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四下语文必背内容整理

四下语文必背内容整理

四下语文必背内容整理以下是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的整理:
1.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问,惟有蜻蜓蛱蝶飞。

3.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8.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9.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

【四年级下册10首】1、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理解】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黄沙,风簸水动波浪淘卷着泥沙从天边流来。

今天我要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牵牛织女的家门。

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理解】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3、长歌行(汉乐府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理解】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理解】中华的生机倚仗变革的风雷,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

我劝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常规束缚降生各种人才。

6﹑七步诗(魏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理解】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

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7﹑山中杂诗(南朝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理解】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和《江畔独步寻花》。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谐生活和作者的闲适心情,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熟读成诵,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掌握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对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和诗词意境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乡村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游玩过的乡村景色,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词学习:(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讲解关键字词,解析诗人的情感。

(3)学习《江畔独步寻花》,通过例句解析,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写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仿写,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1.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乡村风光,抒发闲适心情。

2. 《清平乐·村居》:表现乡村和谐生活,传递美好愿景。

3. 《江畔独步寻花》:借景抒怀,展现诗人豁达情怀。

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宿新市徐公店》仿写:夜宿古镇张公馆,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牧童遥指杏花村。

2. 课后收集其他描绘乡村风光的古诗词,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安排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示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操作。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诗词鉴赏与背诵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诗词鉴赏与背诵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诗词鉴赏与背诵尊敬的家长们:您好!我是您孩子的语文老师。

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诗词鉴赏与背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一、诗词鉴赏的重要性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精髓。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经典诗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力,增强文学修养。

同时,诗词鉴赏对于学习汉字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点诗词预习内容在这个学期,我们将主要学习以下几首重点诗词: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咏鹅》——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咽霜雪至,数声啼鹅泪。

以上三首诗词是四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学生们需要提前阅读、理解,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做好准备。

三、预习方法与技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诗词,家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与技巧:1.给孩子提供诗词书籍:购买一些适合年龄的诗词书籍,供孩子阅读和欣赏,培养对诗词的兴趣。

2.背诵训练:教导孩子进行诗词的背诵训练,可以选择其中一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孩子按照正确的声调、节奏和语气进行背诵。

3.注重理解和感受:鼓励孩子在背诵的同时,注重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义,培养对诗词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4.与孩子共同讨论:在课前,与孩子一同讨论和解读诗词,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促进思维的发展。

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语文发展家长是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指导者。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孩子的语文发展。

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学校将组织一次家长会,届时我们将详细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计划,并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建议。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古诗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包含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

3.音频设备:播放古诗词朗读的音频。

4.黑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利用音频播放《将进酒》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古诗词《将进酒》(20分钟)•指导学生跟读古诗词,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将进酒》中的情感和意义。

•班级展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将进酒》(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复习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

2.学习古诗词《静夜思》(20分钟)•展示《静夜思》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场景和情感。

•学习生词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静夜思》(10分钟)•学生互相背诵《静夜思》,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2.学习古诗词《水调歌头》(20分钟)•展示《水调歌头》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音乐性和语言之美。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的意义。

•学生展示解释成果并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此次教学中的收获和进步。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必背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重点内容一、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一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2.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祯)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4.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6.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7.我国的“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

8.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语文园地二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7.言而有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语文园地三农业和气象谚语:1.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鸡迟宿,鸭欢叫,不久风雨到。

5.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7.冬天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仿生学: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信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叫仿生学。

如:人们从蝙蝠夜间安全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人们从青蛙的眼睛看活动的东西很灵敏,看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人们从得到启示,发明了;从得到启示,发明了;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语文园地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手不释卷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语文园地五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社日
(唐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珊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精品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精品文档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将至桐城
(清)王士禛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精品文档
鹧鸪天 送人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