅 A. 怀疑一切,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 C •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2.《下放记别》中的默存是指 ()A. 巴金C. 沈从文就那么回事 ”,主要说明他 ( )B. 单纯质朴 D. 自私狂妄B. 钱钟书 D. 台静农中年归来之后苦涩心情的作品是C.海子的《麦地》D.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4. “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 ”在《茶馆》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是 ( )A. 松二爷B.秦仲义C.常四爷 D.王利发5. 在小说《 “锻炼锻炼 ”》中, “小腿疼 ”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A. 懒惰 B .狠毒C.狡猾D.伶俐6. 《记波外翁》一文结尾处引用一首题为《生查子》的悼亡诗,有“君去骨成尘,我住头如雪 ”两句。
此诗是 ( )A .台静农悼波外翁之作 C.台静农悼许季茀之作7. 诗歌《苹果树下》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A. 对比 C.衬托A. 艾青的《慕尼黑》 ( )B.冀汸的《我》3.写于 90年代初, 但在诗的开头仍可品味出诗人青春历劫、课程代码: 00531每小题 1 分,共 30分)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B.乔大壮悼亡妻之作 D. 波外翁悼许季茀之作( )B.比喻 D. 拟人8.采用“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结构的《陈毅市长》是( ) A. 三场话剧B. 四场话剧C.五场话剧D.十场话剧A. 老孙B.老马C老田 D. 老李10.《拣麦穗》中对“我”特别疼爱的老人是()A. 看瓜园的B.卖灶糖的9.《我的第一个上级》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这个人物是( )C.卖针线的D. 卖米酒的11.流沙河的《草木篇》是一组咏物言志诗,所咏的五种草木是( )A. 白杨藤紫丁香仙人掌梅B. 白杨藤仙人掌毒菌松C. 紫丁香松仙人掌梅毒菌D. 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12. 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 北方山村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13. 《童年二题》的作者是( )A. 牛汉C.余光中14. 《山民》是一首( )B. 南方水乡生活D. 现代都市生活B. 洛夫D. 梁小斌A. 寓言性质的现代诗B•民歌体抒情诗C. 新格律诗D. 打油诗15.《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 )A. 高女人 B .裁缝老婆C.矮丈夫D. 鞋匠老婆216. 邵燕祥的《杂文二题》包括A. 《和尚之喻》《<圣经〉拟作》B. 《父亲,树林和鸟》《早熟的枣子》C. 《和尚之喻》《早熟的枣子》D. 《圣经>拟作》《父亲,树林和鸟》17. 诗句“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出自( )A. 舒婷的《双桅船》B. 曾卓的《有赠》C. 骆一禾的《岁月》D. 绿原的《重读<圣经>》18. 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以关汉卿的剧作《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展现了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2019年10月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对革命事业怀抱理想主义激情的年轻人是A.林震B.刘世吾C.韩常新D.王清泉【正确答案】A(P46)【答案解析】林震代表着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充满了革命理想,朝气蓬勃,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
这是年轻人性格中最宝贵的因素,也是改变常规的新鲜力量。
正因为有了这些充满青春朝气和理想主义激情的年轻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有变革的力量。
但是林震不是天生的英雄,也不是成熟的革命者,他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也有过彷徨和痛苦,这比较真实地表达了青年人在走上社会工作实践之初经常会遭遇的处境,激励青年人必须在实践中克服种种软弱和动摇,坚定地信仰真理和追求理想,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道路。
2.小说《百合花》中,“我”看到年轻的通讯员枪筒里插着的是A.百合花B.野菊花C.枣花D.葡萄藤【正确答案】B(P49)【答案解析】通讯员步枪筒里原来插着树枝,在完成护送任务后,枪筒里“又多了一枝野菊花”,从一个侧面写出了青年的情趣。
3.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矮丈夫在高女人死后仍然保持的一个生活习惯是A.喜欢和裁缝老婆聊天B.人吃饭时摆两副碗筷C.一个人打伞时习惯性地半举着伞D.帮助团结大楼里的孩子补习功课【正确答案】C(P70)【答案解析】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半举着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A.《阿Q正传》B.《铸剑》C.《彷徨》D.《狂人日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
P25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
P34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A.东北农村B.江南农村C.湘西农村D.广州郊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
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
P52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D.农民自身的懒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
P65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A.废名B.路翎C.台静农D.叶圣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
P44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
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
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
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
P86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A.坚强、高洁,甘愿为追求真理和正义牺牲自己B.豁达、开明,积极追求新文化和新生活C.内向、压抑,有朦胧的个性觉醒意识D.爽朗、泼辣,为追求所爱而不计后果【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翠姨聪明、美丽、沉静、内向,翠姨朦胧的个性意识与妇女觉醒的观念为自己内向压抑的个性以及她周围的保守世俗所扼杀,翠姨的悲剧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觉醒女性普遍遺遇到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解放的深切关注。
P998.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拒绝了姜季泽示爱的主要原因是A.担忧儿女受对方虐待B.害怕失去财产C.儿子长白反对D.女儿长安反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曹七巧因出身卑微而戴上了黄金(物质)的枷锁,变得自私刻薄;她因丈夫患骨痨,自己年轻生命的情欲得不到满足而不断去挑逗小叔子姜季泽。
但封建大家庭的物质压抑和情欲压抑严重扭曲了曹七巧的心理和灵魂,当她丈夫去世、她也分得一份家产以后,因害怕失去财产而闭绝了自己的情欲,拒绝了姜季泽,表明她对黄金的占有欲战胜了情欲,成了黄金的奴隶。
P1109.小说《荷花淀》的主要叙事线索是A.荷花淀村民们编席卖席的经历B.水生嫂们在抗战中成长的经历C.水生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D.水生嫂从怀孕到生子的过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小说以白洋淀妇女从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起一支抗战队伍在荷花淀里抗日作战为线索,突出地表现了在战争的艰苦年代里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P11510.小说《绣枕》中冒着酷暑绣靠枕的人物是A.张妈B.吴妈C.大小姐D.小妞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说写大小姐冒着暑热、用四十多种线绣了一对凤凰和翠鸟靠枕,想以此求得与白总长家的亲事,但靠枕送到白家的第一天就被醉客和牌客弄脏,落到下人的手中,亲事自然告吹。
P22311.小说《子夜》中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份是A.封建地主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资本家D.买办资本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人物活动舞台,以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侵入中国、中国中原地区军阀混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起义为社会大背景,在广阔的历史画面上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多种矛盾冲突中的困境。
P26412.小说《山峡中》中魏大爷和野猫子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A.兄妹关系B.朋友关系C.父女关系D.爷孙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野猫子是土匪头目魏大爷的女儿。
P27413.诗歌《凤凰涅架》中欢唱“和谐"、“自由”“挚爱”的部分是A.“凤凰更生歌”B.“凤歌”C.“凰歌”D.“群鸟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凤凰更生歌”中凤凰和鸣欢唱“和谐"、“自由”“挚爱”。
P121 14.被朱自清誉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的诗歌是A.《白旗》B.《毒药》C.《采莲曲》D.《死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朱自清所指出的,“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朱自清序》)。
P12615.诗歌《雨巷》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对比、夸张B.反讽、排比C.象征、反复D.反讽、拟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雨巷》用象征手法抒情,《雨巷》里的许多形象都凄婉迷茫,另外,他十分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锵,每节押韵两至三次,同时还以复沓、重复等手法来强化全诗的音乐性。
P12716.下列各项,对诗歌《再别康桥》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对“疲倦的母亲”等意象的抒写,表达了忧伤的离别之情B.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C.采用民歌的形式,情感基调哀怨忧伤D.诗句长短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奔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再别康桥》里,他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充满魅力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已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
P13017.诗句“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所表达的内涵是A.“我”是地主家的养子,大堰河是“我”的保姆B.“我”是大堰河的亲生儿子C.大堰河是地主的老婆,是“我”的养母D.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但比生身父母更亲密【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的是表达的效果。
P13418.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结尾处呈现的想象中的画面是A.“我”的死亡B.“僵尸”在炼丹C.“蜂拥的昆虫”D.“黑色的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最后,我”看见“自己”的死,更是以一个想象性的悖论,把“我”对自己的死亡想象,泛化到每个已死或者将死者身上。
P13819.诗歌《鼠曲草》和《给战斗者》的诗体分别为A.十四行诗和短行体诗B.自由体诗和新格律体诗C.自由体诗和十四行诗D.新格律体诗和短行体诗【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十四行集》是冯至的代表诗集,收有他1941年所写的27首十四行体新诗。
《鼠曲草》收录其中。
《给战斗着》田间早期的诗歌,在形式上是独特的“短行体”。
P144、31820.诗歌《金黄的稻束》中借“金黄的稻束”展开联想,歌颂的对象是A.祖父B.恋人C.母亲D.父亲【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金黄的稻東——那丰收的成果,与劳动者、孕育者的形象自然联系起来了。
没有那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就没有丰收的金黄的稻束,由此表达了对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敬意。
P14621.诗歌《力的前奏》的写作时代是A.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力的前奏》写于1947年,旧的时代即将过去,新的生活即将来临,这正是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面临大变革的真实写照。
P14722.诗歌《老马》中“老马”形象表现的是A.奋力反抗的斗争精神B.颓唐脆弱的生命状态C.承受悲苦的坚韧意志D.驰骋疆场的豪迈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诗人以老马为象征塑造了背负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中国农民形象,表现中国农民顽强的生命力和面对苦难所表露出来的韧性。
P30723.诗歌《泥土》中“泥土”意象所包含的精神内蕴是A.对个体自由的崇尚B.哀叹自我的怀才不遇C.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D.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938年,鲁藜辗转奔赴延安。
来到延安,对于鲁藜来说不仅仅是投入到了革命的大熔炉,而且也是他真正发现诗歌、找到属于自己诗风的开始。
这个从小在海外颠沛流离的苦孩子在延安这一新的环境中尝到了生活的甜蜜,真诚地吟唱着集体主义精神、自我奉献精神。
P32624.散文《白马湖之冬》中作者对白马湖之冬感受最深的是A.寒风的怒号和萧瑟的诗趣B.纷飞的雪花和挺拔的松树C.明媚的冬日和冰封的雪山D.辽阔的雪原和透彻的寂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把无形之风放置在各种场景中去描绘,突出描写白马湖冬天风的“多与大”,显得集中而又有特色:首先用“虎吼”、“怒号”等表示声音的词话,表现风的无孔不入和带给人的寒意;其次通过与无风的晴朗丽日的对比,传神地写出风的凛冽逼人;又通过写大风中瑟瑟发抖的大地、山、湖,烘托出风的凄厉。
P34325.报告文学《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我”的见闻感受和“新闻剪集”B.“我”的见闻感受和日记C.书信和日记D.“新闻剪集”和书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在表现手法上独特新颖,采用将“我”的见闻感受和“新闻剪集”相结合的纪实方式,结合厨子的行踪,将太原城内一片惊慌、混乱不堪的真相和城外所发生的各种惨剧曲折地反映出来。
P35426.散文《山之子》中哑巴冒着生命危险采撷野百合花卖钱所要奉养的对象是A.老母和老父B.妻子和儿女C.老母和寡嫂D.老母与儿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哑巴的父兄遭遇了被自然无情吞噬的悲剧,但他为了奉养老母、寡嫂,承继了父兄“以生命为孤注的生涯”,把自己的生命挂在万丈悬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