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2)第二单元关爱生命 (5)第三单元建筑古迹 (8)第四单元科学精神 (11)第五单元探究人生 (14)第六单元山水诗文 (24)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堂知识评价(第五单元).docx

初中语文七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堂知识评价(第五单元)修改人:邯郸市第二十七中学顾丽彩21桃花源记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着重号字注音。
俨然()黄发垂辔()便要还家()诣太守()• • • •2.文学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又名_,字 ___________ , _时期诗人。
3.解释下列句川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1)后遂无问津者(2)欣然规往• •(3)寻病终(4)便扶向路••(5)及郡下(6)寻向所志••(7)缘溪行(8)咸来问讯•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B.渔人甚异之。
•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闻之,欣然规往。
•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不足为外人道也。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二、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依次写了渔人的哪几件事?三、世外桃源,意即与世隔绝的美好的地方。
它的“美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它会“与世隔绝” ?四、本文悬念迭起,重重悬念,让文章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请举出一例来简要分析。
五、在作者笔下,世外桃源极其美好,但结尾却分别写了太守遣人寻而“不复得路”,南阳高尚士刘子骥“未果,寻病终”,作者想用这样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呢?22短文两篇陋室铭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案牍()鸿儒()• • •2.划分句子节奏苔痕上阶绿3. 文学常识填空。
《阴室铭》的作者是 _______ , ______ 时期诗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___________ 或 者 __________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鸿儒• • •(4)调素琴 (5)劳形(6)案牍• • • •5. 跟“何陋之有”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Z 乱耳 B.无案牍Z 劳形 C.处处志Z D.何罪Z 有6.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一、内容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二、《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共三十七章。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生字词专题复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生字词专题一、给加点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雄跨.()记载.()残损.()古pǔ()桥dūn() chïng()侵.()略序.()幕铺砌.()匀称.()称.()量拱.()桥雄姿.()河堤.()洨.河()dǒu ()坡暴涨.()倾.()听支撑.()长虹饮涧.()竹竿.()映.()衬池沼.()庸.俗()对称.()模.样() líng lïng ()琢.()磨丘hâ()雷.()同 lín xún()依傍.()蔓.()延轩榭..()雕镂.()..()芭蕉..()蔷薇斟酌..()自出心cái()重峦叠zhàng() fǔ()仰生姿因地zhì()宜轧.()碎轧.()钢涂墁.()掠.()夺罅.()隙鱼qí() pù()晒 xuān xiāo ()储.()藏隧.()道 fū()化拯.()救恶劣..()倒.()悬折皱.()纤.()维防御.()顾忌.()pái huái()窠.()外面跳蚤.()车辙.()黏.()土寻觅.()欢愉.()联.()结懒.()洋洋无动于衷.()绢.()布驮.()着沉檀.()擅.()长 rǒng()长翰.()林题跋.()枢纽..()纤.()夫田畴.() chà()道簇.()拥桅.()杆 hàn道()行旅.()宏敞.()shâ()取 qiú()劲.()料峭.()长途跋.()涉摩肩接踵.()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技术灵巧高明,没有可以相比的。
()2.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
()4.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绝。
()5.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6.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7.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8.心里一点感觉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知识总结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知识总结21.桃花源记一、通假字1.便要还家通,。
二、古今异义词1.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味道)新鲜。
2.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条件改变结果不变。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
今义:不充足。
三、一词多义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2.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3.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4.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5.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6.遂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后遂无问津者。
.四、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
.五、同义词(翻译)沿着缘溪行。
.便扶向路。
.悉如外人。
.都;并怡然自乐。
.全咸来问讯。
.皆叹惋。
.22.短文两篇一、古今异义词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形状、形态。
2.谈笑有鸿儒古义:。
.今义:鸿雁,指书信。
二、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三、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
.2.有龙则灵形容词用作动词,。
.3.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
..6.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
.23.核舟记一、通假字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
2.诎右臂支船通,。
3.左手倚一衡木通,。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
二、古今异义词1.高可二黍许古义:。
.今义:可以。
2.其两膝相比者古义:。
.今义:比较,对比。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
.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1.奇明有奇巧人。
.八分有奇。
.2.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3.为中轩敞者为舱。
.为宫室。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解析难点 掌握语文核心概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解析难点掌握语文核心概念在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掌握语文核心概念,理解重要知识点,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对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课文要点总结八年级上册语文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知识点。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第一单元:记叙文阅读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包括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理解文本意义、分析文本结构等内容。
第二单元:小说阅读与写作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小说的种类和结构,包括故事空间与时间的设定、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展开等内容。
同时也会学习小说写作技巧,如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
第三单元: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观点陈述、论证分析、观点论证、文字组织等内容。
同时也会学习辩论技巧和参与辩论的方法。
第四单元:文学常识与词语运用这一单元主要学习文学常识和词语运用,包括诗歌、词曲的欣赏,词语的辨析和运用技巧等内容。
同时也会学习如何通过上下文判断词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第五单元:阅读与鉴赏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不同体裁的阅读和鉴赏,包括散文、故事、寓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文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阅读能力。
第六单元:古文阅读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包括古文词语的翻译、古文的修辞手法、古文的写作特点等内容。
同时也会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古文的美。
第七单元:修辞手法与语言表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等内容。
通过以上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语文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难点解析在语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进行解析和分析:难点一:古文理解很多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有困难,主要是古文的词语、结构和修辞手法较为复杂。
针对这个难点,学生可以通过多读古诗文,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同时学习诗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课题
作者
题解
重点字词
主要内容
文体知识
写作特点
18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中国”限制了介绍对象的范围,“石拱”限制了桥的类别。文章以中国石拱桥为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
弧形(hú)拱桥(ɡǒnɡ)匀称(chèn)桥墩(dūn)雄跨(xióngkuà)漳州(zhānɡ)饮涧(jiàn)混凝土(hùn)推崇(tuīchóng)河堤(dī)记载(zǎi) 残损(cánsǔn) 侵略(qīnlüè)古朴(gǔpǔ) 桥墩(qiáodūn)序幕(xùmù) 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交头接耳(jiāotóujiēěr张鷟(zhāngzhuó)洨河(xiáohé)
1.清楚有条理的说明顺序。
2.具有文学色彩的说明语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课题
作者
题解
重点字词
主要内容
文体
写作特点
21
梦回
繁华
毛宁
梦回繁华,字面意思是在梦里回到汴京当时的繁华中,实际上是以此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中表现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这个题目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及生活的想象,极富韵味。
写作特点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五单元 24大道之行也

24.大道之行也1.生难字。
与.(j ǔ) 睦.(m ù) 矜.(gu ān) 分.(fèn) 恶.(w ù) 2.重点词语解释。
(1)大道..之行.也(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供养)(3)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4)女有归.(女子出嫁) (5)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6)不必.藏于己(一定) (7)是故谋闭而不兴(谋略,谋划)(8)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害人;兴起) (9)故外户..而不闭(大门) (10)是谓大同..(理想社会;和,平) 3.通假字。
(1)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4.一词多义。
(1)修⎩⎪⎨⎪⎧讲信修睦(培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2)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阻塞)故外户而不闭.(关) (3)道⎩⎪⎨⎪⎧大道.之行也(理想)道.路以行(路) (4)独⎩⎪⎨⎪⎧矜、寡、孤、独.、废疾者(老而无子的人)故人不独.亲其亲(单单) (5)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6)为⎩⎪⎨⎪⎧天下为.公(是)不必为.己(为了) (7)故⎩⎪⎨⎪⎧是故.谋闭而不兴(因为)故.外户而不闭(所以) 5.古今异义。
(1)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2)大道..之行 大道⎩⎪⎨⎪⎧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 (3)女有归.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归,回来 (4)是故谋闭而不兴.兴⎩⎪⎨⎪⎧古义:产生今义:兴盛 (5)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古义:发生今义:从事某种活动 (6)讲信修.睦 修⎩⎪⎨⎪⎧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6.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2)不独子.其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女) (3)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4)故外户.而不闭(名词作动词,把门窗合上) 7.重点句子默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知识点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蒙昧藏污纳垢.(hòu)和言悦色B.挟.带(jiá)躁热正襟.危坐(jīn)筋疲力尽C.绯.闻(fēi)镌刻殚.精竭虑(dān)锐不可当D.粗糙.(zào)荧光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市民井然有序....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夸张、比喻)B.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比喻)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6、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②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③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④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⑤咦!刚升起的太阳竟略有一点扁的。
A.③⑤②④① B.③④②①⑤ C.①⑤③②④ D.①④②③⑤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流飘荡,任意西东。
(吴均《与朱元思书》)(3)老骥伏枥,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6)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7)《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峡江寺①飞泉亭记袁枚天台②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③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④。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⑤。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注释)①峡江寺:在广东清远东峡山上。
②天台:与下文的“雁荡”、“匡庐”、“罗浮”、“石门”皆为山名。
③瀹若:烹茶。
擒:煮。
④对枰:对坐下棋。
⑤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
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高不过里许.________(2)参错并.奏________(3)僧澄波善.弈________(4)一至于斯.________3.赏析下面的句子。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4.作者说:“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感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父亲的麦粒许心龙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
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
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
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
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
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
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了口中。
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
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
”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
”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
”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
”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
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
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
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给了父亲。
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
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
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
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
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
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
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
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
我忙向村主任招手。
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
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主任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
”父亲笑答。
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主任你看看。
”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点点头。
“嘎嘣响呢。
”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
很快,嘎嘣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
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
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
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
”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父亲呆若木鸡。
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
”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我真咽不下这口气。
”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
”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好了,别伤心了。
”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
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
”我娘忙说。
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
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
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
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我惊醒。
父亲喊道:“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
父亲翻翻身,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
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原载《百花园》2017年第9期)注释:(恁)这么。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3.请结合文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4.本文以“父亲的麦粒”为题目,请联系文本分析其作用。
5.文中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而村主任却安慰道“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这件事为什么父亲一直都过不去呢?2、《藤野先生》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