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讲座学案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第一章:词语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词语。
3. 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词语进行造句。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2. 词语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举例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词语。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词语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词语及其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及其意义。
2. 运用所学生动词语造句,明天分享。
第二章:形容词的辨析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形容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会区分不同意义的形容词。
3. 能够运用形容词进行造句。
二、教学内容:1. 形容词的定义: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表示事物的特征、状态、属性等。
2. 形容词的分类: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程度形容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容词的定义和分类。
2. 举例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意义的形容词。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形容词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不同意义的形容词及其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形容词及其意义。
2. 运用所学生动形容词造句,明天分享。
第三章:动词的辨析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会区分不同意义的动词。
3. 能够运用动词进行造句。
二、教学内容:1. 动词的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存在、变化等意义的词语。
2. 动词的分类: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存在动词、变化动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初中词语运用讲解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用法和搭配。
2. 培养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词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词语的搭配。
教学难点:1. 词语的搭配。
2.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语,引导学生回顾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词语讲解1. 列举本节课要学习的词语,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每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老师对每个词语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词性、词义、用法、搭配等。
3.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具体用法。
三、词语搭配练习1. 设计一些词语搭配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2. 引导学生分析搭配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词语运用练习1. 提供一些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
2. 让学生分析所选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运用所学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词语,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词语运用情况,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进步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词语的含义、用法和搭配,帮助学生掌握了词语的运用方法。
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词语的搭配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词语搭配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正确使用词语试讲教案中班

正确使用词语试讲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正确使用词语的试讲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基本的词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词和动词。
2. 学生能够通过听和说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词汇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准确地使用所学的词汇,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相关词汇2. 多媒体设备或教具展示词语3. 学生复印的练习册4. 黑板/白板和粉笔/白板笔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名词和动词,如水、跑、吃等。
2. 启发学生根据图片猜测词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
示范与讲解(10分钟)1. 选择一个名词或动词,例如“跑”。
向学生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并用手势或动作示范出来。
2. 让学生模仿你的动作和发音,鼓励他们大声重复词语,并感受动作和发音的联系。
3. 逐步引入更多的词语,并重复上述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地发音和模仿这些词语。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学生的练习册,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 通过对话、问答或配对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3. 老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学生的正确使用,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并与学生一起总结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2. 提供一个小任务或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回答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使用这些词语,以加深记忆和提高运用能力。
课后作业:1. 练习册上相关练习的完成。
2.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或同伴一起复习和使用所学的词汇。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词汇的正确发音和使用。
2. 教师可批改学生的练习册,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是评估的一种方式,通过观察他们在对话中的词汇运用情况,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词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2. 词语的作用:表达思想、感情和事物。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词语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解释词语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词语的重要性。
3. 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用词语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第二章:词语的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词语类别的认识和区分。
教学内容: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等。
3. 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等。
4.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不同词语类别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词语分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词语类别的区别。
3. 练习: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词语,进行分类练习,加深对词语分类的理解。
第三章:词语的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词语搭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词语搭配的意义:合理的词语搭配可以使句子更准确、生动。
2. 常见词语搭配的例子:如“美丽的花园”、“高兴地跳跃”。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词语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词语搭配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词语搭配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词语搭配的基本规则。
3. 练习: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词语,进行搭配练习,加深对词语搭配的理解。
第四章:词语的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
2. 培养学生对词语运用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主语、谓语、宾语等。
2. 词语的修饰和限制:如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引发学生对词语运用的兴趣。
讲词语教学设计

文档标题:讲词语教学设计一、引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词语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内容之一。
词语的掌握和理解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讲词语教学设计是一项关键的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讲词语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词语教学。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词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词语记忆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和分类a. 介绍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强调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b. 分类词语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2. 词语的词性和构词法a. 介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常见词性的概念和特征。
b. 通过例子演示不同词性的词语的用法和变化规律。
c. 简介常见的构词法,如前缀、后缀和复合等。
3. 词语的义项和辨析a. 引导学生了解词语有多义性和歧义性的现象。
b. 通过实例讲解多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概念和区别。
c. 提供练习,让学生通过辨析词语来加深对其义项的理解。
4. 词义的拓展和应用a.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词语的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b. 提供阅读材料和语篇分析,让学生运用已学词语扩展词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词语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
2. 演示法:通过举例和实践,教学非语言教材的词语。
引导学生理解其用法和用法变化。
3. 练习法:教学词语的词义拓展和应用,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词语相关的小活动,如词语接龙或词语填空。
2. 讲授:教师介绍词语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词语的词性和构词法,并进行示范和解说。
3.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和拓展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演示: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些具体的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初中词语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字音、字形、字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词语的字音、字形、字义和用法。
2. 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词语的语境理解。
2. 词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词语卡片或教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重要性。
2. 引出本节课的词语讲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
2. 讲解词语的字形,分析汉字的构造和演变,帮助学生掌握字义。
3. 解释词语的基本意义,并结合例句,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4. 针对重点词语,进行拓展讲解,如近义词、反义词、组词等。
5. 强调词语的语境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三)课堂练习1. 出示例句,让学生判断词语的正误,并解释原因。
2. 补充词语,让学生完成句子,锻炼词语的灵活运用。
3. 针对难点词语,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理解方法和运用技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词语,注意字音、字形、字义和用法。
2. 搜集与所学词语相关的成语、典故,拓展知识面。
3. 写一篇短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率。
备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词语分类讲授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地将词语进行归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语归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词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词语的分类方法。
2. 词语归类练习。
教学难点:1. 复杂词语的归类。
2. 词语分类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词语卡片。
2. 归类表格。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2. 学生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词语分类的方法:a. 按照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b. 按照结构分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c. 按照意义分类:实词、虚词。
2. 教师举例说明各类词语的特点和用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词语卡片。
2. 小组内讨论,将词语卡片进行分类。
3. 每组派代表展示分类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2. 学生尝试自己分类,教师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语分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搜集并整理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进行分类练习。
2. 尝试创作一篇以词语分类为主题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词语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分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适时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范文:《词语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词语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地将词语进行归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语归类能力。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

小学学习词语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词语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定义和分类。
2. 常用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3. 词语的来源和演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词语的定义、用法和搭配。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词语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常用词语的用法和搭配,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词语。
4.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语,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搭配。
2. 积累新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来源和演变。
3. 结合所学词语,写一篇小短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定期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他们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词语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
九、教学实践:1. 组织词语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2. 开展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阳县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校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班级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 课题辨识运用词语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一、自主复习复习并掌握课下常用词语。
见附录二、典型例题透视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
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嵌入布满呈献 B.勾勒填充馈赠C.镶嵌充盈赋予 D.勾画覆盖给予答案:C 透视: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辨析和运用近义词语的能力,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有一定难度。
用“镶嵌”更能体现陆地嵌入地球,而又高于海平面的情形;而“嵌入”“勾勒”“勾画”则不能体现出陆地的这一情状。
地球上的水域,水面广阔,水量充足,用“充盈”不仅能表现出水域的这种特色,而且还能体现出水作为液体具有的那种晶莹、透明的特点,而“布满”“填充”“覆盖”则都显得过于直白。
“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这里用“赋予”较为恰当;如填“呈献”则前后搭配不当,如填“馈赠”则句意不通,如填“给予”则平常。
三、聚焦山西中考1、(2013山西2题2分)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A. 喜盈盈雄赳赳堂堂正正彬彬有礼(叠音词)B. 真挚挺拔英姿飒爽顶天立地(褒义词)C. 扑哧哗啦喵呜呼噜(拟声词)D. 平坦---崎岖茂密--稀疏寂静--安宁清澈--浑浊2、(2009山西3题2分)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朱自清《春》)B.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吴敬梓《范进中举》)D.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如果是为了去显(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3、(’09山西4题2分)下列成语有误的一项是( )A.拳不离手,曲不离口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D.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四、考场演练(一)、词语归类1、(’14北京)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2分) ( )A 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 B. 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 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 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2.(’14遵义)词语积累――下列词语中全是描写人物外貌的一组是(3分) ( )A.温文尔雅虎视眈眈引人人胜B.花枝招展苍颜白发老态龙钟C.销声匿迹彬彬有礼衣衫褴褛D.风度翩翩笑容可掬喋喋不休3(’I4枣庄)下列选项中的成语,全是贬义的一项是(2分) ( )A.狼心狗肺虎头蛇尾蛇蝎心肠B.风毛麟角童颜鹤发一丘之貉C,乌合之众狼狈为奸犬马之劳 D.狐朋狗友金鸡独立牛鬼蛇神4.(’15预测)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肿脸充胖子恶人先告状【描写人物】B.春雷响,万物长过了冬天就是春花到开时自然红【常见谚语】C.万紫千红无边无垠红装素裹【描写景物】D.虚怀若谷肆无忌惮欢欣鼓舞玲珑剔透【褒义词】⒌(’15预测)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顼是(2分) ( )A.“火辣辣”“热腾腾”“白茫茫”既是形容词,叉是叠音词。
B.“百依百顺”“千呼万唤”“大同小异”都是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C.“啜泣”“纳罕”“清冽”均为动词。
D.“一丝不苟”“杂乱无章”“夜郎自大”都是贬义词。
6.(’15预测)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与山西有关的成语:楚才晋用、秦晋之好、河东狮吼、尧天舜日^B.与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C.与神话故事有关的成语: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D.与恒心有关的成语:锲而不舍、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滴水穿石(二)、词语的辨析与运用1.(’14杭州)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叉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2.(’14南充)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1)家庭的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姿态万千只要……就B.熏陶姿态万干只有……才C.熏染五彩缤纷只有……才D.熏陶五彩缤纷只要……就3.(’14河池)下列选项加线的词语能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旬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撸。
(熟练)B。
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迁就)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义正辞严) 。
D,不管到哪里,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因为所以)4.(’15预测)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 )A.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开展了“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书是人类的精神佳肴。
B.“十一”黄金周,我们全家到九寨沟旅游,大自然为我们送上一道道佳肴。
C.她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D.书市,是一顿知识的佳肴,今年的比去年更丰盛!5・(’15预测)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2014年8月20日上午,山西品牌中华行澳门站活动,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会展中心正式____。
30家山西品脾企业携8大类、650种特色商品集体____,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山西面食绝活、绛州鼓乐,也在现场集中____。
前来采购的客商、市民____,山西品牌在澳门蠃得满堂喝彩。
A. 开动登台展现连续不断B. 开始出场涌现川流不息C. 开始出现显示比肩接踵D. 启动亮相展示络绎不绝6(15预测)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I)站在河边观壶口瀑布,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有劲,雄浑壮阔的歌曲。
(2)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云冈石窟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各个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
A. 威武雄壮错落有致栩栩如生B. 波澜壮阔鳞次栉比无与伦比C. 光彩夺目犬牙差互绘声绘色D. 耀武扬威有条不紊惟妙惟肖学习笔记学习收获或困惑附录:以下词语梳理,是按教材课下注释逐个排查的,只要平时用心识记,就能轻松应对考试。
七年级上册【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须臾】一会儿,片刻。
【朗润】明朗润泽。
【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倏忽】忽然,很怏。
【清冽】水清澈。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寥廓】高原空旷。
【训诫】告诫,教导。
【嶙峋】形容人瘦削。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奇,诧异。
【收敛】收拢,合拢。
【宽恕】宽容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隐秘】隐藏,不外露。
【骸骨】尸骨。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静谧】安静。
【滑稽】(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
【精致】精巧细致。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沉不清楚。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随便。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服就露出胳膊肘。
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七年级下册【炽痛】热烈而深切。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亘古】远古。
【踌躇】犹豫。
【亢奋】极度兴奋。
【弥散】弥漫消散。
【蓦然】突然,猛然。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
【蓦然】突然,猛然。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不羁】不受束缚。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劳苦的样子。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年,星宿名,泛指天空。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膺,胸。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维,是。
谷,穷尽,指困境【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啬地前往。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
彰,明显。
八年级上册【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激动。
【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滞笨】呆滞笨拙。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伧俗】粗俗鄙陋。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塌败】塌陷破败。
【愧怍】惭愧。
【嶙峋】枯瘦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藩篱】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肜容风景。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