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剖宫产时缩宫素给药方式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 研究 证实 , 健康产妇行择期剖宫产时单次静脉推注 5I U缩 宫素 , 可致 MA P减少 (4 5± . ) g 其 中有 2例 产妇 1. 4 9 mm H ; M P减少 2 A 5—2 g 7mm H 。在 单次 静 推 缩 宫 素后 10S时 1
MA P开始回复到基线 。MA P如此减 少对于健康 人来说 是可
示 MA P减 少 (4 5± . ) m H , 后 在 10 S 恢 复 到 基 1. 4 9 m g 随 1 时
线水平 。静输组在整个观察期间 MA P平均缓 慢下降 ( . 32± 26 mm Hg上述两 组 的心 血管 变化 比较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 ,
P < . 1见 图 2 00 , 。
和 l u缩 宫素的血流动力 学作用 ; 次证 实 了缩 宫素 的作 OI 再
用 与 剂 量 的关 系 。Wes等 认 为 静 脉 输 注 缩 宫 素 ( 0I i 1 U)
血流动力学 更 稳 定。本 文 比较 了 5 I U缩 宫 素 单次 静 脉 注
射 和 ≥5mi n的静脉输 注法 对血流动力学 的影 响 。现将结
组 MA P在 (6 1 3 6 mnH , 8. ± . ) l g静输组在( 58±32 mnH ; 8. . ) l g 平均 H R分别 为 (2 6±4 2 0 / i ( 32± . ) mn 8. . )  ̄mn和 8. 4 5  ̄/ i。
作者单位 : 10 3 江 苏省 , 242 南京 医科 大学 附属 无锡 市人 民医 院麻醉科( 张兆平 、 顾美 蓉 、 高宏 、 国华 ) 体检 中心妇 产科 ( 宁 孙 , 房
义 , 00 。结论 P< . 1
对 于心血 管不稳定 的产 妇患 者单次 静脉推 注 5I u缩宫 素时要 小 心 , > n 而 5mi
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不同给药方法对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

化情况 。
剖宫产术胎儿娩 出后产妇 常 出现 剧烈 的血流 动力 学变 化, 究其原 因 , 除麻 醉 因素 、 产科 因素和病 理生理 学 因素外 ,
缩 宫 素 的应 用 所 导 致 的 低 血 压 、 动 过 速 和 / 心 律 失 常 , 心 或 也
是重要 因素之一。本研 究 比较 缩宫素 在术 中不 同给药 方法
显 著 差 异 。见 附表 。 三、 讨 论
共 1—5 l控制阻滞平 面在 T一3 01m , 6s。随机分 三组 , 每组 4 例 , J D
均 于胎 儿 娩 出后 子 宫 肌 内注 射 缩 宫 素 1U, 0 A组 同 时 静 脉 注 附袁
三 组 循 环 指 标 变化 对 比( + )
射明显 。缩宫素 的心血管副作用与不 同给药方法相关 , 因此 我们不 能轻视剖宫产术 中静脉 应用及宫 体肌注缩 宫素对 产 妇 的循环系统功能带来的影响 , 特别是静脉注射缩宫 素时应 该密切观察患者的血 压 、 心率 、 血氧饱 和度及尿量 等循环 功 能指标 的变化 , 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剖宫产术 中缩 宫素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 法影 响药物 的止血效果 和心血 管 副作用 , 需根据情况选用 。
宫产术 ,S 一 A AI Ⅱ级 , 龄 2 . ±6 3 , 重 6 . ±1 .k。 年 61 .岁 体 5 4 0 7 g 所 有 产 妇 均无 妊 高 症 及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 前 血 常 规 、 化 检 术 生
查及凝 血功能均 正常 。本 研究 已排除 因麻醉 及其他 因素 引 起 的血压 、 心率波动过大及用过心血管活性药物等病例 。 2方法 。均未给术前用药 , . 选择 L 1 2间隙行连续硬膜外 麻醉 , 向置 管 , 管前 向骶 部 方 向推 2 盐 酸 利 多 卡 因 头 置 %
缩宫素不同途径给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缩宫素不同途径给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不同途径给药对产妇围术期血气指标的影响。
方法以400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分为对照组(静脉推注缩宫素)与观察组(静脉输注缩宫素)。
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结果缩宫素用药30 s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用药90 s及120 s时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恢复至分娩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术中应用5 I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可保持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缩宫素;产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剖宫产是产妇分娩常选用的方式,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剖宫产后产妇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约27%[1]。
因此临床应重视剖宫产后出血,缩宫素是一种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及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已成为降低产后出血及改善产妇预后转归的首选药物。
然而临床对于缩宫素的给药途径及用药剂量仍存在争议,缩宫素注射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可引起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实验探索缩宫素不同途径给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其为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6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2000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78±4.11)岁,体质量指数(25.98±2.63)kg/m2。
观察组2000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91±4.06)岁,体质量指数(25.87±2.65)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1.2 方法产妇均在术前禁食8 h,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吸氧2 L/min,30 min内输注5~7 mL/kg电解液扩容,监护患者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欣母沛和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欣母沛和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汪胜友;朱海娟;金文然;林武;方向东【摘要】目的:观察欣母沛宫体注射对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官产产妇4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B组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术中记录基础值(T0)、胎儿取出后1 min(T1)、给药后1 min(T2)、给药后5min(T3)、给药后10 min(T4)、给药后15 min(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给药前(0 min),给药后1、2.5、5 min的子宫收缩力进行评分.记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T0~T5数据显示SBP、DBP、HR、SpO2、CO(心输出量)、SV、SVR各时间点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To时比较,A组在T1~T5时CO升高,SVR降低;B组在T1~T4时CO升高,T1、T3~ T5时SVR降低,T2、T3时HR升高,T4、T5时DBP降低,T2~T5时Sp02降低.与T1时比较,A组只在T4、T5时HR、DBP、SVR降低;B组产妇在T2、T3时SBP、DBP、HR、SVR升高,T4、T5时SBP、DBP降低,T2~T4时CO升高、T5时降低,T3~L时SV升高,T2~T5时Sp02均降低.两组间比较显示,Sp02、CO、S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同时点A组比较,B组Sp02在T3~T5时降低,CO在L时降低,SVR在T2、T3时升高.B组胸闷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面部潮红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方面有明显疗效,但SpO2、CO、SVR血流动力学波动和胸闷的不良反应高于缩宫素.【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5页(P165-169)【关键词】欣母沛;产后出血;剖宫产;血流动力学【作者】汪胜友;朱海娟;金文然;林武;方向东【作者单位】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R719.8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围生期伤残率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首要原因是宫缩乏力[1]。
催产素两种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催产素两种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银萍【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方法:将62例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
观察组在胎儿双肩娩出后即刻予催产素20U经腹部宫体注射,对照组在胎儿双肩娩出后即刻予催产素20U臀部肌注射,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第三产程明显缩短(P<0.01),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当胎儿娩出后,立即予催产素宫体注射,可明显缩短第三产程及减少产后2h出血量。
%Obji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on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62 patients with normal birth moth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1 patients each.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fetus who are delivered shoulders are injected oxytocin of 20U immediately by the way Of Palace abdominal injection when to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way of hip muscle injection,time of the third stage labor and postpartum bleeding 2h are observ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 P<0.01), postpartum hemorrhage 2h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When the baby is delivered immediately to the Palace oxytocin inj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and reduce postpartum bleeding 2h.【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催产素;给药途径;第三产程【作者】银萍【作者单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合肥 2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46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剖宫产时催产素给药方式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剖宫产时催产素给药方式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高宏;孙国华【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24)5【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剖宫产时催产素不同方式静脉给药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组3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2~35岁、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催产素静脉推注组(静推组)和催产素静脉输注组(静输组),每组15例.静推组以55~60s内静脉单次推注5%葡萄糖溶液5ml含5IU催产素;静输组以≥5min静脉匀速输注5%葡萄糖溶液20ml含5IU催产素.比较两组给药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产妇失血量.结果:静推组在给催产素后60s时HR快速平均增长(10.5±5.2)次/min,90s时HR恢复到基础线水平,随后在180s时明显出现反弹HR下降10次/min左右.而静输组HR平均缓慢增加4次/min左右;静推组在给催产素后30s时MAP减少(14.5±4.9)mmHg(1mmHg=0.133kPa),在110s时恢复到基线水平.静输组在整个观察期间MAP平均缓慢下降(3.2±2.6)mmHg,上述两组的心血管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心血管不稳定伴有心肌缺血或有心脏疾患的产妇剖宫产时,催产素给药方式值得慎重考虑,建议稀释慢注,以策安全.【总页数】3页(P511-513)【作者】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高宏;孙国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江苏省无锡市,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省无锡市,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省无锡市,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省无锡市,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省无锡市,21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催产素不同剂量及给药方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复旧效果影响的比较 [J], 陈清青;陈珊珊;周燕;张梦思;陈诗菁;许芳芳2.剖宫产时缩宫素给药方式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张兆平;顾美蓉;房宁宁;高宏;孙国华3.催产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叶波林;林艳芬;胡艳辉4.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J], 胡宇;丁兆霞;宋彦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生理状态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的影响 [J], 朱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杨世奇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0(005)007
【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
择同期剖宫产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n=30),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n=30),选择L1-3穿刺置管,分次注入2%利多
卡因10~14ml.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注射缩宫素后的生命体征:心率(HR)、
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及升压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心率增快,两组相比硬膜外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使用升压药病例显著高于全麻组(P<0.01).结论:缩宫素对静脉全麻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
影响小于硬膜外麻醉.
【总页数】2页(P1705-1706)
【作者】杨世奇
【作者单位】宜宾县白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宜宾,6446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氧耗变化 [J], 刘燕洁;张学刚;黄中华;叶凤青
2.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J], 杨世奇
3.氨甲环酸联合卡贝缩宫素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血
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王晓林;李凤梅;张国梅;尤小燕
4.氨甲环酸联合卡贝缩宫素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王晓林;李凤梅;张国梅;尤小燕
5.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子宫张力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J], 薛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缩宫素的三种用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b tat A s c】Obet eT td eif e c fit v n u ou ne t n l nrv nu nu ina d it muc lr r jci os yt n un eo r e osblsi c o ,s w it e o sifs n nr sua v u h l na j i o a o a i et n o xtcni h u d sue nteh moy a c f a e t rciigcsra et n Meh d lo n ci foyoi ntefn u t o h e d n miso t ns eev eae nsci . to sAl f1 0 j o i r pi n o 2
r u sgv n teso nrv n u nu in o 0 fl ttd r g rSs lto n 0 U fo yo i a d go p C go p B wa ie h lw ita e o sif so f5 0 mL o cae n e ouin a d 2 o x tcn,n r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i
【 关键 词】 硬膜 外麻 醉 ; 宫 产术 ; 剖 缩宫 素 ; 血液 动 力 学
【 图分 类 号】R 1 . 中 7 34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0 — 1 0 0 6 3 9 0 ( 0 2)5 0 5 — 2
I fu n eo h e e i a i n fo y o i n h m o y a isi e a e n s c n e c ft r e m d c to so x t cn o e d n m c n c s r a e . l
r u a l tc a g si h ic ltr f n t go p B h d sih h n e n te cruao u cin, ih ween ta b iu st oe o o p A.P t n so o p C g y o wh c r o so vo sa h s fg u r ai t fg u e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5 IU缩宫素加入生理盐水5 ml中60 s内单次静脉推注给药,观察组给予5 IU缩宫素加入生理盐水5 ml 中静脉匀速输注给药,输注时间大于5 min,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
两组产妇均给予脊髓麻醉穿刺,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监测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在整个观察期间中心动脉压呈缓慢匀速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缩宫素可影响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对于心血管不稳定的产妇更应该注意,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并延长给药时间有利于保持血流动脉血的稳定性,提高给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剖宫产;血流动力学;影响;分析
缩宫素常规于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后应用,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防止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但缩宫素可对剖宫产产妇的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明显影响,使手术过程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发生剧烈变化,引起心血管副作用,不利于手术和麻醉的进行[1,2],有学者研究发现,缩宫素副作用的发生与应用剂量有关[3],笔者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60例,年龄在25~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8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1周;身高在156~175 cm之间,平均身高为163.8 cm;体重在74~89 kg之间,平均体重为80.7 kg;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无妊高症及心脏病等合并症,术前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2 给药方法
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动态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局麻下在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均于麻醉前输入乳酸林格液,给予脊髓穿刺,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术中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在胎儿娩出1 min后,对照组给予5 IU缩宫素加入生理盐水5 ml中60 s内单次静脉推注给药,观察组给予5 IU缩宫素加入生理盐水5 ml中静脉匀速输注给药,输注时间大于5 min。
1.3 监测方法
使用缩宫素前测定产妇的基础值,之后每15 s观察并记录一次中心静脉压
及心率,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产妇术后失血量及有无心血管副作用,两组间平均动脉压相差大于10 mm Hg为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在缩宫素给药后60 s出现快速并匀速增加,平均增加速度为(12.5±2.4)次/min,90 s时心率基本稳定,180 s时出现心率匀速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9.63±1.5)次/min,观察组的心率增加及下降速度均较慢,平均增加速度为(5.02±1.2)次/min,平均下降速度为(3.56±1.0)次/min;对照组在缩宫素给药后的30 s出现中心动脉压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15.7±5.1)mm Hg,110 s时基本稳定,观察组在整个观察期间中心动脉压呈缓慢匀速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4.9±1.5)mm Hg,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在320~390 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375.4±15.48)ml,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在280~350 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315.52±8.52)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未出现低血压、晕厥等副作用。
3 讨论
催产素可促进子宫收缩,防止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
催产素属垂体后叶素的成分,除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以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作用[4],并且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同。
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法为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本文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给药在缩宫素给药后的30 s中心动脉压的平均下降速度为(15.7±5.1)mm Hg,这样的下降速度健康人可以耐受,但如果产妇发生严重失血或有心血管并发症,则产妇难以耐受,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而给予静脉输注缓慢给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小于静脉推注给药,给药后的30 s平均下降速度仅为(4.9±1.5)mm Hg,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产妇容易耐受。
并且麻醉后心率缓慢增加对手术的进行有利,减少心血管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率,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本文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总之,静脉输注给药并延长给药时间有利于保持血流动脉血的稳定性,提高给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中凯.缩宫素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24(5):445.
[2]Gogarten W. Spinal anaesthesia for obstetrics.Best Pract Res ClinAnaesthesiol,2003,17(3):377,392.
[3]曹立群.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