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四)》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2_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2_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1. 直接写出得数。

2.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请说明理由。

(1)订阅《中国少年报》的金额和份数。

________(2)人的年龄和体重。

________3. 李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如表是他每天加工零件的数量与相应可以完成工作时间。

(1)把表格填完整。

(2)李师傅每天加工零件数量与完成工作时间成反比例吗?为什么?填空题.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积(一定),反比例的关系式是________.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它的倒数成________比例。

x和y的积是12,那么x、y成________比例,它们的关系式是________.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订《少先队员》的份数和总价钱。

________(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________(3)总人数一定,行数和每行人数。

________(4)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

________已知x和y是反比例关系,根据表中的条件,填写下表。

全年级总人数一定,每班人数与班数成________比例。

=y(x不为0),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

如果24x每块砖的面积一定,铺地的面积和所需砖的块数成________比例。

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中画“√”,错的画“×”)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反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人的体重和年龄成正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糖水的含糖率一定,糖和水成反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正方形面积与边长成反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一批大米的总质量一定,每袋质量与袋数成反比例。

________(判断对错)铺地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1.分数除法分数乘法【解析】根据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精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精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B.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C.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D.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2.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x+y=6B.x-y=8 C.y=5x D.xy=73.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B.18∶27C.3∶24.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的排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5.如果a=6b,那么a与b()。

A.成反比例关系B.成正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 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正比例。

()2.如果A×5=B×4,那么A∶B=5∶4。

()3.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成正比例关系。

()4.用、0.75、、7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5.自行车前齿轮的齿数和前齿轮的转数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上画一条长250m的小路,画出的小路长________cm。

2.填空:12∶18的比值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3.我国黄海面积和东海面积的比是1∶2,黄海和东海的总面积约是120万平方千米。

黄海的面积约是()万平方千米,东海的面积别约是()万平方千米。

4.=():()=()÷()5.把10g的糖放入100g的水中,糖占水的(),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四.计算题1.解方程。

(1)42∶=x∶(2)4(x-9)=8 (3)x-60=180 2.解方程。

五.作图题1.操作题。

(1)以图中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对称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把图中的正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是2∶1。

六.解答题1.小林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时练第4单元《4-2正比例和反比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时练第4单元《4-2正比例和反比例》(含答案)

课时练4.2 正比例和反比例一、单选题1.与b成反比例的条件是()A. =c(一定)B. ×c=b(一定)C. ×b=c(一定)D. (一定)2.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A. a×9=B. 7a=4bC. a×3=4÷bD. =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成反比例关系B.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C. 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D.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4.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二、判断题5.总工作量一定,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和没有完成的工作量,成反比例.()6.正方形的周长与该正方形的边长成正比例.()7.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8.阳光下同时同地的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9.一个长1.6米的机器零件,画在图纸上长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0.在右图表格中,如果x、Y成正比例,?=________,如果x、Y成反比例,?=________ X 3.5Y 5 1011.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后,结果等于,所加的这个数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2.已知a和b是两个成反例的量,你能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吗?13.买同一种笔记本的本数与所付钱数为:笔记本/本 0 1 2 3 4 5 6 7 …钱数/元0 3 6 9 12 15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如果用x表示买笔记本的本数,y表示所付钱数,那么y=(),所付的钱数与买的本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五、应用题14.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的情况如表:行驶路程/km 24 32 40 64 …耗油量/L 3 4 5 8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耗油量与行驶路程成________比例关系.②这辆汽车行驶480千米,要耗油多少升?(用比例解)参考答案1. C2. C3. B4. A5. 错误6. 正确7. 正确8. 正确9. 1:4010. 7;1.7511. 1712. 解:13. (1)(2)y=3x,y÷x=3,所付的钱数与买的本数成正比例,因为所付的钱数与买的本数的商一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轻松达标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轻松达标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轻松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面各题中,变量x 与y 之间成反比例的是( )。

A .5∶x=7∶yB .x 5=y 7C .x 5=7yD .7x =5y 2.在下列关系式中,y 和x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其中y 和x 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y =56−xB .x +y =0.9C .y =38xD .xy =57 3.教室里的面积一定,教室里的人数和每人占地的面积( )。

A .成反比例B .成正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是否成比例4.C =πd ,如果C 一定,那么π和d (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5.圆锥的底面半径一定,这个圆锥的体积与它的高的关系(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判断6.表示a 和b 这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系式是( )。

A .a +b =8B .a ﹣b =8C .a×b=8D .a÷b=87.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不成反比例8.表示x 和y 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x ,y 均不为0)。

A .x -y =4B .y =58xC .y +x =10D .xy =8二、填空题9.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10.如果y =x 6,则x 与y 成( )比例;如果y =6x ,则x 与y 成( )比例。

11.如果9a=4b,那么b:a=( ),a与b成( )比例。

12.行同一段路程,客车用了6小时,货车用了8小时,客车和货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三、判断题13.分数的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正比例。

( ) 14.圆柱的底面积一定,高与体积成正比例。

( )15.若15a=13b(a≠0,b≠0),则a与b成反比例关系。

( )16.圆柱的高一定时,它的底面半径和侧面积成正比例。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9.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B.运送批货物,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C.长方形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D.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10.下列四种关系中,成正比例的是()
A.苹果的单价一定,卖出苹果的总钱数与数量
B.淘气的年龄和淘气爸爸的年龄
C.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19.小芳买6本练习本用去元,小良买同样的9本练习本用去元。小芳买的练习本的总价与本数的比是(____),小良买的练习本的总价与本数的比是(____),比值都是(____)。(____)一定,(____)和(____)成(____)比例。
2021面的各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班级数一定,每班人数和总人数(______)
天数/天
1
2
3
4
5

页数/页
2021
0
60
80
100

(1)表格中的(_______)和(_______)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_______),这个比值实际表示的是(_______)。
(3)由此可知:(_______)一定时,(_______)和(_______)成(_______)比例关系。
15.成语“立竿见影”在辞源里的解释为“竿立而影现,喻收效迅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这是应用了比例知识当中的__关系。
16.填空。
a÷b=c,当c一定时a和b__;当a一定时b和c__;当b一定时a和c__。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
17.一辆汽车由甲地去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12021
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6.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4分,共20分)1. 4:5=24:( ) 3.5:( )=5:72.如果23a =45b (a 、b 都不等于0),那么a :b =( )。

3.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则另一个内项是( )。

4. 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是9:5,大齿轮有45个齿,小齿轮有( )个齿。

5.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3分,共12分)1.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 )3.如果6a =7b (a 、b 均不为0),那么a :b =6:7。

( )4.5:10=12是比例。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不能与1、2、3组成比例。

A .1.5B .6 C.23D.122.下面(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9:109和91:901B .12:13和16:19C .7:8和14:16D .5:2.5和1:0.53.能与15:14组成比例的是( )。

A .4:5B .5:4C .4:15D .14:54.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增加( )。

A .6B .18C .27D .12四、解比例。

(每小题3分,共12分)1.5:1.2=6:(x +1)1.33.9=20x23:56=x :0.5x 0.15=0.40.03五、根据条件列比例并解比例。

(每小题3分,共9分)1.35与0.7的比等于4.2与x 的比。

2.最小的质数与它的倒数的比等于2.8与x的比。

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0.36和x,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0.9。

六、聪明的你,答一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4.2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表示a、b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a+b=B.ab=C.a= b2.下面所给例子中()不成比例A.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所用时间B.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C.长方形的面积和宽D.圆锥底面积一定时,体积和高3.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比例。

A.成正B.成反C.不成4.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儿子年龄和妈妈的年龄()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判断5.用比例解.某厂原计划4月份生产化肥100吨,实际前5天就生产了23吨.照这样计算,这个月可以超额生产()A.28吨B.38吨C.83吨D.50吨二、判断题6.小海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成正比例。

()7.一个非零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关系。

()8.圆的周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9.两种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10.圆锥的高一定,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11.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12.下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处填;如果x和y成反比例,“?“处填。

x4?y122413.一辆货车每次运煤的吨数一定,运煤的总量和运的次数(成正比例、不成比例)14.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成语“立竿见影”,是应用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竿高和影长成比例。

15.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比例。

照这样计算,该汽车6.6时行驶km。

16.六(1)班有60人,每行站12人,能站5行;每行站人,能站6行.随着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的一定,所以每行人数和行数成比例.17.如图为一阶梯的纵截面,一只老鼠沿长方形的两边A−B−C的路线逃跑,一只猫同时沿梯形(折线)A−C−B的路线去捉,结果在距离C点1.2米的D处捉住了老鼠。

已知老鼠的速度是猫的,则阶梯A−C的长度是。

四、计算题18.填表。

根据=20填写下表。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部分(解析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部分(解析版)人教版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认识、判断及图表应用为主,而利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则编辑在《比例的应用部分》中。

本部分内容偏理解,建议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九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认识正比例。

【方法点拨】 一、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k xy(一定) 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先找变量(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最后作出判断。

三、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特点正比例关系图象是一条从(0,0)出发的无限延伸的射线,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不用计算就可以根据一种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种量的值。

【典型例题】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

(1)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

解析:竹竿的高增加1m ,竿影的长随之增加0.4m 。

(2)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解析:竿影的长/竹竿的高=0.4,不管竹竿的高怎么变化,竿影的长和竹竿的高的比值是不变的。

((3)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

解析: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成正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二
一、判断题。

1. 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总重量和面粉的重量成正比例关系。

()
2. 车轮的直径一定,车轮转动的周数和所行路程成正比例。

()
3. 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也成反比例,那么A与C成正比例。

()
4. 如果a×3=b×5,那么a:b=5:3。

()
二、填空。

1. 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 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数量中,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3. 如果y=5x,那么x和y成()比例。

4. 下列几总量中,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是()。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3)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三、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2)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一定,播种的总公顷数与播种的天数。

(3)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四、应用题。

1. 甲、乙、丙三个同学体重总和是110千克,他们的体重比是6:9:7。

最重的一个同学达多少千克?
2. 泸西县水泥厂5天生产水泥320吨。

照这样计算,要生产6600吨水泥,需要多少天完成?(比例解)
五、根据条件,先判断题中所给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再写出等式。

(1)一台织袜机3小时织39双袜,照这样计算,5小时可织65双。

(2)一辆汽车行驶500千米消耗汽油60千克,再行驶200千米,又消耗汽油24千克。

(3)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每分走60米,15分可以到达,如果每分走50米,18分可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