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信云计算的军队院校图书馆科学数据安全监管平台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

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发展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信计算(Trusted Computing)技术应运而生。

可信计算是一种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确保计算机系统自身安全可信,从而保护存储在其中的信息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的技术。

可信计算技术起源于上世纪末,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演进和信息安全需求的提升,其研究和发展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安全防护机制,可信计算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信的计算环境,使得计算机系统在执行关键任务时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

近年来,可信计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的广泛应用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了硬件级别的安全支持另一方面,可信计算软件技术(如可信操作系统、可信数据库等)的不断发展,为上层应用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可信计算技术还涉及到了密码学、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尽管可信计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TPM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平衡系统性能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等。

未来可信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安全需求。

本文将对可信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可信计算技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望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可信计算的概念定义可信计算(Truste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旨在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其核心思想是在硬件、软件和系统之间建立一个可信任的基础,以确保数据和代码在执行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智慧校园安防管控体系构想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智慧校园安防管控体系构想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智慧校园安防管控体系构想
张庆海;侯斌;尹瑞;孙佳鑫
【期刊名称】《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年(卷),期】2022(13)4
【摘要】针对当前智慧校园安防管控系统存在的“有监视、无管控”“单点强、体系弱”的问题,对信息化、体系化和智能化的安防管控信息系统总体能力进行了分析。

从数字智慧驱动提升校园安防水平出发,提出了基于云边端架构的智慧校园安防管控体系构想,并对系统基础服务、安防态势掌握、执勤活动管控、应急联动处置和执勤形势分析等功能架构进行了体系化设计,从而为从顶层规划构建安防管控体系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91-98)
【作者】张庆海;侯斌;尹瑞;孙佳鑫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军委审计署沈阳审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
【相关文献】
1.基于物联网的学校安防体系架构和智能中间件研究
2.基于“端管云”模式的车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3.云-层-端三层架构体系的随机性电源即插即用构想
4.基于“端管云”模式的车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云原生架构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展示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队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军队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军队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作者:华明军胡宇孙振生杨正伟刘建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12期摘要:數字化资源建设是推动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促进军队院校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和教育能力提升的有效举措。

在军队院校数字化资源建设落后于国家整体水平的现实条件下,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和军队院校教育教学特点为前提,根据军队院校职能和定位的拓展,构建了军队院校专业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探索了军队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意义、建设目标及其建设内容,提出了目前军队院校专业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应对基本策略及其具体实践。

关键词:军队院校;专业教学;数字化资源;网络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2-0060-04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s the foundation of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alization, and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capacity in military academies. Under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military academies lags behind the overall national level, on the premise of networked and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military academies, according to the expansion of functions and posit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military academ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ic countermeasures and concrete practices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military academies.Keywords: military academies; professional teaching; digital resource; network教学网络化、数字化的根本要求是基于网络的专业知识教学资源数字化[1]。

“双重”建设背景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发展对策

“双重”建设背景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发展对策

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图书情报\2018年第9期\9“双重”建设背景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发展对策吴 荣 张晓莹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710025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新的战略安排,军队提出“建设重点军事院校、重点学科”的双重建设目标,作为军校文化中心的图书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必须推进内涵式发展建设。

藉此提出军校图书馆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双重建设;资源建设;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G258.5引言伴随着数字资源与互联网信息的膨胀,信息的过载,军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服务需求,图书馆迫切需要转型,需要进入以知识服务、学科服务、共建学科服务联盟为发展方向的内涵发展道路。

军队大力推进的双重建设,为图书馆发展带来资金优势、人才引进优势与技术引进优势,为图书馆提升办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双重”政策的驱动下,图书馆应该从教学的辅助机构转变为教学科研的支持机构,明确自身的角色与功能定位,通过强有力的学科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创新、知识服务转型、新技术应用,凸显自身在军队“双重”建设中的作用。

1 图书馆内涵式发展建设面临的问题1.1 重点学科资源建设标准化与精细化不足目前图书馆缺乏重点学科资源采购的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制定,没有及时深入了解重点学科有哪些,分为哪些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学科对学校和部队发展的作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完成的任务,以及其相应的文献资源建设所要达到的标准。

对每个重点学科是如何构成的,有多少个研究方向的信息了解不充分。

1.2 学科服务模式发展滞后大部分军校图书馆由于受到传统的服务理念、馆员知识结构、资源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尚未推行学科服务;已经开展学科服务的军校图书馆还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够开阔、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缺失、学科馆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僵化等问题,无法充分履行学科馆员的职责,未能对学校学科发展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服务满意度低,难以得到教员与研究人员的认可[1]。

大数据时代军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发展探究

大数据时代军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发展探究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也在迅猛发展,每时每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而产生的大量信息,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思维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方式、需求内容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大数据环境,军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也要不断创新。

这不仅需要有效地整合数字资源环境、灵活地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体系,用以支撑用户完成知识挖掘、计算、试验与评估,同时还需要馆员对信息资源结构、规律的深度理解,熟练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以专业的学科信息资源分析专家的身份协助学科服务对象,构建智慧化学科服务体系。

文章就大数据时代军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普及传播相关知识。

 ◼1 军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现状1.1军队院校图书馆服务职能图书馆作为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适应院校教学和科研信息需求,建立健全特色化、规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深入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跟踪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为院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和保障。

1.2智慧化学科服务随着大数据对社会各方面影响的不断深入,用户信息行为与科学研究环境出现很多新变化,实体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媒介的作用不断弱化,图书馆不再是用户获取科研数据库的唯一途径。

仅仅以沟通联络为特征的学科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科研教学需求,智慧大数据时代军校图书馆智慧化 学科服务发展探究"王瑞* 董广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除人们熟知的传统服务与空间资源领域通过大数据技术推进智慧化建设外,军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借助大数据技术更是大有可为。

文章通过对军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现状和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开展智慧化学科服务的必要性。

根据读者需求,构建智慧化学科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学科馆员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在软件开发、信息资源挖掘、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创新方法,研发产品,运用知识图谱整理馆藏资源,建立学科文献数据库等,提高服务品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了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云计算的出现为信息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大学图书馆这一领域,云计算技术的使用也为图书馆信息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实践。

一、云计算技术对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影响云计算技术使用虚拟化技术,将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存储设备云化,通过网络将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资源分发到各个终端用户,实现资源的共享使用。

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将信息存储、处理、交互等功能都转移到云端,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智能化处理。

一方面,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大学图书馆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存储于云端,供读者随时检索、查询和下载。

从而解决了传统方式下由于信息量过大而难以存储和查询的问题,提高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在云端可以为图书馆建立平台,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访问这一平台查找文献和资料,以及完成在线阅读和借阅操作,这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图书馆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在图书馆内,通过将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平台相结合,实行图书馆财务、文献收集和文献分析等治理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图书馆自动化方案应用了云技术,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文献的丢失和浪费现象,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二、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云计算技术和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有如此紧密的关系,而且未来仍然会长久存在这样的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云计算在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是必然的,同时,这一落地需要完成一个完善的设计流程,在设计云计算架构方案之后,开发和实施该系统。

在此过程中,应该设计和实现的组成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数据存储、计算、处理和分析阶段,应该考虑构建多层次的云服务器,使用虚拟化技术将不同的IT资源虚拟化为资源池,供不同的应用程序使用;其次,应该建立一个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档案的管理,包括数字化书籍、文献、期刊、报告、论文等等。

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

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

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计算、存储、处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云计算作为一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技术,正成为快速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手段。

而在云计算平台下,可信计算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

一、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能够达到高度可扩展性、灵活性、自动化和资源共享的计算平台。

云计算设施包括虚拟化和多租户技术、服务自动启动、负载平衡和数据备份/恢复,从而支持用户的需求,提供高效运作的计算资源和存储,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和灵活的存储和计算环境。

云计算平台在解决传统计算机集群及分布式计算机的过程中,还能够以无障碍、灵活的方式满足许多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扩展,同时可以避免潜在的资源浪费和系统失效问题。

因此,它成为了(从企业应用到创新研究)许多技术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可信计算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安全性及数据隐私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在新型环境下时,程序和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就是可信计算所关注的问题。

可信计算平台是一个保证安全且可信的定制化计算系统,基于硬件保障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计算环境,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可信计算涉及系统的可靠性、数据隐私以及数据完整性问题。

可信计算的重要性在于在保证程序和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它可以提高计算资源的可利用率。

在云计算平台下,即使通过虚拟化技术来为用户隔离服务,但所隔离的用户所持有的敏感数据与服务仍可能面临一些敏感信息泄漏风险。

而通过可信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敏感信息。

三、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1.先进技术云计算平台下的可信计算研究中,先进技术是其中的主要研究内容。

该技术基于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硬件保护技术是一种能够保护指定计算环境的硬件,以防止外部威胁和攻击。

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讨

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讨

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从目前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整体水平与院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一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了办馆理念、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读者评价体系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建立新型数字咨询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主导的服务质量评价体制等创新对策办法。

关键词图书馆军队院校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信息化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征,主动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加速推进军事训练信息化,努力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全面增强我军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军队院校一个较长时间内紧迫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

军校图书馆作为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化图书馆改革,研究军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之路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军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几个问题1、办馆理念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军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较之院校整体办学思想要求还过于陈旧,思想保守,观念守旧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性改变。

虽然对图书馆长期以来存在的“以藏为主”的观念有认识,但树立“以用为主”的办馆理念,尝试开展新型信息服务工作的胆略不够,创新气魄不大,发展思路不宽。

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和范围往往局限在文献处理和检索传递上,而相应的读者信息需求、信息交流活动、读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全过程及各种信息源和信息系统分析选择重视不够,这样使图书馆信息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致使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期待值和满意度不高。

2、专业化服务问题。

近年来随着院校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围绕军队建设发展需求的科研项目成果丰硕。

无论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对信息资料的占有。

而目前文献信息保障的能力水平却提升不大。

一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开发整合不够;二是懂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人才匮乏;三是在资源建设上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特色。

这些都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降低,图书馆利用率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力 。随着 信息技术 的普 及 , 科 研人 员更加依 赖便捷 、 开放
的在 线交 流平 台 , 科 学数据 的数量也 在迅速 增多 , 对 军队 院
互联 网时代数字 化资源 的迅速增 多 , 促 使军队院校 图书
校 图书馆 的科 学数据 管理 能力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然 而 由 于受 到存 储空 间 、 技术条 件等方 面 的限制 , 军 队院校 图书馆 还无 法保 障科 学数据 收集 、 存储 的完整性 , 并且 在科学 数据 监管方面受到 复杂信息环境 的威 胁 , 很难保 障科学数据监 管 的安全性 。云计算 作为可信 的全新 计算模式 , 为军 队院校图 书馆 科学数据监管 提供 了支持 , 能够很好地解 决信息环境 下 存在 的数据异构存储 与管理问题 , 也是军 队院校图书馆建 设
储 备资源 , 开展 了一系列科学数据管理 实践 。2 0 0 2 年我 国启 动科 学数据共享工 程 , 促进 了人文 、 社会、 经 济等多学科数 据 资源的融合 。军 队院校图书馆作为特 色信息资源 服务 中心 , 发挥 着为 军队 院校提供教 学 、 科研服 务 的重任 , 其对 科学数
【 摘
要】 分析 了军队院校 图书馆科 学数据的特征 与安全形势 , 研 究 了军队院校 图书馆科 学数据监 管的作 用与需
求, 指 出云计算应用 于军队院校 图书馆科 学数 据监 管的可行 性 , 构建 了基 于云计算的 军队院校 图书馆科 学数据 安全
监 管平 台。
【 关键词】 云计算 军队院校 图书馆
队院校 图书馆在科学数 据监管方面 , 长期受 到非 国产化信息
技术 的威胁 , 进而增 加了军事信息 管理的风险 。同时面对复
杂的 网络信 息环境 , 军队 院校 图书馆若 无法有效应用 信息化
设备 , 很 容易受 到不法分 子 的攻击或病 毒入侵 , 进而导致 军 事机密被窃取。此外 , 由于图书馆部分人员缺乏信息安全意识 ,
【 分 类号] C 2 5 0 . 7
科 学数 据
安全监管 平 台
科学数据 属于科研活动 中重要 的战略资 源 , 在提 升 国家 科技 能力与 创新能力 方面 具有重要 作用 。 自上 世纪 中期 至
等特征 。从类 型来看 , 不仅包括 图像 、 音频 、 图片、 文件等 , 也
包括 战例 、 军事 演 习文书等 。这些科 学数据 对于军事 教学 、 科研具有 明确的指 向性 , 表现在其 开发利用 的主要 目的在于
科学数据安全监管平 台的关 键所在。
馆引人 大量信息化 管理 技术 , 实现对馆藏科学数 据的高效管 理 。当前 军队 院校图 书馆 的信息 环境 , 主 要包括数 据资源 、 基础软硬 件和应用 系统 等 。 由于我 国在信 息技 术领域拥有 的知 识产权较 少 , 大量 信息化 设备均 依赖进 口, 这就导 致军
2 0 1 6 年第 1 2 期
TU SH U G U A N X U EK A N N0. 1 2. 2 01 6
馆在信 息化建设 方 面 , 由于缺乏数 据管理标 准 , 不 同系统之
图书 馆服务转 型 的良好 机遇 。然而科 学数据监 管要 求引入
间缺乏 兼容性 等 , 极大增加 了信 息检索 与传 递 的难 度 。而 不 同数据库 、 操作系统之 间由于缺乏统一 的数据描 述与文献 引用 规则 , 严 重 阻碍 了军 队 院校 图书馆 的信息 资 源共建 共 享 。部分军 队院校图书馆 由于缺乏 安全保密技术 , 为避免信
1 军 队 院 校 图 书馆 科 学 数 据 特 征 与 安 全形 势分析
1 . 1 军队 院校 图书馆科 学数 据特征
没有依据规范进行各项操作 , 也增加 了安全监管风险。
1 . 3 安全监管的 内部 因素影响
随着互联 网技术 的广泛应用 , 我 国军 队院校加大 了信 息
化 建设 力度 , 在科 学数 据管 理 与共 享上 也开 展 了一 系列实
图书馆学刊
2 0 1 6 年第 1 2 期
TUS H U G U A N X U EK A N N0. 1 2. 2 01 6
基 于可信 云计 算 的军 队院校 图书馆 科学数据 安全 监管 平 台构建研 究
王婷婷
( 武警 政 治学 院 ,上海 2 01 7 0 3 )
息化建 设引发 的安全 风险 , 大多 不愿意将馆 藏资 源数字化 ,
先进技 术 , 建立稳定 的数 据存 储与管 理系统 , 明确不 同要素 之间 的联系 , 保 障软硬件设施 、 人员 与规 章制度 等要 素之 间 的协 同性 ( 如图 1 ) 。在互联 网环 境下 , 军 队院校 图书馆 必须 通过对 用户行 为 、 服务器 运行数据 、 系统监控数 据等进 行采
据 的监管水平 , 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 了军 队院校 的教学与科研
外, 军 队院校 图书馆 的科 学数据 具有保 密性 , 对存储 的安 全
性要 求高 , 其中涉及与军 事战略 、 国防安全相关 的信息 , 一旦
泄露 必然造成严重影响 。
1 . 2 安 全 监 管 的 外 部环 境威 胁
今, 科学界 开展 了广泛 的科 学数 据研究 , 制 定 了与科学数 据
共享 相关 的机 制与规 范 。图情界也将 科学 数据作 为重要 的
满足军事需求 u 。同时与常规 高校 图书馆 的科学数据 管理方
式不 同 , 军 队院校图 书馆 的科学 数据具 有专业 性 , 侧重 于军 事应 用 的某一 领 域 , 体现 了不 同军事 院校 的资 源特 色 。此
践, 但 是部分 军 队院校 图书馆依然 存在信 息化观念 淡薄 , 缺 乏开放 获取 理念 , 本位思想严重 等问题 。部分军 队院校 图书
军队院校 图书馆的科学数据 属于特色 的信 息资源 , 不仅 具 有信息 资源 的共 有属性 , 也具有 安全性 高 、 明确 的指 向性
图书馆学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