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读后感
《童年的馒头》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

《童年的馒头》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馒头》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童年的馒头》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一)今天,我读了《童年的馒头》这篇文章,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娘为了不伤害我的自尊,而对邻居隐瞒了真相,他对作者深深的爱,打动了我。
文章写了,有一年“6.1”,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可我因太饿,全吃了。
娘为了保护我的自尊,不但没批评我,还对别人隐瞒了真相。
如果娘当时对邻居道出了真相:我在路上把馒头全吃了,“我”一定会很没面子,别人还会笑话“我”,觉得“我”不懂事,母亲的做法让作者感动的留下了眼泪,让我明白了要报答母亲。
这让我想起了那次英语考试,我考的十分糟糕,回到了家,我不好意思的拿出了考卷,递给妈妈。
而妈妈却对我说:“考得很好嘛,只不过下次不要马虎了。
”妈妈又给我分析了错题的原因,经过努力,后来我终于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我明白了,母亲都是用不同方法,保护孩子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自己的母亲!《童年的馒头》读后感300字范文五篇(二)今天,我读了《童年的馒头》这篇文章,故事里写了一个叫平娃的男孩,他在村五里外的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烧火做饭,妈妈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很清贫。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平娃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了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
妹妹高兴地笑了,妈妈也笑了笑。
发馒头那天回家路上,平娃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先把自己的那个吃了吧,两三口下去,没吃出味来。
又走了一段,干脆把娘的那个也给吃了……等平娃回到家,已经没有馒头了,妈妈笑了笑没吭声。
一会儿二丫娘问:“平娃带馒头了吗?二丫发了三个馒头一个也没舍得吃,饿着肚子跑回家了”!平娃妈笑着说:“我家平娃也带来了,老师说他学习好,还多奖了两个”。
平娃看着锅里奇迹般出现的五个馒头,大声哭了,他的童年结束了!读完后我很感动,平娃他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这种行为应该批评。
爱的教育六月读后感

爱的教育六月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六月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的教育六月读后感【一】读过此书,我被这种种高尚的爱感动着,但我更深刻的感受不是来自关于“爱”的本身,而是来自于安利柯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爱的教育。
书中的安利柯是一个活泼、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小男孩儿,他的健康成长得益于父母、老师、舅舅等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而作为安利柯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安利柯的成长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他们总是善于发现安利柯身上微不足道的问题,及时地从正面以最好的做事经验和自己的身体力行教授给孩子,让自己的崇高的品行和博学影响着孩子,以生动、富有哲理的话语去引导、教育、感染孩子,使安利柯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着爱的营养,不断地校正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时时、处处、事事都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我相信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家长,都会象我一样,在被感动的同时也想成为安利柯父母那样优秀的家长。
所以,让我们跟着这本书,向安利柯的父母学习一下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吧!爱的教育六月读后感【二】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
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
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
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在此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爱的教育》这本书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6年1班寒假读后感

为你付出
-----读《闪着泪光的决定》有感
一个人如果不曾为一件特别想做的事而努力,不曾为一个特别的人而付出,他这一生就留下了遗憾。
题记
“又矮又瘦的女生周悟那,因为披散头发被同学叫成墩布姑娘,她整天踩着溜冰鞋乱撞,新来的同学蓝图图慢慢地接近她,成为了她的死党,在无意之中图图扯出了那个深深地藏在悟那心里的秘密:悟那在小时候得过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医院她遇见了和自己生死相依的大象哥哥,在一起度过了她最黑暗的那段时光,在她找到匹配的骨髓时,他把自己治疗的钱留给了她。
”这些内容来源于我寒假看的一本书-------《闪着泪光的决定》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是美好的,我佩服大象哥哥的善良,在面对生命的决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我佩服图图的善良能在悟那沮丧时给她无限帮助;我佩服悟那的坚持,在面对重重困难依旧努力坚持生存下来;我佩服珠穆朗玛峰的诚实,在对待孩子们也从不欺骗。
大象哥哥的先人后己的精神让我哭了好几次,也让我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也要学习他高尚精神。
寒假里看到锐璟在“埋头苦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小”。
人工智能读后感

读后感读后感第一章:介绍1.1 的定义1.2 的发展历程1.3 在各领域的应用第二章:的技术原理2.1 机器学习2.2 深度学习2.3 自然语言处理2.4 图像识别2.5 增强学习第三章: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高效、准确、自动化3.2 挑战:伦理问题、隐私问题、失业问题第四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4.1 辅助诊断4.2 健康管理与监测4.3 药物研发第五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5.1 个性化教学5.2 智能辅助教学5.3 在线学习平台第六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6.1 自动驾驶技术6.2 城市交通管理6.3 智能交通预测第七章:对社会的影响7.1 就业和职业变革7.2 教育和培训的改变7.3 社会风险和伦理问题第八章:未来的发展趋势8.1 强化学习的进一步发展8.2 与物联网的结合8.3 多领域交叉应用的发展附件:附件1:相关技术的详细介绍附件2:在医疗领域的案例分析附件3:在教育领域的案例分析附件4:在交通领域的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指通过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技术手段,使机器具备一定的智能,能够感知、理解、学习和决策。
2:机器学习:是一种的应用,通过让机器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自主调整算法来提高自身的性能。
3: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工作原理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4:自然语言处理:是指通过计算机对人类语言进行理解和处理的技术。
5:图像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的技术。
6:增强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试错和奖惩机制来训练机器智能从而不断提高其性能。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愤怒的葡萄读后感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愤怒的葡萄读后感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大纲)一、引言1.1作品背景介绍1.2作者简介1.3阅读动机与目的二、故事概述2.1主要情节梳理2.2人物关系解析2.3情节发展对社会背景的反映三、主题分析3.1愤怒的源泉:社会不公与压迫3.2团结与抗争:底层人民的觉醒3.3人性的光辉:在逆境中坚守善良与希望四、人物分析4.1主要人物性格特点4.1.1约德家代表:坚毅、勇敢、无私4.1.2其他角色:善良、狡猾、冷漠等4.2人物成长与转变4.2.1面对困境的勇敢与妥协4.2.2个体命运的交织与影响五、艺术特色分析5.1叙事手法与风格5.1.1现实主义描绘5.1.2意识流技巧5.2语言特色5.2.1文字简洁、生动5.2.2比喻、象征的运用六、读后感悟6.1对社会现实的思考6.1.1贫困、失业与歧视问题6.1.2社会责任与道德观念6.2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6.2.1悲剧命运的根源6.2.2希望与抗争的力量6.3对人性的反思6.3.1善良与恶的较量6.3.2互助与冷漠的并存七、结论7.1作品的价值与意义7.2对个人成长的启示7.3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期望一、引言《愤怒的葡萄》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于1939年出版。
舒婷巜春卷读后感想与体会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舒婷巜春卷读后感想与体会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舒婷巜春卷读后感想与体会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舒婷巜春卷读后感想与体会(大纲)一、引言1.1舒婷简介1.2《春卷》作品背景二、作品内容概述2.1故事梗概2.2主要人物介绍三、读后感想3.1主题思想感悟3.1.1人性的挣扎与抉择3.1.2社会现象的反映与批判3.2人物形象分析3.2.1主要人物心理分析3.2.2人物关系剖析四、艺术特色与技巧4.1叙事手法4.1.1时间与空间的转换4.1.2情节安排与节奏把握4.2语言风格4.2.1诗意的表达4.2.2象征与隐喻的运用五、个人体会与启示5.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5.1.1思想观念的启迪5.1.2人生态度的转变5.2社会责任与担当5.2.1关注社会现象5.2.2提升道德修养六、结论6.1作品价值与意义6.2阅读与思考的重要性一、引言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舒婷无疑是其中一位耀眼的诗人。
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的她,是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舒婷的诗作常常围绕着个人情感体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她的语言真挚而富有力量,能够直抵人心。
除了诗歌创作,舒婷还涉猎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对推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舒婷的代表作品之一,《春卷》,是一篇以细腻笔触描绘生活琐事和内心情感的散文。
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读后感悟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读后感悟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读后感悟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读后感悟(大纲)一、读《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的感悟1.1体会真我意义1.2深入理解真理的价值二、探索自我认知的过程2.1内省与自我观察2.2挑战与突破舒适区三、真理的启示与领悟3.1真理的普遍性与实践性3.2真理与生活的融合四、实践真我与真理的过程4.1勇于面对现实4.2付诸行动,实践真理五、分享与传播真我及真理的力量5.1影响身边的人5.2拓展真我及真理的传播六、总结与展望6.1感悟心得与成长6.2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念一、读《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的感悟在阅读《达至真我,瞬间明白一切真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真我和真理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此书感悟的两个部分。
1.1 体会真我意义这本书让我理解到,真我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自我,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迷失自我,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然而,当我们回归内心,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对话时,我们才能找到真我。
真我是一个人最真实的表达,是我们在世界上的独特存在。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做自己,不被外界的评价和期待所左右。
1.2 深入理解真理的价值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真理的珍贵和重要性。
《保卫延安》读后感

《保卫延安》读后感保卫延安是一部以保卫延安战役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贾平凹。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在阅读完《保卫延安》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下面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一、战争的残酷性1.1 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
1.2 反映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经历了痛苦和折磨,他们的人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英雄的形象2.1 保卫延安战役的英雄形象: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保卫延安,不惜一切代价。
2.2 个人英雄主义的探讨:小说中也反思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性,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三、家庭的温暖3.1 家庭的重要性:小说中通过描写战争中的家庭,展现了家庭对个人的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
3.2 家庭的温暖与战争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中家庭的温暖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和平凡的幸福。
四、人性的复杂性4.1 人性的善良与邪恶并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有的人在战争中表现出善良和勇敢,而有的人则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4.2 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引发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性的本质和人的尊严。
五、对战争的思考5.1 反战思想的表达:小说中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5.2 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小说中还展示了战争对社会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使人们更加警醒战争的危害。
六、对历史的回顾6.1 保卫延安战役的历史意义:小说中通过对保卫延安战役的描写,回顾了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6.2 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小说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呼吁人们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并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总结起来,《保卫延安》这部小说通过对战争、英雄、家庭、人性、战争、历史等多个方面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英雄的形象、家庭的温暖、人性的复杂性、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青龙沙土小学6.1班吴展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有无数的革命老前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很多人为中国的未来,夜以继日的工作着。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的无线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句名言,是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叔叔说的。
她是一位普通的战士,在生活中对人民“大方”对而对自己“小气“。
一次,区里召开大生产动员大会,雷锋正好看到,马上捐了存折上仅有的200元钱;辽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雷锋把100元钱捐了出来。
雷锋叔叔他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生命也舍不得买。
他的一个搪瓷盆和漱口缸已经多处掉瓷也不买新的。
还有,雷锋日记中的两句话在我心中回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一句是:“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如果说这是“傻子”。
是呀,这样的傻子是值得我们去做的,我们一定要做出有利于国家的事,有利于人民的事。
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第二句是:“虽然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时无限的,我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可以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做出对人民有利的事,那我们就是光荣的。
还有一句名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雷锋叔叔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还有雷锋叔
叔在学习中的“钉子”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也要发扬“钉子”精神,刻苦学习。
如:我们在课前认真预习,在课堂上不开小差,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听讲。
我们还要利用充分的课余时间,读多课外书,多做相应的练习。
不懂的可以去问问同学老师。
学好科学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把所学的有限的知识用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让我们没有在这上白走一遭。
最后,请大家记住这几点: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还要学习雷锋叔叔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更要学习雷锋叔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