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内容

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内容

生理学期末重点考点一、名解1、肺通气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2、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能力。

4、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5、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6、易化扩散: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7、胸式呼吸: 以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胸骨和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8、腹式呼吸: 以隔肌舒缩为主引起的呼吸运动。

9、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用的时间。

10、神经递质: 是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受体,并产生突出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10、氧容量: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称为血氧容量。

11、胃-肠反射:在12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高渗溶液及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

12、机体内环境: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故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13、体位性低血压: 当机体有平卧突然转为直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心脏以下静脉血管充盈扩张,造成大量血液滞留,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排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引起脑、视网膜一时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现象。

14、主动转运: 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上膜蛋白的作用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号能转运过程。

15、血型: 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6、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7、消化: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加工、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8、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9、出胞: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类物质被排出细胞的过程。

20、通气血流比值: 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

生理学的重点及考点1. 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的科学,它关注于生物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

2. 生理学的重点2.1 细胞膜与细胞传递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它对物质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离子通道与离子平衡•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转导2.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负责感知、传导和处理信息的重要系统。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传递与突触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食物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2.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呼吸过程中的肺泡气体交换•呼吸调节机制2.5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过程•血压调节机制2.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肾脏结构与功能•尿液形成过程•水盐平衡调节机制2.7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生理学中关注的重点包括:•内分泌腺体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机制•内分泌失调与疾病3. 生理学考点3.1 概念与定义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是考试中的重点,包括细胞膜、神经元、离子通道等的定义和功能。

3.2 实验技术与方法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是生理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离体器官实验、电生理记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3.3 生理学参数与测量生理学参数与测量是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如血压、心率、呼吸率等的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3.4 生理过程与调节机制生理过程与调节机制是考试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神经传导、消化吸收、呼吸气体交换等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考试通常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下面将对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备考。

1. 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细胞内代谢过程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等内容。

3. 肌肉生理学。

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运动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的调节方式以及肌肉疲劳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以及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的调节机制、气体的运输与交换以及呼吸与循环的协调等内容。

6. 消化生理学。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及其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以及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负责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内分泌腺体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的分泌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以及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重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功能。

以下是生理会考中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细胞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作用,以及细胞的代谢过程。

2. 组织生理:组织是由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了解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3. 器官生理:器官是由不同种类的组织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例如心脏、肺、肾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各种生理过程。

了解主要的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和作用。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传导的机制。

6.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路径。

7.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包括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8.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了解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功能,以及消化酶的作用。

9.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负责生物体的繁殖。

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殖过程。

11. 体温调节:了解体温调节的机制,包括体温的维持和调节过程。

12. 水和电解质平衡:了解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13. 免疫生理: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反应的过程。

这些知识点是生理学考试中的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张力达到最大,但并不引起肌肉缩短2.搏出量:指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简称搏出量3.氧饱和量:指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4.肾小球率过滤: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5.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扩大和缩小6.或电位:是从电生理角度了解细胞兴奋性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它是指在刺激作用下。

细胞的膜电位减小到能引起动作电位爆发的临界值,或称能够引起兴奋细胞Na(C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7.纤维蛋白溶解:指体内纤维蛋白和因子I水解的过程8.射血分数:指搏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9.肺通气:指气体经呼吸道出入于肺的过程10.体温:指体核的温度,即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11.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到最高值成为收缩压12.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后张力并不改变,但长度明显缩短13.血细胞比容: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4.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15胃的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的过程16强直收缩: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的短促刺激,则可产生连续的重合时收缩17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心肌发生兴奋后,从动作电位的O期去极到复极3期膜电位达-55mV左右的时间18血液凝固:血液从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9窦性心律:窦房结控制下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心律20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2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跨膜电位1.简述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传导(4)相对不疲劳性2.简述新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1)心律减慢(2)房室传导速度减慢(3)心房肌收缩减弱(4)心房肌不应期缩短3.简述小脑的功能:(1)维持身体平衡(2)调节肌紧张(3)协调随意运动4.简述新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1)心率加快(2)心缩力加强(3)传导性加强(4)心肌不应期缩短5简述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毛细血管(2)血浆胶体渗透压(3)淋巴回流(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6.简述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冲动。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_全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_全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_全The Summary of PhysiologyCharpter1-Introduction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一)新陈代谢(二)兴奋性兴奋性的概念:旧的解释———可兴奋组织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可引起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反应:刺激引起的人体的变化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阈强度(阈值):最小刺激强度是最常用的组织细胞兴奋性的指标由于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共同反应是动作电位,所以兴奋性的概念:新的解释———可兴奋组织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三)适应性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为适应性。

适应分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

(四)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已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二、内环境及稳态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的细胞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比如血细胞生活在血浆里、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里、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里,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里。

那么这些细胞生活的环境我们称为细胞外液。

相对细胞外液来讲细胞内包含的液体我们叫它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了人体内总的液体,我们说是体液。

(一)体液:约占身体重量的60%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二)内环境(细胞外液)(三)内环境稳态这个系统包括神经调节系统、体液调节系统和自身调节系统。

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下一个问题:三、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化学物质或激素等物质通过体液这条途径,对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

自身调节: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的作用,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比较这三种不同调节方式的特点(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阐述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机制及调节方式。

2.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内环境和稳态:人体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饮胞吐。

2. 细胞的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 兴奋性及其周期变化: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零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细胞发生反应。

三、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具有运输、缓冲、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功能。

2. 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总量。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其数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泵向全身各组织器官。

2.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心肌细胞收缩。

3. 血管的功能与分类: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阻力和血容量等因素有关。

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O 2 和CO 2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O 2 和CO 2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过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所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

钠泵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

除极相不出现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33.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肌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释放Ach,使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然后在什么部位引发动作电位肌细胞膜34.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浆中何种离子的浓度升高 Ca 2+35.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载体易化扩散36.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阈值增加37.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3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3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 + 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 + 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负后电位40.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41.在神经-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化学门控通道4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 + 通道开放有关,这种Na + 通道属于电压门控通道4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 2+ 通过什么机制回收到肌质网终末池。

钙泵44.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Na + 内流和K + 外流,通过什么机制得以恢复静息状态。

钠泵45.细胞代谢所需的O 2 和所生产的CO 2 是通过什么渠道跨膜转运脂质双分子层二、血液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8%2.血浆与组织液各种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3.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A 运输物质B 参与机体的免疫C 缓冲pH值D 参与生理止血4.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5.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组织液增多6.当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大时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少7.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8.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红细胞膨胀和破裂9.血浆的pH值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个缓冲对 NaHCO 3 / H 2 CO 310.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1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 2 和CO 212.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异物13.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单核巨噬细胞14.小血管损伤后止血栓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是由于血小板的哪种生理特性粘附15.对于血小板的聚集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ADP与血栓素A 216.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因子Ⅻ17.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因子Ⅲ18.血液凝固的内源性与外源性途径的最主要差别在于因子X的激活过程19.血液凝固的本质是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20.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21.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22.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23.纤溶酶的主要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2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25.某人的血浆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不可能是 A型26.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和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27.输血时主要考虑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28.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抗原是H抗原29.正常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形态不同。

在0.5%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是膨胀30.某患者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出现水肿,其主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31.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则其血沉速度将正常32.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33.甲状腺或肺手术后易发生渗血,主要是由于这些组织纤溶酶原组织激活物含量多34.关于输血的原则,错误的是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35.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B型36.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凝集,此人血型为 A型37.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不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B型38.正常成年女性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是(3.5~5.0)×10的12次方个/L39.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是(4~10)×10的9次方个/L40.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是(100~300)×10的9次方个/L4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白蛋白4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 Na +43.血液凝固的实质是生成了纤维蛋白44.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45.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嗜碱粒细胞46.参与生理止血多个环节的细胞是血小板47.A型血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人的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凝集48.组织破损时,创面上血液发生的变化是凝固49.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红细胞出现叠连三、血液循环1.有关心动周期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心动周期缩短时,收缩期与舒张期均等缩短是指心脏机械活动周期如心率为75次/分,心动周期历时0.8s 房缩期为0.1s,室缩期为0.3s,全心舒张期为0.4s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2.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等容收缩期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的抽收4.房室瓣关闭主要是由于室内压高于房内压5.主动脉瓣关闭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压高于心室内压6.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心率7.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8.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时,相当于快速射血期末9.一个心动周期中,由房室瓣关闭至下次房室瓣开启的时程相当于室缩期和等容舒张期10.心指数为心输出量/体表面积11.射血分数为下列何者的百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2.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是心肌收缩能力增强13.心肌的等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收缩能力14.在心肌状态和大动脉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流量可以增加心室肌的前负荷15.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等容收缩期延长16.心肌异长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粗细肌丝重叠数目17.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快速充盈期18.体力劳动时,心搏出量和作功持久明显地增高,其主要调节机制是等长调节19.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肺动脉平均压低20.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第二心音21.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第一心音22.下列哪种心音的强弱可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第二心音23.以下哪种细胞不是自律细胞心房、心室肌细胞窦房结P细胞心室传导束的普肯耶细胞房结区细胞结希区细胞24.人和哺乳动物的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为 -90mV25.心室肌细胞电位各时期跨膜电位变化不包括 4期自动去极2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2期复极时程长2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是由于何种通道开放 Na +2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的离子基础是 K + 外流,Ca 2+ 内流2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由于 K + 外流3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是由于 K + 外流3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内Ca2+逆浓度梯度外运是由何提供能量的 Na + -K + 泵32.与心室肌细胞相比,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4期自动去极33.将心肌细胞分为快、慢反应细胞主要根据动作电位的 0期去极速度34.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 Ca 2+ 内流35.心肌工作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前提是Na + 通道处于备用状态36.心肌细胞的慢通道可被何种药物阻断异搏定37.反映心脏健康程度最好的指标是心力贮备38.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心指数39.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脏泵功能的常用指标是心脏作功40.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肌小节初长41.衡量心肌细胞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 4期自动除极速度42.影响心肌传导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43.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44.去甲肾上腺素使普肯耶细胞自律性增高是通过 I f 电流增强45.Ach使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是通过膜对K + 通透性增大46.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2期时程47.当细胞外Ca 2+ 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收缩降低48.下列哪项可引起心率减少迷走活动增强49.下列哪种过程与K + 的跨膜扩散无关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50.下列哪种过程与Ca 2+ 内流无关快反应细胞1期复极慢反应细胞4期自动去极快反应细胞2期复极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快反应细胞平台期51.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增加Ca 2+ 的通透性52.心电图是在体表记录的心脏电变化引起的电场电位变化53.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致 P-R间期延长54.在一般情况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55.在一般情况下,影响舒张压最主要的因素是外周阻力56.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小动脉口径57.老年人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引起脉压增大58.循环系统的平均充盈压反映下列哪项的高低循环系统充盈的程度59.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因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60.心肌收缩力加强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机制是心舒期室内压较低61.下列哪项引起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呼气动作62.微循环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是动ˉ静脉短路63.组织液的生成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64.肾病综合征时,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65.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66.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67.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68.对动脉血压波动性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69.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70.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能引起心迷走中枢兴奋71.夹闭兔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72.颈动脉体最敏感的刺激是血液中的感受器所处环境的PO 273.下列物质中缩血管作用最强的是内皮素74.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者的射血分数相等75.甲青年身高1.5m,体重50kg体表面积1.4m 2 ,安静时心输出量为4.2L;乙青年身高1.6m,体重68kg,体表面积1.7m 2 ,安静时心输出量5.1L,两者的心指数相同76.某患者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双下肢水肿,最可能的心血管疾病是右心衰77.某人由平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每搏量、动脉血压降低,该人搏出量减少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异长调节78.在实验中,动物出现搏出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血压降低,分析其原因是静脉回心血量减少79.安静时,给兔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引起心率明显增加,房室传导加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