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六单元第33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9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19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跟踪训练(十九)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①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②打破了美、苏核垄断③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④实施了“863”计划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 依据图片可知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④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排除。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答案] C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B、C两项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D项是在1970年。

[答案] A3.“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

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

……”这是对科学家钱学森的赞誉,其中“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导弹、核弹[解析]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之一,“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B项。

[答案] B4.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项科技成果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B.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C.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D.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解析] 据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可判断该科技成果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C,排除B、D。

据材料中“空间技术”排除A。

[答案] C5.一位老华侨曾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升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这位老华侨第一次昂起头能够仰望到中国的卫星是在 ( )A.1967年B.1970年C.1984年D.2003年[解析]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选B。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六单元第13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六单元第13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第13讲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洛阳模拟)秦律对官府铁器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牛必须达到一定繁殖率,完不成任务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B、推动了精耕细作深化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解析:材料“秦律对官府铁器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规定”“对偷盗耕牛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牛必须达到一定繁殖率”,秦律对铁器耕牛重视,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2、(2017·济宁模拟)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信息分析最合理是()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C、农民对封建国家依附关系增强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解析: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可能是高产作物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变化,不是耕地面积减少,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步减弱,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基本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7·河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

材料可以说明东汉()A.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汉田庄进行各类粮食及农副产品买卖情况,地主田庄多种经营,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故C项正确。

答案:C4、(2017·淄博模拟)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拓片,它反映了()A、小国寡民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生产形式C、农民生活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解析:春秋战国以来形成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模式,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从秦汉以来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而不是小国寡民,材料呈现不是国,而是家庭状态,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达不到殷实富足程度,故C项错误;棉花传入是宋末元初,在汉代并不存在棉花,故D项错误。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六单元第33讲课时跟踪练 -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六单元第33讲课时跟踪练 -

第33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韶关调研)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绝对自由,注重情感的抒发”体现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A2.(2017·江西九校联考)“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材料相同流派的作品是()A.鲁迅《狂人日记》B.罗贯中《三国演义》C.海明威《老人与海》D.雪莱《西风颂》解析:“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雪莱《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A、B、C 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3.(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在巴尔扎克之后的一百多年中,福楼拜、左拉、萨特等无数作家与艺术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不断丰富并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材料意在说明巴尔扎克()A.成就巨大B.深受推崇C.勇于创新D.影响深远解析:“无数作家与艺术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可见巴尔扎克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叙述错误,排除。

答案:D4.(2017·商丘二模)“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是()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这一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单元第21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单元第21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第21讲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青岛模拟)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

这体现出()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解析:正是由于自由主义的盛行导致的经济缺乏国际规则,才使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和转移危机的做法,故C项正确;进入20世纪,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自由主义而非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在这一时期还尚未提出和实施,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政治危机的相关描述,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运城模拟)胡佛大坝于1931年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动用5 000人兴建,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

建成之时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结构和发电设施,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已成为美国人度假圣地。

这反映出()A.罗斯福政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胡佛政府没有应对危机C.大坝的竣工标志着罗斯福新政的开始D.两任总统都关注民生解析:根据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 000人兴建……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表明两位总统都关注以工代赈、民生问题,故D项正确;该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题无关,故A 项错误;该项表述与材料“胡佛大坝……由美国总统……胡佛动用5 000人兴建”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新政,故C项错误。

答案:D3.(2017·衡阳调研)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

这说明该计划()A.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B.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C.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D.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解析:材料体现胡佛向国会提交复兴计划大纲,说明并非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A项错误;胡佛在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的措施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复兴计划大纲及内容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复兴计划大纲中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有利于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但材料未体现计划实行的效果,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七单元第16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第1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临沂模拟)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

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解析:根据材料“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以得出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C2.(2017·赣州模拟)“在18世纪的英国,它使整个阶级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东西。

社会模仿效应使本来只买‘体面用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用品’,只买‘必需用品’的人开始买‘体面用品’……”这种现象表明()A.消费观念的变化B.工业革命的发展C.浪漫主义的流行D.自由主义的传播解析:购买需求的增加体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故B项正确;消费观念的变化是表象,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反思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自由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汉中模拟)“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 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故A 项正确。

答案:A4.(2017·长沙模拟)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英国棉纱售价简表A.B.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C.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成本降低D.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解析:从1786年到1830年,英国的棉纱价格大幅度下降,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可知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五单元第30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十五单元第30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武汉模拟)据史书记载,明代“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清代亦用“用铜、铅为活字”。

这说明()A .活字开始大多为金属材质B.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C .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D.中国印刷术继续领先于世界解析:明代的活字印刷材料主要是铜和铅,而这一趋势在清代得到了继承与延续,这就从侧面说明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材料无涉及,排除。

答案:C2.(2017 广州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

这表明此时期()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解析:根据材料“以盈补虚” “出入相补” “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具有一定的非实用倾向,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

答案:D3.(2017山西五校联考)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A .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C .融入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D .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解析:农业与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可以看出强调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排除。

答案:C4.(2017湖北六校联考)《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和创新④以计算为中心的古代数学已形成完整的体系A .①②B.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④解析:《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人民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33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含答案)

人民版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33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含答案)

课时作业33 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此现象( )A.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解析:1956年春“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材料所述现象应当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涉及科技发明成就,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教育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不同于苏联科研模式,排除。

答案:A2.(2018·银川高三调研)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

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 )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解析::从毛泽东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把王蒙划为“右派”是错误的,是一种“左”的做法,这就说明当时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因此选择A项。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央存在“左”的倾向,说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可排除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说法绝对化,是错误的。

答案:A3.(2018·沈阳高三联考)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

2019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6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6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跟踪训练(六)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解析] 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独特社会”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A2.通过十个青年男女由死亡之城来到乡间别墅,象征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并用一百个故事来寓意作者思想的文学家是 ( )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达·芬奇[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十个青年男女”“一百个故事”可知该作品应是薄伽丘的《十日谈》。

[答案] B3.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 ( )A.把人从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B.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C.把人从罗马教皇的控制下解放出来D.把人从封建主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解析] 文艺复兴主张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从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答案] A4.历史学界普遍把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彼特拉克视为“人文主义之父”。

有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关彼特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

下述哪两件事可作为“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这个论题的说明 ( ) (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成为教士。

(乙)他的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

(丙)他的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

(丁)他曾经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解析] 甲属于出身,丁属于正常活动,均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韶关调研)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根据材料中“绝对自由,注重情感的抒发”体现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 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A
2.(2018·江西九校联考)“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材料相同流派的作品是( )
A.鲁迅《狂人日记》B.罗贯中《三国演义》
C.海明威《老人与海》D.雪莱《西风颂》
解析:“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雪莱《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
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在巴尔扎克之后的一百多年中,福楼拜、左拉、
萨特等无数作家与艺术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不断丰富并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材料意在说明巴尔扎克( )
A.成就巨大B.深受推崇
C.勇于创新D.影响深远
解析:“无数作家与艺术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可见巴尔扎克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叙述错误,排除。

答案:D
4.(2018·商丘二模)“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是( )
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这一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D
5.(2018·赣州模拟)罗兰·巴特在谈到某一文学流派的写作风格特点时说:“……写作或作为写作的阅读,是最后一片未被侵占的领域,在这里知识分子可以随意嬉戏,享受奢华生活,任意地无视爱丽舍宫或雷诺工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在写作中,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而且写作—阅读主体能够从单一身份的束缚中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

”下列作品与
该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相一致的是( )
A.《唐璜》B.《嘉莉妹妹》
C.《苹果车》D.《等待戈多》
解析:根据“自由的语言游戏可以暂时破坏和扰乱结构意义的专制”“被解脱成为一个狂喜弥散的自我”可知该文学流派反理性反传统,强调表现自我,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D
6.(2018·湛江模拟)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

”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等待戈多》反传统、反理性的荒诞剧,与材料《猫的摇篮》中前后矛盾的表现手法类似,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B
7.(2018·江淮十校联考)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