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有答案)

XXXX中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命题人:XXX(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2.读经纬网图,设A、B两地和A、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A.S1=0.5S2 B.S1=S2C.S1=1.5S2 D.S1=2S2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3~4题。
3.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A. ①B. ②C. ③D.④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B.乙处位于分水岭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6.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 B.3月 C.7月 D.10月7.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读右图,完成8~9题。
8.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A.ab B.de C.fg D.hi9.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右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R<3000 B.3400<R<3500C.3900<R<4000 D.4400<R<450011.导致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a纬线,c为经线,b为晨昏线,甲、乙两点是晨昏线b与a、c的交点,两个地理研究小组冬半年的某一天内在甲乙两地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
2013—2014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小熊座流星雨的活跃期在每年的12月17日至26日。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B)。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2.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C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3题。
3.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B)。
A.600米B.900米C.1 000米D.1 200米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点37分,载有我国3名宇航员(含1名女宇航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N,99°E)升空。
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据此回答4~7题。
4.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B)。
A.云雾B.太阳活动C.流星D.太阳辐射5.当“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B)。
A.6月19日1点B.6月18日1点C.6月18日3点D.6月19日3点6.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
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7.交会对接期间(A)。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A)。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湘阴四中2013年下学期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图1,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1中A 在B 的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一架飞机从A 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 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 位置是A.40°N ,15°WB.40°N ,15°EC.50°N ,15°WD.50°N ,15°E 图1 3.关于图1中,A 、B 两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位于东半球的中纬度 B.B 位于东半球的低纬度 C.A 位于西半球的高纬度 D. B 位于西半球的低纬度右图中S 为南极点,AB 为晨昏线的一段,B 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 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 、C 在同一经线上,且C 在SB 的中点上。
读图回答4—6题。
4.A 点位于 ( )A .昏线上B .晨线上C .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 .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5.B 点的纬度是 ( )A .66.5°B .70°C .75°D .80°6. 图2为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图2图3示意地球位于近日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7~10题。
左岸右岸横剖面图6 7.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P 点位于Q 点的东南 B .Q 点位于P 点的正西 C .R 点位于P 点的正东 D .R 点位于Q 点的西南 8.图示时刻 ( ) A .R 点的地方时为12时 B .P 点的地方时不到6时 C .Q 点的地方时为18时 D .Q 点的地方时较R 点早 9.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日期相符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B .70°S 纬线圈上出现极夜现象C .北京昼短夜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D .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0.图示季节,华北平原 ( ) A .桃红柳绿 B .麦翻金浪 C .硕果累累 D .银装素裹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 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以下地点位于图中主峰对跖点附近的是()A.(18°S,76°40′W)B.(18°S,103°20′E)C.(18°N,76°40′W)D.(18°N,103°20′W)2.以下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B.河流流程短,流速急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地势西高东低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答复3题。
3.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读以下列图,答复4~5题。
4.图中所描绘的阴影区域假设在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5.图示时期,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尼罗河正处于丰水期B.亚欧大陆正受印度低压控制C.罗马正盛行偏西风D.孟买正处于雨季某地储水变化量为该地水量收入与支出之差。
以下列图为“四个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图〞。
据此答复6~7题。
6.图中②地的植被主要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草原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季雨林7.塑造图中④地区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A.流水B.风力C.冰川D.海浪2022年入冬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先后遭受3次严重雪灾,阿勒泰山系后山一带积雪厚度达180厘米以上,给当地农牧业消费、道路交通运输以及各族群众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阿勒泰地区3次雪灾的原因是()A.强暖锋过境B.强冷锋过境C.亚洲高压控制D.受锋面气旋的影响9春季降临,大量的积雪可能会给阿勒泰地区带来的气象灾害是()A.洪涝灾害B.泥石流灾害C.沙尘暴天气增多D.干旱加剧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
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30个,每个2分,共60分)左图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
右图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完成1~2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A.5:00 B.6:00 C.7:00 D.8:00【答案】1.D 2.C【解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
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00,则乙地为12:00,则乙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
由右图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时间为7:00。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
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
据此完成3~4题。
3.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A. 富士山上晨光初露 B. 安大略湖烈日当空C. 几内亚湾夕阳西下D. 莱茵河岸子夜繁星4. 与山麓相比,珠峰峰顶A. 日出时刻较晚B. 自转线速度略大C. 日落时刻较早D. 自转角速度略小【答案】3. D 4. B【解析】3.材料信息表明,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为北京时间5月27日11时。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无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三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44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9月29日21点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N,99°E)发射升空。
发射后大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轨道。
回答1~2题。
1.发射地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原因是①海运交通便利,利于大吨位飞行器的运输②地处低纬地区,可提高飞行器的发射质量③多晴朗的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较高④原有基础条件好,发射成功率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当“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A.9月30日10:16 B.9月30日8:16 C.9月29日8:16 D.9月29日10:16读图1,回答3~6题。
3.图示巴黎(东一区)的时间为某月20日22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为A.20日15时25分B.19日5时25分C. 21日15时25分D.21日5时25分4.图中A.②位于④的西南方向B.③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④位于昏线附近D.①②③④均位于中纬度5.此时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6.此时地球A.①地的昼长大于③地B.②地的自转线速度小于④地C.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地D.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回答7~9题。
7.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A.1:200 B.1:10000 C.1:200000 D.1:10000008.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A.等高线重合处 B.等高线密集处 C.等高线稀疏处 D.等高线闭合处9.如在山谷中突遇泥石流,他们应尽可能选择A.沿山谷谷底向较高处逃生B.沿山谷谷底向较低处逃生C.向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逃生D.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读下列两幅岛屿图(图2)。
甘肃省民勤四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3题。
甲 乙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 .清明、雨水 B .立冬、立秋 C .小雪、大寒 D .雨水、处暑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A .①表示大雪B .②表示立春C .③表示秋分D .④表示芒种3.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
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黄河流域 C .东北地区 D .江南丘陵4.2012年8月31日,民勤(38°N、103°E)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大致为图1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1回答5—7题。
5.此时北京时间是 A .2点 B .4点 C .8点 D .10点 6.如图所示,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 .大于二分之一 B .小于二分之一 C .小于四分之一 D .等于四分之三 7.如果在150°E 经线上的某点测得此时垂直竖立的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等长,则该点的纬度可能是A .21°34′SB .48°52′NC .52°08′SD .78°26′N下图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 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 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 2与F 1等长。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 B .F 1、F 2与ON 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C .当树影朝向N 时,北京时间是12点 D .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9.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 .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C .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D .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 地气压高于P 地。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25.(原创)如下图所示,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日本富士山上空会撑起一把白色的“伞”,“伞”的大小厚度会随着山顶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场景常出现在冬季B.“帽子”其实也是雪C.这是一种水汽蒸发的现象D.只有富士山才会撑起“伞”26.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20点12分(英国夏令时,比标准时快1小时)在英国伦敦开幕。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幕式开始时北京时间是7月28日4点12分B.此时伦敦正值夏季,高温多雨C.使用夏令时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照资,节约能D.各国都可以学习伦敦使用夏令时下图为西亚局部图,大马士革(33o N,36o E)为叙利亚首都,加利利湖低于海平面213米。
下表为大马士革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3~4题。
月份1月6月7月12月全年平均高温(o C)12 33 36 13 24.6平均低温(o C)2 16 18 4 10.5降水量(mm)43 0 0 41 220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利利湖湖面海拔低,与死海一样为咸水湖B.加利利湖区可开发为疗养胜地C.图示区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大马士革处于背风坡,故降水没有明显季节变化28.影响大马士革夏季降水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洋流C.大气环流D.地形读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回答5~6题。
29.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A.18平方千米B.51平方千米C.33平方千米D.78平方千米30.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A.q地B.h地C.f地D.e地31.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32.印度孟买大力发展棉纺织工业,其布局符合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3.如右图所示,若地球是个正球体,M、R、N是地球表面大圆的三个点,弧MRN是半圆,R为直射点,则关于M、N叙述正确的是A.M、N的昼夜情况一定相反B.M、N的纬度差一定为133o~180oC.M、N的日出方向一定不同D.M、N的时差为12时或0时读“某特大城市市区和郊区间某干道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3题。
甲 乙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 .清明、雨水 B .立冬、立秋 C .小雪、大寒 D .雨水、处暑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 .①表示大雪 B .②表示立春 C .③表示秋分 D .④表示芒种3.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
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黄河流域 C .东北地区 D .江南丘陵4.2012年8月31日,民勤(38°N、103°E)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大致为图1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1回答5—7题。
5.此时北京时间是 A .2点 B .4点 C .8点 D .10点 6.如图所示,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 .大于二分之一 B .小于二分之一 C .小于四分之一 D .等于四分之三7.如果在150°E 经线上的某点测得此时垂直竖立的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等长,则该点的纬度可能是 A .21°34′S B .48°52′N C .52°08′S D .78°26′N下图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 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 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 2与F 1等长。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 B .F 1、F 2与ON 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C .当树影朝向N 时,北京时间是12点 D .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9.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 .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C .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D .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 地气压高于P 地。
读图,完成10~11题。
10.N 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11.当M 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广泛。
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其分界线大致为 A .1月0℃等温线 B .1月-8℃等温线 C .800mm 年降水量线 D .400mm 年降水量线13.关于我国各地油菜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部地区由南向北推移—气温B .塔里木盆地由内向外依次提前—降水C .甲地较同纬度花期延后—地势D .江浙沿海地区开花期较早—沿海春早北南S 图1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对宁夏划分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合理布局枸杞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读图回答14-15题。
14.宁夏枸杞最适宜种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 A .南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北部地区 D .西部地区15.民勤也在大力推广枸杞种植,民勤和宁夏枸杞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来自 ①冬季寒冷病虫少,不需使用农药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沙质土壤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读图2,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 B .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 C .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D .①、②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17.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a .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b .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c .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d .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 A .ac B .bd C .ad D .bc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下图中城市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B .有著名的名胜古迹岳阳楼,旅游资源丰富C .位于二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水运优势D .地处著名的春小麦产区,农业基础较好19.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 .稀土工业 B .石油化学工业 C .钢铁工业 D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图8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判断20-21题。
20.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山前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2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011年12月山东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调查北京、重庆、西藏三地工业发展条件,绘制下图,结合图回答22-23题:22.下面四组省、市A-B-C排序最恰当的为A.北京-重庆-西藏 B.西藏-重庆-北京C.重庆-北京-西藏 D.北京-重庆-西藏23.如果合理布局微电子工业,你认为最应该在A.A 地 B.B地 C.C地 D.都可以据图中信息回答24-25题。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24.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25.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均为雨热同期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下列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分布图(图5),读图回答26-28题。
图126.图5中的河口地区,进入新一天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27.四大河流域内,有世界著名棉花产地的是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8.关于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河流三角洲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的是①B.①④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是④C.②③河流流域,平均海拔较高的是②D.③④河流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是③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A、B两点分别位于大陆的西岸和东岸附近,则关于A、B两点所在地的叙述,正确A.A点位于澳大利亚西岸,且为热带沙漠气候B.A点位于加拿大西岸,且为地中海气候C.B点位于美国东岸,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D.B点位于加拿大东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分布30.A、B两点都位于大陆的东岸附近,则关于A、B点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且雨热不同期B.A点位于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入海口附近,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C.B点位于非洲大陆东岸,为热带草原气候D.B点位于南美洲东岸,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
(3小题,共40分)31.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16分)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4分)(2)简要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6分)(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6分)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材料二: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上图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 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 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
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影响因素。
(4分)(2)乙区域b河流的水能丰富,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二所述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开发可能会产生哪些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4分)33.读图8-11,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试判断图中索马里半岛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2)图中丙区域湖泊众多,且多为深水湖,请指出该地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3)当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就会产生浓雾,并对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
试分析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7月经常出现浓雾的原因。
(4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二、综合题(40分)31.(16分)(1)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4分)(2)①R地海拔较低;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③R地处沿海,P地处内陆。
(6分)(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③劳动力丰富廉价.(6分)32. (12分)(1)甲主要分布在东部,沿谷地(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
乙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部沿海。
(2分)甲主要受地形影响,乙主要受气候影响。
(2分)(2)河流上游从山地高原流经平原交界处,水量大,落差大,多峡谷。
(4分)。
(3)一是会造成该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出现土地荒漠化;二是森林面积减少,对二氧化碳消耗减少,加剧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使气候恶化,干旱、洪涝灾害增加;三是会导致世界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4分)33.(12分)(1)以高原为主,沿海为平原(2分)依据等高线数值(海拔高度)、疏密状况信息判断(2分)(2)地处东非裂谷带(板块张裂处),地壳下陷,积水成湖(4分)(3)7月气温较高,海域上空水汽充足;(2分)海域中(下垫面)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