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探究
摩擦力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摩擦力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对物体的运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观察了实验结果。
本文将介绍这些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并解释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具体影响。
实验一:平面上滚动物体的摩擦力我们首先在一个平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并给它一个初始推动力。
我们通过改变平面上的材质和倾斜度来观察摩擦力对小球滚动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材质,包括木材、塑料和金属,并在每种材质上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当小球在不同材质上滚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影响了小球的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
在木材上,由于摩擦力较小,小球滚动的速度较快;而在金属上,由于摩擦力较大,小球滚动的速度较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倾斜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小球滚动速度会增加,这是因为倾斜度的增加导致了更大的下坡力,从而克服了摩擦力的阻碍。
实验二:力的作用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平面上的木块,并在木块上方悬挂了一个重物。
我们分别改变了重物对木块施加的垂直和水平力,并观察了木块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重物施加的是一个水平力时,木块会水平滑动;而当重物施加的是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时,木块会倾斜并沿斜面滑动。
这是因为水平力和斜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使得木块水平滑动,而垂直力则克服了摩擦力,使木块滑动到斜面上。
实验三:重力对倾斜平面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斜面,在斜面上放置了一个物体。
我们改变了物体的质量,并观察了其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摩擦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
较轻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斜面上移动的速度较慢;而较重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因此在斜面上移动的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且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压力相关。
综上所述,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滚动物体的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物体的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
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摩擦力教案实验探究

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摩擦力教案实验探究。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力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基础。
因此,深入了解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一:水平面上物体的摩擦力材料:小木块1个、滑轮1个、细绳1根、砝码若干个实验目的:探究水平面上物体的摩擦力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将滑轮固定在水平面上,用细绳穿过滑轮,一端绑在小木块上,另一端悬空。
2.挂上一定数量的砝码,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并记录所需砝码的重量。
3.再次挂上砝码,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并记录所需砝码的重量。
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2N;当小木块匀速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1.5N。
由此可见,小木块在开始运动时所需的摩擦力大于小木块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
这是因为,当小木块静止时,它的重力作用于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静摩擦力。
而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由于小木块与水平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不稳定,静摩擦力会使小木块保持静止。
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动摩擦力取代了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是因为物体在移动时,表面的凸起被摩擦力“震”开,因此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
实验二: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材料:小车1辆、倾斜面1个、砝码若干个实验目的:探究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将小车放在倾斜面上,使小车开始滑动。
2.记录小车开始滑动时所需的砝码重量。
3.通过增加或减小重量,使小车滑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记录所需的砝码重量。
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当小车开始滑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2N;当小车保持匀速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1.5N。
由此可见,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也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当小车开始移动时,它的加速度意味着斜坡上的力比摩擦力大。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物理现象。
了解物体的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和探索世界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来深入了解物体的摩擦力。
1. 实验1:摩擦力的存在我们首先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直观地感受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准备一个平滑的桌面和一些小块状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我们将以手的方式接触这些物体,观察当我们用力推动或拉动它们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
经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用力推动物体时,会感到一定的阻力。
这就是因为物体之间存在着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它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2. 实验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第一个实验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我们会使用不同的物体和表面,观察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有何不同。
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比如玻璃、纸张、金属等,观察它们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我们还可以将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木板、纸张、塑料薄膜等,来观察它们的摩擦力是否有所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摩擦力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粗糙的物体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光滑的物体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
3. 实验3:利用摩擦力进行活动设计在了解了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利用摩擦力进行探索和游戏。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竞赛活动,要求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推动一个小物体,看谁能推动得远。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之前的实验经验,选择适合的物体和表面来减小摩擦力,从而提高推动的距离。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滑车实验,将一个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摩擦力对小车下滑速度的影响。
通过调整斜度和表面的粗糙程度,学生可以发现摩擦力对滑车速度的影响规律。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摩擦力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的科学活动,中班的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物体的摩擦力是如何影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设计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设计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它存在于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的过程中。
摩擦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我们行走时所依靠的地面摩擦力,车辆行驶时所依靠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相关问题。
实验一:摩擦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书本、砖头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书本。
2. 将另一个物体(如砖头)放在书本上,使其贴合。
3. 缓慢地拉动书本,观察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摩擦力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摩擦力是由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决定的,而质量较大的物体会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
实验二: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如玻璃板、砂纸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玻璃板。
2. 将不同粗糙度的物体(如砂纸)放在玻璃板上。
3. 缓慢地拉动玻璃板,观察在不同表面粗糙度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表面较粗糙的物体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是因为在物体表面粗糙的情况下,物体间会有更多的接触点,从而增加摩擦力。
实验三: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压力的物体(如书本、手指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书本。
2. 用手指轻轻按压书本,调整手指的力度。
3. 缓慢地拉动书本,观察在不同压力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摩擦力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在物体间施加压力时,物体表面会产生变形,从而增加了物体间的接触点,从而增加摩擦力。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质量、表面粗糙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当然,摩擦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润滑剂的使用、温度的变化等。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量。
在滑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粗糙的表面会增加接触面积,并增加摩擦力的大小。
相反,光滑的表面会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二、物体间的压力:
物体间的压力也会影响滑动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会增大。
这是因为压力的增大会增加接触面积,并增加摩擦力的大小。
三、物体间的物理性质:
物体间的物理性质(如材料、形状、质量等)也会对滑动摩擦力产生影响。
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摩擦系数,而形状和质量的变化也会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四、润滑:
润滑剂的使用也会影响滑动摩擦力。
润滑剂可以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并降低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物体间的物理性质以及润滑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本质,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探究

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探究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量。
在许多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摩擦力,以便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一些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1.试验一:重物拉动水平面最简单的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将一个固定重物拉动在水平表面上,并测量所需的力量。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并且易于实施。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水平的表面和一根光滑的绳子,绳子一端系在重物上,另一端用手拉动。
2) 将重物缓慢拉动,并增加拉力直到重物开始滑动。
3) 通过测量所需的拉力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重物必须保持水平,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实验过程中人的力量是不稳定的,测量的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误差。
此外,表面的光滑度以及绳子和重物之间的摩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试验二:斜面上的滑动物体为了克服试验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斜面来测量摩擦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稳定的测量结果。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并固定在水平平面上。
2) 在斜面上放置一个物体,并逐渐增加物体上的斜拉力,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3) 通过测量所需的拉力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相对于试验一,试验二的结果更准确,因为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和斜拉力的平衡,并且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上的斜拉力来获得摩擦力。
此外,由于斜拉力是沿着斜面方向的,人的力量更易于掌控和测量。
然而,试验二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斜面的光滑度以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仍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该方法不适用于某些情况下无法使用斜面的实验。
3. 试验三:动态摩擦力的测量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测量运动物体上的摩擦力,这是使用动态摩擦力测量方法的典型实验。
这种方法基于高速相机和力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数据。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装置,可以在水平平面上产生连续的水平抖动。
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探究

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探究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力之一。
它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到处走动的人类,还是运动中的车辆,摩擦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究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摩擦力的定义和原理。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即将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的粗糙度或附着力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运动,而动摩擦力则是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并在平面上放置一个物体,如一块木板。
我们在木板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外力,逐渐增大力的大小,直到物体开始运动为止。
记录开始运动时施加的外力的大小,即为物体的静摩擦力。
然后,在物体运动时,我们测量物体的速度,并记录运动速度与外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当施加的外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没有运动。
此时,摩擦力等于施加的外力。
当我们逐渐增大施加的外力,直到超过静摩擦力时,物体就会开始向左运动。
此时,施加的外力等于物体的动摩擦力。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施加的外力超过静摩擦力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会逐渐增大。
通过进一步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也就是说,当施加的外力大于静摩擦力时,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
摩擦力越大,物体的运动速度也越快。
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可以推断出摩擦力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由摩擦系数所决定的。
摩擦系数是一个表征接触物体之间摩擦特性的量。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物体的运动速度也会增大。
这是因为摩擦系数反映了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或附着力大小。
当接触面更加粗糙或附着力更大时,摩擦力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
以摩擦力为主题的物理探究教案分析与评价

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力,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探究和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物理探究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从教学分析与评价的角度来探讨以摩擦力为主题的物理探究,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思路。
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在以摩擦力为主题的物理探究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种类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4) 让学生明白摩擦力对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以摩擦力为主题的物理探究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摩擦力的种类和作用: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轮滚摩擦力等。
(2) 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利用弹簧测力计、秤钩等工具测量摩擦力。
(3)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4) 摩擦力对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的重要性:例如摩擦力在交通运输、机械加工等领域的应用。
3.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设计一些针对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2) 课堂讨论法: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摩擦力的相关问题。
(3) 课件演示法: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图表展示、动画演示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4.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出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或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种类和作用以及测量方法和技巧等相关内容。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些针对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
(4) 效果检验:通过摩擦力的相关题目或测试,检验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5) 展望:通过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一
一、引入实验仪器
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过程: 1、让装有钢球的纸筒从斜槽中 滑下。 2、换铺有砂纸的斜槽,让纸 筒从斜槽顶释放,纸筒将会 翻滚下来。
银猴翻山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一
银猴翻山器材的原理
1、线盒铺上纱纸后摩擦系数变大; 2、纸筒放入钢珠,纸筒下端因为有钢珠,压力 大,所以摩擦力大。上端由于惯性进行翻滚, 翻滚后钢珠又到纸筒下端,于是纸筒不停翻滚 下来。
摩 擦 的 魔 力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效果评价
1、引入实验用常见的线槽制做银猴翻身的实验,既吸引了学 生又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
2、自制摩擦力演示仪使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可以直接判断。 3、该仪器可以非常轻松的直接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 多种问题。 4、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并用计算机处理,绘制力与时间的图 像,增强直观效果,提高精确度。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针对 “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创新实验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教材分析
教材实验方案
一、采用推箱子引入,趣味性不足。 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定量分析 较少,学生缺少直观认识。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我采用的实验方案
定量探究实验:摩擦力演示仪
引入实验: 银猴翻山 反思实验: 摩擦力支持体重
B
e
s
t
实验仪器二
W
i
s
h
F
o
r
Y
o
u
----原理与设计技巧
一、测量摩擦力方向设计技巧 在教学中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根据二力平衡推导的 , 学 生对摩擦力的方向理解较困难 , 本仪器可轻松检测摩 擦力的方向 ,原理如下 :四个测力工具连接一个玻璃面 ,受力分析如图
如果物块受摩擦力向右,平板 受摩擦力向左,从而拉动右边 测力计。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效果评价
5、用光滑的玻璃球涂上油并且用滚动摩擦来减小误差。 6、引发思考的实验用摩擦力承受体重的震撼效果来引发学 生思考。 7、实验改进: 如果实验二用磁悬浮或者气垫来减小摩擦,平台四角加 装调平螺丝,并且用定滑轮保证水平,误差将更小。 如果底面加一个台秤,可以随时测量压力大小,测摩擦 系数将更便捷。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二
针对课本 实验缺乏对摩 擦力相关因素 的定量探究, 特制作“摩擦 力演示仪”。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能够探究的问题
1、探究静摩擦力方向的影响因素; 2、静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力摩擦的关系; 4、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5、测定摩擦系数。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感谢您的指导!
其它条件不变,每次仅改变正压力大小,记录数据,计算滑 动摩擦系数为第一个图物块与小车重10.2N,拉力计显示为4.8牛 ,摩擦系数计算为0.47,第二个图物块与小车重26.2N,拉力计显 示为11.6牛,摩擦系数计算为 0.44。两次测量有0.03的误差,多 次测量求平均值,效果会更好。
B
e
s
t
W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二探究过程
1.连接好装置; 2. 摩擦力方向; 3.多次将物块拉动,记录摩 擦力最大值,改变压力大小 观察摩擦力的大小; 4.最大静摩擦与滑动摩擦的 关系; 5.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正压 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测物体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 ; 6.改变接触面后再次测量.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二
----原理与设计技巧
二、减小系统误差 的设计方法
1.测滑动摩擦力时即便不 是匀速摩擦力显示也是 准确的,因为平板没有 加速度,所以拉力计示 数等于摩擦力,这样比 单纯用一个弹簧秤来测 力更准确。 2.四个测力工具受力时不 伸长,并且用四个玻璃 球将平面抬起,再将玻 璃球涂上油,从而减小 系统误差。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探究一、静摩擦力方向的影响因素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 拉力相反,即与运 动趋势方向相反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探究二、静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变化而变化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探究三、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通过力传感 器可以看出 滑动摩擦力 10.2N比最大 静摩擦力 10.9N稍微小 一点 误差分析 学生讨论滑 动摩擦变化 的原因
B
e
s
t
W
i
s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二
----原理与设计技巧
三、快速改变接触 面的设计技巧
用四组强磁铁来固定接 触面,便于学生在实验 中更换,从而节省时间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二
----原理与设计技巧
四、数据处理的 科学方法
1、测力计在力稳定一段时间时将自动记录,便于测 量 滑动摩擦力。 2、可将四个测力工具全部用力传感器,实验时将摩擦 力的大小随时上传电脑并绘制成力与时间的曲线。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探究四、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粗糙
程度、正压力大小的关系
图1、 白纸面 木板立 起来 4.5N 图2、 白纸面 木板平 放 4.6N 图4、 白纸面 增大压 力 11.6N
图3、 接触面 换成砂 纸 6.0N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探究五、测定滑动摩擦系数
i
s
h
F
o
r
Y
o
u
实验仪器三
一、实验仪器 目的: 为了体现“物 理来源于生活,科学 无处不在”的精髓, 用摩擦力产生震撼的 效果来激发学生的思 考。 过程:1、用钢筒焊接一个 架子,筒 底用纸团堵住。 2、用一个细筒插入,纸团被轻轻捅 出。 3、灌入半桶沙子,压实,再将细筒 插入,由于沙子与筒壁之间有很大的 摩擦力,即使人坐上去也不会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