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肾健脾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分析
补肾健脾汤治疗小儿遗尿症42例

排 除标 准 : 由泌尿 道 感 染 、尿 道 畸形 、脊 髓损 伤 、 健 ,则 膀胱 开阖有 度 ,诸 症得 愈 。
癫痫 等 疾病 所 致 ,由包 茎 、包皮 、鬼 头炎 、外 阴炎 、肠
尿床 还 可 影 响 身心 健 康 ,故 要 提 醒 家长 多 安慰 和 鼓
寄生 虫 、便 秘 等 局 部异 常 刺 激 引起 ,依从 性 差 不 能 配合 励 患儿 ,切忌 打骂和 责备 。同时 嘱家长训 练患 儿膀胱 憋尿
子6g,桑螵蛸6g,覆 盆子6g,乌药3g,黄芪20g,党参 lOg,
[参 考文献 ]
炒 白术 lOg,山药 lOg,茯苓 12g。困睡不醒者 加石菖蒲 6g,
[1]汪受传 .中 医儿科 临床研 究 [M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
阴虚加 麦冬 10g。 日1剂 ,水煎 服 ,731]为一疗 程 ,休息 2日 后 开 始 下 一 疗 程 。
版 社 2009: 354.
[2]国家 中 医药管理局 .中 医病证 诊 断疗效标 准 [M ].南
3 疗 效 标 准 J
京 :南京大学 出版社 ,1994:86.
治 愈 :连续 3个月 以上 停 止遗尿 。好 转 :遗 尿次 数 明 [3]李旭鸿 .从脾 肾论 治 小儿 遗尿 .北方 药学 [1].北方 药
[关键 词 ] 小儿遗尿症 ;补 肾健脾 汤;治疗观 察
d',JL遗尿症是指5岁 以上儿童 睡眠中小便经常 自遗 ,醒 6 讨 论
后方觉 的一种病症 。笔者用 补肾健脾汤治 疗遗尿症疗 效 较 好 ,现 报 道 如 下 。
4",JL遗尿症 的发 病机制 复杂 ,现 代 医学认为 与染 色体 异常 、中枢 神经 系统功能 发育成 熟延 迟 、睡眠觉醒 障碍 、 1 Nhomakorabea床资料
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遗尿29例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遗尿29例临床观察目的:运用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遗尿。
方法:运用温补脾肾、升阳固涩的推拿手法,同时配合中药外敷脐部治疗29例遗尿患儿,10 d为1个疗程。
结果:29例患者全部显效。
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遗尿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是基层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标签:小儿遗尿;推拿;中药外敷“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1]。
3岁以下小儿因形体发育未全,心智未全,自控排尿能力尚未形成,或者因白天游戏过度,夜间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不属于“遗尿证”;年龄超过3岁,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1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遗尿证。
本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的患儿出现自卑感,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需要积极治疗,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遗尿29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9例均为门诊患儿,年龄3~12岁,其中,遗尿史1~2年的18例,遗尿3年以及3年以上的11例;全部患儿均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无泌尿系统疾病,经X线诊断,无患隐性脊柱裂,患儿尿量、智力均正常,均为日间能正常排尿,仅睡时遗尿,并经尿常规化验均为正常。
1.2 诊断依据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3治疗方法推拿运用温补脾肾、升阳固涩、兼补肺气原则,主要手法为捏法、按法、摩法、点法、揉法;具体为背部捏脊(三提一法)10 min,并同时重按肺俞、脾俞、三焦俞、膀胱俞、命门穴;腹部点三脘,按中带揉5 min;摩揉少腹300次,先掌摩后掌揉;点按三阴交或按中带振2 min, 1次/ d,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 d;同时,选用中药黄芪10 g 、五味子8 g 、何首乌12 g,将上药研末醋调,敷于脐部,每晚1次,10 d为1个疗程[3]。
推拿配合灸法治疗小儿脾虚遗尿

活、 身体 , 而且 影 响其心 理健 康。我 院推 拿科 在 多年 临床工作 中 , 发挥 中医 特色 , 证 施 治 , 辨 采用 补 中益 气、 升阳举 陷法 治疗 小 儿脾 虚遗 尿 16例 , 得满 意 0 获
效果 。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6例均为 2 0 0 0 2年 1 一2 0 月 0 5年 8月在我 院 门 诊就诊 的患儿 , 中男 6 例 , 4 其 1 女 5例 ; 年龄 3 4个 岁 月 ~1 ; 2岁 每晚遗尿 1次者 6 8例 , 晚遗尿 ≤3次者 每 2 , 9例 每晚遗尿 >3次且 午睡亦有遗尿者 9例 ; 病程 2 个 月 ~8 。患儿形 体消瘦 、 年 面唇淡 白 、 少便溏 、 食 易 汗出 、 眠过 熟 、 之难 醒 , 淡 、 白、 虚属 脾 虚 夜 呼 舌 苔 脉 者。所有患 儿均经 西 医检查 , 无全 身性 疾病 , 除器 排
频率约 2 0次/ i; 肾顶 2 0次 ; 0 mn揉 0 运水入 土 20次 , 0
术者一 手握 住患 儿食 指 、 中指 、 无名指 、 指 , 一 手 小 另
拇指外侧 缘着力 , 由患儿 肾水穴推 起 , 沿手 掌边缘 , 经 掌小横纹 、 小天心 , 推运至拇指端 脾土穴止 , 呈单方 向 反复推运约 2 0次 ; 上三关 2 0次 。( )患 儿仰 卧 0 推 0 2
王 丰 伍 晓靖
【 关键词 】 儿科 ; 遗 尿; 脾 虚证 ; 推拿 ; 灸法
遗尿指 3岁 以上小儿不能 自主排 尿 , 经常入 睡后 遗尿 , 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证 , 俗称“ 尿床 ” 为临床 儿科 , 常见 病。本病延 治 , 可经 年不 愈 , 仅影 响患 儿 的生 不
操作频率 约 10次/ i; 2 m n 按揉双侧天枢穴 1m n 神 阙 i,
健脾固肾止遗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

104内蒙古中医药第38 卷2019 年12 月第12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 12 2019中属于“胸痹”“心悸”“眩晕”范畴,病理机制是由于扭挫伤、颈 部劳损、筋脉失养所致,加之邪客筋脉、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被损伤,气滞血瘀。
针刺为中医常见外治疗法之一,能够达到疏通经络之气、行气活血的目的。
研究显示,针刺对心率的调节具有双重作用,且能够使心脏收缩力增强,使机体心输出量提高,降低心肌耗 氧,进而使其冠状动脉循环得到改善,增加血氧供给,有效保护 心脏功能|51。
另外,针刺需辨证治疗,从而促进人体经脉畅通、气 血充足,修复机体损伤,进而预防复发。
针刺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使心脏症状得到改善,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能够达到 调节心脉、改善心率、养心强心、宽胸理气的目的。
取穴风池、神 门、心俞、厥阴俞,风池穴具有祛风醒脑止痛的作用;神门穴为 心经原穴,有宁心安神定悸、调节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俞和厥阴 俞为心经和心包经俞穴,可调补心气、定心悸。
②对病变颈椎、胸椎局部选择针刺,利用针刺的良性调节作用,舒筋通络、活血 化瘀、理气止痛,使其颈背局部的血液供应以及肌肉痉挛状态得到改善,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眩晕(1.02*0.03)分、心悸(0.98±0.17)分、胸闷(0.79±0.25)分、颈痛(0.41±0.02)分均低于对照组(f<0.05)〇综上所述,针刺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黄艾,李里,谭朝坚,等.刃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心综合征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 1):38-39.[2] 邓海霞.理筋宁心手法配合颈心汤治疗颈心综合征60例临床 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2):74-76.[3] 刘志,李丹丹,高尚明,等.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心综合征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6):505-507. [4] 胡杰.补肾通窍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痰瘀阻络证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9):946-949.[5] 王高岸,邱世光,卢桂兰,等.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40例[J].河南中医,2015,35(6):1420-1422.健脾固肾止遗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罗桂平郑妙玲(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广东东莞523000)摘要目的:评价健脾固肾止遗方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
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体会

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遗尿患儿60例,借助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
期间,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儿则采用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方法,继而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该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漏尿患者,行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因此,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遗尿;小儿推拿;穴位贴敷;临床体会临床研究指出,小儿漏尿所指的便是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的情况,以10岁以下的儿童较为多见,而在发病率上,男童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童。
有报道指出,小儿遗尿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漏尿与继发性遗尿两种类型[1]。
这中间,原发性遗尿在孩子5岁之后,还会持续的遗尿。
继发性遗尿所指的则是儿童控制遗尿的时间超过一年之后,再次出现夜晚遗尿的情况。
总之,小儿遗尿在临床上的发病时间较长,发病频繁且没有规律性。
通常的情况下,小儿遗尿会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该病临床治疗的问题便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体会进行论述,具体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进行手术治疗的在腹股沟疝气患者30例,借助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5例。
期间,参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8.51±2.42)岁;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8.12±2.03)岁;通过比对发现,两组患儿的研究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此外,参与此次实验的患儿均符合小儿漏尿的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对此次实验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准予研究。
自拟温肾固摄汤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

自拟温肾固摄汤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遗尿又称遗溺,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儿童夜间或白天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
本病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笔者自拟温肾固摄汤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制附子10g 肉桂后下5g 补骨脂15g 菟丝子10g 益智仁10g 五味子10g 桑螵蛸10g 山萸肉10g淮山药15g 炙麻黄8g。
加减: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者加黄芪、白术、茯苓;寐深者加石菖蒲、远志。
以上为10岁小儿剂量,可根据年龄加减药量。
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服。
适应症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典型病例涂某,男,10岁,2011年3月12日初诊。
其父代诉患儿自幼睡中遗尿至今,曾经西医及针灸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
刻诊:患儿面色白,倦怠纳差,每晚遗尿1-3次,尿清而长,肢末不温,多寐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为肾阳不足,下元虚寒。
治宜温补肾阳,固摄下元。
予自拟“温肾固摄汤”加减。
处方:制附子10g 肉桂后下5g 补骨脂15g 菟丝子10g 益智仁10g 五味子10g 桑螵蛸10g 山萸肉10g 黄芪15g 淮山药15g 炙麻黄8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以7剂为l疗程。
并嘱家长合理教育引导患儿,夜间尽量唤醒患儿使其主动排尿。
连服2个疗程后。
患儿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肢凉怕冷消失,遗尿减少至l周2-3次。
原方黄芪减量至10g,继服l疗程后患儿遗尿止。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体会中医学对遗尿病机的认识最早记载于《内经》:“膀胱不约为遗溺。
”后人进一步发展了内经的理论,《诸病源候论》指出:“肾与膀胱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
”《张氏医通·遗尿》:“肾与膀胱之气虚寒,不能约制,入睡中遗尿。
”《证治准绳幼科·遗尿》曰:“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抑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病案两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92期 283·中医中药·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病案两则邱梦莹,于娟(通讯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摘要:西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成熟延迟是遗尿的常见病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遗尿病因责之于先后天,且与脑的关系密切。
研究证明,刺激头部穴位对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以及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疾病方面有较好作用,在治疗小儿遗尿中,选取头部穴位与常规穴位同用,治疗两例小儿遗尿患者,效果良好。
关键词:遗尿;小儿推拿;头部穴位中图分类号:R694+.5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2.181本文引用格式:邱梦莹,于娟.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病案两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83.0 引言儿童遗尿症,中国儿童NE疾病管理协作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定义为:>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患儿。
祖国医学一般将遗尿分为:下元虚寒、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失交四种证型,推拿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明显,笔者在门诊上接诊小儿遗尿患者两例,均效果良好。
1 病例1.1 病例一陈某,男,6岁半,遗尿3年余,平均每周遗尿5-6次,每天≤1次;夜间熟睡,遗尿不醒,呼之可应;尿量少,尿色黄,味骚;形体较胖;平素脾气较差,性情急躁,好动;平时饮水较多,晚间饮水量较大,偶有夜间睡觉翻身频繁,唇色红,舌淡胖,苔薄黄,脉数。
未行辅助检查。
诊断:小儿遗尿。
辨证:肝胆湿热证。
治疗原则:清肝泻热利湿选穴:头面部:揉百会、风池、风府各1min,拿五经、扫散胆经各10下。
按揉头针顶中线、焦氏头针足运感区1min(来源: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焦氏头针”,足运感区:即下肢运动感觉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1cm,向后引3cm,平行于正中线。
)上肢部:清肝经、清小肠、补肾经各300次;下肢部:按揉三阴交各200次。
健脾法治疗小儿遗尿症

健脾法治疗小儿遗尿症张雁敏;曹宏;贾千友【摘要】笔者采用健脾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经验,小儿遗尿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家长的关注,笔者从水液代谢的正常途径及脏腑失调方面分析遗尿产生原因,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指导用药,同时让患儿家长配合锻炼小儿的排尿习惯,多方面调理治疗小儿遗尿,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从中药药性、归经及现代药理研究对中药进行分析,并附典型病例1则,以资验证。
%The author adopts the therapeutic experience of the infantile enuresis by jianpizhiyitang. Infantile enuresis effect o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paren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enuresis from the normal way of water metabolism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of the organs, combi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guide the use of drugs. 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children with parents exercise children′s urination habits. The treatment of enuresis in children from these aspects has had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clinic. The author analyzes thi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of modern pharmacology. And a typical case is afifliated to prove.【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7【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小儿遗尿;健脾止遗汤;经验【作者】张雁敏;曹宏;贾千友【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250014;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1小儿遗尿症[1]为临床常见疾病,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多见于男童,多数能在发病后数年内自愈,部分患儿由于未进行治疗;症状持续至成年;遗尿症常被认为是不损害健康且能自愈的小病,实际上它可影响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患儿睡眠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故小儿遗尿症逐渐被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3
178
·中医中药·
0 引言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在入睡后遗尿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尿床。
症状较轻的患者数夜一次,
较重的患者一夜几次[1]。
遗尿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育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患者大多伴有记忆力减退、沟通能力差等症状,容易形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温肾健脾散联合小儿推拿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所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1)睡眠较深,不容易叫醒;(2)每夜尿床或者隔几天尿床,甚至一夜尿床几次;(3)经过常规检查排除糖尿病、脊柱裂等病变;(4)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
使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10岁,病程3月-1.5年;治疗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11岁,病程2月-2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上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缩泉颗粒治疗:口服3粒,早中晚各一
次,连续用药一个月。
治疗组采用温肾健脾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温肾健脾散配方:莲子5克、肉苁蓉8克、芝麻3克、山药5克、麻黄5克、薏苡仁4克、菟丝子8克、延胡索5克、五味子5克。
加入1000ml水以文火熬制,早晚各服用一次,药量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调整。
小儿推拿法:患者呈仰卧位,医师在患者左手操作。
补脾经:医师左手握着患者的左手,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患者拇指,使患者手臂微屈,用右手拇指向患者指尖推向拇指根,推行3分钟;补肾经:从患者小指根推向指尖,推行3分钟;揉外劳:医师用中指指端揉患者外劳宫,大约2分钟;下肢部按揉:医师用拇指按揉患者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两个穴位各按揉1分钟;躯干部按揉:医师用拇指按丹田3分钟,用拇指按揉肾俞、脾俞1分钟,从长强穴到大椎穴由下到上平捏6次,每捏3次提一次。
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三大类。
痊愈:
治疗后1-3个月无遗尿的现象,并且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偶尔出现遗尿的症状。
无效:治疗后遗尿的症状无改变。
总有效=治愈+有效。
自拟温肾健脾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分析
常秀武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摘要: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缩泉颗粒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我院自行研制的温肾健脾散联合小儿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痊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温肾健脾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肾健脾散;小儿推拿;小儿遗尿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3.136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得出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
进行处理,经χ2检验,完成组间计数资料的分析比较,采取t 检验,以(±s )表示,当P <0.05时确定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
8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痊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组别例数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3015(50.0%)10(33.3%)5(16.7%)25(83.3%)治疗组30
20(66.7%)8(26.6%)2(6.7%)28(93.3%)t 值 5.738 1.037 4.840 4.840P 值
0.017
0.308
0.028
0.028
3 讨论
古代医药书籍中对小儿遗尿症早有记载,是指5岁以上
的儿童睡中小便自遗的一种疾病[2]。
中医理论认为病机是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尿液为津液所化,储存于膀胱,膀胱受肾气所制,若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膀胱开合失度,出现遗尿);肺脾气虚,膀胱失约(脾气虚者,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脾气下陷,肾失摄钠会形成遗尿);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肝是推动津液运行的一个主要环节,下扰膀胱,使膀胱的制约功能失常);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当人的情绪过于激动,使体内心火不能下降,导致心肾失交,膀胱失约,小便自遗)。
根据发病特点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配以中药,山药健脾益气,菟丝子、五味子补肾,再配以麻黄使睡眠不至于太沉,憋尿时能够自醒。
小儿推拿能够刺激交感神经;补脾经主要起到健脾胃的功效,补肾经和揉外劳主要起到固本的作用;下肢部按揉和躯干部按揉主要是调理中气,疏通经络。
本次研究对30例患者采用温肾健脾散联合小儿推拿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与同期使用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许多。
由此可见,温肾健脾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伟, 符明进, 李洲进. 运用苗医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临床
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04): 91-92. [2] 崔玲. 菟丝子丸加减配合治疗小儿遗尿临床效果分析[J]. 中医临
床研究, 2015, 7(31): 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