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0501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一、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10501工作面位于主井右侧(面向井底),与井筒留有35m保护煤柱,东南侧距风氧化带60m,西南侧距风氧化带180m,西北领10502采面,未回采。

工作面走向平均长约470m,倾斜均宽115m,面积54050平方米。

煤层底板标高+1435m~+1485m。

对应地面标高+1470m~+1545m。

2、煤层本工作面主要开采M5煤,产于P3l上部,上距P3c底界17.24~31.73米, 平均26.60米, B1标志层为其顶板,下距B2标志层顶界1.89~6.85m,平均5.13m,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1.00~2.87米,平均厚1.92米,煤层厚度标准差0.40米,变异系数20.60%,在矿区范围内全区可采,点状可采率100%,可采区面积2.8124Km2(平面积),面状可采率100%,煤层厚度变化较小,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二、工作面地质构造在掘进10501运输巷、回风巷期间,遇到5处断层,因工作面以南F5断层,在工作面回采推进过程中可能有瓦斯涌出现象,另外顶板岩溶水通过导水断层流入巷道,为采面回采带来一大隐患。

采面断层一览表断层编号断层位置断层性质倾向倾角落差m 对采面影响F10501-1 10501运输巷开口位置正断层294 65 0.6 影响小F10501-2 10501运输巷251m 正断层310 62 0.5 影响小F10501-3 10501运输巷350m 正断层295 61 6 影响大F10501-4 10501回风巷97m 正断层271 65 0.5 影响小F10501-5 10501回风巷340m 正断层272 67 0.6 影响小精选范本三、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一)主要含水层: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分布零星,多在溪谷及山麓地带分布,多为冲积层、坡积层和残积层,岩性为含砂砾粘土、亚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

水文地质评价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是对XXXX项目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正式报告。

该评价旨在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本报告以水文水资源和地质条件两个方面为重点,对项目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为项目提供保障。

2. 项目概况XXXX项目位于XXXX,总面积为XXXX。

项目所涉及的地区主要是XXXX,属于XXXX地质构造带。

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XXXX,年平均气温为XXXX,地表水资源丰富。

3. 地质环境3.1 地质构造XXXX项目区主要位于XXXX地质构造带,该地区属于XXX岩系,地层为XXXX。

岩性以XXXX为主,含有一定量的XXXX。

3.2 地质构造特点本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XXXX构造断层。

该断层对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3 地质成因XXXX区域地质成因为XXXX。

4. 水文环境4.1 地表水该项目区域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有XXXX河、XXXX湖等。

其中XXXX河为本地区的主要水源,流域面积为XXXX,最大断面流量为XXXX。

XXXX湖是该区域另一重要的水源,水体比较清澈,水质较好。

4.2 地下水本区域含水层主要为XXXX岩层。

地下水属于XXXX类型,储量充足。

本区域存在着多个地下水补给区和水电孔洞,这也是该地区水文环境特点之一。

5. 水文地质特征5.1 水文特征本项目区域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该区域年平均降雨量为XXXX,分布呈现出XXXX特点。

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好,水利潜力较大。

5.2 地质特征本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含有较多的XXXX矿。

该区域的地下水含盐量较大,对于灌溉农作物有一定影响。

同时,地表水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限制,水质呈现出下降趋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

6. 水文地质风险评估6.1 自然风险评估本项目区域内含有多个断层,存在较大的地震风险。

同时,在气候异常情况下,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山洪暴发,给这一地区带来较大的自然灾害风险。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治措施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治措施

禹州神火隆源矿业有限公司11011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地面位置工作面对应地表位于张湾村西南处农田,地表为第四系所覆盖,地势较为平坦,设计巷道最低处与地表间隔167m。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11011工作面北部为西高村一矿、二矿采空区,南部为本矿11031工作面(未采),西侧为11采区轨道、皮带上山,东侧为矿井井田边界。

3、巷道布置11011风巷工程359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工作面二联巷上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74°掘进与11011切眼贯通。

巷道由西向东为2°~4°上坡。

11011机巷工程量397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工作面二联巷下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74°掘进与11011切眼贯通。

巷道由西向东为2°~4°上坡。

11011切眼工程量83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风巷里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164°掘进与11011风巷。

巷道由西向东为15°~17°下坡。

二、地质构造情况1、工作面主要沿着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掘进,二1煤层直接顶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白云母及黄铁矿结核。

厚度约25m,局部夹二3煤,厚度(0-0.2m)。

二1煤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色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细砂岩薄层状,含较多小白云母及炭质,含菱铁质结核,夹不规则泥质条带,具波状、透镜状、槽状层理,平均厚5m。

煤(岩)层倾角15~17°,平均16°。

2、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结合附近巷道实际施工揭露情况分析,预计工作面掘进范围内无断层,工作面局部底板可能有轻微褶存在。

三、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本工作面位于补给径流区,李楼河从工作面上部流过,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在0.145~0.992m3/s之间。

地表水会通过冒落裂隙带向深部微弱下渗,由于煤层顶板有厚层砂泥岩隔水层阻隔,因此地表水体对巷道掘进影响微弱。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实用措施.doc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实用措施.doc

禹州神火隆源矿业有限公司11011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地面位置工作面对应地表位于张湾村西南处农田,地表为第四系所覆盖,地势较为平坦,设计巷道最低处与地表间隔 167m。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11011 工作面北部为西高村一矿、二矿采空区,南部为本矿 11031 工作面(未采),西侧为 11 采区轨道、皮带上山,东侧为矿井井田边界。

3、巷道布置11011 风巷工程 359m,工作面开口于原 11011 工作面二联巷上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 74°掘进与 11011 切眼贯通。

巷道由西向东为 2°~ 4°上坡。

11011 机巷工程量 397m,工作面开口于原11011 工作面二联巷下口,沿二 1 煤层顶板,按方位角74°掘进与11011切眼贯通。

巷道由西向东为2°~4°上坡。

11011 切眼工程量 83m,工作面开口于原 11011 风巷里口,沿二1煤层顶板,按方位角 164°掘进与 11011 风巷。

巷道由西向东为 15°~ 17°下坡。

二、地质构造情况1、工作面主要沿着二叠系山西组二 1 煤层掘进,二 1 煤层直接顶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白云母及黄铁矿结核。

厚度约25m,局部夹二3煤,厚度()。

二 1 煤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色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细砂岩薄层状,含较多小白云母及炭质,含菱铁质结核,夹不规则泥质条带,具波状、透镜状、槽状层理,平均厚 5m。

煤(岩)层倾角 15~17°,平均 16°。

2、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结合附近巷道实际施工揭露情况分析,预计工作面掘进范围内无断层,工作面局部底板可能有轻微褶存在。

三、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本工作面位于补给径流区,李楼河从工作面上部流过,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在~ s 之间。

地表水会通过冒落裂隙带向深部微弱下渗,由于煤层顶板有厚层砂泥岩隔水层阻隔,因此地表水体对巷道掘进影响微弱。

1151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51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镇雄县宝树煤矿1151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及水害防治措施编制:审核:总工程师:编制单位:地测科2020年6月10日1151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一、概况一盘区11513运输巷及辅助工程开口点位于一盘区集中运输巷皮带机尾南约5米处开口,布置于C5a煤层顶板岩层中,见煤后沿C5a煤层顶板掘进。

巷道设计长度共计534m,其中11513运输巷426米,11513回风联络巷108米,开口方位角a=205°0′0″,该巷北侧为未采区,东侧为一盘区集中运输巷,南为F30断层边缘,西为矿井边界,故对周边无大的影响。

二、水文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地貌,地势总体呈中部与东北面高、西北部、南西部及南东部低,最高点为矿区东北部老鹰嘴山头,海拔+2104.6m,最低点在矿区北部,海拔+1810.30m,相对高差276.30m。

地形坡度15~55°,局部陡立,一般为30~45°。

2、地表水本区域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系北段,矿区地表水属乌江水系,位于赤水河和乌江的上游分水岭地带,地表水系不发育,矿区内仅发育3条溪沟,据调查,旱季其流量1.41~2.25L/s,雨季流量较大,流出矿区后汇入木纳湾河,向南进入贵州后,注入六冲河,进入乌江上游。

矿区地表水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三、水文地质情况分析1、主要含(隔)水层根据地层岩性组合、富水性、地下水类型等特征,将矿区地层划分为以下含(隔)水层。

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砂砾石土弱-中等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西南及西北部,厚0-15m。

岩性为残坡积、崩积、冲积、滑坡物堆积之砾石、砂、亚砂土和粘土组成,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好,含孔隙潜水。

矿区内无泉水出露,据原镇雄煤矿区北部井田西段详勘报告,泉水旱季流量0.022-5.860 L/s、一般小于 1.0L/s,泉水雨季流量0.253-7.600 L/s、一般0.600-1.700L/s,富水性弱-中等,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为加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贯彻落实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严防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特针对主、副、回风斜井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一、井田水文地质情况:井田内煤系地层及以上的各含水层富水性弱,2、4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但2号煤层存在采(古)空区积水;7、8、9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低于岩溶水位标高,但突水系数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的充水因素:1、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的矿井充水因素将主要来自顶板以上含水层的渗漏,特别是随着煤层采空,顶板垮落形成塌陷裂隙,会导致上部含水层的水沿裂隙下渗,影响2、4号煤层的开采。

2、由于井田2、4北部煤层接近露头,埋藏浅,特别是雨季时应注意防范渗漏,其对矿井的开拓布置有一定的影响。

3、地表水体对巷道充水影响:井田内河流不发育,只发育有冲沟,各沟谷均为季节性排洪沟谷,平时为干沟,对矿井开拓开采影响不大。

4、本区2、4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882~+883m,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2、4号煤层开采没有威胁。

5、本井田内7、8、9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处的标高低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对突水系数的计算,7、8、9号煤层均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即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内的7、8、9号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须加强导水构造的探测工作,注意观察涌水量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防治水害发生的措施。

6、本井田采(古)空区范围较大,空区的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威胁最大,尤其是对4号煤层开采,必须加强2、4号煤层采(古)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

7、 F22断层位于井田北部矿界附近,井田靠断层一侧的各煤层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在F22断层附近开采2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未见明显增加,构造对矿井充水因素影响不大。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回采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以制定后续的水行治理方案和预防隐患。

通过对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的综合分析,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高效进行。

二、地质情况评价1.砂岩层含水性评估根据地层钻探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分析,回采工作面主要地层为砂岩层,并具有较好的含水性。

砂岩层的含水量和透水性较高,容易积聚大量的地下水。

2.断裂构造分析通过对断裂构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回采工作面两侧存在多条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流动和聚集造成影响,需要关注隐患的形成。

3.地下水水位和流向通过对井点监测记录的地下水水位数据和流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且呈现向工作面方向流动的趋势。

这表明回采工作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涌水风险。

1.水行隐患分析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主要包括涌水、冒顶和顶板垮落等。

涌水会引起工作面的淹水和部分机电设备的损坏,冒顶和顶板垮落会威胁人员的安全。

2.水行隐患治理方案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加强工作面附近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安装排水设备,在工作面附近设置抽水井和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抽净;-注浆加固岩体,填充断裂带,减少水的渗透和聚集;-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清理顶板松散物,防止顶板垮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对工作面进行加固,增加支护措施,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四、结论综上所述,回采工作面存在较高的涌水风险和水行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进行。

建议在实施治理方案的同时,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和地质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就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向您呈交以下报告。

一、背景介绍该矿工作面位于市县,地处高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根据前期的勘探结果显示,矿区存在丰富的煤矿资源,但也存在一定的水文地质风险。

为确保矿区开采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该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情况1.水文地质勘探通过水系观察、地质勘探和地下水井的取样分析,我们对该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进行了详细调查。

勘探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储量相对较丰富。

同时,附近存在多条地下裂缝及断层,这些地质构造对于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影响。

2.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我们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渗流方向、渗透率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矿区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地下含水层较厚,渗透率较高,适于水资源的开采利用。

三、水文地质风险评价1.地下水涌水风险由于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加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地下水涌水的风险。

特别是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采动压力的变化,可能导致地下水溢出,给井下工作环境带来一定的困扰。

2.地下裂缝风险矿区周边的地下裂缝和断层对于地下水的流动方式有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的快速流失及水位突变。

因此,在矿井开采前后,需要加强对地下裂缝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地下裂缝对矿井的影响。

四、防治措施建议1.增加抽水设备针对地下水位波动大的问题,应加强水位监测,及时调整抽水设备,保持井下工作环境的稳定。

2.强化地下裂缝监测在矿井开采前后,应加强对地下裂缝情况的监测,发现异常即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地下裂缝的进一步扩展与变形。

3.引入先进的防渗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涂层材料、灌浆技术等,加强矿井支护,防止地下水涌入矿井,保证矿井开采的安全进行。

五、结论根据对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的评价,全面了解了矿区的地下水位情况、地质构造等关键参数,发现了地下水涌水和地下裂缝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9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9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中部,是矿井首采区首工作面,2003年3月投产,2005年10月结束。

走向长700米,倾斜宽145米。

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1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1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南部,是矿井首采区第二个工作面,2005年4月投产,2007年11月结束。

走向长800米,倾斜宽110米。

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2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2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西翼南部,是矿井首采区第三个工作面,2006年3月投产,2007年12月结束。

走向长700米,倾斜宽110米。

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11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11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北部,南临11090采空区,是矿井首采区第四个工作面,2007年8月投产至今。

走向长950米,东部250米倾斜长265米,西部700米倾斜长110米。

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只有少量地板水,水量0.01m3/h,工作面四邻全部揭露,预测以后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7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7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中南部,南临11010采空区,北临11090采空区,是矿井首采区第五个工作面,2008年3月投产至今。

走向长860米,倾斜宽200米。

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上回风巷沿11010采空区帮有2~3m3/h的地板水,但不影响工作面回采。

工作面四邻全部揭露,预测以后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