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要完成设计图的绿化配置,即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现有场地对不同用途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搭配,就要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一、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1、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2、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植物间关系要协调三、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构成各种园林空间利用植物的叶从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落叶树随季节发叶和落叶的变化,形成空间的闭合和开敞效果;利用常绿树形成常年稳定的闭合效果。

2、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选择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构成不同空间和形成各种氛围。

植物的形状极为丰富,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

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或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或形成活跃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颜色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节性,持续时间短,只能作为点缀,不能作为基本的设计要素来考虑。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探讨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探讨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探讨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生态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品种的选择与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效果、生态平衡和植物生长状态。

对于植物品种的选择与配置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生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品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和生态平衡。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生态适应性原则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其生态适应性。

因为不同植物品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有的植物适应性强,可以生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而有的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在进行选择时,要根据生态环境条件来确定植物品种,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

生态园林建设旨在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景观,因此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注重其景观效果。

要根据园林的整体规划,确定植物的种植位置和布局,确保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结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美观的生态景观。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功能,例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土壤、调节气候等。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考虑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根据园林的用途和需求,确定种植不同植物品种,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

4. 多样性原则生态园林建设要提倡生物多样性,因此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确保园林中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1. 优势植物与劣势植物配置原则在园林中,不同植物品种存在着竞争关系,有些植物具有优势性,有些植物处于劣势状态。

因此在植物品种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竞争关系,合理安排优势植物和劣势植物的位置,确保其和谐共生,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

2. 风景树与底层植物配置原则在园林景观中,风景树起到了重要的绿化和美化作用,而底层植物则可以增加园林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整个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生态园林中植物类型的搭配

生态园林中植物类型的搭配

生态园林中植物类型的搭配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需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态特点,科学选择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等,才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群落结构。

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而且也能够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

因此,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搭配相对于灌木、草本,乔木的生态效益较好,在生态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时,应该以乔木为重点,其他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既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又注重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时,可以将上层配置成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的结构,以提高园林绿地的层次结构比例。

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在园林绿地中,速生树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但是寿命相对较短,往往在20~30年后开始衰老。

慢生树种初期生长较慢,绿化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绿化效果将逐步显现。

所以在植物配置时,应将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进行合理搭配。

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慢生树种的比例,有利于园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景观的持续性。

3、乡土树种与其他树种搭配在生态园林中,乡土树种因其独特的优势所占的比重应该是最高的。

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还可选择园林植物的自然种类和人工选育的优良植物种类与其配置。

这将更有助于提升整个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增强应对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如病虫害等。

4、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因为地区环境不同,其在种类、数量上差异较大。

我国北方地区以落叶树种为主,南方以常绿树种为主。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应该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地区环境的树种比例,力求发挥植物的最佳生态效应。

例如北京地区以落叶植物为主,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应刻意追求常绿植物的比例与数量,其配置最好的效果应该与北京的气候特点吻合。

5、观叶树种与观花树种搭配植物配置的生态要求除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要和谐之外,最重要的是植物与人的关系。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1.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长时间生存在本地区且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即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环境,并且成为了最适合本土种植的特色植物。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中要将乡土植物作为首选,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1.2、统一性原则对园林植物而言,由于植物类别不同,形态、色彩、线条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影响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所以,要利用植物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良好融合,充分满足园林需求,符合植物生长习性,达到园林艺术审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不同构图方法,打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从而创造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观赏游玩的要求。

1.3、均衡性原则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

比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

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

1.4、多样性原则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为生物多样性、改善绿地系统带来较大的帮助。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2.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植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在研究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要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及生活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较小,但有些植物栽植在一起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使月季茁壮生长;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等栽植在一起都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U I 2UI N U,

C ia N w T c n lge n r d cs h n e e h oo isa d P o u t
■ ■ ■ 瞄国团图 阉_ 喝 ■ ●■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生态 园林设 计 中植 物 配置 分析
吴 国 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虞 园林管理 中心, 浙江 上虞 3 2 0 ) 1 30
美 的感 受和联 想 , 植物 景观 一词也 包括 人 工 的 即运 用植 物 题材 来创 作的景 观 。 文介 绍 了城 市 园林植 物 的功 能 , 本 阐述 了植 物造 景 的
线 ,比零 星点 缀 的植 物个 体具 有更 高 的观赏 价 值 。在 不 同的环 境 条件 , 同 的地理位 置 , 不 营 造 多姿 多彩 的植 物 群落 ,能 够最 大 限度 地 满 足城 市 居 民对绿 色 的渴 求 ,调和 过多 的建 筑、 道路 、 场 、 梁 等 生硬 的人 工景 观对 人 广 桥 园林 中 的植物群 落与 山坡 、 植物 景观 中季 相 是极 为重 要 的 ,讲 究春 产 生 的心 理压 抑 。 本 植物 等题 材 , 过艺 术手 法 , 通 充分 发挥 植 物 水 草 山坡 花 , 叶 , 实 , 干 , 过合 理 配植 , 到 四 建 筑 、 体 、 坪等 搭 配 及 易形 成 主景 , 夏 秋 冬 通 达 的形 体 、 条 、 线 色彩 等 自然美 ( 包 括 把 植 物 也 季有景。如由迎春花、 桃花 、 丁香等组成的春 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 ,使山坡 整 形修 剪成 一定 形体) 来创作 植 物景 观 。 创 建筑 季景 观 ; 由紫 薇 、 欢 、 石 榴等 组 成 的 夏季 变 得 郁郁 葱葱 , 作 出优美 的森林 景观 ; 合 花 2 城市 园林植 物 的功能 由桂 花 、 红枫 、 杏等 组成 的 秋季 景观 ; 物 旁 的植 物群 落 对建 筑物 起到 很好 的遮 挡和 银 随着我 国经济 快速 发 展和 绿色 环 保意 识 景观 ; 忍冬 、 南天 竹 等组 成 的冬季 景 观 。这 装 饰 作用 ,城 市建 筑 也 因掩 映于充 满 生机 的 的加强 , 市绿化 建设越 来 越受 到重视 。 学 由腊 梅 、 城 科 家和 园林专 家提 出 , 园林 植 物引 入城 市 , 将 让 种盛 衰荣 枯 的生命 节 律 ,为创造 园林 四季演 植 物 群落 而充 满 活力 :以草坪 为背 景 和基调 植 物 发挥 其生 态功能 ,以改善 城市 日益严 重 变 的时序 景观 提供 了条件 ,根据 植 物 的季 相 营造 的 植 物 群 落 能 够 丰 富 草坪 的层 次 和 色 把 使得 同一 彩 , 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的环境 污 染 。城 市园林 植 物 的基本 功 能是 作 变化 , 不 同花期 的植 物搭 配种 植 , 4 . 态 效益 2生 为现代 城 市绿化 建设 的根 本要 素 ,其 出发 点 地点 在 不 同时期产 生 不 同的景 观 ,给人 不 同 城市 绿 地改 善城 市生 态 环境 的作 用是通 和归 宿点 都应 落实在 有利 于促 进 城市 居 民的 的感 受 。 3 利用 园林景 观植 物 展现地 域性 特色 过 园林植 物 的物 质循 环 和能量 流 动所 产生 的 . 2 身心健 康 这一 目标上 。 因此 , 园林 植物 配 城市 由于不 同地 区 的地理 、 条 件各 异 , 气候 园 生态 效益 来 实现 的 。生态 效 益 的大小 取决 于 置 的根本 目的决 定 了它应 充分 发挥 的功 能 。 21改 善 城市 生态 环 境 ,创 造舒 适 生 活 内应有本 地区 的代 表 性观 赏植 物 。地 区性 的 绿 量 ,而 绿量 的大 小 则取 决 于 园林 植 物总 叶 . 乡 土树 种 是 体 现 园林 地 方 特 色 的最好 材 料 。 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 空 间 植 物 群落 是构成 城市 绿地 系统 的核 心要 如 我 国华南 地 区的木 棉 、 凰 木 、 葵 、 凤 蒲 芭蕉 、 植物 层 次与数 量 ,所 以单 位 面积上 的叶面 积 榕树 光合能力增强 , 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比 素。 城市 绿地 系统在 保持 城市生 态 系统 平衡 、 羊 蹄 甲 、 等热 带植 物 与东 北地 区的云 杉 、 指数高 , 改 善城市 环境 质量 方面 ,具有 其他 设 施 不可 冷 杉 、 杜松 、 曲柳 、 树等 寒 带植 物 , 水 桦 不论 是 单层 树 木大 ,例 如乔 灌草 结合 的群落 产生 生 倍 植物 群落 结构 复杂 , 稳 替代 的功 效 ,是 提 高城市 居 民生 活质 量 的一 生 态习 性还 是季 相景 观表 现 ,都有 很 大 的差 态效 益 比草 坪高 4 。 各有 也 防风 、 防尘 、 降低 噪音 、 收有 害气体 吸 个 必 不 可少 的依托条 件 。城 市园林 绿 化通 过 异 , 各 的景观 特色 , 是 园林植 物 自然 美 定 性 强 , 也 明显增 强 , 因此 , 有 限 的城 市绿 地 中建立 在 植树、 种灌 、 、 栽花 培草 等 过程 , 仅能 提 高城 素 质的表 现 。 不 市 的绿 地率 ,也 能充 分 利用立 体 多元 的绿 色 33园 林植 物 造景 是 进行 意 境创 造 的表 尽可 能 多 的植 物群 落是 改 善城市 环境 ,发 展 . 植被 的生 态效 应 。通 过植 物 的光合 、 腾 、 蒸 吸 达 生态 园林 的必 由之路 。 园 林 植物 景 观 不仅 给人 以 环 境舒 适 、 心 4 . 会 效益 3社 收和吸附, 调节小气候 , 防风降尘 , 减轻噪音 , 吸收 并转 化环 境 中的有 害物 质 ,净 化 空气 和 旷 神怡 的物境 感受 ,还可使 不 同审 美 经验 的 生态 园林 的社 会 效 益 ,不仅仅 是 开展各 以吸引游客为主, 更 水 体 , 生态 环境 , 市环 境 质量 达 到清 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 , 维护 使城 即意境 。 意境是中国文 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 , 洁、 舒适 、 丽和 安 全 , 而为 城 市居 民创 造 学 与绘 画艺 术的重 要 美学 特征 , 贯穿 于 “ 美 从 也 诗 重要的是按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 ,把园林办 出一 个 良好 的城市 生活 空间 。 由城市 绿化 构 情 画意 写入 园林 ” 园林艺 术表 现 中。 国文 成人们走 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 的 中 造的“ 肺部 ”吸纳的是尘 土、 , 废气 、 噪音等污 学 和绘 画艺 术采 用 比拟 、联想 的手 法将 园 林 育方式 , 启示人们应与 自然和谐共处, 尊重 自 染物 , 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人们 以“ 城市之 植 物 的生态 特性 赋予 人格 化 。借 以表 达人 的 然的客观规律 。 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 , 激发人 肺 ” 比喻植物 对城 市 的作 用。 因此 , 市 园 思想 、 来 城 品格 、 意志 , 作为 情感 的寄托 。 寄情 于 们探 索 自然 的奥 秘 ; 或 组建 保健 型植 物群 落 , 则 林 绿 化 要 把 改 善城 市 生 态 环境 作 为 首 要 功 景或 因 景 而生情 ,园林 植 物造 景是 意 境创 作 让人 们 同植 物 和睦相 处 :生 产型植 物 群落 告 能。 的表象 。 诉人 们 绿色 植 物是 生存 之 本 :观赏植 物群 落 3 运用 园林 植物 形成 空间 变化 - 4 2 美化 市容 ,充 分 烘托 城 市 的 文化 底 . 2 将激 发 人们 热爱 自然 、 护 自然 的意识 。 宅 保 住 蕴 植 物本 身是 一个 三 维实体 , 园林 景 观 附 近成 片 的植 物 群 落 ,有 助 于 消除人 们 的身 是 城 市园林 绿化根 据不 同城 市 的 自然 生态 营 造 中组成 空 间结 构 的 主要成 分 。枝 繁 叶茂 心疲 劳 和精 神 压抑 , 及培 养 儿童 、 青少 年 的公 环境 ,把 大量具有 自然气 息 的花 草树 木 引进 的 高大 乔木 被视 为单 体建 筑 ,各种 藤 本植 物 益 观念 。 通过 日常对 自然界 的 荣枯 ( 长 、 生 开 城市 ,按 照园林 植 物的配 制手 法 加 以组 合栽 爬 满棚 架 及屋顶 , 绿篱 修剪 整 形后 颇 似墙 体 , 花 、 凋谢 、 节变 换) 命活 动 类 、 季 和生 小动 物 植 , 时将 民俗 风情 传 统 文化 、 教 、 同 宗 历史 文 平 坦整 齐 的草 坪铺 展 于水 平 地面 ,因此植 物 等 动物 )的接 触 ,还 可 以促进 孩子 们 的 自觉 山水 一样 , 有构 成 空 间 、 具 分 性、 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之中,营造各种不同风 也 像其 他 建 筑 、 创造力、 想像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 格 的城市 园林 绿化景 观 。美好 的市 容 风貌 不 隔 空间 、 空 间变化 的功 能 , 在 空 间上 的精 神 。人 类 的生活 、 引导 植物 生产离 不 开绿 色植物 , 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 令人心旷神怡 , 而且可 的变化 , 可以借助借景、 障景等手法来 实现 , 人类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也 就 是 人类 认 识 自然 、 以陶冶情操 , 并获得知识的启迪。 美好的市容 也 可以通 过人 们 的视 线 、 境 的改 变产 生 “ 视 步 利用 自然 �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应遵循四大原则:1、调和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和原则。

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调和不仅仅是指植物与植物之间,也涉及到植物和周边环境、周边生物、周边建筑的调和性。

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

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2、统一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除了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根据植物自身的品种、生长态势和颜色等进行配置。

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

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避免了因杂乱的配置而带给人的烦躁感。

3、均衡的原则。

植物的整体生长态势、枝叶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带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而相对于体积较小,颜色鲜艳活泼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轻盈之感。

,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韵律和节奏感原则。

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植物的配置,比如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积种植一些体积较大的树木或者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而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就相对减少种植植物的数量,可以避免种植树木,而改种一些灌木和花草,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

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1]。

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在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是仅仅利用植物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

生态园林的兴起,将园林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

1 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2]。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1 艺术性原则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

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从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2.2 景观性原则既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2.3 生态位原则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3]。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直、枝叶茂密、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树种,并有利于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等。

2.4 生物多样性原则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

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城市绿化中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

2.5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

3 生态型造景的类型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创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类型有:3.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

观赏型植物群落中季相变化应用最多,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春暖花开,许多乔灌木、花卉纷纷绽放花蕾。

碧桃、迎春、白玉兰、樱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类、绣线菊类、黄刺梅、蜡梅、猥实、锦带花、牡丹、海棠等,姹紫妍红地点缀着缤纷的春季。

到了夏季,绿荫片片,树种不同,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既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夏季开花的植物有荷花、合欢、紫薇、木槿、栾树、珍珠梅等。

秋季累累硕果,不仅增添了城市的色彩美,还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观果植物如苹果属、山楂、山茱萸、花楸属、栒子属、柿属、荚蒾属、南天竹、冬青、石楠等,其红色或黄色的果实装点着迷人的秋景。

这时许多水果类树种如柑橘、杨梅、葡萄等更是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性。

群落中如火如荼的秋叶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漆树、黄连木、盐肤木、火炬树、花楸、乌桕、元宝枫、枫香、黄栌、柿、鸡爪槭、山楂、石楠、地锦、五叶地锦、三角枫等;黄色或黄褐色的银杏、洋白蜡、无患子、鹅掌秋、栾树、麻栎、栓皮栎、乌桕、五角枫、水杉、金钱松、白桦等。

冬季对植物的观赏焦点可以转移到植物的枝干。

如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瑞木、血枝梾木、杉木、马尾松、山桃、青刺藤;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垂枝桦、白皮松、二色莓、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扬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干皮为斑驳色的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斑竹、木瓜等,而且北方冬天的树挂也是极精彩的一景。

当然,常绿树在冬季仍呈现出生命的绿色,让人们眼里永远充满生机,有些优良的常绿树还可以观姿,观花,观果,观叶和观干,如雪松、龙柏、桂花、红豆杉、白皮松等。

众多优秀园林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经过合理的配置呈现出迷人的景色,最突出的植物季相景观配置的例子之一是杭州花港观鱼,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变化鲜明,春有牡丹、樱花、桃李;夏有荷花;秋有桂花、槭树;冬有腊梅、雪松,让游人一年四季享受美妙的景观变化。

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体现春景的植物群落如白玉兰+雪松—樱花+西府海棠或紫荆—紫花地丁+崂峪苔草或马蔺,垂柳+鹅掌秋或臭椿—女贞+丁香或紫叶桃—榆叶梅+太平花(或迎春、野蔷薇、锦带花、海洲常山)—鸢尾+二月兰或五叶地锦;体现夏景的植物群落如圆柏+国槐+合欢—紫叶李+紫薇或石榴—平枝栒子或卫矛+蜀葵—玉簪或荷兰菊,毛白杨+栾树+云杉—小叶女贞+木槿或珍珠梅—月季或美人蕉+石蒜或半枝莲;体现秋景的植物群落柿树或银杏+火炬树—白杄+金银木或平枝栒子—大丽花+宽叶麦冬,水杉+油松+五角枫或洋白腊—白皮松+荚蒾属或山楂+小花溲疏—月季+紫叶小檗或铺地柏;体现冬季景观的如雪松+白桦—腊梅+构骨—矮紫杉+书带草,油松+金枝柳+银白杨—竹类+火棘或银芽柳—荚果蕨或三叶草。

3.2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适于北京地区的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如:油松(或圆柏、侧柏、雪松)+臭椿(或国槐、白玉兰、绦柳、白蜡、栾树)—大叶黄杨+碧桃+金银木(或紫丁香、紫薇、紫穗槐、接骨木)—矮紫杉+风花月季(或连翘、玫瑰)—鸢尾或麦冬;华山松(或白皮松、云杉、粗榧、洒金柏)+银杏(栾树、黄栌、杜仲、核桃、暴马丁香)—早园竹+海洲常山(珍珠梅、平枝栒子、构骨、黄刺玫、)—萱草+早熟禾3.3 耐污性人工植物群落以园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测定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出适于污染区绿地的园林植物[4]。

以通风较好的复层结构为主,组成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有效地改善重污染环境局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对人们健康有利。

适于北京地区污染企业的植物群落:污染区厂房向阳侧种植模式设计:侧柏(或华山松、桧柏、蜀桧、云杉)+ 毛泡桐 (或银杏、构树、臭椿、流苏、毛白杨、栾树)—丰花月季+平枝栒子—早熟禾;污染区厂房背阴侧种植模式设计金银木(或天目琼花、矮紫杉、珍珠梅、紫穗槐)—沙地柏(或涝峪苔草);污染区厂房与生活区隔离带绿化植物种植模式设计: 桧柏 (或白杄、侧柏)+毛白杨(或臭椿,毛泡桐、构树)—矮紫杉+棣棠(或紫穗槐、天目琼花、金银木、大叶黄杨)—二月兰(或涝峪苔草、麦冬、早熟禾)。

适于街道、公路周边地区的植物群落:侧柏+悬铃木(国槐、银杏、白蜡、毛泡桐)—大叶黄杨+紫丁香(或紫薇、天目琼花、锦带花)—早熟禾或麦冬上述几种种植模式设计,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抗污性强的新优植物,既丰富了植物种类,美化了环境,又适应了粗放管理,适合污染区大面积绿化养护管理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