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复习题纲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总).doc

1.简述MIDI 工作过程MIDI 电子乐器通过MIDI 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计算机可通过音序器软件来采集MIDI 电子乐 器发出的一系列指令。
这一系列指令可记录到以。
MIDI 为扩展名的MIDI 扩展文件中。
在 计算机上音序器可对MIDI 文件进行编辑和修改。
最后,将MIDI 指令送往音乐合成器,由 合成器将指令符号进行解释并产生波形,然后通过声音发生器送往扬声器播放出来。
2 .常见的数字音频文件有哪些?WAV / MP3 / MIDI3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接口 标准有哪些?(OM \ \ G \端口 Il. oul 串口 (可选)MK 集成显卡4. 常见光盘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常见的光盘有:HD-DVD 光盘,全息光盘,光盘库,闪存盘等.HD-DVD 完全承袭标准DVD 数据层相同厚度,却是不折不扣采用蓝光激光技术,但却拥有较 短的光波长度,能储存较密集的数据到盘片上。
全息存储可以实时记录、可擦重写。
光盘一般用于不经常使用的数据准联机存储。
闪存盘可以使用的计算机必须带有USB 接口以及闪存盘所支持的操作系统。
5 .多媒体计算机层次结构如何划分的?共分为一五个层次:多媒体应用系统,著作工具,API 软件系统,硬件系统,6.分析多媒体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模型,这出各层次存储设备的特点多媒体存储系统中,最高层次的存储设备是随机存储器,紧跟肴是磁盘驰动器,它们均提供联 机服务。
光存储设备提供下一个存储层次,它们在某些情况下是联机设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邻机的,比如日动换片光盘库(Jukeboxs)o 存储层次的最低段是脱机存储设备,包括磁带、盘 等。
它们提供最高的存储容量和持久性,但存取速度方面的性能也最差。
多媒体数据存储要 从存储介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等多方面考虑。
目前信息存储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磁记 录方式。
7 .多媒体设计关键技术有哪些?媒体数字化技术,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多媒体 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多媒体网路通信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选择题1.媒体中的______ 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如文字、音频、图像和视频等的数字化编码表示等。
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存储媒体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C(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吋性A.仅(1)B. (1) +(2) C・(1) +(2)+(3) D.全部3.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范畴?B(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B.⑴ +(2 )C. (1) + ⑵ + (3)D.全部4.-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_________ 开始。
A.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口的激光视盘B.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列机C.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D.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像系统DVI5.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⑶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別能力DA.(1) +⑵+ (3) B・(1) + (2) + (4) C. (1) + (3) + ⑷D.全部6.下列哪些说法正确?D(1)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兀和计算机的融合(2)多媒体技术可川来制作VC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3)多媒体技术极人地改善了人一界面(4)利用多媒体是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A.(1) +(2) + (3)B. (1) +(2) + (4).C. (2) + (3) +(4)D.全部7.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C(1)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信息(2)任何媒体Z间都可直接进行相互转换(3)不同的媒体所表达信息的程度不同(4)有格式的数据才能表达信息的含义A.(1) + (2) + (3)B. (1) + (2) + (4)C.⑴+⑶+⑷D.全部8.当前光盘存储容量最人的光盘类型是A.VCD B・ CD-DAD. CD-ROM9.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为数字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是—。
(重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考试(1-4章)复习大纲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 多媒体技术概述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1.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2 多媒体硬件系统1.2.1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1.2.2 多媒体接口设备1.2.3 多媒体存储设备1.3 多媒体软件系统1.3.1 多媒体软件1.3.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媒体的含义⏹表示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语言等。
⏹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纸张等。
⏹传播信息的载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
2.媒体的类型¡ª¡ª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感觉媒体: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
如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
⏹表示媒体:即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介。
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显示媒体:即输入输出媒体的设备,如键盘、显示器、话筒,喇叭和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用来存放表示媒体的物理载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传输媒体:传输媒体的物理载体。
如空气、电话线、电波、电缆和光缆等。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3. 多媒体(Multimedia)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文字:指各种字母、数字和符号等文本信息;⏹图形:由描述点、线、面的大小、形状、维数和位置的图形指令生成的几何图形(矢量图形) ⏹图像:由许多的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来表示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位图)⏹音频:包括语音、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动画: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连续图像,按照一定速度连续播放形成动画;⏹视频:若干静态图像画面的连续播放形成了视频,每一幅画面称为一帧;4.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多媒体设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2-多媒体》理论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

第1-3章1、数字媒体元素的范围(2)文字图形和图像动画音频视频2、人类感知信息的第一个途径是视觉3、媒体类型与分类的方法,特别注意: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分类,进行辨别感觉媒体表示传输显示存储4、新媒体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
数字技术5、多媒体的特征(4)数字化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集成性6、人机交互技术的基础,由哪些技术支撑。
媒体识别技术理解转换综合7、图形输入技术的关键(5)人机接口8、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础(6)计算机图形技术9、多媒体数据传输分发技术的两个方面(8)数字传输技术网络技术10、多媒体系统的范围(8)1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核心(9)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动态虚拟环境的建立12、CMMB的中文名,CMMB的业务平台包括哪些。
(10)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基本业务平台拓展业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13、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检索技术趋势是基于内容检索技术。
(:11)14、可见光的波长范围(14) 400~780nm15、显色系和混色系表示方法(16-17),分别有哪些色彩空间。
HSI色彩空间的具体含义(16),显示和打印一般用什么色彩空间(17-18)HSI RGB CMYK16、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19,20)像素构成点线面计算指令17、表征数字图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图像分辨率图像深度图像分辨率的概念和单位dpi (20),马赛克的原理(21)降低分辨率18、图像深度和图像质量的关系(23),正比图像深度和显小深度的关系(24-25)大于失真19、图像文件格式的判断(26-27)静态动态图像图形,BMP图像文件的组成(27)位图文件头信息头数据阵列,gif图像的设计目的和最大数据量。
(27)交流传输64M20、数据冗余的概念,判断各种冗余类型。
(29)空间冗余时间视觉21、无损压缩的根本原理归类,RAR属于无损压缩的应用,有损压缩的原理(30)人眼视觉22、压缩比的计算压前:压后,评价图像压缩方法的标准(30)压缩比压缩后的图像质量压缩解压缩23、JPEG的设计目标(31)给出适用于色调灰度静止的压缩方法24、MPEG1的组成部分(33) MPEG 1视频音频系统,MPEG1音频压缩编码的可分等级(34)三级192Kb/s 128 6425、MPEG2针对的应用(35)分辨率720*484的广播级视频图像,MPEG2标准和MPEG 1的区别(35)高分辨率广播低视频26、MPEG4标准的设计目的和码率上限(35)支持多种多媒体访问检索64 Kb/s27、H.261的意义(36)国际第一个压缩标准,H.264相比H.263的优势(38)更好的压缩性能节省带宽28、人耳能感觉到的频率范围,最高频率(38) 20~20000Hz 20kHz29、PCM编码的最大优点(39)音质好30、CD常用的采样频率(39) 44.1kHz31、MP3 的压缩率一般是(40) 10:1-12:132、WAV格式是基于什么编码(40) PCM33、WMA支持某种功能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次数(41)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34、 5.1声道环绕声的组成(42) 5个分离的全频带音频信号第6个分离的低频效果声道4.1-1.31、Photoshop主菜单有哪些?文件编辑图像图层选择滤镜分析视图窗口帮助2、工具箱可放置在任意位置。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提纲一、多媒体技术概述(一)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集成和处理,以实现交互性和综合性的信息传播和表达。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1、集成性:能够将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实现统一的处理和展示。
2、交互性:用户可以与多媒体内容进行互动,控制其播放、操作等。
3、实时性:可以实时处理和传输多媒体信息,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教育领域: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娱乐产业:如电影、游戏、音乐等,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3、广告宣传:通过多媒体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4、医疗行业:辅助医疗诊断、培训和远程医疗等。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一)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多媒体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不进行压缩会导致存储和传输成本过高。
(二)压缩的原理通过去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减少数据量而不损失或尽量少损失有用信息。
(三)常见的压缩方法1、无损压缩:如 Huffman 编码、行程编码等,压缩后可以完全恢复原始数据。
2、有损压缩:如 JPEG 图像压缩、MP3 音频压缩等,会损失一定的细节,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压缩标准1、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2000 等。
2、视频压缩标准:MPEG-1、MPEG-2、H264 等。
三、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一)声音的数字化1、采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声音信号进行测量。
2、量化:将采样得到的数值进行量化,转换为数字信号。
3、编码:对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以便存储和传输。
(二)图像的数字化1、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由像素数量决定。
2、色彩深度:表示图像中颜色的丰富程度。
(三)视频的数字化视频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帧组成,其数字化过程包括图像的数字化和时间上的采样。
四、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一)文本素材1、直接输入:通过键盘输入文本。
2、扫描识别:将纸质文档扫描后进行文字识别。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集

《多媒体技术》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分类1.多媒体技术概述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3.媒体素材制作与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4.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数字化5.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6.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超文本超媒体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匹配题五、名词解释六、填空题七、简答题八、计算题九、论述题、设计题十、应用题十一、操作题一、单项选择题分类(一)多媒体技术概述1.按照CCITT定义打印机属于五大媒体中的()媒体。
A.传输 B.表示 C.显示 D.存储答案:C2.解决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问题的关键在于()。
A.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B.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C.声图的同步技术D.全部答案:B3.多媒体计算机的()表现在可以将不同媒体信息有机地进行同步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
A.集成性 B.交互性 C.实时性 D.压缩性答案:A4.媒体中的()指的是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介 D.存储媒介答案:A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A.仅⑴ B.⑴⑵ C.⑴⑵⑶ D.全部答案:C6.下列特性中不属于多媒体特性的是()。
A.媒体多样性 B.可视性 C.集成性 D.交互性答案:B7.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立体声音乐A.仅⑴ B.⑴⑵ C.⑴⑵⑶ D.全部答案:B8.下列哪些媒体属于感觉媒体?()(1)语音(2)图像(3)语音编码(4)文本A.⑴⑵ B.⑴⑶ C.⑴⑵⑷ D.⑵⑶⑷答案:C9.为什么要把媒体分成很多类别?()⑴因为不同类型媒体的表现能力不同⑵因为不同类型媒体的特性不同⑶因为不同类型媒体的处理方法不同⑷这只是人为划分,没什么理由A.⑴⑶ B.⑴⑵ C.⑴⑵⑶ D.⑵⑶答案:C10.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一、多媒体基础知识
1.多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2.多媒体基础理论:声音、图像和视频的生成、传输与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
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概念和原理
2.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算法:JPEG、MPEG等
3.多媒体数据解压缩和解码技术
三、多媒体数据的展示与交互
1.多媒体数据的展示技术:图像显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等
2.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与实现
3.用户交互技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四、多媒体应用开发环境
1. 多媒体应用开发语言:C、C++、Java等
2. 多媒体应用开发工具:OpenGL、DirectX等
3. 多媒体应用开发框架:Unity、Unreal Engine等
五、多媒体应用开发实践
1.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实现和调试
3.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评估和优化
六、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3.多媒体技术在广告和营销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1.多媒体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2.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的基本框架,可以根
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拓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习题等进行复习,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
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技术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章 概述
v 媒体种类和特点 v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v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硬件组成
第二章 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v 声音的三要素 v 音频数字化的过程 v 数字音频音质与数据量的计算 v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的比较(wav、midi、mp3等) v MIDI文件 v FM合成和波表合成 v 声卡的分类和作过程 v 几种压缩编码(PCM、DPCM、ADPCM)的思想
和原理 v MPEG-1audio编码的三个层次
第三章 图像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v 图像和图形的概念与区别 v 图像属性(分辨率、图像深度等) v 颜色的三特性 v 颜色空间及其应用 v 数字图像质量与数据量的计算 v JPEG压缩编码的计算步骤
第四章 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v 常用的电视制式以及我国所用的电视制式和对应 的颜色空间
v 数字视频中的图像子采样格式 v 数据视频质量与数据量的计算 v MPEG视频压缩编码基本思想 v MPEG视频图像的分类及其采用的技术 v MPEG-1/MPEG-2/MPEG-4的主要目标和应用领
域 v MPEG-1为了减少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分别采用
的技术
第五章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v 光存储原理 v EFM编码 v 光轨道结构与磁道结构比较 v VCD/DVD采用的视频压缩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JPEG编码步骤:JPEG压缩是有损压缩,它利用了人的视角系统的特性,使用量化和无损压缩编码相结合来去掉视角的冗余信息和数据本身的冗余信息。
压缩编码大致分成三个步骤:1)使用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orwar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
3)使用霍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译码或者叫做解压缩的过程与压缩编码过程正好相反。
2、MPEG图像信息如何编码:MPEG视频压缩技术是以两个基本技术为基础的,一是基于16×16子块的运动补偿,可以减少帧序列的时域冗余度。
二是基于DCT的压缩技术,减少空域冗余度。
MPEG图像以三种类型的图像格式表示:内码帧(I)、预测帧(P)、插补帧(B)。
I帧:是完整的独立编码的图像,是不能由其他帧构造的帧,必须存储或传输。
内码帧也是基准帧。
P帧:通过对它之前的I帧进行预测,对预测误差作有条件的存储和传输。
B帧:是根据其前后的I帧或P帧的信息进行插值编码而获得。
各帧之间的关系是:P帧仅由前帧构造所得,B帧由前、后帧插值所得。
运动补偿算法有二种:运动补偿预测法、运动补偿插补法3、MPEG数据格式:MPEG视频位流分层结构共包括6层,分别是:图像序列层、图像组层、图像层、宏块片层、宏块层、块层。
每一层支持一个确定的函数,或是一个信息处理函数(DCT,运行补偿),或是一个逻辑函数(同步,随机存取点)等。
每一层的开始有一个头,作为说明参数。
组成与功能如下表:4、H.261 1/4帧间格式H.261是ITU-T为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开展双向声像业务(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而制定的,速率为64kb/s的整数倍。
H.261只对CIF和QCIF两种图像格式进行处理,每帧图像分成图像层、宏块组层、宏块层、块层来处理。
H.261是最早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它详细制定了视频编码的各个部分,包括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与固定速率的信道相适配的速率控制等部分。
压缩算法采用运动补偿帧间预测与分块DCT相结合的混合编码。
5、香农-范诺编码香农-范诺(Shannon-Fano)算法:这种方法采用从上到下的方法进行编码。
首先按照符号出现的频度或概率排序, 例如A,B,C,D和E,如表4-02所示。
然后使用递归方法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具有近似相同的次数表4-02 Shannon-Fano算法举例表符号出现的次数log2(1/p i)分配的代码需要的位数A 15 (0.375) 1.4150 00 30B 7 (0.175) 2.5145 01 14C 7 (0.175 ) 2.5145 10 14D 6 (0.150) 2.73691 10 18E 5 (0.125) 3.00001 11 156、霍夫曼编码: 从下到上的编码方法.答案:1初始化,根据符号概率的大小按由大到小顺序对符号进行排序 2把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组成一个节点,如图中的D 和E 组成节点P1。
3 重复步骤2,得到节点P2、P3和P4,形成一棵“树”,其中的P4称为根节点。
4 从根节点P4开始到相应于每个符号的“树叶”,从上到下标上“0”(上枝)或者“1”(下枝),至于哪个为“1”哪个为“0”则无关紧要,最后的结果仅仅是分配的代码不同,而代码的平均长度是相同的。
5 从根节点P4开始顺着树枝到每个叶子分别写出每个符号的代码,如表所示。
霍夫曼编码举例表符号 出现的次数 log 2(1/p i ) 分配的代码 需要的位数 A 15 (0.375) 1.4150 00 30 B 7 (0.175) 2.5145 01 14 C 7 (0.175 ) 2.5145 10 14 D 6 (0.150) 2.73691 10 18 E 5 (0.125) 3.00001 11 15这两种方法都自含同步码,在编码之后的码串中都不须要另外添加标记符号,即在译码时分割符号的特殊代码。
此外,ADB CE 0 0 01111 A(0.3846)B0.1759)C(0.1538)D(0.1538)E(0.1282)111P 1P 21P 3P 4Huffman 编码举例香农范诺编码举例霍夫曼编码方法的编码效率比仙农-范诺编码效率高一些。
7、MPEG4与MPEG2之间的区别:MPEG4和MPEG2标准的根本区别是:MPEG4是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方法。
MPEG4具有高校压缩、基于内容交互(操作、编辑、访问等)以及基于内容分级扩展(空域扩展、时域扩展)等特点。
8、MPEG-7标准MPEG-7标准即“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
其目标就是产生一种描述多媒体信息的标准, 满足实时、非实时以及推-拉应用的需求。
并将该描述与所描述的内容相联系, 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检索。
9、5种媒体技术: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的的概念(1)感觉媒体(Preception Medium)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感觉(视、听、嗅、味、触觉) 的媒体称为感觉媒体。
例如语言、音乐、音响、图形、动画、数据、文字、文件等都是感觉媒体,也就是本章中讨论的媒体。
(2)表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为了对感觉媒体进行有效的传输,以便于进行加工和处理,而人为地构造出的一种媒体称为表示媒体。
例如语言编码,静止和活动图象编码以及文本编码等都称为表示媒体。
(3)显示媒体(Display Medium) 显示媒体是显示感觉媒体的设备。
显示媒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入显示媒体,如话筒,摄象机、光笔以及键盘等,另一种为输出显示媒体,如扬声器、显示器以及打印机等。
(4)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传输媒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载体,例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以及电磁波等都是传输媒体。
(5)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用于存储表示媒体,也即存放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代码的媒体称为存储媒体。
例如磁盘、光盘、磁带、纸张等。
10、H261、H320标准的内容:H.261是最早的运动图像压缩标准,是ITU-T为IS-DN开展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而制定的,速率为64kbit/s的整数倍。
它详细制定了视频编码的各个部分,包括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与固定速率的信道相适配的速率控制等部分。
H.261只对CIF和QCIF两种图像格式进行处理,每帧图像分成图像层、宏块组(GOB)层、宏块(MB)层、块(Block)层来处理。
H.320是一个系列标准,传输速率在64kbit/s-2Mbit/s之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为H.221提供把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复用进单个比特流的标准,使用时分复用(TDM)系统,帧长为10ms。
H.230/H.242提供用于方式命令和指示以及功能交换的标准。
H.261提供用于视频编码的标准。
H.263是一个新的可选方式,能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
G.721提供用于音频编码标准。
G.722和G.728是可选的代替方式。
除了视频和音频信道外,在需要时可以传送数据。
例如T.120会议。
11、光存储媒体光存储的类型:只读型、一次写型和可重写型光存储系统的技术指标:尺寸、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误码率、平均无故障时间等12、CD-ROM的存储格式,CD-ROM morde1 和CD-ROM morde2 有什么差别?ISO 9660标准(黄皮书)规定了CD-ROM的基本数据格式,是红皮书的扩充,黄皮书又可细分为mode1和mode2两组标准。
Mode1包括ISO 9660和HFS,Mode2为CD-ROM XA。
CD-ROM XA提供了声音压缩和声音质量水平的选择。
Mode1和Mode2格式不同之处•用户数据量不同。
Model1为2048个字节,Mode2为2336个字节。
•存储数据的类型不同。
Mode1用于存放对错误极为敏感的数据,如计算机程序等;而Mode2用于存放对错误不太敏感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图形等。
•Mode2的数据经过CIRC检验后的误码率为1/109,对声音、图像类的数据可以不必做进一步校验;而要满足计算机数据误码率小于1/1012的要求,则应对Mode1的数据作进一步校验。
13、什么是MIDIMIDI是指乐器数字接口,它规定了电子乐器与计算机之间相互数据通信的协议。
是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任何电子乐器,只要有处理MIDI消息的微处理器,并有合适的硬件接口,都可以成为一个MIDI设备。
MIDI的特点:与波形声音相比,MIDI不是声音数据而是指令;MIDI可以与其它波形声音配合使用;对MIDI的编辑也很灵活;MIDI在音质上与真正的乐器无法比拟。
14、算术编码(计算)算术编码把一个信源集合表示为实数线上的0到1之间的一个区间。
这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要用来缩短这个区间。
信源集合的元素越多,所得到的区间就越小,当区间变小时,就需要一些更多的数位来表示这个区间,这就是区间作为代码的原理。
算术编码首先假设一个信源的概率模型,,然后用这些概率来缩小表示信源集的区间。
新子区间的起始位置=前子区间的起始位置+当前符号的区间左端×前子区间长度新子区间的长度=前子区间的长度×当前符号的概率(等价于范围长度)最后得到的字期间的长度决定了表示该区域内的某一个数所需的位数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算术编码举例:采用固定模式符号概率分配如下:字符 a e i o u频率0.2 0.3 0.1 0.2 0.2范围[0,0.2﹚[0.2,0.5﹚[0.5,0.6﹚[0.6,0.8﹚[0.8,1.0﹚编码数据串为eai,令high为间隔的高端,low为低端,range为间隔的长度,rangelow为编码字符分配的间隔低端,rangehigh为编码字符分配的间隔高端:初始high=1,low=0,range=high-low,一个字符编码后新的low和high如下计算:Low=low+range×rangelowHigh=low+range×rangehigh(1)在e被编码时,e的rangelow=0.2,rangehigh=0.5,则Low=0+1×0.2=0.2High=0+1×0.5=0.5Range=high-low=0.5-0.2=0.3此时分配给e的范围是[0.2,0.5﹚(2)a编码时使用新生成的范围[0.2,0.5﹚,a的rangelow=0,rangehigh=0.2,则Low=0.2+0.3×0=0.2High=0.2+0.3×0.2=0.26Rangehigh=0.06范围变成[0.2,0.26﹚(3)对i编码,字符i的rangelow=0.5,rangehigh=0.6,range=0.06则Low=0.2+0.06×0.5=0.23High=0.2+0.06×0.6=0.236,则用[0.23,0.236﹚表示eai,若解码器直到最后范围是[0.23,0.236﹚,马上可解得一个字符为e,然后依次得到a,I,最后得到eai..15、脉冲编码、分量编码调制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把连续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在时域和振幅上都离散的量,然后将其转化为代码形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