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新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加试30分小卷3【下载】
【复习必备】(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仿真模拟卷10

仿真模拟卷(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是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的部分文字,其中直接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物件B.巡行以卫城安全C.阡陌纵横之农田D.执干戈以卫社稷2.(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商君书·更法》中记录了一场争论,针对有人提出的“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批驳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思想来源于(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3.(2018·浙江衢州四校联考高二下期中)蔡邕曾云:“秦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马日,以篆隶之难,不救其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书是也。
”蔡邕所说的这一字体,下列哪一书法家尤其擅长( )A.李斯B.王羲之C.柳公权D.苏轼4.(2018·浙江七彩阳光高三上期初)史料记载唐代四川的益州“始有墨版,后唐方镂《九经》”。
此处的“墨版”()A.采用活字排版B.由波斯传至欧洲C.发明者是王祯D.由印度人传入西方5.“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
下列有关“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B.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C.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D.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6.《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下列名篇出自“风”的是( )A.《伐檀》B.《公刘》C.《生民》D.《周颂》7.(2018·3月浙江宁波选考模拟)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B.本心体悟C.心外无物D.经世致用8.(2018·3月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近代某电文写道:“闻洋人在宁波并无租界,谓之洋人寄居之处,中国官出款为雇巡捕,弹压保护……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
(浙江选考)2020-2021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加试30分小卷5

加试30分小卷(五)一、选择题1.(2018·8月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高三)【加试题】“屈原有其人乎?”主流观点认为:“屈原确实存在”的,依据是《史记·屈原列传》中的记载。
到了民国,以胡适为代表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离骚》非屈原所作,屈原这个人本就不存在。
”依据是: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
针对这一争鸣( )A.主流观点错误,单一文献,孤证不立B.胡适观点还须商榷,所持依据不够充分C.司马迁离屈原时代较近,记载比较可靠D.屈原的存在与否,有待考古发掘印证2.【加试题】“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
”材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B.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C.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3.(2017·9月浙江湖丽衢联考)【加试题】1920年,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
这说明( )A.农民对苏维埃政府有不满情绪B.农民拥护和支持余粮收集制C.三年国内战争中农民贡献最大D.粮食税的实施增加农民负担4.(2017·浙江绍兴选考模拟)【加试题】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列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 )A.起因是教皇以修缮西斯廷小教堂为名大量兜售赎罪券B.马丁·路德据个人观点的《九十五条论纲》为这场改革开始的标志C.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D.受中国雕版印刷术影响的欧洲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一运动5.(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下联考)【加试题】贝多芬崇拜拿破仑,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把英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由此可知贝多芬( )A.反抗法国侵略的民族意识B.对自然与人类心灵的描绘C.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D.对社会黑暗与丑恶的揭露二、非选择题6.(2018·8月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高三)【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三)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2017·浙江湖州高一上期末)“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这主要是因为“先王之法”()A.使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开创了崭新的政治风格C.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关系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2.(2018·浙江七彩阳光高三上期初)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仁政B.徳治C.守礼D.非攻3.(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下联考)“秦”字(大篆,右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
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都江堰的开凿③郑国渠的修建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4.(2016·浙江温州选考模拟)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
此事说明()A.兵部隶属门下省B.门下省独掌大权C.唐太宗大权旁落D.君权受相权制约5.《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
”材料描述的朝代是()A.汉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2017·浙江嘉兴选考模拟)元朝王祯《农书》中,专门写了一节“造活字印书法”。
其介绍当时创制的活字应该是()A.泥活字B.木活字C.铜活字D.铅活字7.(2018·浙江七彩阳光高三上期初)明清时期,徽州人“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故徽州人普遍主张“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
这反映出当时()A.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B.商人为钱财从事儒学活动C.财产决定了社会群体地位D.义利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8.(2016·浙江湖州高一上期末)中国近代史上,爱国军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三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二)人民版

考前仿真模拟卷(二)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这主要反映了( )A.分封制的职责和权限B.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C.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D.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3.“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B.《春秋·召公》C.《战国策·秦》D.《史记·秦始皇本纪》4.浙江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人辈出。
下列诗句,与浙江无直接关联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D.龙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总后尘5.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
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 ) 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C.商品经济的发展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6.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7.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历史检测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历史检测题含答案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3.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4.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的“”处应为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6.“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7.《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浙江省2020届高三选考卷(二)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高三历史选考卷(二)1、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公平定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后,除了封亲周的殷商旧贵族微子启于宋(都商丘)之外,还在其周边分封了一些曾被商灭国的古代先王的后裔为诸侯。
这表明A、旧贵族势力强大占据中原B、周朝统治者实行战略收缩C、分封格局有利于加强统治D、同姓诸侯分布于战略要地2、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在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宗派,这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
”下列思想主张属于该“特异的宗派”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B、“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有学生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形态的特点时,收集到如下图片。
下列不属于图片所示经济形态的特点的是A、土地私有B、男耕女织C、集体经营D、自给自足4、某种书法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风格严谨雄健、法度森整。
这一书法特征与下面作品特征相似的是5、明朝皇帝每于郊祀上报皇天牧养有成时,都把全国的户口簿籍陈于祭台之上,即表示上天赐予他对人民、土地的所有权。
这一做法反映了A、明朝天人合一思想仍旧盛行B、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C、土地国有制仍是主流土地制度D、明朝严禁户籍人口的流动6、《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B、具有最高的决策权C、承担了宰相的具体职能D、属于六部下属机构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官僚耆英说:“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应即明定章程,英国人归英国人自理,华民有中国讯究……可免争端。
”这说明耆英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将领事裁判权视为驭夷手段C、认识到西方司法制度的优越性D、主张中外司法应该尽量接轨8、1912年11月,政府邀集工商各界代表来京举行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会议涉及制定经济法规;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裁免厘税,改良税则;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本国制造业等内容。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小题提速练:3Word版含解析

小题提速练(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被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
这说明周初()A •被分封地都沿用夏商的旧制B •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C.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D [材料虽然涉及商政和夏政,但是重点在对商政和夏政的解释,不仅仅是沿用夏商的旧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最终目的是“以藩屏周”,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对各地的管理力度加强或减弱,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被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可知,其强调的是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故D 项正确。
]2•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而幅狭于度。
吴子使更之。
其妻曰:’诺。
’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
为什么纺织品的幅要合于度呢?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礼记•王制》)。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纺织品()A •使用花楼机织成的B •有严格的尺寸标准C •主要用于贵族使用D •被官营手工业主导B [花楼机的出现是在明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可知,当时的纺织品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纺织品是否为贵族所享用,重点是突出纺织品能否卖出去,故C项错误;材料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故D项错误。
]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 •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 •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 •繁荣学术文化A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树立皇帝的权威并不是主要动机,故B项错误;两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异端学说,故C项错误;繁荣学术文化也不是二者思想文化措施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复习必备】(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仿真模拟卷1

仿真模拟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
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赳赳武夫,公侯腹心”D.“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战国时有思想家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然而,同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诸多思想却多有相异之处。
下列属于墨家言论的是( )①俭节则昌,淫佚则亡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古代中国有很多水利工程福泽久远。
古人有诗云: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此诗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坎儿井D.灵渠4.(2017·浙江湖州高一上期末)《四民月令》中描绘了东汉晚期靠农业供养一个大型家族、并靠出售剩余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增加收入的庄园。
下列工具在庄园中可能出现的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元史》记载,元成宗大德七年,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
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D.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6.《明史》曾这样描述过心学的风靡:“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这一情形的出现和心学的某一特点有关,它是( )A.直达本心B.格物致知C.慎思明辨D.否定帝权7.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
下列关于广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时归入中央王朝管辖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此③鸦片战争后成为新的贸易中心④改革开放后开辟为经济特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高三)中国近代史上某战役是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这次战役后中方损失重大,但主力尚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试30分小卷(三)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加试题】舜是儒家理想的圣王之一,《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
如果这一记载是准确的,那么以下对诸冯具体位置的有关历史考证,解读最为合理
A.①最可信,因为有地名与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双重证据
B.②最可信,《墨子》为第一手史料,且东汉学者距舜的时代最近
C.③处有较多遗迹,说明其作为舜出生地的可能性大于①和②处
D.考证各地诸冯之名的起源是论证舜出生地的重要环节
2.(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高三)【加试题】“春秋笔法”是史家历史叙事方法之一,其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有不少的历史概念实际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A.“光荣革命”
B.杜鲁门主义
C.斯大林模式
D.柏林墙
3.(2018·3月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加试题】中外报刊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报刊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各类报刊已基本上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促进了政治思想、工商业、社会生活等信息传播,宣告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昭文新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自己办报先例
B.《中外纪闻》编译西方书报,宣扬“中体西用”
C.《民报》宣传中国同盟会的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D.《火星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革命思想
4.(2018·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加试题】马克思说:“任何国家,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 )
A.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华盛顿反抗殖民者建立合众国
C.拿破仑战胜反法同盟建立帝国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5.(2017·11月浙江选考猜押卷)【加试题】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下列属于昆曲特点的有( )
①闲雅整肃清俊温润②轻歌曼舞一唱三叹③注重文学性和戏剧性④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2018·3月浙江余姚选考模拟)【加试题】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材料二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
”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
欧经济的火车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2)根据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概括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7.(2018·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二下期末)【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典帝国的建立极大地拓展了远距离贸易的范围,汉帝国使中亚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状态;罗马帝国给地中海地区带来了秩序。
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连接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
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而另外一些东西,也利用了丝绸之路所提供的安全、可靠地进行长途旅行的机会。
摩尼教爆发性的传播方式极大地证明了传教者对丝绸之路这一商业网络的有效利用。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丝绸之路上
的多种文化交流》材料二到公元500年,波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地区的(古罗马帝国)古典社会有的已经灭亡,有的走向衰落。
但是所有的古典社会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为即将到来的世纪塑造了政治组织、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
文艺复兴的建筑师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建造圆顶式建筑——这是令人敬畏的建筑结构,在巨大圆顶下拥有大的空间,同时保持了开放和通风。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形成的特点。
结合所学,列举汉武帝时期与开辟丝绸之路相关的重大边疆政策。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唐朝为例,指出唐太宗时期利用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吸收外来文化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②根据材料二,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建筑两例。
并说明这两大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古典社会留下的丰富遗产”之间的联系之处。
加试30分小卷(三)
1.D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考据可以是证据之一,但孤证不立,故A项说法错误;《墨子》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故B项说法错误;遗迹多并不
一定可能性要大,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中考证各地诸冯之名的起源是论证舜出生地的重要环节,故D项正确。
2.A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指“不流血”的革命,体现了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故A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
始的标志,斯大林模式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都没有
体现某种倾向性判断,故排除B、C、D三项。
3.B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外报刊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中外纪闻》属于维新时期报刊,主要宣传维新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思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4.A 本题考查中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
依据材料和所学,“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分别对应英国的内战、克伦威尔在处死国王之后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之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故选A项;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胜利,但没有建立过君主立宪制,故排除B项;拿破仑建立的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故C项错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故D项也应排除。
5.D 本题考查昆曲的艺术特点。
根据所学,昆曲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故①正确;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故②正确;每个曲牌有严格的曲格限制,一定程度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故③错误;受到曲牌的影响,昆曲在演奏上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6.参考答案(1)①《英雄交响曲》,②《共产党宣言》,③发电机,④内燃机,⑤汽车。
(2)原因: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提供的大量经济援助;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抗衡美苏争霸,西欧走向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等)。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德国在科技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1)问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关于德国在科技和思想文化
领域的重要成果回答。
第(2)问可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发展、欧洲走向合作、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回答即可。
7.参考答案(1)有古典帝国的有力保障;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交流
区域广;交流内容丰富。
努力: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2)选择①:表现:对于外来宗教,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佛教经典大量传入中国,
并被译成汉文,大大推动了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景教、回教、摩尼教也传入中国(写出其中一
种宗教即可);高僧玄奘去天竺取佛经,带回六百多部经论,还有佛像、舍利、花果种子,为中印
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意义: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选择②: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联系之处: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大圆顶式建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
神。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长城、唐太宗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第(1)问依据材料“古典
帝国的建立”“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以及交往区域和物产等信息概括特点;政策可从为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反击匈奴、修筑长城等措施回答。
第(2)问属于开
放性试题,选择①可结合唐太宗时期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表现和意义来回答;选择②结合材料中“圆顶式建筑”回答典型建筑,再结合所学,联系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古代希腊、罗马建筑风格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