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思修-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合集下载

2015年修订版__第二章_弘扬中国精神_共筑精神家园

2015年修订版__第二章_弘扬中国精神_共筑精神家园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比万本孔子有效
在《新周刊》专题“如何‘贩 卖’中国文化”中,张颐武在接受 采访时称——— •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 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 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 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 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 有未来。” • “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 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 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 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 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 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 。”„„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 民族精神的一切成果,立足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
2
1
爱国主义的三层含义
3
第一层: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2
1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 自己祖国无限忠诚 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归属感(故土家园) 认同感(悠久历史和文化) 尊严感(作为祖国的公民) 荣誉感(祖国取得的成绩)
具体性。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 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爱 国思想和爱国行为有不同。 历史性。爱国主义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 同的内容。 阶级性。爱国主义有阶级性, 认为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爱 国主义,如资产阶级的爱国主 义、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等。
《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 同时被收入的还有《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 流行歌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16

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
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
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
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
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 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 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 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 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 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 求。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97香港回归》
经过我国政府的努力,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社自别归港国港九中
生 活
会 、
治 权
行 政
祖 国
交 还
政 府
恢 复
七 年
国 政

方 经 , 区 以 中 声 行 七 府合
式 济 那 , 后 国 明 使 月 决声
不 制 里 享 , 。 届 主 一 定明
变 。
度 不
现 行
有 高
设 立
香 港
时 将
权 ,
日 对
于 一

变 的 度 特 回 香 英 香 九布
爱国主义的特点: ①时代性
爱国主义的具体 内容,看在什么样的 历史条件下决定的。
——毛泽东
爱国主义的特点: ②阶级性
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单选题1、()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主义D.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B.爱劳动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科学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B.艰苦朴素C.勤劳D.勇敢4()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5.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6、()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 反对日本右翼势力B.反对美国霸权主义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A.精神支柱B.纽带C.力量源泉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爱国与爱人民政府是一致。

B.爱国与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C.全球化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

9、()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好和平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行为是基础,思想是内核,情感是体现。

B.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C.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1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C2、C3、A4、A5、B6、C7、B8、C9、B 10、C 11、C 12、B 13、A 14、C 15、C 16、A 17、C 18、B 19、A 20、B13、()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完整)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美好家园 - 教案

(完整)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美好家园 - 教案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进取、不懈奋斗。愚公移山、勾践灭吴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5分钟)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建设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播放《七子之歌》来说明爱国是人的一种情感)
(2)、 爱国主义调节的对象:个人与祖国的关系
案例:一个富翁和妓女的故事
孙中山在南洋从朋友那里听到真实的故事。
在南洋爪哇,有一位财产超过一千万元的华侨富翁。一天下午,他到一位当教师的好友那里聊天。二人谈得高兴,忘了时间.直到深夜,富翁忽然想到该回家了,但自己离家时却忘了带夜照(夜间通行证和夜灯).按照当地法令规定,华人夜出,身边如果没有夜照和夜灯,给荷兰巡捕查获,轻则罚款,重则坐牢。这位富翁自然不敢冒这个风险;但他又总想当夜赶回家去.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重精神追求而轻物质欲望,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不要弘扬爱国主义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学生如何爱国 •3、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需要理性的爱国主义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结果。 (历史的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 (现 实的必然)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实的必然) •最后,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以及爱人民政府,具有 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节
•(一)何谓爱国
•1、爱国是爱“自己”的祖国,而非抽象的国家 •2、爱国的具体内容是爱故土、爱同胞和爱国度 •3、爱国的不同形式和层次
——情感型爱国、觉悟型爱国、行动型爱国
• [案例1]张某以优异成绩考入某重点大学。上大学后失去了奋
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 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重要内容。 其中,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弘扬时代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胡铃心 蓄势待发的科技雏鹰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1、中国精神的内涵。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1、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2、创新精神如何培养。

一、课程回顾与导入1、回顾上节课内容上一节课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理想信念,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指路明灯,有了精神支柱,也就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导入本章新课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首先就表现在对自己的外表要求上,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非常精神,也都期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能是个高富帅或白富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男神或女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几幅图片。

展示世锦赛游泳冠军宁泽涛的照片,播放夺冠时的视频,通过解说人员现场的表达与宁泽涛的获奖感言引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1、根据宁泽涛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课堂研学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列举出能代表某种精神的典型人物。

展学一: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2、教师总结:(1)列举中国从古至今具有某种精神的人物(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舍生取义,两肋插刀,金钱如粪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利济苍生)⏹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立德立功立言,吾日三省吾身)⏹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焉,君子圣人)(3)探讨90后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体现。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表现在:
1、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 关系的独到理解。 2、古往今来人们对理想的不懈 追求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 重视 4、追求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2、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四、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个案3: 当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篮球运动员姚明与王治郅的不同选择
1、推进祖国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4、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坚持爱国自尊,从容面对世界:
• 陈独秀《敬告青年》:“感性和理性,都是人类 心灵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 分是感性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爱国各有其道,而最 重要的一件就是要把头脑弄清楚。若是爱国以情 不以理,是非利害不明,对于自己与他人的文明, 没有彻底的认识,反以保守为爱国,改革为媚外, 那就不是我国将来之幸了”。
• 因此,爱国并不是盲目排外,不是闭关自守。 爱国主义的确包含合理的民族主义成分,是 一种眷恋、一种执着,一种民族的情感,但 这和狭隘的、只看到本国利益而情绪化的东 西不同。 • 民族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体现,是历史悲情式 的“被包围心态”和过分自信的“暴发户心 态”的某种混合,折射出一种急躁且非理性 的心态特征。 • 正确引导民族主义,构建健康国民心态:既 要防止盲目媚外,又要克服简单排外,树立 成熟的现代国家意识,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发 展变化带来的挑战。
E、从军队在灾害中作用比较: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我的中国心
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两岸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分离, 其间台湾人士对乡土的苦恋,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复 旦大学、上海大学创始人)的诗中有强烈的表现。1962 年元旦,国民党元老、爱国诗人于右任回顾半个世纪前 的往事,不禁黯然神伤,加上身患疾病,自知在世之日 不久,遂在日记中写下了对身后事的意见:“我百年以 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 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几天以后又写下了《望 大陆》这首传诵海内外、使人怅然涕下的悲歌: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天之上,国有殇!
爱国主义有历史性
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 的人民政权。 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 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
日本 军国 主义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使世界各国 在经济联系上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 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大学生来讲,需要重新树立 三个观念:
(一)推进祖国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3.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增强国家 安全意识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 族精神的基础上,立 足新的时代条件,形 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为什么只有中国还在呢? ★支撑中国继续强大的精神密码是什么呢?

精神的概念 精神的力量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精神的概念: 一、指人的精气、元气。相对于人的形骸而言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 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吕氏春秋· 尽数》 夫人之所以为者,非此八尺之身也,乃其有精 神也。 ——《潜夫论》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本章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重点)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难点)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什么是精神? 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存在了四千年以上,而 且现在依然生机勃勃,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只有 一个。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都已经成过眼 云烟,拉丁美洲文明也已经逝去,可是中国还 在。 ——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二、精神是人的意识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史记· 太史公自序》 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神之界限,固亦非 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 可矣。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三、指实质,要旨。事物的精微所在。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王安石《读史》 四、指人的精力充沛 王夫人便失去了臂膀,一个人能有多少精神? 凡有了大事,就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 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 ——《红楼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